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纣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没有,不过你不知道他的厉害。”

    在整个大商知晓姜桓楚实力的不足五人,其中便有闻太师和商容,还有两人是西伯侯姬昌和亚相比干。纣王对姜桓楚了解甚少,多半都是听闻太师跟他说的。闻太师屡次提醒纣王,切不可怠慢了皇后姜氏。

    若非商容知晓东伯侯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他也不会再知晓姜皇后惨死之后返回朝歌。拥兵百万良将过千,外行人根本就不懂这八个字所蕴含的真正威力。

    若是姜桓楚倾巢而出前来攻打朝歌的话,不出十日朝歌便会城破。不过这种情况基本是不会发生的,毕竟姜桓楚还需要留兵守护东鲁。他可是沙场宿将,却不会干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蠢事儿。

    听闻妲己还在嘲讽姜桓楚,纣王似是有些不满。将妲己从怀中推开,而后径直走到窗前。他当然不是木偶,不会如此轻易任人摆布。但是他需要弥补之前所犯下的错,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当前局势。

    只不过他却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儿,想要掩盖一件错事,就需要做更多错事用于掩盖。如此周而复始,错事只会越做越多,越错越多。

    次日早朝,本来说四人一起递交奏本的,可姜桓楚却莫名其妙的第一个交了奏本。纣王按照先前费仲教他的法子,不看奏本直接让人把姜桓楚给推出去砍了。

    至于理由就更简单了,姜皇后派人意图刺王杀驾,幕后其主使者就是东伯侯姜桓楚。给他扣上一个谋反的罪名,这可要比其他任何理由都管用的多。

    闻听纣王要将姜桓楚斩首,其余三大镇诸侯一同出列上奏。纣王先是让人将三个人的奏折收了上来,然后以三人跟姜桓楚为同党之名将三大镇诸侯也给绑了。把四大镇诸侯全部拿下,纣王下令马上把他们推出去砍了。

    无缘无故擅杀大镇诸侯,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一个搞不好的话,四大镇诸侯的手下是会叛乱的。

    这一点身在朝堂上的群臣都很清楚,所以他们已经做好了向纣王谏言的准备。可还没扥很高他们出列启奏呢,已经有两个人先一步走出了朝列。

    看到费仲和尤浑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列,众位大臣的心都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当然不会认为费仲和尤浑有那么好心,会在纣王面前替四大镇诸侯说情。

    “启奏大王,北伯侯崇侯虎乃我成汤有功之臣,不应该受此牵连,往大王三思!”费仲一本正经的对纣王说道。

    尤浑所说之言跟费仲差不多,俩人的目的就是要保北伯侯崇侯虎。这事儿本来就只有姜桓楚一人,鄂崇禹跟姜桓楚关系那么好,要杀姜桓楚就不能放过鄂崇禹。终于西伯侯和北伯侯,纯粹是怕他们跟着闹事罢了。

    崇侯虎不同于其他三位诸侯,这些年他可是没少给纣王办事。寿仙宫是他督造的,摘星台也是由他监造的。没错不管纣王下什么命令,崇侯虎都是第一个响应和服从的。

    比如上次讨伐冀州侯苏护,西伯侯姬昌迟迟不肯出兵,而他崇侯虎直接带上五万兵马把冀州给围了。虽然最后解决问题的人是西伯侯,但是也少不了他的功劳和苦劳。

    若不是满朝文武都很清楚崇侯虎的为人,恐怕他们也会相信费仲跟尤浑刚才所说的那番话。他俩已经把崇侯虎称之为成汤不可或缺的大忠臣了,若是纣王杀了崇侯虎就会寒了天下百姓的和八百诸侯的心。

    说的那叫一个忧国忧民,到最后连纣王都被这些话给感动坏了。这件事费仲之前可没跟他说过,不过这会儿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决定。

    纣王当堂采纳了费仲和尤浑的谏言,下旨让人给北伯侯崇侯虎松绑。理由是北伯侯崇侯虎受奸人挑唆,并非为奸人同党。

    纣王免了北伯侯崇侯虎的罪,费仲和尤浑这才心满意足的站回朝列。正当纣王想要退朝之时,亚相比干连同七位亲王一起上奏。

    他们八人力保剩下的三大镇诸侯,希望纣王可以网开一面。若真要治他们的罪,还希望纣王可以拿出点儿证据。

    既然说人家意图谋反,那就该拿出点儿人家谋反的证据。即便身为一国之君也是如此,不能平白无故就判人死罪。

    亚相比干和七位亲王说的句句在理,可他们说的再占理纣王不听。他今天是铁了心要杀姜桓楚了,杀姜桓楚就不能放过鄂崇禹。毕竟他俩关系那么好,万一鄂崇禹怀恨在心怎么办。

    所以,七位亲王和比干说了那么多大道理,最终也没能劝动纣王放过东伯侯姜桓楚和南伯侯鄂崇禹。

    群号:487339425

    (本章完)

第904章 0037,羑里囚昌(上)() 
    其实这会儿姜桓楚甚是暗恼,悔不该在驿馆不听那姚福的话。若按姚福直接所说,他便该马上离开朝歌返回东鲁。然后率兵前来讨要说法,到那时主动权就在他的手里。

    如今不仅没能帮女儿洗刷冤屈,到最后自己也给搭进去了。一想到此处姜桓楚就心如刀绞,只可惜天地下没有卖后悔药的。

    七位亲王和亚相比干的谏言没有白费,纣王虽然不同意免除姜桓楚和鄂崇禹的罪,不过他同意免除西伯侯姬昌。

    纣王见众位大臣还想再谏,一声令下命侍卫将姜桓楚和鄂崇禹推出午门斩首。这次众位大臣都没有上前阻拦,而是眼睁睁看着两大镇诸侯被斩首示众。

    微子启问比干:“丞相,如果这事儿传回东鲁,姜文焕会怎么做?”

    比干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跟王爷想的一样!”

    姜皇后惨死宫中,姜桓楚无辜被杀,身为姜皇后的哥哥,姜桓楚的长子,姜文焕当然不可能忍气吞声。

    东鲁拥兵百万良将过千,到时候一定会兴兵讨伐。而南伯侯鄂崇禹无故枉死,他的儿子鄂顺也不会善罢甘休。若照此推算下去,八百诸侯转眼就要反了一半。

    但这些都不是他们能做得了主的,毕竟纣王心意已决。他们身为成汤大臣,却只有向纣王提议谏言的权利。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纣王手里,毕竟成汤江山是从纣王祖上延续下来的。

    既然姜桓楚和鄂崇禹已杀,如今再说什么也都是废话了。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亚相比干向纣王谏言,恳请纣王恩准西伯侯姬昌返回西岐。

    比干的想法很简单,若是反了南伯侯和东伯侯,就一定会用得上西伯侯和北伯侯。崇侯虎本就难堪大任,今后成汤就要指望西伯侯鼎力相助了。若是能在这个时候放姬昌返回西岐,一定能安抚西岐百姓的情绪。

    纣王没猜出来比干这么做有什么目的,不过他没有直接答应比干,而是喊来费仲帮他出主意。纣王让费仲帮他分析,如今的局面该不该放西伯侯返回西岐。

    费仲细琢磨了一下,然后给纣王支招。西伯侯回西岐是没有问题,他这会儿回去一定是利大于弊。毕竟四大镇诸侯死了两个,八百诸侯一定会有所不安。先不管东伯侯和南伯侯,至少西伯侯和北伯侯的辖境不能出乱子。

    只不过,姬昌向来以仁义立世,如果今天把他放回西岐,他日若他反了又当如何处置呢。所以费仲给纣王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以答应西伯侯返回西岐。不过在此之前要先试探一下西伯侯。

    如果他没有反心,那便可以安心放他离开。若是他有反心,那就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他杀掉永绝后患。

    与此同时,返回驿馆的姬昌已经收拾好了行李。不过他并未急于离开,来之前他已经给自己卜了一卦。此行必定有七年之灾,若是他现在走了恐怕这灾就变成别的了。

    而且,既然是亚相比干替他向纣王求情,想必纣王也不会太为难于他的。毕竟他可是坐镇两百诸侯的西伯侯。天下之大不过八百诸侯,而他一人便统领两百,可谓成汤江山的四分之一。

    等了许久也不见动静,西伯侯不得不开始吩咐手下去准备马车。而在得知西伯侯要返回西岐之后,朝中百官一起来到驿馆为西伯侯送行。

    离姬昌最近的是七位亲王和亚相比干,按理说七位亲王不该来送姬昌。但是他们都很担心姬昌回到西岐之后会生变数,所以他们特意前来为姬昌送行。当然也有再劝劝姬昌的想法,劝他不要记恨纣王更不要做出格的事儿。

    七位亲王的心思姬昌当然清楚,不过他这会儿最关心的不是这个。既然注定有七年之灾,他这会儿最关心的就是灾从何来。

    正当姬昌准备坐上马车之时,费仲和尤浑竟然也赶来了驿馆,据说他俩也是专程为西伯侯送行的。不过他俩跟别人不同,别人都是代表自己,而他俩则是代表纣王。

    费仲的话说的特别漂亮,说是纣王忙着批阅奏折脱不开身,故而委派我俩前来为西伯侯送行。这话说的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更别说让别人相信他俩说的是真话了。

    二人随行带了两坛子酒,非要在姬昌离开朝歌前为他践行。他们毕竟是代表纣王前来送行的,姬昌也不好不给他俩这个面子。不过姬昌做事一向谨慎,跟费尤二人喝酒自然是要适量而行。

    费尤二人看出了姬昌的心思,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把小酒碗换成了大酒碗。这还没完,二人一次就给姬昌倒了三大碗酒。

    等姬昌喝完这三大碗酒,在跟费尤二人说话时舌头都有点打结了。不过他的意识还算清醒,不至于直接不省人事。

    费尤二人询问姬昌,早就听说他是占卜神算。今天喝的高兴,能不能帮他俩也算上一卦。那会儿姬昌虽然清醒,但大多意识不过是本能反应。

    一听费尤二人要他卜上一卦,打着酒嗝就把憋在心里的话给说了出来。他先前就为费尤二人卜过一卦,既然今天有这个机会,姬昌就把这话全给说了出来。

    姬昌观费尤二人,今后必然要死于冰冻。二人一听这话鼻子都气歪了,不过他俩并未表现出来,而是继续追问姬昌。既然他谁都能算,有没有算过纣王命数如何。姬昌对此也是直言不讳,纣王将来不得善终。

    费尤二人等的本就是这句话,既然姬昌已经这么说了,他们也就没必要再跟他浪费时间了。不过在此之前,费仲还是问了个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既然他们的命数都不好,那你西伯侯自己的命数如何呢。

    一听这话西伯侯哈哈大笑,他说他将来一定能寿终正寝。

    费尤二人一听被气笑了,在姬昌跟诸位大臣道别之时,他二人立刻离开了驿馆。就在他二人离开驿馆不久,姬昌的酒已经醒了大半。回想起刚才所说的话,这会儿他只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犯了大错,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若不是他刚才喝那么多,又岂会跟费尤二人说那些话。

    群号:487339425

    (本章完)

第905章 0038,羑里囚昌(中)() 
    纣王本就不愿意放走姬昌,如今听费尤二人这么一说。即刻下旨让人将姬昌带回,这次他非要处死姬昌不可。

    此时,站在驿馆门口的姬昌并非上车。既然他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那就没必要去挣扎。在众人的疑惑目光下,姬昌在驿馆门口站了足足半个时辰。一直等到宣旨官前来宣旨,姬昌这才长呼出一口气。

    听完圣旨后,姬昌没有急于前往皇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