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太师一听气的面无血色,神目一开一合甚是吓人。虽然他刚才已经猜出了大概,但是当他听到黄飞虎说纣王几个月都不上朝的时候,气得他直接擂响了放在九间殿上的那支鼓。

    这会儿苏妲己刚刚醒来,纣王正在跟她说悄悄话呢。一听到有人击鼓,他这气就不打一处来。马上命人前去查看,到底是那个不怕死的竟然还敢用这这方式逼他上朝。

    前途查看之人捂着跑回了寿仙宫,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纣王禀报。是班师回朝的闻太师在九间殿击鼓,而且闻太师还让他传话给纣王,希望他可以马上前往九间殿。

    一听说是闻太师回来了,纣王吓得魂儿都没了。赶紧更衣前往九间殿,他真怕去晚了闻太师会对他不客气。

    当纣王坐在九间殿上之后,闻太师按照惯例向纣王献捷,而后询问纣王城外那一高台所为何物。

    纣王跟闻太师解释,那座高台名为鹿台,是他为了乘凉才建的。闻太师又问了纣王几个问题,看到纣王吞吞吐吐的样子,闻太师索性让纣王先行回宫。他需要将这些年朝歌所发生的的事情全部了解清楚,然后再做打算。

    散朝之后,百官并未各回各家,而是一起聚到了太师府。闻太师就是成汤的主心骨,同样也是百官的主心骨。

    等众人在太师府落座,闻太师出声询问,希望可以有人可以告诉他这十五年都发生了什么。

    若是百官你一言我一语的讲,恐怕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于是大家一致推举武成王黄飞虎,让他直接把所有事情都告诉太师。

    闻太师离开朝歌十五年,这十五年朝歌发生了很多事。不过要说引发这一切事情的根源,那就必须从丞相商容请纣王去女娲宫进香开始讲起。

    恰逢女娲娘娘的生日,丞相希望纣王可以去女娲宫进香。一来是为了祈求女娲娘娘庇佑成汤百姓,二来也是为了让女娲娘娘庇佑成汤江山。

    这本是好事,但是纣王在女娲宫题了一首诗。那首诗黄飞虎至今还有印象,丞相曾劝过纣王把诗擦掉,纣王不肯听。

    而后纣王便开始要八百诸侯进献美女,最后被丞相阻拦。而后八百诸侯来朝歌朝贺,因为冀州候没有给费尤二人送礼。惹得二人挟私报复,让纣王逼冀州候献女。而后又派北伯候崇侯虎征讨冀州。

    “崇侯虎有几把刷子老夫岂会不知,他肯定不是苏护的对手。”

    听黄飞虎讲到纣王派北伯候去征讨苏护,闻太师说道。

    黄飞虎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讲述。

    西伯候姬昌一封信让苏护主动献女,而后苏妲己成为了纣王的宠妃。第一个遭殃的人是姜皇后,纣王明知是自己看错却一错再错。本想将姜皇后屈打成招,却没想到姜皇后会死不认罪。

    最后姜皇后惨死宫中,死前被一只眼珠被挖,双手被施以炮烙之刑。而两个皇子也难逃一劫,最后被一阵黑风卷走。

    紧接着遭殃的是丞相商容,劝不动纣王的丞相辞官还乡,却因为姜皇后之事回朝死谏,最后撞死在九间殿上。

    老太师杜元铣,因为向纣王谏言朝歌妖气冲天,被纣王下旨斩首示众。

    上大夫梅伯,因为直言劝阻纣王,被苏妲己造炮烙之刑活活烫死。

    上大夫赵启,上大夫杨任,东伯侯姜桓楚,南伯候鄂崇禹,西伯候姬昌……

    这一桩桩一件件,黄飞虎娓娓道来,闻太师脸色几度变幻。天眼屡次开合,虽然心中燃起熊熊怒火,但是闻太师依然听黄飞虎把话讲完。

    讲到亚相比干,黄飞虎不得不提起鹿台群妖赴宴,纣王说是请仙子下凡。其实来的不是仙子而是狐妖,黄飞虎跟比干一起烧死了将近两百只狐妖。

    他跟丞相商量,用狐皮给大王做一件披风,本意是想提醒大王。同样也是为了警告苏妲己,可谁能想到苏妲己竟然设计害死了丞相。

    “太师,您知道这些人里死的最远的是谁么?”一直不曾开口的亲王微子说道。

    闻太师摇了摇头,微子并未继续开口,而是看向了黄飞虎。

    黄飞虎脸色难看至极,一想到这儿他这心里都特别难受。虽然此人跟他们并无交集,但是此人之死让他们无不落泪。

    “是西伯候姬昌的长子伯邑考,多么孝顺的一个孩子,竟然被大王剁成了肉馅。”一位老臣突然出声说道。

    “竟然有这种事?”闻太师不可置信的问道。

    黄飞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太师,我们现在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先前大王哄骗四大镇诸侯,本意是想将他们赶尽杀绝。现在你也看到了,东伯侯和南伯候已经反了。北伯候本来就是个花架子,西伯候被大王囚在羑里城七年,还杀了人家的长子。”

    黄飞虎这话没往下说,不过闻太师自然能听出话里的意思。不是诸侯们非要造反,而是被逼着不得不反。

    姜皇后惨死宫中,两个孩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作为一个父亲和外公而言,东伯侯姜桓楚来找纣王讨个说法这无可厚非。莫说是训斥纣王几句,就算是打上几下也情有可原。

    但是纣王呢,非但没有主动承认错误,还想着直接把姜桓楚给杀了。他可从来都不是只想不干的主,怎么想的他真就怎么做了。不仅想杀了东伯侯姜桓楚,连跟姜桓楚关系最好的南伯候鄂崇禹也不放过。

    这还不算,他还想直接把四大镇诸侯全给杀了。他真以为这样就能够天下太平了?杀了四大镇诸侯八百诸侯就能老老实实听他的话了?

    闻太师是越想越生气,八百诸侯反了四百,而且还全都是被纣王给逼反的。可事到如今,纣王竟然连个认错的态度都没有。他觉得他什么都没做错,而且还建造酷刑来堵住百官的嘴。

    群号:487339425

    (本章完)

第950章 0083,太师还朝(中)() 
    听黄飞虎把这十五年来发生的事情讲完,闻太师将百官送到门口。他不允许这种事情再度发生,也不允许纣王如此荒唐行事。所以他需要做一些规划,需要为成汤的数百年基业负责。

    当所有人都离开太师府后,闻太师一屁股坐在了门口的台阶上。刚才若不是有那么多人在场,恐怕他早就瘫坐在地上了。

    北征十五载,平定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闻太师本想着班师回朝能过上几天太平日子,却在几年前就收到了两大镇诸侯起兵的消息。

    他是拖过大臣,又是三朝元老,姜桓楚和鄂崇禹什么样他心里清楚。若不是逼得他们走投无路,他们是绝对不会起兵的。

    后来当他得知二人已经被纣王杀了,闻太师恨不得马上赶回朝歌。但是他不能回来,不能平定七十二路诸侯他就不能回朝。

    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拖竟然又是七年。七年前他收到两大镇诸侯起兵的消息,七年后他才班师回朝。

    七年的鏖战,只有他这种经常带兵打仗的人才会明白。七年会消耗掉多少粮草和军饷,会对国力造成多大的影响。

    他最想做的就是马上停战,跟东伯侯和南伯候进行谈判。只有这样才能把损耗降到最低,不然成汤的国力会被拖垮。

    但是他想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先把朝堂的乌烟瘴气给清除干净。尤其是那两个叫费仲和尤浑的家伙,给纣王出了那么多馊主意。如果按照闻仲以前的脾气,他早把那两个家伙给大卸八块了。

    纣王可以不把商容和比干当回事,却不敢不把闻太师当回事。所以这几天他每天都准时上朝,不过直到第四天他才在九间殿见到太师。

    闻太师花费了三天时间,写出了解决所有问题的十条策略。

    第一,拆鹿台。

    第二,废炮烙。

    第三,填虿盆。

    第四,撤掉酒池肉林。

    第五,废去苏妲己皇后之位。

    第六,将费仲和尤浑斩首示众。

    第七,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第八,招安东伯侯和南伯候。

    第九,访贤士。

    第十,开言路。

    一共十策,均乃闻太师亲笔所写。他坚信只要纣王照此实施,成汤江山必能重归平静。

    纣王看完十策就不高兴了,不过他不敢训斥闻太师,只能用商量的口吻跟闻太师讲。除了第一第五和第六,其余七条他都答应。

    一听纣王不愿意拆掉鹿台,闻太师急忙上奏。

    修建鹿台时死了那么多人,鹿台早已经聚满了怨气。如果不能及时将鹿台拆除的话,今后鹿台一定会给成汤带来灾难的。

    闻太师说的没错,但是纣王那肯就这么拆掉鹿台呢。他可是还要在鹿台跟仙子们一起饮酒作乐呢,鹿台建成后他不过才见了一次仙子,又怎么会轻易答应闻仲将鹿台给拆掉呢。

    至于废除苏妲己皇后之位,这种事纣王就更不会做了。为了妲己他可以向比干皇叔借心,又岂会让人去伤害苏妲己呢。

    至于费仲和尤浑二人,他俩可一直都是纣王肚子里的蛔虫。他俩最知道纣王想要什么,很多事儿也都是他俩替纣王办的。所以不管怎么说,纣王是不会杀他俩的。

    没等闻太师跟纣王说这事,纣王已经把这三个问题说了出来。这三件事以后再议,其余七条他可以下旨马上实施。

    就在闻太师跟纣王争论不休的时候,费仲出列替纣王打抱不平。厉声呵斥闻太师不守礼数,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胁迫大王。

    闻太师根本就不认识闻仲,他只看到一个长得尖嘴猴腮的家伙在说他的坏话。当闻太师得知此人便是费仲之后,大步朝费仲走去,一拳将其打飞出两三丈远。

    费仲被打倒在地,尤浑便出列呵斥闻太师。尤浑的下场自然比费仲好不到哪儿去,毕竟他俩都是最近几年才得宠的。他俩之前连上朝议事的资格都没有,又怎么会知道闻太师的厉害之处呢。

    先把费仲和尤浑给揍了一顿,然后下令让人把这二人给拖出去砍了。侍卫进殿将二人拿下,却看到坐在龙椅上的纣王冲他们使眼色。

    闻仲看到侍卫一动不动,便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向纣王。看到被吓得脸色煞白的纣王,闻仲叹了口气然后单膝跪地。

    他刚才也不过是一时气急,却没想到把纣王吓成这样。虽然费尤二人确实该死,不过他俩刚才的话没说错。身为臣子当堂逼迫天子下旨,他自己已经犯了以下犯上的死罪。

    看到闻太师跪在堂下,纣王战战兢兢的说道:“太师不必多礼,本王怎么会怪你呢。不过还是先将费尤二人押入大牢吧,等到将二人的罪行查明之后再按律刑处。”

    侍卫们当然是要听纣王的话了,所以费仲和尤浑被送进了大牢。而闻仲也没再跟纣王争辩,只是希望纣王能够认真考虑他提的那些策略。

    太师还朝不足半月,前方送来紧急军情,东海平灵王起兵造反。

    看到奏折的纣王大惊失色,急忙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如今东伯侯和南伯候仍在鏖战,朝中已无大将可派。为今之计只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武成王黄飞虎,而另一个就是刚刚回朝的太师闻仲。

    若按照众人的想法,应该是太师闻仲留在朝歌,让武成王黄飞虎领兵平叛。当今朝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唯有太师闻仲才能稳定局势。

    况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