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7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漫长夜时间还早,土行孙并不着急,他不会在这个催促邓婵玉。凡事都需要时间考虑,更何况还是终身大事。

    这边邓婵玉正在考虑如何应付土行孙,而那边土行孙却在考虑如何立功。娶了邓婵玉遂了心愿,那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立功了。

    (本章完)

第1045章 0078,计收九公(四)() 
    姜丞相可是叮嘱过他,希望他可以让邓婵玉劝降邓九公。毕竟他们都是一家人,而且邓婵玉是邓九公最疼爱的女儿。

    为了尽量避免士卒伤亡,同时也为了他能跟老丈人搞好关系,今天土行孙必须搞定邓婵玉。如果邓婵玉软硬不吃的话,一想到这儿土行孙又开始头疼了。

    他偷偷瞄了邓婵玉一眼,看样子她还在琢磨该如何应付自己。心下突然有个一股不好的预感,土行孙耳边传来了邓婵玉的声音。

    邓婵玉思索再三,向土行孙说出了经过她慎重考虑后作出的决定。

    她希望土行孙不要强人所难,她可以答应土行孙做他的夫人,但是这件事必须先告知他的父亲。只需要让他的父亲知晓此事,她今后便心甘情愿做土行孙的夫人。

    土行孙闻言先是一喜,一想起姜丞相的话他又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若是今天不能把邓婵玉给办了,那他明天能不能再见到邓婵玉都是问题。

    土行孙不想强人所难,但是他都已经跟邓婵玉拜堂成亲了,现在只差最后一步就完事儿了。邓婵玉在这儿跟他找各种理由,目的就是不想跟他圆房。

    猴急的土行孙已经丧失了大半耐心,不过他还是想做通邓婵玉的工作。希望邓婵玉可以自愿跟他在一起,然后有什么事儿都可以商量着来。

    眼瞅着土行孙要动手了,邓婵玉脸色一沉提醒土行孙。如果他真要用强的,她一个女流之辈自然不是土行孙的对手。不过她警告土行孙,真这样他只能得到她的身,她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土行孙的。

    话说到这份上问题就严重了,土行孙心一软还真差点儿答应不碰邓婵玉。不过他好歹也修炼了上百年,没吃过猪肉怎么着也见过猪跑不是。

    邓婵玉力气没他大,但是他不能用这种方式得到邓婵玉。不然如果邓婵玉真恨他一辈子,倒头来吃亏的还是他自己。

    在邓婵玉不肯从了土行孙的情况下,土行孙使用了从书上看来的一记妙招。虽说这招看上去有点儿损,不过他成功拿下了邓婵玉,这招对他而言就是顶好的招儿。

    这一夜,土行孙终于如愿以偿,邓婵玉最终在他怀里安然入睡……

    次日一早,土行孙看着邓婵玉在他怀里醒来。后者一脸娇羞的看着土行孙,着实让土行孙好想再疼惜一番。

    既然邓婵玉已经是土行孙的人了,她此时也没有昨晚的那般倔强。她再强也不过是个女儿家,如今已经是土行孙的人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败退而逃的父亲等人。

    于是,邓婵玉向土行孙提议,她希望土行孙可以带她去见姜丞相。目的很简单,因为她现在已经是土行孙的夫人了,也就是说她现在也是西周的一份子了。她不希望看到西周与她父亲再发生冲突,这样只会平添士卒伤亡。

    土行孙来到相府,将邓婵玉所提之事据实上报。姜子牙闻言大喜,赶忙请人将候在门外的邓婵玉请到正堂。

    先前众人只是听说,邓九公有一女彪悍异常。现如今一睹真容,还真让人好生羡慕土行孙。如此娇艳欲滴的奇女子,如今已经是土行孙的夫人了。

    邓婵玉为大局而不拘小节,此事姜子牙当然不会不准。不过为了邓婵玉的安危着想,姜子牙责令土行孙率一队人马陪同邓婵玉前去劝降邓九公。

    俗话讲,知父莫若女。邓九公败退而逃,邓婵玉不费吹灰之力便已来到邓九公藏身之处。士卒先是看到一队人马向他们这边赶来,众人紧张万分准备列阵迎敌。而后邓秀看到了位居首位的邓婵玉,而后邓九公也看到了毫发无损的邓婵玉。

    能够在这里见到邓婵玉,邓九公着实感到欣慰。但是看到那些护送邓婵玉的周兵,等九宫格这气就不打一处来。尤其是看到身高只有四尺的土行孙,他竟然还跟邓婵玉手牵着手。若不是有那么多人在场,恐怕邓九公早就出手教训土行孙了。

    “婵玉,这是为何?”

    将邓婵玉拉到一边,邓九公急忙问道。

    邓婵玉回头看了一眼土行孙,然后笑着对邓九公说道:“父亲难道忘了,是您亲口将女儿许给土行孙的?如今姜丞相为我俩办了婚事,我现在已经是土行孙的人了。”

    “你……我……”

    邓九公一时语塞,看上去恨不得将土行孙生吞活剥,但是对女儿邓婵玉确实另一幅模样。

    “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爹爹是酒后失言。想我女儿文武双全,土行孙那能配得上你。”邓九公说道。

    邓婵玉笑着摇了摇头,轻声道:“爹爹,我现在已经是土行孙的人了。而土行孙又是西岐将卒,这次来我只想问爹爹一句,爹爹是否还准备征讨西岐?”

    邓九公道:“那是当然,我奉纣王之命来讨西岐,岂有不战而退之理?”

    邓婵玉说:“那女儿敢问爹爹,你与老太师闻仲相比如何?”

    邓九公闻言一愣,说道:“闻仲自然在我之上。”

    邓婵玉自幼跟随邓九公在外征战,而邓九公最喜欢邓婵玉,除了邓婵玉文武双全之外,还因为她这个女儿最懂邓九公心里想的什么。

    “既然爹爹知道,那女儿就不用多说了。如老太师闻仲那般也不是西岐对手,难道爹爹真打算让邓家将卒全部命丧与此么?”

    “今天下三分,其二已归西周。成汤江山绵延数百年,纣王无道已是天怒人怨,难道爹爹不该效仿贤臣。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么?”

    邓婵玉不仅句句说的在理,而且也说到了邓九公的心坎。虽说他奉命西征,但是他这一路看到了太多不平之事。有些事他可以管,有些事连他也无能为力。但是到了西岐,他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若换做他,今天他绝对不会跟西岐刀兵相见,只可惜他身为成汤臣子,君命不可违也不能违。

    邓婵玉的一句话,着实让邓九公想通很多事儿。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顾虑,毕竟他是奉命征讨西岐,而且也杀了不少西岐军。

    (本章完)

第1046章 0079,计收九公(五)() 
    在邓九公犹豫不决之时,邓秀太鸾等人也来附议刚才邓婵玉的提议。他们来西岐时日不长,但是他们的所见所闻皆为惊喜。他们从未在成汤任何地方看到过这番景象,在西岐百姓人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而且,武王一直延续了文王时期的仁政。不管遇到什么天灾人祸,武王都会在第一时间开仓放粮。而且还会派人去每家每户详查受灾情况,真正做到了不遗漏一户人家。

    邓九公是把姜子牙会对他心生芥蒂,他所担心之事邓婵玉岂会不知。在看出父亲心思之后,邓婵玉回西岐将此事告知姜丞相。

    姜子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邓九公多虑了,大开城门迎接邓九公入城,武王亲自在殿外等候。如此高规格的迎接邓九公,着实让邓九公以及部下甚微感动。

    若是纣王也能如此礼贤下士,如果纣王也能为出征将卒亲自送行。这些只能在他们心中成为幻想,毕竟纣王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邓九公归降西周,邓婵玉嫁与土行孙为妻。兵不血刃奇功一件,此事最大的受益者非土行孙莫属。而邓九公被如此高规格的迎接,心中疑虑早就一扫而空。此时他已心归西岐,只想在有生之年报武王知遇之恩。

    几家欢喜几家愁,邓九公率兵征讨西岐,初战告捷再战失利。而后,汜水关守将韩荣收到了邓九公归降西岐的消息,收到这则消息的韩荣马上派人前去核查此事。核查无误之后,六百里加急将此事报给朝歌。

    韩荣奏折不日抵达朝歌,这一日负责批阅紧急公文者乃上大夫张谦。张谦一口气将此奏折看了三遍,然后带上奏折去了寿仙宫。在寿仙宫没有见到纣王,于是又带着奏折去了摘星台。

    此时此刻,纣王正在摘星台与苏妲己把酒言欢。看到上大夫张谦,纣王脸上略显不悦。他最烦的就是喝酒的时候被人打搅,不过他知晓上大夫张谦的性格,所以他给了张谦把话说完的机会。

    “你说什么?”

    纣王豁然起身,瞪大双眼盯着张谦。

    “据汜水关守将韩荣来报,征西大元帅邓九公已经归降西周,其女邓婵玉嫁与姜子牙师侄土行孙为妻……”张谦又重复了一边。

    “啪!”

    纣王将手中琉璃杯摔碎在地,而后急冲冲离开摘星台。

    “去九间殿!”

    撂下这样一句话,纣王头也不回的走下的摘星台。

    此时,众大臣在九间殿议事还未散朝,纣王突然出现着实让众人大为惊愕。更让大家感到震惊的,是张谦手里的那份奏折。

    汜水关守将韩荣的奏折,奏折里只说了一件事,一件让纣王勃然大怒朝野震惊的事。

    征西大元帅邓九公归降西周,其女邓婵玉嫁与姜子牙师侄土行孙为妻。

    众大臣闻言俱是沉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先开口。

    “众位爱卿,今日邓九公反了成汤,谁人愿意为孤王分忧?”纣王问道。

    “这……”

    有人话到嘴边却不敢说,毕竟伴君如伴虎,而且纣王喜怒无常。按照朝堂之上的最高准则,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原则,这会儿没人应声。

    朝堂之上寂静许久,一人走出朝班之列,冲纣王弯腰施礼道:“启禀大王,我认为有一个人可担此重任。”

    纣王看了一眼出班之人,随即问道:“但说无妨。”

    中谏大夫飞廉再度施礼,沉声道:“邓九公归降西周实属不忠,今要伐西岐必要挑选对成汤忠贞不二之人。微臣以为,此次西征主将非国丈冀州候苏护莫属。”

    众人闻言纷纷附议,大家一致认为飞廉说的有理。苏护受纣王恩典,许他永镇冀州。而苏护之女苏妲己如今归位皇后。苏护身为国丈,身份显贵皆在诸侯之首。倘若让苏护西征讨伐西岐,的确没有比他更为合适的人选了。

    纣王听闻诸位大臣一致赞成此议,于是当场拍板封冀州候苏护为征西大将军。即可下旨冀州候苏护率兵征讨西岐。

    听闻纣王下旨封冀州候苏护为征西大将军,中谏大夫飞廉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他谏言让苏护征讨西岐,看似合情合理是为纣王分忧。实则如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旁人是不可能知晓真相的。

    纣王降旨命苏护西征伐岐,旨意不日便到了冀州。

    冀州候苏护接到圣旨,与妻儿在家中商议对策。

    想当初,苏护为了拒绝献女,在朝歌城外题下反诗一首。北伯候崇侯虎大军压境,后因西伯候姬昌出面调停,苏护主动献女使的冀州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今日纣王下旨让苏护讨伐西岐,却不知苏护早有归周之心。若不是冀州距离西岐太远,怕是苏护早就带上一家老小投奔西岐了。

    既然纣王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苏护自然要从长计议此事。喊来长子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