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8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楚燕赵韩魏秦,那人想要让天下一统,故而选择了秦国。由秦国来一统天下,只有如此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于是,他先派出了两名弟子,一人游说六国合纵,一人投靠三晋之一的魏国。合纵本是为了连横,因为六国心怀鬼胎,合纵之后看似势力大增,实则矛盾正在慢慢滋生。

    “这本书老夫送给你了,你可不要给老夫弄坏了,这书可金贵了,只此一本可是绝版。”枯瘦老者把一个锦盒交给李修缘,叮嘱道。

    等李修缘打开锦盒,他马上就后悔了,想要把锦盒还给枯瘦老者。可是,刚才还在他跟前的枯瘦老者,这会儿竟然不知所踪了。

    锦盒里安静躺着一本书,书名只有俩字“天书。”书内一个字的没有,却夹着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一封信,似是那枯瘦老头留给李修缘的。

    信中提到,让李修缘随身带着这本书。次书名无字天书,书中不定时会浮现字迹。相逢即是有缘,所以他拜托李修缘一件事。若有人名出现在无字天书上,请他无比帮助此人轮回转生。

    他当然不会让李修缘白干,以后李修缘就会知道做这些事儿有多大的好处了。反正他在心里是这么说的,信的落款只有三个字“鬼谷子。”

    刚打算合上天书,李修缘就看到了两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那两个字若隐若现,直到李修缘看清之后,方才逐渐消失在书页之中。

    “荆轲。”

    对于一天学没有上过的李修缘而言,能够认识荆轲这个人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会儿整天听大和尚讲故事,他最喜欢听得就是荆轲刺秦的故事。

    每次听到荆轲被秦王杀死,李修缘就气的骂娘。好不容易挨到关键时刻了,荆轲怎么能那么废物呢。堂堂大秦第一刺客,竟然没有伤到秦王一根毫毛。这事儿说出去鬼都不信,可历史记载就是如此。

    刚才李修缘不信这邪乎事儿,可这会儿他相信了。帮纣王聚集三魂时他很淡定,可这会儿的他一点儿都不淡定。

    他想骂人,他想打人,他想跑回灵山寺把大和尚暴揍一顿,揍得连寺里的师兄弟都认不出他。

    这完全就是一个坑嘛,他竟然那么轻易就上当了。听了大和尚的话,乖乖来云梦山一趟。然后遇到了残魂犹存的鬼谷子,莫名其妙的收到了无字天书。

    如今的他,可以说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也可以说是一个帮鬼谷子完成遗愿的还愿人。大和尚跟鬼谷子的要求几乎一样,都是要让他走遍名山大川,走遍全国每一个城市。

    他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含义,也不想知道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他好不容易下了山,总要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儿才对吧。

    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背负了一个又一个任务,这到底是想让他累死累活呢,还是想让他累活累死呢。

    在灵山寺待了那么久,一直听说朝歌城又不少名胜古迹。灵山寺算一处,摘星台算一处,纣王墓算一处,云梦山算一处,鬼谷军校算一处,而这最后一处,就是朝歌城南的荆轲冢了。

    这下子,朝歌城的名声古迹全都给李修缘转了个遍。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荆轲的坟冢竟然比纣王墓还惨。

    事后李修缘才知道,纣王墓好歹是武王派人修的。而荆轲冢,完全就是朝歌百姓自发给他建的。

    夜半时分,四下无人。

    身穿道袍的李修缘来到朝歌城南,抹黑见到了蹲在荆轲冢旁边的第一刺客。

    这一次的李修缘并非空手而来,来之前他曾去了一个地方,只为找寻一把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匕首,残虹。

    两千多年前,秦王嬴政出兵讨伐六国,并韩灭赵,灭楚灭燕。燕太子丹雇佣刺客,以献出燕国地图为名,送荆轲入咸阳面见秦王。

    皇宫戒备森严,外人一概不准携带任何武器。为将武器携带入宫,荆轲将匕首残虹藏在地图卷轴之中。待将地图摊开之时,取出匕首刺杀秦王。

    据传,匕首残虹乃神兵利器,可以轻易刺穿秦王所穿软甲,是为短兵器之王。

    再加上荆轲的本事,一击毙命的概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尤其是在那种出其不意的情况下,杀掉秦王的胜算占了九成。当然了,不管刺杀是否成功,荆轲都没有活着离开的可能。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秦王嬴政对待敌人有多么心狠手辣。

    “哥们,认识这把匕首吗?”

    李修缘把手里的匕首递了过去,笑着问道。

    那人先是回头看了一眼,然后猛地站起身来,眼睛死死盯着李修缘手里的那把匕首。

    他终于伸出了那双不停颤抖的手,然后将那把匕首放到胸前。可能是太激动了,他竟然没有发现那里不对。

    拿出一袋花生米,外加一瓶老村长。李修缘倒上两杯,将其中一杯放到那人面前,说道:“来吧,我的大英雄,整俩口吧。”

    那人拿起酒杯,似是在研究这酒杯形状为何如此奇怪。但看到李修缘一饮而尽,他随即也喝掉了杯中的老村长。

    “咳咳咳咳。”

    似是已经很久没有喝酒了,那人接连咳嗽了好几下,最后吃了几个花生米才压下咳嗽。那人盘腿坐在地上,拿起酒瓶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

    他问:“你怎么会看得到我?”

    李修缘从怀中取出那本无字天书,说道:“全都因为这本书,所以我才知道你有心愿未了,执念不散入不了轮回。”

    当时李修缘因为,荆轲之所以没有入轮回,是因为他一直惦记着残虹的下落。如今残虹已经到手,他也该放下执念,入轮回投胎转世去了。

    但他后来发现,荆轲之所以会入不了轮回,完全是因为另一件事。因为另一件事让他的执念太重了,所以他无**回。

    (本章完)

第1197章 0005,荆轲刺秦(下)() 
    荆轲出名皆因他刺杀秦王,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儿大家早已达成共识,对荆轲未能刺杀成功深表遗憾。

    荆轲同样为这事儿放不下执念,只因为很多人都误会他了。他只想告诉世人,其实当年的荆轲刺秦并不是书上说的那样。

    一边跟荆轲喝酒,李修缘一边听荆轲讲述当年的事儿。执念于此,如果不能把话说完,他怕是再等一百年也入不了轮回。

    他只是需要有人知道真相,并不是要帮自己正名,只是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是的样子罢了。

    当年,荆轲被太子丹找到,希望他可以帮忙完成一项任务。此任务十分艰巨,而且只有一次机会,所以他们前期需要做很多工作。

    比如秦王身边的防卫情况,秦王接见外臣的礼仪和程序,以及秦王的一些小习惯等等。这些事儿要事无巨细,全部都记载执行此次任务的人的脑子里。

    当然了,最最最关键的,还是时机的把握。要想做到一击必杀,就需要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毕竟秦王很有可能穿了两层软甲。即便匕首再锋利,一次穿透两层软甲,造成的杀伤力就不足以致命了。

    荆轲为此演戏的上千次,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他闭着眼都能丝毫不差。但是在出发前的晚上,太子丹找到了荆轲,提出要改变原定计划。

    这事儿本就是太子丹派荆轲去做的,不管是成是败荆轲都会死在那里。所以不管太子丹如何改变计划,只要还需要他荆轲去见秦王,结局对他而言就没有区别。

    荆轲当然要听太子丹的话,所以他照着新计划行事。带着燕国地图去见秦王,匕首残虹就藏在地图卷轴之内。

    按照步骤,荆轲会亲手呈上地图,然后当着秦王的面打开地图。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在此之前不能出任何差错。

    荆轲顺利将匕首残虹带进了皇宫,也顺利在秦王面前摊开了地图。后来他取出了匕首残虹,一刀刺向了秦王的小腹。

    秦王嬴政被吓懵了,不过他反应很快,马上就要抽出佩剑。只可惜嬴政配的是长剑,想要马上就抽出来有点儿困难。

    于是乎,荆轲拿着匕首又冲向了秦王,不过这一次他没有下手,而是想要阻止秦王抽剑。确切而言,秦王连抽三次都没能把佩剑给抽出来。

    荆轲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割断秦王的脖子,或者是给他胸口来上几刀。但计划不是这样的,他要听太子丹的话。不能够要了秦王的命,而是需要制服秦王,然后逼秦王归还燕国土地给太子丹。

    “这计划是太子丹改的?”李修缘问。

    荆轲说:“是的,是他亲口跟我说的。我当时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太子丹不让我直接杀了秦王呢。”

    刺秦是真,杀秦是假。或许太子丹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以为找人绑了秦王,秦王就会把燕国土地还给他了。他自己也不动脑子想想,秦国吃进去的东西什么时候吐出来过。

    刺秦失败,秦王躲过一劫,荆轲未能完成任务,被冲进来的秦国士卒剁成了肉酱。后来被家乡百姓收敛,在朝歌城南建了这个荆轲冢。

    千百年来,一提到荆轲刺秦,大家都会惋惜荆轲失手,未能杀掉秦王。但却没有人知道,实则当初荆轲有九成把握杀掉秦王。只是任务内容不是这样的,他的任务是挟持秦王,逼秦王归还燕国土地。

    太子丹打的如意算盘,以为这样可以重新拿回燕国土地。不料弄巧成拙,害的荆轲拜拜丢掉性命。

    “老伙计,咱们终于又见面了。自当年咸阳一别,据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这两千多年,你过得好吗?”

    一边喝着老村长,荆轲对着手里的匕首喃喃自语。

    而在此时,荆轲周围突然出现道道白光,然后荆轲的人影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小兄弟,我的心愿已经完成了,谢谢你。我该走了,咱们有缘再见吧。”

    荆轲的人影慢慢变得模糊,模糊到最后什么都看不见了。李修缘依然坐在荆轲冢前,一直到喝完瓶里的酒。

    将对面那杯酒倒在坟前,李修缘起身拍了拍屁股,对墓碑说道:“放心吧英雄,不管当年真相究竟如何,总会有一些人坚信,你一定有能力杀掉秦王。”

    传言从来都不止一个版本,荆轲刺秦之事也是如此。有人说是因为秦王战斗力强悍,也有人说是荆轲失手了,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其实是荆轲故意失手的。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本是天意。天意不可违也不能违,而且那会儿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死的都是老百姓,吃苦受罪的还是老百姓。

    既然当下有人可以稳定当前局面,可以让百姓多过几天安稳日子。作为荆轲这样一个明事理的人,怎么会为了太子丹的一己之私,而让大家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大道理荆轲不懂,但他知道怎么做更有意义。所以他选择故意失手,反正他横竖都是一死。在死之前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儿,自此之后他的名字便会给很多人熟知。

    看了一眼孤零零的荆轲冢,李修缘大步流星的朝着城内走去。既然朝歌城的事儿已经完了,那他就该去下一个地方了。

    黎阳城,隶属于鹤城市,县城人口六十万。下辖六镇一乡四个街道,面积9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6万亩。素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

    黎阳城是一座千年古城,城内大运河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