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8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最好的处事方式,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每一分一秒都用在有意义的事儿上。

    走进一家饭馆,李修缘和陈洁坐在了靠窗的位置。

    饭馆走进一位穿着西服的中年人,他径直走到柜台前,对老板娘说:“来两份炸酱面,一份贴墙上。”

    中年人结完账,提着一份炸酱面离开了饭馆。

    紧接着,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走进了饭馆。她走到柜台前,对老板娘说:“两份鱼香肉丝盖浇饭,一份贴墙上。”

    女大学生结完账,提着一份鱼香肉丝盖饭走了。

    李修缘跟陈洁面面相觑,还没搞清楚是什么情况呢。

    一位有点儿驼背的老太太走进饭馆,点了两份西红柿鸡蛋面。两份全都贴到了墙上,老太太空着手离开了饭馆。

    以前在电视上,李修缘曾看过类似的报道。说是商都市有一些饭馆,为需要的客人提供免费的水和食物。

    比如环卫工人,在商都市干活的民工,食不果腹的流浪汉……

    今天李修缘总算是亲眼得见了,没想到运气竟然这么好,随便走进一家饭馆,竟然就提供这种免费食物。

    照着他们刚才点的饭菜,李修缘又重新点了一遍。结账时告诉老板娘,把那些全都贴在墙上。那面墙就在饭馆入口的右侧,一整面墙全都贴着小纸条。

    纸条上密密麻麻写着字,一碗炸酱面,一份鱼香肉丝盖浇饭,一瓶矿泉水,一瓶营养快线,一瓶啤酒,一碟花生米,一个鸡蛋,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就在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老人,他从墙上揭下了那张写着西红柿鸡蛋面的纸条,交给了柜台前的老板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看着拾荒老人狼吞虎咽的样子,李修缘和陈洁被震撼了。被震撼的不仅仅是因为拾荒老人吃面的这一幕,还有饭馆老板给老人端上来的一盘炒鸡蛋。

    墙上的免费食物谁都可以享用,只需要撕下纸条交给老板娘,就可以享用到纸条上所写的食物。

    随着饭馆客人的逐渐散去,李修缘跟老板娘攀谈起来。

    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饭馆那会儿还不赚钱。老板和老板娘一心想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像是附近几个街道的环卫工人,还有周边工地上的农民工。

    本章完

第1240章 0048,将心比心(下)() 
饭馆老板和老板娘给他们提供免费的食物和水,却从来不肯收他们一分钱。大家毕竟都是出来讨生活的,谁过的也不容易。

    饭馆两口子的善举,感动了不少环卫工人和农民工。后来有不少施工队都会在这个饭馆定点吃饭,有不少环卫工人逢年过节都会来这里吃饭。

    将心比心便是佛心,用这家饭馆夫妻的话讲,人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真假。如果你待人是真,就不会有人想要害你。

    再后来,饭馆的名声越老越大,客人变的越老越多,回头客也逐渐增多。饭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了,饭馆夫妻却没有忘记最初的计划。

    他们继续给农民工和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食物和水,有时候还会去街上送食物给拾荒者和流浪汉。

    再后来有人跟他们提议,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跟他们一起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于是饭馆老板就想出了爱心墙这个创意,墙的右侧写着一行大字。免费用餐,请您自取。

    自从爱心墙出现之后,不少有关饭馆的传闻也接踵而来。不少人都说他们夫妻是在炒作,是在用这种方式博取眼球。

    饭馆夫妻从未解释过,帮他们解释的全都是那些参与爱心墙的食客。还有不少是饭馆的老顾客,从饭馆刚开业就在这儿吃,一直到今天已经小二十年了。

    一家只能容纳十张桌子的饭馆,可以经久不衰的开了小二十年。在这条街上或者是在整个商都市,这样的饭馆也是屈指可数。

    最重要的是,这家饭馆有数不清的扩建机会。饭馆夫妻始终拒绝扩建,饭馆只有他们夫妻俩人。老板在后厨负责炒菜,老板娘负责上菜和收钱。

    等客人全都散去,饭馆里只剩下陈洁和李修缘了。老板从后厨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凉菜。他刚才听媳妇说了,有两个第一次来的客人,似乎对那面爱心墙很感兴趣。

    这些年,他们夫妻一直在努力推广这个爱心墙计划。用他们的话讲,希望有一天爱心墙可以遍布中原省的十八地市。

    时间一晃就过去二十年了,回想起当初刚来商都市的情景,中年夫妇依然有点儿激动。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却也是他们心里最为强大的力量之源。

    夫妻俩从川地来商都讨生活,那会儿他们俩刚刚结婚,父母早逝家无亲戚。对他们这样没有依靠的孩子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去打拼。

    留在老家只能勉强混个温饱,所以他俩刚结完婚就出来了。刚到商都市,就被现实狠狠来了一棍。下火车没有看好行李,出车站时行李不见了。在商都市找工作,不会普通话的他们很难有工作机会。

    两眼一抹黑的他俩在商都市待了大半个月,身上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晚上只能在天桥下过夜。最后饿着肚子找工作,俩人饿晕在了人才市场的门口。

    当时他们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就在他们奄奄一息的时候,有人把他们俩扶了起来。感觉到放在嘴边的食物,俩口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意识一点一点恢复,眼睛缓缓睁开,他们看到有不少人围着他俩。抱着他俩的是一对花甲老人,慈祥的老太太抱着现如今的老板娘,和蔼的老爷子抱着如今的老板。那会儿他俩还不满二十,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填饱了肚子以后,他俩终于又活过来了。围观的人全散去,只剩下那老两口。听闻二人的遭遇之后,老爷子打了一通电话,然后给他俩写了一个地址,让他俩按照地址去找一个人。

    老爷子只说是给他俩找了一份工作,先有份工作干着,有吃有住其他的以后再说。然后他俩就去了那个地方,实际上那地方就是现在的这家饭馆。

    只不过当时这里是一家早餐店,那会儿店老板准备转让店铺,老爷子替他俩做了担保。店老板不仅没要他俩一分钱,而且还帮他们联系施工队,把早餐店改成了饭馆。并且还帮他们办理各种手续,一直忙到正式开业才算完事儿。

    起初他们夫妻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老爷子在帮他们。后来他们知道了真相,买了很多礼物去看老爷子,可这已经是好几年以后的事儿了。

    到了老爷子的家里,看到的只有老爷子的一张照片。老爷子一年前就去世了,当时还叮嘱家里人,替他照顾那两个从川地来的夫妻。

    后来,两夫妻把老爷子的照片放在了自己家里。把老爷子当成自己的长辈,后来的十多年里,两口子就像是老太太的儿子和闺女,每个礼拜都会去看看老太太,陪老太太聊会儿天或者是去公园走走。

    自他们开了这个饭馆开始,夫妻俩遇到了不少好心的商都人。有帮他们忙前忙后的前店老板,有替他们做担保的老爷子,有赊账给他们的供货商大哥,有帮他们解决纠纷问题的老民警。

    从差一点儿饿死街头,到三年前在商都市中心全款买下一套三室两厅的大房子。来自川地的夫妻完成了一次最完美的蜕变,十八年前,他们在商都市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老太太没少替他们操心,那俩孩子多半时间都跟着老太太。跟老太太都要比跟他们的爹妈亲,俩人都没上学,俩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老太太的一块心病。所以从小开始,这俩孩子就住在老太太家。

    既然他们把老太太当亲妈对待,老太太理所当然就把那俩孩子当自己的亲孙子孙女。将心比心便是佛心,饭店夫妻的孝心没有白费,老太太的善心没有白给。

    六年前老太太卧床不起,儿孙全都忙着事业,请了两个保姆伺候老太太。保姆再好也抵不上自家儿女,饭馆夫妻知道这事儿以后,妻子每天晚上都会去照顾老太太。白天由保姆照顾,晚上有妻子陪着老太太。

    这样没日没夜的日子,饭馆夫妻足足坚持了两年。两年后老太太与世长辞,临终前非要把房子送给饭馆夫妻。老太太的儿孙全都没有意见,但饭馆夫妻并没有要。他们不想让老太太带着遗憾离开,所以他们答应老太太收下了那套房子。

    本章完

第1241章 0049,第一古刹(上)() 
等办理完老太太的丧事之后,饭馆夫妻把那套房子卖了,把卖房子的钱以老太太的名义做了慈善。

    他们用那笔钱资助了十名贫困生,资助了他们从高一到大四的全部费用。但这笔钱不是一次性支付,而是每年由饭馆夫妻专程去他们所在的学校。学杂费直接替他们交给学校,生活费直接给他们本人。

    一提到他们资助的那些孩子,饭馆夫妻的脸上就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就在前年,他们资助的十个孩子全都考上的大学。其中有四个人考上了北方名牌大学,两个考上了军校,两个去了西部名牌大学,两个去了南方的名牌大学。

    最最最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他们自己的儿子和闺女,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方名牌大学。那两所大学并列为华夏最高学府,俩孩子一人进了一所,成为饭馆夫妻永远的骄傲。

    在市里买了房,两个孩子纷纷考入最高学府。现如今饭馆夫妻真的是没有任何负担了,所以他们打算把更多精力花在慈善公益事业上。

    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给更多人一些帮助。

    用饭馆夫妻的话讲,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落魄。但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失去希望和勇气,就像他们夫妻一样。

    谁敢想象,当年几乎饿死街头的他们。不仅在商都市市中心买了房,而且还培养出一双考入华夏最高学府的儿女。

    听完饭馆夫妻的往事,李修缘跟陈洁离开了饭馆。

    再一次走在商都市的街上,俩人心中都有了不同的感受。

    大和尚曾言,若你心中有佛,则看人人皆可成佛,你便身处西方极乐。

    若你心中有鬼,则看人人皆可为鬼,你便身处酆都地狱。

    有时候善恶只在一念执念,一念可入天堂,一念可坠地狱。一念可为良善,一念可成极恶。

    走过天桥之时,李修缘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放在了乞讨老人面前的纸箱里。陈洁想要阻拦,只可惜晚了一步。

    下了天桥,陈洁说道:“你知不知道,这些乞讨的都是假的,他们全都是职业乞讨的,有的人以此为生,他们比很多白领收入都高呢。”

    李修缘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呀。”

    陈洁没好气道:“你既然知道,那刚才为什么还给她钱呢?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会助涨这帮人继续骗人的。”

    李修缘说:“那你能不能告诉我,是不是所有的乞讨者都是假的?”

    陈洁被李修缘的话给噎住了,她当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些都是从新闻上看到的,具体怎么辨别她又不知道,所以她怎么会知道刚才那个乞讨者是真是假呢。

    李修缘看出了陈洁的心思,趁机跟她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