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9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人开始设想,如果人类再这样繁衍下去,地球迟早是容纳不下所有人类的。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必将会迁移到一个全新的星球,并且在那个全新的星球继续繁衍生息。

    诸多科学家为了这一目标而深入研究,也曾有不少航空器进入其他星球,去探测那一个星球更接近于地球,从而判定那一个星球更适合人类迁徙。

    再有就是卫星和航空领域的客机,飞机的诞生让人类生出了飞上蓝天的梦想。梦想终究有一天变成了现实,于是现在有了可以容纳几百人的大客机。几百人坐在密闭式机舱里,然后飞到距离地面几千米的高空。

第1409章 0114,银山塔林(上)() 
在航空博物馆里,李修缘他们看到了不少航天器。有初代客机和战机,也有正在服役的客机和战机模型。

    在坦克博物馆里,李修缘他们看到了不少新旧式坦克。有些早已在大众的视线消失多年,有的是刚刚出现在大众视线。

    他们把北方国际射击场留作最后一个去的地方,是因为他们都想去哪儿尝试一下实弹射击。

    这里是国内第一家娱乐性射击场,不仅拥有三种不同的射击距离和枪械,而且还有来自全世界的两百多种轻式武器展览。

    谢翠兰选择了二十米移动靶,十发过后又来了十发飞碟。对于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的她,能够打出七十五环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李召曾经在部队服役六年,虽然已经离开部队二十多年了,对枪械的熟悉依然远胜于其他人。不过他第一选项也是二十米移动靶,打出了八十五环的好成绩。然后是十发飞碟,十发八中成绩不错。

    接着是五十米移动靶,李召又打出了八十五环的好成绩,最后他挑战了一下一百米固定靶。虽然固定靶比移动靶的难度系数降低了,但是射击距离延长了一倍。所以他最后没能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依然是八十五环。

    李修缘没打算玩儿这些东西,所以在李召打完以后,询问李紫嫣有没有试一下的想法。起初李紫嫣并不打算尝试,不过她听了母亲的话,尝试了一下五十米移动靶和飞碟。成绩跟李召相似,八十六环和十发七中。

    三人全都打完了,李修缘率先离开了射击场,准备跟他们一起去看看展览的那些轻式武器。李召喊住了李修缘,提议让他也去试一试。

    如果按照李修缘的想法,他是绝对不会去玩儿那些东西的。可李召一再劝他,再加上谢翠兰跟李紫嫣也在帮李召说话,李修缘最终不得不听他们的,去试一试手感。

    在灵山寺的时候,大和尚对李修缘有两件事要求的十分严格。第一是每天都要起来挑水,第二就是每天都要跟他对打。

    下山以后李修缘在集会上打过气球,用那种气枪打的。五块钱十发全中了有份大奖,每次李修缘都能拿走老板准备的大奖,是一个毛绒玩具熊。

    大和尚曾经培养过他耍暗器,飞镖刺穿手腕粗细的树枝。他从五岁就开始练了,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能穿透多粗的树枝,因为他从未这样试过。

    二十米的移动靶,李修缘只用了六秒时间用来开枪。不仅是李紫嫣一家三口惊呆了,在一旁的射击场工作人员也惊呆了。监控室里的工作人员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三放大感概的视频监控,想要看清楚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六秒时间十发子弹,这在其他人看来已经是很恐怖了。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移动靶上只有五个弹孔。

    报靶员的第一反应就是脱靶,十发子弹五个弹孔,脱靶才是最合理的解释。但在经过他二次确认以后,报靶员的脸色变得一些血色都没有了。

    他是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十发子弹五个弹孔,五个弹孔每处都是两发子弹一个弹孔。

    当报靶员说出一百环的时候,他自己都能感觉到声音里带着颤抖。

    二十米移动靶是如此,五十米移动靶还是如此,二十个飞碟全中,一百米固定靶只有一个弹孔。

    在他们看来,李修缘根本就不是人,但是在李修缘看来,这样的成绩似乎很一般嘛。要知道,大和尚为了训练他,可是经常让他把雪糕棒丢进十米外的啤酒瓶里呢。

    莫说是十米开外,就算是放到一米远的地方,大多数人也没有办法把雪糕棒丢进啤酒瓶里。

    后来大和尚就更过分了,直接让李修缘蒙上眼睛去丢,一次丢不进去就罚他一天不准吃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李修缘有了打野味儿填饱肚子的本事了。

    虽然这个结果让人难以接受,但他们可都是亲眼所见,再诡异也是真的。李紫嫣跟谢翠兰还没回过神来,李召就已经想明白了。

    刚才李修缘一直不肯出手,原来不是因为他不会玩儿,而是他怕自己的表现太惊人了。

    离开射击场,李修缘一行人在展览区转了一圈。那里不仅有各式机枪和手枪,还有不少自动和半自动步枪。

    手枪的弹夹容量一般为七发,步枪的弹夹容量一般为三十发,机枪的弹夹容量可就惊人了。少则七八十发,多则就要看一联弹夹有多少发子弹了。

    不管是哪种武器,射击时都会产生后坐力。设计巧妙的会通过枪械自身减缓后坐力,但机枪的后坐力几乎没有办法减缓。

    从北方国际射击场离开,李修缘打算在这儿跟李紫嫣一家三口告别。既然他们都把话说清楚了,那他也就没必要再给他们添麻烦了。

    本来就是为了帮李紫嫣的忙,现在李紫嫣已经没事儿了,他们也该分道扬镳了。

    至于谢翠兰说的那事儿,李修缘到不觉得李紫嫣需要跟着他。毕竟她自己也出过两次远门,而且她也接受了三年的药物治疗。

    跟人一起作伴旅行,好处自然是有的,不管到哪儿都有个伴。但是对于李紫嫣的情况而言,李修缘觉得她还是一个人比较好。

    她有出远门的经验,所以并不需要为她的安全担心。只要她不去那种无人区,安全是有保障的。李修缘要走的地方很多,有些地方并不是所有旅行者都愿意去的。

    这段时间他走的主要是中部地区,这里人口稠密风景如画的地方不少。等到他往西走的时候,才是真正要吃苦头的时候。

    反正就是综合所有的因素吧,李修缘建议他们再考虑一下。而且在他看来,李紫嫣最好还是跟好闺蜜在一起。

    那怕真是要出远门的话,能找几个关系不错的女孩一起是最好了。毕竟跟着他有些不太方便,有个头疼脑热的照顾起来也不方便。

    李修缘之所以会这么说,完全都是为了李紫嫣好。即便李紫嫣不能理解,他也希望李召和谢翠兰能够理解。

第1410章 0115,银山塔林(中)() 
如果他们听到这些话后,还是觉得李紫嫣跟着他比较合适,那他也不会拒绝。他会把李紫嫣当成自己的姐姐一样对待,等她什么时候想回来了,他一定会亲自送她回来的。

    听了李修缘的话,李召和谢翠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李紫嫣倒是没有生气,或许是她知道李修缘还要在帝都待上几天的缘故。

    李修缘让他们好好考虑一下,也可以让李紫嫣给自己的旅行做一下行程攻略。看一看她都想去什么地方,或者说是打算去多长时间。

    反正他三五天还离不开帝都,所以他们可以慢慢考虑这件事儿。如果决定让李紫嫣跟他走了,就在他离开之前给他打电话。

    虽然李紫嫣嘴上没说,但是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对李修缘说的那些话有些不满。在说那些话的时候,李修缘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毕竟他也不是个喜欢替别人操心的人,如果让李紫嫣跟着他的话,那他岂不是就要对李紫嫣的父母负责了。

    一个人独来独往多好,饿了就找东西吃,渴了就找东西喝,困了想睡哪儿就睡哪儿,睡醒了继续赶路。

    目送李紫嫣一家三口驾车离开,李修缘赶往了最近的公交站点,然后在距离市区偏远的地方下车。

    花别人的钱住那么贵的酒店没问题,花自己的钱他可舍不得住那么贵的酒店。对李修缘而言,一晚上五十块的宾馆就算是很奢侈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修缘坐车来到了明十三陵,既然已经来到了平昌区,怎么能不来看看这世界上最大的陵园建筑群呢。

    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有两位皇帝葬与别处,一位皇帝下落不明,剩余全都被安葬在了此处。

    事实上,李修缘一直都特别好奇,皇帝的陵园跟老百姓的到底有什么不同。难不成就是单纯的地方大一点儿,陪葬的东西多一点儿么。

    直到他参观过明十三陵以后,才真正明白了这其中的差别。

    而且,他还在参观明十三陵的生活,遇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那个人跟他一样是游客,只是对方跟其他人都不一样。

    明十三陵对公众开放的区域不多,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封闭状态。李修缘参观了所有开放的陵园,在参观第二座陵园的时候遇到了李飞。

    吸引李修缘的不是李飞的长相,而是他在陵园里说的一番话。导游在给大家介绍明十三陵的情况,并且详细的介绍了埋葬在这些陵园里的皇帝以及他们的生平。

    李飞向导游提出了一个问题,让被埋葬的人重见天日,然后展示给所有人看。组织更多人来这里参观,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导游的回答很肯定,这些都都是文物,发掘和保护文物当然是没有错的。

    李飞又问导游,如果站在这些皇帝后代的角度考虑,是否会觉得这样做合情合理?

    导游一时有些语塞,好像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了。不过大家对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所以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影响游览。

    但李修缘觉得李飞提出的问题很新颖,或许那位导游还是第一次经历有人向她提出这样的问题。

    当李修缘跟李飞交谈的时候,他才发现李飞这个人比他想象中还要有趣。

    以前人们常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一抓一大把。

    而现在的人们喜欢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还真不多。

    李飞似乎是遇到知音了,很迫切的跟李修缘谈起了他刚才提出的那个问题。不仅仅是那一个问题,在他看来有很多事情都大有问题。

    比如,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是一百二。

    这个规定很合理,因为十次意外九次快。因为超速造成的车祸一点儿不必酒驾来的少。但是他很奇怪一个问题,既然高速公路规定的最高时速才一百二,不就是说车子最快只允许跑一百二么。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所有的轿车都码表会标注到二百四甚至是三百二呢。

    既然最高时速只能跑一百二,为什么不让生产汽车的厂商,在生产汽车的时候就把最高时速定到一百二呢。

    现实中这样互相矛盾的问题有很多,而且这种问题正在一点点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起这些问题。

    李飞又给李修缘举了一个实例,社会出现一种新的市场模式,配套的监管规定并不会马上出台。而是会等着这种市场模式出了问题,才会紧急出台相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