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9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娜父母只觉得是医生在吓唬他们,可这话听在王娜耳朵里又是另一回事了。

    后来经过确诊,王娜因为脊柱受伤严重,已经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损伤。所以她的下半辈子,就只能跟轮椅作伴了。

    跟李修缘说起这些,此时的王娜显得风平浪静。因为事情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再怎么想也就那么回事。

    但对于当时的王娜而言,以后再也站不起来了,站不起来又怎么能跳舞呢。

    那段时间绝对是王娜最绝望的时候,整天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生活起居全靠母亲照顾。她还因此办理了休学手续,准备一年后再去学校上学。

    她出事后第一次来灯塔广场,已经是半年后的事儿了。此前她一直不愿意来,因为她总觉得这里是害她变成这样的罪魁祸首。

    只是她没有想到,那天的灯塔广场来了那么多人。比平时多了好几倍,而且每一个人都能喊出她的名字,看到她还会笑着跟她打招呼。

    她在这个广场跳了四年多的舞,却从来没有像那天那么热闹。那么多人陪着她一起,跟她聊天给她打气,鼓励她一定要好好面对生活。

    也正是因为那件事,让王娜对于舞蹈有了新的认识。虽然那她为此付出的惨痛的代价,但同样她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出意外是因为她自己不小心,跟喜不喜欢舞蹈没有一点儿关系。这些年舞蹈给她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所以她不应该把所有过错算在舞蹈头上。

    人的潜力多半都是被逼出来的,有的人或许从未起过早。但并不代表他不会起早,只是没有需要他那么做的因素罢了。

    若是换做以前的王娜,她绝对不相信自己可以这般热爱舞蹈,这般热爱现在的生活。她靠着对舞蹈的那份热爱,收获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爱情。

    不过她一直没有在网上公布这件事,只因她不希望有人对这件事指指点点。她的下半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很多人都不看好她的将来。甚至有很多人都知道,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离开轮椅了。

    她还失望过,沮丧过,也曾经放弃过。但最终她选择相信奇迹,拼尽自己的最后一丝力气。她不肯向命运低头,只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她接下来的人生目标。

    李修缘一直都很好奇,不知道王娜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人群中有个跳舞的男孩冲着这边招了招手,王娜笑着冲对方挥了挥手。

    她趁着那些人转过身去跳舞的空挡,缓缓从轮椅上站了起来。拒绝了李修缘的搀扶,她硬生生的向前迈出了两步。

    虽然只是走了两步,李修缘已经被王娜的表现给惊呆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王娜竟然能站起来了。

    等到一曲结束,那个帅气的男孩跑了过来,手里抱着两瓶饮料。他把其中一瓶饮料递给李修缘,然后帮王娜拧开了另一瓶饮料的瓶盖。

    男孩似乎是已经习惯了,在听到王娜对李修缘的介绍以后,他并没有感到惊讶。从他的反应来看,应该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才对。

    因为对舞蹈的热爱,让王娜暂时失去的行走能力。但是上天是公平的,他把门给你关上了,就一定会给你留一扇窗户的。

    王娜虽然因为跳舞吃了不少苦,但也因此收获了一份值得用一生来守护的爱情,而且还获得了数不胜数的关心。

    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总会有人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张口就能喊出她的名字。然后给她带来各式各样的特产,祝福她可以早日康复。

    这或许就是信念的力量,医生早就给王娜下达了终生无法行走的诊断书。可谁也没有想到,两年后她竟然奇迹般的站了起来。

    凭借着那份执着和信念,她已经向世人证明,她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人。

    李修缘受邀到王娜家中做客,吃饭时王娜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的父母。起初他们并不相信,等到亲眼看到王娜一个人从轮椅上站起来,两位人近中年的父母早已是泣不成声。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普天之下最无私的便是父母,最疼爱孩子的也只有父母。儿女都是他们的心头肉,儿女们受一点伤他们比孩子们还要难受。

    还好一切苦难都过去了,王娜第二天下午就要赶回学校了。

    虽然她比其他同学晚了一年,但她现在也已经是一名大一新生了。因为她所就读的大学离家比较近,所以她每个月都会回家待上两天。

第1439章 0144,蒙山蒙恬(上)() 
王娜从李修缘口中知道了他的情况,她提议让李修缘先走完整个鲁省。心里先不要做任何决定,一切等到走完鲁省以后再去考虑。

    或许有很多人都不认同李修缘的生活方式,就像很久以前很多人都不认同在广场跳舞的王娜一样。

    大多数人并不认同的事儿,最好的解释无非两种。第一是他们自己不敢去做,所以也不希望别人去那么做。第二是他们不会那么去做,也看不惯别人那么去做。

    就好比在广场跳舞,那会儿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还有人故意找茬的。可现在呢,这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一种时尚,每一坐城市的公园和广场,早晨和晚上都能看到很多人在那儿跳舞。

    又好比李修缘这种旅行方式,很多悲观主义者对旅行的理解就是,从一个自己待烦了的城市去往一个别人待烦了的城市。

    这种人把什么事儿都看的太悲观了,当然除了这样一群人,大多数人都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上学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大学毕业找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娶妻生子工作到了退休,领着退休金享受晚年生活,最后离开这个世界。

    这种生活并没有错,但他们的生活似乎缺少点儿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他们一成不变的生活太乏味了。

    生命本就是用来体验和发现的,如果你把时间花在了一成不变上,那就跟一台机器没有区别了。

    那怕将来会有遗憾,那怕经来会有后悔,但至少比苍白无力要好的多的多。什么都不去做,倒不如痛痛快快的去体验生活。去尝试各种不同的环境,去让自己真正融入到这个社会。

    因为这个社会只有两个个体,大自然和人类。而生命的本质应该是发现和探索,如若不然跟行尸走肉没有区别。

    离开照日市,李修缘来到了名人辈出的临市。

    这有鲁省第一大山蒙山,有竹泉村,天马岛和汤头温泉。要说这泡温泉的确舒服,跟澡堂子里泡大池子就是不一样。

    临市是鲁省物流枢纽中心,曾被评为华夏物流之都。

    而从这里走出的历史名人,随便一位都让人无法企及。

    王羲之,著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出生于东晋时期的王羲之,曾经流传出不少佳话。

    例如,东床择婿。

    相传,王羲之父亲的好友想要为女儿择婿,便跟王羲之的父亲商量。

    而后,王父好友差人到王家,准备从王父众多子嗣之中挑选一个。但到了王家以后,反复查验独缺一人。

    后来他们在东跨院的一间书房里找到一个青年,该青年躺在床上正在看书。那人一看急忙回府禀报老爷,王父好友一听心头一喜,说是此人便是他要寻找的贤婿。

    看书之人自然就是王羲之,而那位王父的好友,自然就成了王羲之的岳父。

    而临市出过的第二位历史令人,其一生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率领三十万铁骑北上抵御匈奴。

    第二件事,修建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

    第三件事,忠于秦氏,致死不曾造反。

    而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蒙恬。

    蒙家世代效忠秦国王室,蒙恬深得秦王嬴政的信任。官拜大将军之职,蒙恬率领三十万铁骑北上抵御匈奴。并耗费十几年的时间修建了抵御匈奴的万里长城。

    为了发展各地经济和交通,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了通往九州直道。如果换做现在的话,即相当于是修建了通往九州的高速公路。

    在战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当属秦王嬴政,而死的最憋屈的,蒙恬能够排在第二。排在第一的是秦王嬴政遗嘱立下的继承人,秦国太子公子扶苏。

    秦始皇东游途中暴毙,赵高和李斯心生歹意。因为秦王嬴政的遗嘱是立长子扶苏为秦王,李斯赵高心中明白。如果让扶苏即位,他二人恐怕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于是,他二人篡改了遗诏,该立胡亥为秦国新王。然后又以秦王的名义下旨刺死公扶苏,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本该有机会继承秦国王位的扶苏,最终却当着众位将士的面服毒自尽了。其实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是李斯和赵高捣的鬼。

    而在扶苏服毒自尽之后,蒙恬也被逼吞下毒药。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蒙恬是自愿吃下毒药的。因为秦王嬴政死后,他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扶苏身上。扶苏已死他也就没有什么指望了,对秦国忠心不二的他是不会造反的。

    如果当初扶苏选择反抗的话,杀了赵高和李斯是轻而易举的事儿。若真是那样的话,秦国至少还能够多存活五十年。要真是那样的话,华夏历史一定就被该写了。

    扶苏是战国时期死的最憋屈的人,蒙恬紧随其后排在第二。

    而临市的另外两位历史名人,却是出现在同一个时代,也是华夏历史上有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而这两位名人的名字,复姓诸葛,一个叫诸葛瑾,一个叫诸葛亮。

    但凡是知道历史的人,一提到诸葛亮都能想起三顾茅庐,出师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唯有对历史有一定研究的人,才会知道诸葛瑾这个人。

    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哥哥,官拜东吴大将军。

    后人在谈及春秋战国之时,都会说那不过是鬼谷子的一盘棋。战国时期七雄并起,最终却被四个人给搅得天翻地覆。

    而这四个人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一人为黑一人为白,黑白两子暗自较量。庞涓保魏国,孙膑除之而后快。苏秦联合六国制约秦国十五年,张仪下山各个击破住秦国出函谷关。

    但在说起三国时期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说这一时代不过是诸葛家在玩儿过家家而已。

    诸葛瑾为东吴尽心尽力,是孙权最信任的大臣之一。诸葛亮对蜀国尽心尽力,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是他们俩能联手的话,曹操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三足鼎立一定会变成二虎相争,而后一山不容二虎,谁不行了谁认怂就是了。

第1440章 0145,蒙山蒙恬(下)() 
若真是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有司马懿什么事儿了。

    诸葛瑾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是他却比不上他的弟弟诸葛亮。三国时期活的最憋屈的一个人,应该就是被誉为第一谋士的诸葛孔明了。

    在诸葛亮追随刘备之前,刘备有一个跟赵云齐名的绰号,叫“常败将军”。他倒是很好的运用了游击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战略运用娴熟。

    每次一打败仗就只能跑路,今儿个跟这个混几天,明儿个跟那个混几天。反正他最喜欢跟人说的,就是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