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向。

    当天晚上,南京城突降暴雨,驻防在竹里的数百人纷纷四散逃走,局面十分混乱,王绪趁机建议王国宝假传司马道子的命令,征召王珣以及护军将军车胤,然后全都诛杀,以断绝人民对他们的盼望,再要挟皇上和宰相,动员全国的军队讨伐王恭和殷仲堪。

    王国宝也意识到司马道子可能不会因为保自己,而与王殷对抗,如果不采取这种极端手段,小命休矣。

    可是当王珣和车胤奉召而来时,王国宝却又不敢动手了,慌乱之中反而向二人请教对策,没什么奢望,只求活命而已。

    但二人都对王国宝没什么好感,王珣默不作声,车胤更是极尽火上浇油的本事,一本正经地说:“以前桓温包围寿阳,很久很久才把它攻克,而今朝廷发兵攻击京口,王恭一定登城坚守,如果京口还没有攻破,而殷仲堪的军队从上游乘虚而下,你用什么阻拦?”

    王国宝果然更加紧张了,精神恍惚,身心疲惫,一夜无眠,次日一大早就上疏辞了所有官职,前往宫门听候处分,希望以此化解灾难。

    可是奏章呈递后,他却又后悔了,宣称皇上已下诏恢复自己的官职,准备拼拼运气。

    司马道子一向胆小怕事,虽占据宰相和亲王的高位,但由内而外都透露着一股小家子气,对于眼前这种棘手的情形是没有半点主意的,只知不断妥协,以维持表面的稳定,为了避免殷王大军逼近京城,把一切责任全推到王国宝身上,派骠骑将军府高军事参议官、谯王司马尚之逮捕了王国宝,移交司法部审判。

    审判只是形式,王国宝已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他若不死,司马道子自觉永不安宁。

    4月17日,司马道子以安帝的名义下诏让王国宝自杀,另把王绪绑到闹市斩首,然后派人去见王恭,对自己的过失表达歉意,并希望及早让军队复员,恢复和平。

    王国宝的两个哥哥,高级咨询官王恺和骠骑将军府军政官王愉,事后都请求辞职,司马道子认为王恺与王愉不是王国宝同一个母亲所生,而感情又素不和睦,都不再追究。

    半路上的王恭,已没了继续发兵的理由,只得返回京口,而殷仲堪虽然承诺王恭起兵,可是一直心存疑惧,不敢东下,听到王国宝已死的消息,才挥师东下,可是此时王恭已经退兵,司马道子也写信给殷仲堪,告知这一经过,殷仲堪也班师回归江陵。

    一场内乱勉强告一段落,但举国上下都知道和平只是暂时的,地方官员既已萌生了邪念,不可能轻易恢复如初。

    司马道子的继承人司马元显,本年只有16岁,在时朝中担任高级咨询官,也意识到殷王的威胁,提醒父亲早做打算。

    司马道子因为痛失亲信,意志正处在消沉期,听到儿子这么说,顿时对他大为欣赏,便任命他为征虏将军,把自己的警卫部队和徐州州政府的文武官员全都配备给他,军国大事全凭他处理。

    英雄不问出处,不分男女,更不看年龄,十几岁的孩子当然也能成就一番伟业,可是从司马家族的基因和东晋朝廷的政治环境来看,司马元显即便再有才华,显然也英明不到哪里去,让他接替王国宝的角色,自然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王恭虽然暂时撤兵,可是刚开始起兵的时候,曾委任王廞暂时代理吴国郡长,并让他在京师东方招募壮士,准备武装叛变。

    时任宰相府秘书长的王廞,是王导的孙子,母亲病故不久,正在吴国守丧,接到这项令人热血沸腾的任务,立刻让前吴国郡长虞啸父等人,前往吴兴、义兴一带招兵买马,因为招兵的名义是清君侧,群众都觉十分兴奋,应募而来的数以万计。

    可惜王国宝很快被处死,王恭也停止了军事行动,并通知王廞交出兵权,继续回去守丧。

    王廞却因起兵的时候,打着报效国家的旗号,诛杀了太多反对自己的人,唯恐失去兵权后遭到报复,于是坚决拒绝接受王恭的命令,并让儿子王泰率领新招募的军队攻击王恭,一面写信给司马道子,大肆指挥王恭的罪状。

    司马道子收到这种奏章,顿时有种原地爆炸的冲动,国内才刚平静下来,这个王廞居然又找麻烦,简直是岂有此理,立刻把信送给王恭,以表明自己爱好和平的态度。

    王恭本来就窝着火,大军出动却无功而返,如今王廞可是撞枪口上了,得知朝廷的态度之后,便十分坦然地派军政官刘牢之率军五千人,前往讨伐击王泰。

    刘牢之可是北府兵的老大哥,战斗力何其强盛,王泰这帮杂牌军根本不是对手,很快便将其斩首,又与王廞在曲阿会战,王廞也遭遇惨败,士卒四散而逃,王廞单人匹马逃跑之后再无音讯。

    王廞的同党虞啸父,被逮捕交付司法部审判,按罪也逃一死,但因他的祖父虞潭曾在讨伐苏峻之乱时小有功劳,朝廷因此特地赦免他的死罪,而只贬成平民。

    这场小型的内乱就这么收场了,但真正的内乱却刚刚露出苗头,王廞意外成了大乱的急先锋。

    王恭平定了王廞之后,对朝廷越发轻视,经常背着中央政府私自调动军队,司马道子对此深为痛恨,为了防患未然,又把谯王司马尚之及其兄弟司马休之,拉拢到身边作为自己的心腹亲信。

    司马尚之向司马道子提议说:“如今军区权力太大,宰相权力太轻,应该把你的亲信分派到地方上,作为自己的屏藩护卫。”

    司马道子深以为然,于是任命军政官王愉为江州督导官、江州豫州四郡军区司令长官,并和司马尚之日夜商议分割地方大权的计划。

    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跋扈的权臣虽然不再,但这一矛盾也足够把国家引入更大的混乱。

    (本章完)

第249章 乙连兵变() 
进入398年,除了后秦国内还勉强算得上平静以外,大江南北的数个政权基本上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吐谷浑虽偏居一隅,也仍难免受到隔壁西秦的侵扰,仇池小国虽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仍不能真的置身事外,凉州三足鼎立的局面更是混乱不堪,东晋的紧张局势已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失控只是时间问题。

    北魏与后燕、南燕之间更是争斗不止,远胜其他政权。

    北魏大军接连攻占中山和邺城两座大城,威震关东,后秦根本无意与之对抗,二燕则是有心无力,拓跋珪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准备征发士卒一万人,修筑高速大道,从望都起,凿开太行山的恒岭,抵达代郡,长五百多里,连通中原与北魏的老家。

    另外为了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他还在中山设立了流动朝廷,让卫王拓跋仪负责镇守,擢升抚军大将军、略阳公拓跋遵为政府左副行政长官,驻防合口。

    中山陷落的消息传到龙城,后燕皇帝慕容宝自觉无力收复,准备下令全军复员,辽西王慕容农劝说:“现在魏军气焰正盛,我们接连受挫,又刚到龙城,仓促之间的确难以大举南征,但也不急让士兵复员,应该运用已经集结完成的部队,袭击北方的库莫奚部落,夺取他们的牛马家畜,充实我们武装部队的军粮,然后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慕容宝也没个主意,听兄弟这么说,就先同意了,然后动员大军北上。

    正月29日,军队刚刚渡过浇洛水,南方传来消息,据说拓跋珪已经领兵西上,中原空虚,实在是恢复故土的好机会,慕容宝瞬间动心了,于是又班师南下,准备与魏军再度交锋。

    拓跋珪不久前,下令把中原六州的官员、居民、以及各部落蛮族,总计十万多人,全都强迫迁到代郡,中原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空虚状态。

    不过北魏的武装部队并没有因此退去,毕竟拓跋珪的志向绝非略地抢人那么简单,是要开疆拓土,建立一番伟大功业的。

    后燕远征军重回龙城,慕容宝下令各军进驻大营不准解散,文武官员及将领,都要携带家属跟随御驾,一起南下夺回中山。

    慕容农和长乐王慕容盛,都表示此举不太明智,认为士卒已经精疲力尽,北魏接连获得一连串的胜利,士气高昂,很难与之对敌,最好是让士卒获得休养,然后等待良机。

    但有也人表示支持,抚军将军慕舆腾就进言:“商鞅曾说,人民可以跟他们共享成功后的快乐,却难让他们一起承受初创时的艰难,如果顾全大多数人的感受,如何成就事业,现在各路大军已经集结完成,成功在此一举,或许错过这次的机会,就再难恢复故土了。”

    慕容宝顿感浑身充满了斗志,立刻下令:“我意已决,反对的人,斩首!”

    2月13日,慕容宝离开皇宫,进驻军营,留下慕容盛主持后勤事务,几天后亲自率领南征大军从龙城出发,由慕舆腾担当前锋,最高监察长慕容农负责指挥中军,慕容宝负责殿后,各军相距三十里,各军营帐前后相连,长达一百里。

    貌似浩浩荡荡的队伍,实则军心动荡更为厉害,大家刚从南方逃难到龙城,如今单凭一句子虚乌有的讯息,居然重回人间地狱,军民无不怨恨恼怒。

    2月20日,慕容大军行至乙连,禁卫军班长段速骨等人,因为不愿出战,突然发动兵变,逼迫慕容隆的儿子、继承高阳王爵位的慕容崇,出任盟主,然后斩杀乐浪王慕容宙、中牟公段谊,以及其他各亲王,因为职务的便利和民众的支持,很快就控制局面。

    段速骨等人都是慕容隆的旧部,但他们的行为自然不是出于一片忠心,而只不过找一个勉强有号召力的旗号而已。

    慕容熙平时与慕容崇关系不错,在慕容崇的特别保护下,慕容熙有幸逃出一命,慕容宝则只带了十几个骑兵投奔中军司令慕容农。

    慕容农得知后方兵变,立刻派出飞骑通知前锋司令慕舆腾,然后率主力部队回师讨伐段速骨。

    然而中军的士卒也已厌倦战争,半路上一齐抛下武器,四散逃走,慕舆腾的部队也随之崩溃,慕容农和慕容宝无计可施,只得狼狈逃回龙城。

    后燕顿丘王兰汗,眼见皇室衰微,与段速骨等人秘密勾结,率军在龙城东方扎营,策划攻陷龙城,然后夺取大权。

    燕军主力都在乙连溃散了,此时龙城中留守的军队很少,慕容盛把附近郊区的居民全都迁到城中,从中遴选勇士一万余人,勉强登城抵御。

    段速骨的核心同党,不过一百多人,其他都是被裹胁的群众,没有斗志,有了一万名勇士的防守,龙城并不致很快失陷,但慕容农却突发奇想,秘密出城投奔段速骨去了。

    当然他的想法很单纯,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段速骨和兰汗互起冲突,两败俱伤之后,再号召城中的守军出城加以突击,届时可以坐收渔利,远比在城中死守要有效果。

    可惜慕容农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负,也对敌人的脑子过于低估,段速骨得到慕容农之后并没有听信他的片面之辞,执意先攻克龙城再做打算,慕容农方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何其幼稚,而且不但自己倒了大霉,只怕还要连累城中的所有军民。

    3月3日,段速骨正式攻城,先进行试探性攻击,结果遭到守军的竭力抵抗,死伤惨重,于是把慕容农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