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夷保安司令官,统率他的部众。

    此举让乞伏家族更加坚定了叛乱的决心,而且很快便等到了机会。

    乞伏炽磐才不相信父亲被留在长安是因为姚兴爱他,显然是自家的计划不幸泄漏,而姚兴不好撕破脸,只能先控制首脑拖延时间。

    这也意味着乞伏乾归的性命将变得极其脆弱,只要后秦的外部危机得到缓解,姚兴必定把枪头对准乞伏乾归,然后以此要挟整个陇西鲜卑部落。

    为了及早堤防危险,乞伏炽磐暗中召集各部落共二万余人,在嵻崀山筑城作为基地,以备不时之需。

    破鼓万人捶,墙倒众人推,当真是至理名言,不但乞伏家族有了二心,就连已降后秦的氐王杨盛,也开始各种运作。

    身为后仇池国的国君,杨盛几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盘小到底是硬伤,但这不代表他就没了雄心,西蜀成立之初,他就趁机夺了汉中,此时眼看后秦式微,便想脱离后秦的束缚,继续做回自己的土皇帝。

    秦军已今非昔比,杨盛很快把军队推进到浕口,领土再与东晋接壤,因而也恢复了南下的交通线。

    为确保没有后顾之忧,杨盛派使节向晋政府投诚,东晋便任命杨盛为陇右军区司令长官、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杨盛又自行任命部将苻宣为代理梁州督导官。

    姚兴感觉非常不好,什么阿猫阿狗的家伙都敢骑在他的头上了,心里怎能痛快!

    思来想去,之所以会发生眼前这种窘境,全因刘勃勃的背叛,若不是他先开了头,后秦终不致没落到这步田地。

    既已找着根源,409年初,姚兴派他的弟弟、平北将军姚冲,以及征虏将军狄伯支等人,率骑兵四万北上攻击胡夏。

    但姚冲畏惧刘勃勃的威名,行至半路便想退军,可又怕丢了颜面,于是硬着头皮再走一段,抵达岭北时,发现还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终于决定回军袭击长安。

    外贼抗不过,杀熟倒是挺有魄力。

    狄伯支对姚兴可是忠心耿耿,当即拒绝了姚冲的邀请,姚冲一时不敢发动,又怕消息泄漏,于是用毒酒杀死狄伯支灭口。

    可惜姚兴还是获悉此事,一怒之下召回军队,并让姚冲自杀谢罪。

    接连损失两员大将,对于后秦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乞伏乾归趁着姚兴正沮丧的时候,悄悄逃离长安,重回当年的大本营苑川,而与此同时,乞伏炽磐已夺取枹罕,乞伏乾归于是又从苑川转移到枹罕,终于和儿子会面,然后集结部众近二万人,前往地势更为险要的度坚山据守。

    7月,后秦仍未动员军队讨伐,乞伏乾归终于坦然地宣布独立,再称秦王,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更始,三公部长级以下官员,全都恢复原位,西秦政权在消失近十年后得以复国。

    姚兴为这段传奇做出了突出贡献,若非当年极力保全西秦的领导班子和文武配置,乞伏乾归即便再有才华,也不会这么轻易就卷土重来。

    刘勃勃建立胡夏,乞伏乾归复兴西秦,中间全都仰仗姚兴的扶持,前者已让姚兴抓狂,现在又来一波,想必姚兴连死的心都有了吧。

    仁爱可施于人,只是切勿泛滥,前有苻坚,后有姚兴,血淋淋的教训。

    (本章完)

第297章 卢循之乱() 
东晋北伐军总司令刘裕,就绝不会犯姚兴的错误,因为他足够强势,手段也足够毒辣,本着“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尺,人损我一尺,我损人一丈”的原则,从来只有错杀,绝无放过。

    从他出道以来,那些得罪过他的人几乎全都付出了血的代价,毫无例外,唯一只是在时间上存在先后的差异。

    慕容超已经魂飞天外,接下来终于轮到变民首领卢循了。

    卢循和孙恩虽是亲戚,也都颇具规模,但二人的处境却相差甚远。

    孙恩起兵时,正值晋室衰微,权臣萎靡,所以选择直接与政府相对抗,结果不幸遇到了北府军的刘裕,相持数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卢循接过变民首领一职的时候,东晋已然呈现复苏的迹象,司马家族固然乏善可陈,名门望族也都退避三舍,以刘裕和刘毅为首的一大批寒门子弟,则完美地补了政府的缺口。

    但新政府因为各项建设,一时分不出过多兵力讨伐变民,卢循则因为刚起步,同时也畏惧刘裕的声威,所以双方暂时达成了不动武的约定,刘裕不会派兵攻打,卢循也不放任部下过于嚣张。

    双方都清楚这种局面只是权宜之计,卢循不可能当个安份守己的好公民,刘裕也绝不容许卧榻旁还有别人酣睡,时机一旦成熟,大战不可避免。

    刘裕因一时气愤而对南燕动武,让变民集团看到了这种机会的到来。

    时任东晋始兴郡长的徐道覆,力劝广州督导官卢循乘虚袭击建康。

    然而卢循一开始却并不同意,自从上次败给刘裕,卢循仿佛产生了心理阴影,除非是有万无一失的机会,不然绝不出手。

    徐道覆只觉无奈,但又不想错过这次的机会,于是亲自到番禺向卢循分析利害:“我们住在五岭之南,难道你认为当下的富贵能顺理成章地传给子孙?当初只因为刘裕强大,很难与他为敌,才不得不委身政府,现在刘裕被吸引在坚城之下,没有回来的期限,我们手下全是盼望回家的敢死武士,我们用这批思归之士,突击何无忌、刘毅之辈,易如反掌,不趁此良机,却苟安于现状,只求快乐一天是一天,灭亡将指日可待!

    事实上朝廷一直把你看作心腹之患,现在刘裕击灭三齐之后,休息一两年,然后由皇帝下诏,征召你前往京都,刘裕再亲自进驻豫章,让手下将领率精锐部队越过五岭南下,就是以将军的英明神武,恐怕也不能抵挡。

    今天的机会,万万不可失去,如果能先把建康夺到手中,摧毁国家的根基,刘裕即使回军,已无能为力,你如果不同意,我就自己率始兴郡的部众,攻击寻阳。”

    卢循仍然不能下定决心,但又没有理由回绝徐道覆,尤其当看到部下那一张张望眼欲穿的老脸,实在不好认怂,只好同意。

    徐道覆事先已经派人在南康山砍伐了大量木材建造船舰,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宣告完CD是那种高大凶悍的楼船。

    变民大军于是从始兴出发,卢循北上攻击长沙,徐道覆则向东北攻击建康、庐陵、豫章等京畿重地。

    此时刘裕尚未回军,国内人心惶惶,变民经过的沿途各郡县的政府官员全都弃城而逃,徐道覆的舰队得以顺利从赣江东下。

    建康当局闻讯大惊失色,连忙派人火速前往征召刘裕班师回京。

    刘裕的初衷是留在下邳,然后策划收复司州和雍州等故土,忽然得到紧急诏书,只得让韩范担任青州八郡军区司令长官,兼燕郡郡长,封融任勃海郡长,檀韶任琅邪郡长,然后亲率主力回军讨伐卢循。

    韩范和封融都是刚刚归附的,现在变民肆虐,而让两个意志不坚定的人镇守新收复地区,刘穆之担心会引发祸乱,于是小施计谋将二人处死,转而重点培养檀氏族人,檀韶的弟弟檀道济便在此时被提拔重用,后来果真没让刘穆之失望,立下不朽功勋。

    刘裕赶赴战场之前,江州督导官、安成公何无忌,已经着手行动了,准备从寻阳率军南下迎击。

    他的秘书长邓潜之对此并不看好,耐心劝说:“国家安危就看这一次的会战,我们务必要小心应付。

    听说叛军的船舰异常庞大,而又位于赣江上游,直接从正面阻拦,对我们很不利,最好是决开南塘堤防,然后坚守豫章、寻阳二城,严阵以待,他们绝不敢绕过我们前进。

    我们养精蓄锐,等待他们精疲力尽了,然后再行攻击,这是万全之策。”

    何无忌不同意,执意要一战决出胜负,军事参议官殷阐也劝他:“卢循的部众都是三吴从前的老贼,身经百战,而在始兴招募的流氓,也是敏捷好斗,都不可轻视,将军应留在豫章征调各地军队,等各路大军集结之后,再行会战,如果仅用现有的兵力,轻率前进,恐怕要做出后悔的事。”

    何无忌仍不同意,铁了心要和卢循大干一场。

    410年3月20日,徐道覆的军队挺进到豫章,何无忌立刻指挥大军迎敌。

    变民集团的船舰相对政府军,本就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徐道覆派出强弓射手数百人,攀登西岸的小山,向何无忌展开疯狂地射击。

    而这个时候,恰巧刮起西风,何无忌的旗舰小艇被吹到东岸,徐道覆于是顺着风势,下令用己方的大船向政府军的小艇猛撞,没多大会,政府军已完全崩溃。

    何无忌顿时热血上涌,也不思撤退保命,

    与四面八方涌来的敌人展开激战。

    但是敌人实在太多了,何无忌当场遇害,死得极其悲壮,但毫无意义。

    当他的死讯传开,唯一的影响只是让百姓更加紧急恐惧而已。

    建康当局甚至打算带着安帝向北逃走,投奔刘裕,但很快发现变民大军其实离得还很远,才渐渐恢复了秩序,但文武官员和朝野上下全都异常焦虑,只要再有一个坏消息传来,势必崩溃掉。

    所幸接下来还算平静,而中军将军刘裕已经班师到达下邳,一面用船舰运输粮秣辎重,以正常速度南下,一面亲率精锐部队,由陆路步行,向建康飞奔。

    北伐军退至山阳时,何无忌战败阵亡的消息传到,刘裕担心京城失守,下令官兵脱下铠甲,加倍速度行军。

    (本章完)

第298章 建康告急() 
410年4月2日,刘裕终于率领精锐部队抵达建康,因江州沦陷之故,上疏请求缴回元帅印信赎罪,安帝下诏驳回。

    虽然刘裕绝无可能受到处罚,但必要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老大既已凯旋,地方上的小弟全都聚拢过来,青州督导官诸葛长民、兖州督导官刘藩、并州督导官刘道怜,分别率军与刘裕会师,进入京城协防。

    刘藩是豫州督导官刘毅的堂弟,刘毅听说卢循北上的消息,心里倒是忍不住激动了一下。

    与其他犯上作乱的人不同,刘毅本身也算得上是忠良,只是太过狂傲,不甘居于刘裕之下,所以时时处处都与他较劲。

    此次卢循作乱,倒让刘毅发现了某种机会,在北伐上面,刘裕已先胜一局,如果能一举荡平变民集团,自己的声威或许仍旧不能盖过刘裕,但起码也能与他旗鼓相当,上升到同一水平线上了。

    越想越兴奋,正准备出军阻截,却忽然病倒了,休养多日才见起色,又不能错过这次机会,于是便要带病出征。

    刘裕得到报告之后,立刻修书一封,让刘藩送了过去。

    信上是这么说的:“我以前和那帮妖贼打过交道,深知他们变化多端,如今他们刚获得侥幸的胜利,锐气不易抵挡,你最好等我把船舰修好,然后一起行动,胜利告捷之日,长江上游的重大责任,将全部委托给你。”

    刘毅看后大怒若狂,对刘藩说:“当初起事,不过是暂时推举他为盟主,你就认为我真的不如他?他这是说的什么风凉话,还真把自己当皇帝了!”把信撕得粉碎扔到地上,然后不顾刘藩的劝阻,毅然率舰队和水上武装部队二万人,从姑孰出发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