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新任命的诏书,刘毅对担任首都东区卫戍司令官的刘敬宣说:“我有幸身负西方重任,打算委屈你当南蛮保安司令部秘书长,你可有意助我一臂之力?”

    刘敬宣与他早有怨仇,当即大为恐惧,找机会把此事告知刘裕,刘裕笑道:“我保证老兄平安无事,不要过分忧虑。”

    政府右副行政长官谢混,首都建康市长郗僧施,都与刘毅交好,刘毅打算借二人在中央的力量,与地方遥相呼应,逐步吞噬刘裕的势力范围,并最终将其消灭。

    既已控制了长江上游,刘毅便上疏要求兼任交广二州军区司令长官,并请任命郗僧施为南蛮保安司令官、兼后将军府军政官,毛修之为南郡郡长。

    毛修之作为蜀中毛氏的后裔,西蜀将毛氏灭族之后,毛修之暂时投身当时的西征军元帅刘毅的门下,期待入蜀报仇雪恨,但他与刘毅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两人只是互相利用,毛修之固然想报仇,刘毅则是想利用他在蜀中的影响,为将来布局。

    刘裕接到刘毅的各项申请,几乎想都没想就批准了。

    刘毅于是更加变本加厉,抵达江陵任所之后,大批更换郡县长,抽调豫州、江州的文武官员和武装民兵一万多人,跟随自己。

    估计是用力过猛,就在刘毅自觉顺风顺水的时候,却忽然病倒了,郗僧施等人恐怕刘毅死后,党羽会受到清算,于是劝刘毅请他的堂弟、兖州督导官刘藩,作为自己的助手,将来也有个照应。

    刘毅认为可行,刘裕也表示没有意见,满口答应了刘毅的上疏,刘藩于是从州政府所在地广陵,前往京城朝见。

    但就在这时,刘裕却突然发难,毫无征兆地用安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宣布刘毅的罪状,指控刘毅、刘藩、谢混共同阴谋叛变,直接逮捕了刘藩和谢混,让他们自杀。

    第二天9月13日,刘裕下诏任命前会稽郡长司马休之为荆雍梁秦宁益六州军区司令长官、兼荆州督导官,北徐州督导官刘道怜为兖青二州督导官,镇守京口,豫州督导官诸葛长民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部留守总监。

    刘裕此时也对诸葛长民动了杀心,于是加授刘穆之为建武将军,设立建武将军府,名义上负责遴选参谋官员,实际上是防范诸葛长民警觉之后的意外变故。

    诸葛长民当年和刘裕、刘毅一同出道,几年来也颇有军功,而且资历深厚,很有自己的主见,终于不免遭受老朋友的猜忌。

    9月15日,刘裕亲率各路大军从建康出发,西上讨伐刘毅,并于半个月后抵达姑孰。

    因为刘裕的动作极为迅速,此时上游的刘毅仍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刘藩已死,更不知道刘裕亲自前来。

    刘裕的军事参议官王镇恶,主动请求拨付百艘小艇当先锋,刘裕便任命他为出任振武将军,与龙骧将军蒯恩,在主力舰队前先行出发,并特别吩咐二人:“如果对盗贼可以攻击,就发动攻击,如果不可攻击,就焚毁他们的船舰,停泊岸边等我。”

    王蒯二人谨遵嘱托,率轻型舰队不分昼夜地逆江而上,让士兵在沿途广泛宣传说他们是刘藩,现在奉命到荆州报道。

    荆州的守军果然也不生疑,10月22日,王镇恶一行已顺利抵达豫章口,距江陵只有20里。

    王镇恶于是下令放弃船舰,全军登陆,然后在每艘舰艇上留下一两个人,岸上树立七面旗帜,旗帜下设置战鼓,吩咐留守的将士,预计他们快到江陵时,就擂起战鼓,好像后面还有大军,又派人前往江津水上要塞,焚烧视野之内的所有荆州军的船舰。

    部署完毕之后,王镇恶正式领兵突袭城池,告诉前锋将士:“有人问的时候,只说是兖州督导官刘藩的部队。”

    此举再度奏效,王镇恶沿途基本没有遇到任何阻挠,直到距城门五六里时,遇到了刘毅的亲信将领朱显之。

    朱显之正要去江津办事,听说刘藩的部队到了荆州,问道:“刘藩在哪里?”

    士卒回说:“在后面。”

    朱显之于是到后队查看,却并没有发现刘藩,反而看到士卒携带了大批攻击性武器,顿时心生疑虑,恰巧这时看到远处的江津水上要塞,上空浓烟滚滚,而雷鸣般的战鼓声随之而来,终于明白眼前绝不是刘藩的人,立即掉转马头,飞奔回城,打算禀告刘毅关闭城门,做好防卫。

    王镇恶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亲自带头展开追击,江陵城门还来不及关闭,王镇恶军已经冲进城中,很快与城里守军发生激战,从中午直到下午四点,守军终于全面溃败,王镇恶便在牙门凿开洞穴,进入内城,派人把皇帝的诏书和赦书,以及刘裕的私人信件,送给刘毅。

    刘毅大怒若狂,把它们全都烧掉,看也不看,只与军政官毛修之等人,督促将士竭力抵抗。

    这时城里的守军仍不相信刘裕亲临,可是在与建康的军队激战过程中,有许多表兄表弟等亲戚关系,你一言我一语,终于确信刘裕果然到了,军心瞬间崩溃,到了晚上,刘毅办公大厅前的卫士,逃走一空。

    王镇恶恐怕黑暗之中,自己人杀错自己人,于是率军退出内城,只包围了牙城,而在南方留出供敌人逃亡的缺口,只待南门有人出现,立刻上前击杀。

    刘毅却因担心遭到到伏击,所以没有从南门突围,而是在夜半时分,率左右三百多人,开北门冲了出去。

    刘裕的大部队已近在咫尺,白天尚且难以逃得生天,深夜之中更加无路可走,刘毅慌乱之下投奔城郊的牛牧寺,希望能躲过一劫,然而寺中住持却害怕刘裕的报复,不肯收留,刘毅顿时万念俱灰,终于上吊自杀。

    10月23日,当地居民向政府报案,王镇恶于是把尸体拖到街市,砍下人头,连同刘毅的儿子侄子,全都诛杀。刘毅的哥哥刘模,打算投奔襄阳,雍州督导官鲁宗之倒是与刘毅有些交情,但也畏惧刘裕的讨伐,于是砍了刘模,把人头送到建康,以表忠心。

    (本章完)

第303章 上屋抽梯() 
412年11月13日,刘裕抵达江陵城,对刘毅的部属进行大规模清洗,刘毅身边的亲信几乎全遭屠戮,毛修之因为与刘毅并不是特别亲密,而且刘裕也看重他的身份,或许能为将来治理蜀中提供不少的便利,所以予以特别赦免。

    有人哭就有人笑,王镇恶因为攻克江陵的大功,获封汉寿子爵,其余将士也都获得相应封赏。

    虽然军事行动十分成功,但荆州这个烂摊子的维护工作,仍然很繁琐,刘裕下令减少当地百姓的田赋捐税和差役,放宽刑法处罚,礼聘有德有才之人,举措全都掷地有声,总算让局势稳定下来。

    经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刘裕距离自己的人生巅峰更近一步,论文治,可能略微差了些,但论武功,国内再也无人能威胁他的地位,甚至国外也几乎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对手。

    这种事对于刘裕的亲信来说,自然是激动万分,但对于北府军的元老来说,或许并不那么让人轻松,起码豫州督导官诸葛长民就感觉很不好,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每天过得战战兢兢,连做梦都离不开刘裕那张狰狞的老脸。

    人对危险的本能预警还是很准的,实际上刘裕在进入江陵的当天,就已经开始暗中谋划对付诸葛长民的办法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裕回京的日子越来越近,诸葛长民也越来越紧张,终于有天鼓足了勇气,问建康市长刘穆之:“最近我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都说总司令要对我不利,我们当年情同兄弟,一同起兵复兴皇家,现在好不容易等到国内局势好转了,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刘穆之作为刘裕最亲近的心腹,对于刘裕的打算自然是心知肚明,听到诸葛长民的话,心里倒还一阵酸楚,假意安慰说:“刘公逆江而上,西征叛徒,把年老的母亲和稚龄的幼子,全都托付给你,如果他对你哪怕有半点不信任,怎么能做到这些?”

    诸葛长民听此一说,心情稍稍平静些。

    但刘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总是击打最不像目标的靶子,在所有人都认为某人命不长久时,刘裕往往表现得极其谦逊,对那人亲之信之,而在所有人都认定那人已完全解除了受猜忌的危险,刘裕又总能在在最不可能的时间和地点,实施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杀招。

    正是这种常人不能理解的逻辑和手段,使刘裕以一介平民的身份,终于修练成令敌人胆寒心颤的王者。

    细数古今中外,但凡成就霸王事业的,除去苻坚那种个例,基本上所有人都有些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资质,纯粹的道德君子是永远都不能企及的。

    刘裕当然称不上是君子,他甚至比一般的小人都更加阴险,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降伏小人,再加上君子的加盟,终于能有机会做出一番千秋伟业。

    诸葛长民既算不上君子,也不能说是小人,只是略有资历和名望的普通人而已。但在刘裕看来,这个人比刘毅更加难缠,因为刘毅敢于冒尖,但诸葛长民仿佛一摊水,拥有满身的无辜和无穷的潜力,未来一旦有机会,必能掀起一阵风浪。

    刘裕登上高楼之后,自然不想让别人与自己比肩,所以只能把登楼的梯子拆毁,如果发现有人胆敢或是有能力另建一副楼梯,他必定第一时间痛下杀手。

    诸葛长民的的弟弟、辅国大将军诸葛黎民,看透了这个问题,劝他哥:“刘毅的覆灭绝非偶然,刘毅固然有可恨之处,但罪不至死,你数一数当初一起勤王的人,现在还剩几个?莫非他们都该死?刘裕已不是当年的寄奴,你多年来劳苦功高,他必定不会容你,应该趁着他还没有回京,先下手为强。”

    诸葛长民顿时陷入纠结,沉吟半响,叹息道:“贫贱的时候,渴望有朝一日荣华富贵,可是真的荣华富贵了,却潜伏着重重危机,与昔日的兄弟反目成仇,终究于心难忍,可是想再回到丹徒当一介平民,又怎么能够!”

    说起当初勤王,诸葛长民猛地想起了冀州督导官刘敬宣,写信打算探探他的口风,信上说:“刘毅狠毒暴戾,专权任性,自取灭族之祸。如今心怀不轨的人,终于杀尽,天下已经太平,大家辛苦经营这么多年,荣华富贵应该可以共同享有了。”

    刘敬宣可是刘裕最忠实的小弟,看完诸葛长民的留言,当即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回信说:“我这七年来,曾当过七个郡的郡长、三个州的州长,一直恐惧福分过去,灾难随之而来,常想避开满盈,宁愿吃亏受损,阁下所指的荣华富贵实不敢当。”

    不但刻意与诸葛长民划清界限,甚至把往来的信件呈送给刘裕,以表明忠诚。

    刘裕把信拿给左右的心腹传阅,说道:“阿寿(刘敬宣字万寿)当然不

    会辜负我,只可恨朝中总是有包藏祸心之辈,国家之所以不振,岂不正是这些人在作怪。”

    左右纷纷点头称是,辅国将军王诞请求先东下返回建康,一方面宣扬刘裕的军威,另一方面也稳住诸葛长民。

    刘裕心有疑虑:“诸葛长民好像已有疑心,你怎么敢随便前往?”

    王诞说:“正因如此,我现在只身前往,更能打消他的戒心。”

    刘裕大喜,准他先走,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