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对于刘聪的猜忌,石勒心知肚明,而且他有自己的打算,毕竟兵强马壮,就算遇到突发事件也能很好控制,根本不会担心遭到暗算之类的。

    刘琨显然低估了石勒的政治能力,但为他送回侄子石虎却无意中促成了石勒的衰败,果真是世事无常。

    石虎本年只有17岁,但却异常残忍且无节制,石勒原本想处决了他,但石母却以为年轻人充满活力是好事,至于造成的危害能长大了自然会有所改观。石虎因此得以存活,也因此展开对北方一次又一次血腥的屠城,但确实也为石勒打了不少胜仗,当然相比较造成的危险,或许这些功劳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几年之后,石勒就会深有感触。

    建业的司马睿虽不必担心有血腥残暴的侄子败坏名声,但此刻却已是百感交集。

    国破山河在,当是任何一个国家首脑都不希望看到的了。

    但司马睿仍旧是幸运的,他既没有遭受战争的冲击,也没有流离失所,更没有成了敌人的阶下囚,恰恰相反,北方的沦陷反而成就了他。

    只不过凡事开头难,在他创业之初还是遇到不少波折。四年前,他携同王导一起南下建业,但他那时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封王,不但在北方名气有限,到了南方更是鲜有人知。王导为了吸引南方士族的注意,特地把北方的名士联合起来一起簇拥着司马睿在大街上游行,从那之后,司马睿才被世人熟知。

    经过四年的励精图志,司马睿总算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可当收到北方不断传来的噩耗,现有的一点小成就总是抵挡不住漫心的悲伤。

    不但司马睿,许多士人也时常集会以宣泄心中的愤懑之情。

    新亭是建业宫城的门户,也是士人们集会的主要场所。

    镇军将军府的秘书长周顗和许多北方名士一样,不堪北方各方面的压力而渡江避祸,这一过程也就是衣冠南渡的最初起源。周顗也曾参加新亭的集会,而且刚到南方,总是有许多感想,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南北风景并无差别,举目四顾,黄河长江却大有不同。”

    不想他话音才落,南方一众士人全都抹起眼泪,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军政官王导不失其时地发扬起榜样的作用,严肃地说:“我们当同心协力,效忠皇家,克复神州,何至于像一群囚犯一样面对面哭泣!”

    众人皆感惭愧,但究竟如何克复神州却一直都是个谜。实际上晋王朝自永嘉之乱开始,便蜷缩在长江以南,虽也曾收复北方大片失地,但终究没有实现克复神州的宏愿。

    (本章完)

第49章 葛陂对策() 
相比南方的苟且偏安,北方皇族虽然死亡殆尽,但尚有许多忠贞的官员在各地图谋复兴晋王朝,他们真正称得上是国家的脊梁。

    冯翊郡长索綝在司马模死后,联合同僚一起逃向安定,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了安定郡长贾疋和羌、氐部落派出的人质,这些人质本来是要被送往汉赵政权的,索綝顺势把他们全都带到贾疋跟前,然后建议和羌、氐部落组成联盟,共同抗衡刘聪的大军。

    贾疋本是迫于形势才向刘聪妥协,但此刻有了同胞的支持,顿时感觉浑身充满了斗志,自任平西将军,聚起5万余兵力准备夺回长安。

    雍州等地也有许多坚守的官员,听说贾疋起兵的消息,纷纷响应,与汉赵兵团展开殊死搏斗。

    经过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刘粲、刘曜等人节节败退,一路逃回首都平阳去了,晋军则重新占据长安。

    不久之后,豫州督导官阎鼎听说长安收复的消息,打算护送北方硕果仅存的皇族秦王司马邺入关,并定都长安,号令全国。但此举引起了崤山以东官员的不满,他们不想背井离乡而远走雍州,阎鼎不得已动用武力强迫大家西迁,中途死伤惨重,又遭到了难民的袭击,好不容易到了蓝田,赶紧派人去通知贾疋。

    311年12月,司马邺成功抵达雍城,贾疋让扶风郡长梁综率军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司马邺是武帝司马炎的孙子,惠帝司马衷和怀帝司马炽的侄子,同时也是晋王朝北方政权的最后一任皇帝,本年只有11岁。

    丢掉长安之后,刘聪决心扫清北面的敌人再做打算,首先拿并州的刘琨开刀。当然了,自从攻陷洛阳之后,领军打仗这种事,刘聪都是交给属下将领自由发挥,他自己则在后宫陪一众美女玩耍,政事都通过太监上传下达,基本很少出宫处理。

    到了312年,刘琨的处境越来越不利了。

    原来仰仗的拓跋鲜卑,虽然他们战力惊人,但却是十足未开化的野蛮人,一言不合就惹是生非。拓跋猗卢的儿子拓跋六修受命驻扎在新兴协助刘琨,刘琨为了搞好关系,平时有什么好处都想着对方,后来就把部将刑延送的一块碧玉转赠给了他。

    拓跋少爷估计是太喜欢玉了,竟然主动向刑延征要更多,但是刑延只有那么一块,没办法再拿出额外的送他,场面略显尴尬。本来刘琨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但很快拓跋六修竟然把刑延的妻子囚禁起来,并对其百般侮辱,刑延自然不能忍,率军对其展开攻击。

    刘琨还要鲜卑人作外援,于是劝刑延忍下一口气放过拓跋六修,刑延本就火大,瞬间暴走,不顾部下的劝说毅然献出新兴,投奔汉赵去了。

    虽然气走了营门官,但刘琨至少没有因此失去拓跋鲜卑的支持。312年正月19日,汉赵政权的镇北将军靳冲率军包围晋阳城,很快拓跋猗卢就派军前往支援,并里应外合将汉赵兵团击退。

    晋阳是保住了,可是经此之后,刘琨的部将们出现了微妙的心理变化,许多人与他渐行渐远,为后来并州的失守埋下了伏笔。

    站在刘琨的立场上,对于刑延事件的处理确实比较纠结,罪魅祸首当然还是拓跋六修,但如果严惩他的话,势必伤害与拓跋猗卢的友谊,但放任他的话,又注定会伤害部下的感情,这么个两难的境地让人实在不好权衡。

    就像汉赵政权的镇东大将军石勒,他也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

    攻陷洛阳之后,石勒有心在中原腹地建立基地,然后鼓励农业、建造船队,继而等到时机成熟了南下攻占建业。计划前期实施得很顺利,然而天公不作美,连续三个月的大雨让石勒的军队饱受摧残,再加上司马睿加派兵力进驻寿春,石勒不得不对前途进行重新考虑。

    为此他特意在葛陂大本营召开座谈会,让群臣探讨接下来的行动,张宾在其他人都发表完意见之后,终于娓娓道来:“将军攻陷敌人国都,生擒皇帝,屠杀了亲王公爵高级官员,并强夺王妃公主作姬妾,就算是把你的头发拔下来细细地数完,罪恶却也数不尽,因此绝无可能当臣属去侍奉他们,归附晋王朝是绝对行不通的;之前杀掉王弥之后就不该在此地停留过久,如今的大雨就是警告你及早撤退;邺城有三台,城池坚固,西面接近京城平阳,附近又有山河形成自然要塞,最佳的策略是北据邺城,然后经营河北,等到河北平定,天下便再没有比你更强的英雄;晋王朝目前在寿春集结兵力,只是怕你主动攻击,如果此时拔营而去,他们非但不会追击,反而会庆幸不已;当务之急是让粮草辎重先行北上,将军则亲率大军佯装攻击寿春,等到辎重到了安全地带,然后便可慢慢班师,何愁进退失据呢?”

    石勒听完顿开茅塞,激动地胡须都颤抖起来了,从此更加对张宾信任有加,并提拔他为右秘书长,号称右侯。

    在这段乱世之中,真正称得上英雄的人物寥寥可数,相应的贤臣良将也为数不多,但石勒与张宾的组合即便退回三国时代,与刘备诸葛相比仍不逊色。这篇《葛陂对策》堪与韩信的《汉中对策》、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相媲美。

    人以群分,所以昏庸的君主往往很难接触贤良之士,而英明的领袖身边总是不缺大智之人。

    石勒很快就依照张宾的计策让侄子石虎率两千骑兵佯攻寿春,但途中遇到晋军的运输队,石虎手下手将士因为争相夺取,结果被晋王朝的扬威将军纪瞻击退,然后向北上的石勒靠拢。纪瞻追了一百里之后发现石勒军阵队严明,唯恐中了圈套,原路返回寿春。

    清除了后患,石勒正式开始北上长征之路,但这一路注定将充满艰辛。

    (本章完)

第50章 石勒崛起() 
长安被贾疋占领之后,汉赵政权的刘曜一直没放弃与之争夺,但到312年5月,实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正式宣告退兵,到京城之后被刘聪贬为龙骧将军、代理最高指挥官。

    就像当初司马炎平定全国,刘聪攻陷洛阳之后也以为从此高枕无忧了,开始肆意放纵内心的欲望,鲜血和美女成了对他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几乎每天都以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处死大臣,每天都少不了多个美女的陪伴。司马炎曾坐拥一万美女在宫中,刘聪在人数上可能难以超越,但同时拥有三个皇后,还是让司马炎也为之俯首。实际除了有名号的皇后之外,刘聪的后宫中携有皇后玺绶的还有七人,也就意味着刘聪同时有十位皇后,堪称历史之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聪的儿子刘粲每天耳濡目染父亲的所作所为,总是对继承皇位以后的行动有所影响,何况刘粲本身就不是本分人。

    刘氏皇族中的乱象终究成为亡国的引子,但石勒作为外人,此时尚且顾不得平阳城中的恩怨情仇,因为他正遭受这辈子最大的危机。

    从葛陂出发北上,石勒这才发现沿途居民竟都坚壁清野,找不到一点能拿来吃的东西,加上军粮严重匮乏,士兵们被迫吞食动物乃至同伴的尸体度日。

    走过了漫长而黑暗的700多里路,石勒的几万大军终于到了黄河渡口东燕,但就在不远处的黄河对岸汲郡,民兵首领向冰组织了近万名部众正严密监视着汉赵兵团的一举一动。

    石勒再次陷入困境,士兵们急需渡河寻生路,但若渡了一半被民兵狙杀,只怕会伤亡惨重。张宾则提议趁夜派出机动部队把向冰的船偷过来,然后用他们的船将大军运到对岸,只要渡过黄河,就不必再担心受到侵扰。

    经达一番准备,石勒命令支雄和孔苌两员大将率一小队精兵,从文石津乘临时捆绑的木筏悄悄渡河,然后一举将向冰的船只全都俘获。

    有了充足的船只,石勒火速渡河攻击向冰,很快将其打败,并收缴了大量粮草辎重,不但军心得以重振,军威也再次树立起来。

    仿佛是打游戏一样,过了一关还有二关,重重关卡之后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接下来等候石勒的则是防守严密的邺城。

    按照张宾的葛陂对策,石勒军队首先要占领邺城,然后图谋整个北方。但就在石勒北上之前,北州的刘琨已派侄子刘演带兵前往邺城驻防,因此石勒在经历了饥荒和黄河惊魂之后,再次遭遇挫折。

    虽是挫折,但只要小心处置,总能安然度过。石勒坚信这一点,他手下的将领们更是对前途满怀信心,多数人都主张强攻邺城,只要拿下城池,从此也有了安身之处,再做其他任何打算都有退路了。

    石勒自从跟随汲桑起义至今,在北方纵横驰骋了7年有余,为汉赵政权立下汗马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