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导因为还在为周顗之前的事而怀恨在心,一时纠结挣扎,于是沉默以对。王敦又问他:“如果不能给他们宰相级官位,难道只能当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或是副行政长官?”王导仍旧不答茬。

    王敦叹息道:“如果不这样,就只有诛杀了。”王导终于动容,但仍是不置可否。而不回答的意思多数情况下就是默认了,王敦于是下定主意。

    3月23日,戴渊和周顗同时在家中被抓,并押赴刑场问斩。在经过皇家祭庙时,周顗大声疾呼:“贼臣王敦,颠覆国家,枉杀忠良,神明若是有灵,就快杀了他!”

    行刑队不堪聒噪,拿起铁矛猛刺他的嘴巴,周顗顿时成了血人,嘴里却仍在嘀咕着,旁人虽听不清楚,却也知道绝对不是哭喊求饶的声音。

    按电视剧的情节,此时一般会有个“刀下留人”的圣旨飞速送到刑场,但其实周、戴二人并没有这种奇遇,全都人首异处而死。

    司马睿虽然悲伤,但在矮檐下只能选择低头了,派高级咨询官王彬去慰劳王敦。王彬因为和周顗的关系很要好,于是先去哭祭周顗,然后才到王敦的府上。王敦见他一脸的泪痕,问是怎么回事,王彬回说:“刚才哭周顗,情不自禁。”王敦顿时火冒三丈:“周顗自己找死,而且他只是把你看作平庸之辈,你有什么可悲哀的?”

    王彬不以为然地说:“周顗是个厚道的长者,也是你亲近的好友,在朝廷中不时发表正直的言论,而且从不结党营私,想不到竟遭此横祸!”越说越悲愤,指责王敦:“你兴兵冒犯君王,谋害忠臣,大祸就要临门了。”

    情到深处,王彬已忘了自己是来安抚对方的了,反而让王敦大为恼怒:“你竟敢如此猖狂,真以为我不敢杀你?”

    王导此时也在场,连忙劝王彬道歉,谁料王彬越劝越勇:“脚痛,不能叩拜。”

    王敦咬牙切齿地说:“脚痛,脖子痛,哪个更严重?”王彬不屑一顾,也不行礼就毅然离席。王敦当场就要动手杀他,王导连连劝阻,说是皇帝派来的人,现在杀了他可就真是坐实叛逆之名了,王彬这才逃得一命。

    王彬本也是王氏族人,和王敦、王导是兄弟平辈,但因为周顗的死竟反目成仇。后来王导整理朝廷的文件资料,意外发现了周顗当初为自己申诉的那篇奏章,这才意识到原来司马睿能改变态度,自己和族人能免遭不幸,竟全是周顗的功劳,一时悲愤,哭诉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啊!幽冥之中,辜负了此等挚友!”

    (本章完)

第80章 徐龛投诚() 
处理完了建康的残局,王敦派人手持驺虞幡到甘卓和陶侃的部队下令休战。甘、陶二人尚未到抵达战场,战争竟已结束了。为了表达对陶侃的慰问,司马睿下诏让他兼任江州督导官,但王敦不同意,只给他一个散骑侍从官的奖赏。

    至于甘卓,他已经错失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继续进军也没什么好结果,于是只能退兵,但他深知因此得罪了王敦,日后一定少不了麻烦,当初担心的的恶果竟全都酿成,精神压力陡然增加,变得暴躁不堪。

    看着当家的有这么严重的精神问题,甘卓的家人无不心急如焚,又怕王敦派兵偷袭,于是都劝他严密戒备,但甘卓竟然遣散了士兵去农田耕作,从此任何人劝他都使他莫名的恼怒,也就无人再敢多说。

    322年5月23日,襄阳郡长周虑依照王敦的吩咐,诈称湖中有许多鱼虾,让甘卓的士兵全都下湖去捕鱼,然后带兵冲到甘卓的卧室将其击杀,并把他的头砍了下来送给王敦,另外把他的三个儿子也一起杀害。

    周访的儿子周抚接替了甘卓的职位,镇守沔中。

    王敦既然上位,王导成了******最高行政长官,王廙再度成了荆州督导官,调动文武官员只看自己喜好,随意更改,早上的决定,晚上可能就更了。尤其在甘卓死后,王敦以为从此再无威胁,开始大肆享受人生,纵容手下的将领们胡作非为,惹得江南怨声载道,亲信沈充等人更是大肆兴筑家宅,侵占良田,在街市上强迫买卖,行为如同盗匪。

    等到10月份,王廙死后,王敦重新把王家族人调到重要位置上,任命王邃为青徐幽平四州军区司令长官,镇守淮阴,王含担任沔南军区司令长官,兼荆州督导官,王谅担当交州督导官。

    圣人说物极必反,这是个真理。王敦即将迎来人生的反转。

    而提到反转,就不得不说起另一个人,此人堪称反转之王,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上演了无限的反转闹剧。

    最初触发他的事件还要追溯到4年前的一场战役。

    318年底,晋王朝的彭城郡长周抚(不是周访的儿子)斩杀了沛国郡长周默,而投降了北方的石勒。

    周抚和周默本是同乡,后来趁乱建立堡寨,招徕了附近的许多流民,朝廷为了示以安抚,给他二人官职,但并不实际参政。后来二人因为生活艰难,而不断在附近抢掠,遭到了当时祖逖的镇压,周默不堪压力而投降,并劝周抚也一同招安,但周抚自由惯了,不甘人下,于是杀了周默并向石勒归附。

    司马睿听到报告,当即下令让下邳郡长刘遐兼任彭城郡长,会同徐州督导官蔡豹、泰山郡长徐龛,共同讨伐周抚。

    其实周抚并没有太大实力,没过多久,徐龛的部下于药就把周抚的人头带回,周抚之乱宣告平定。

    但事后司马睿论功行赏,提拔更有名气的刘遐为临淮郡长,而对徐龛并没有过多表示。徐龛这小暴脾气瞬间发作,于319年4月献出了泰山城池,而投降石勒,接着自任兖州督导官,从此也正式开启了他堪称传奇的经历。

    游离在晋赵之间的徐龛发现了许多好处,从此再也不必受到上级的节制,自己随心所欲,随便干什么都可以,虽然名义上归降石勒,但又不用付出什么,还能得到军队的保护,越想越觉美事一件。

    起初司马睿并没把这个徐龛放在心上,但因为在兖州不断抢掠作恶,势力越发壮大,于是不得不派将领将往镇压。

    这时期司马睿与王导还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关系,司马睿向王导询问对策,王导推荐太子宫的左翼卫队长羊鉴,认为他是徐龛的老乡,应该能有良策破敌。

    羊鉴只感生无可恋,自己什么事都没犯,居然平白无故地被派往前线,简直是天上掉****,还正好砸自己头上。兖州督导官郗鉴知道他的底细,劝司马睿收回成命,另换一位适当的将领,羊鉴顺势也推托自己能力不足,请求留守建康。

    这时的司马睿仍对王导言听计从,执意派羊鉴出兵,并于8月份,任命羊鉴为征虏将军、剿匪司令官,统帅徐州督导官蔡豹、新晋临淮郡长刘遐以及厌次的鲜卑将领段文鸯,一同攻击徐龛。段文鸯倒是有心帮忙,但他与哥哥段匹磾守着孤城已是险象丛生,根本无力南下支援。

    既然无法挽回,羊鉴只得硬着头皮上,但一直拖到第二年的5月,在驻屯到下邳之后就未曾前进一步,倒是徐州督收官蔡豹在檀丘把徐龛击败。

    徐龛无奈之下紧急向石勒求救,但石勒正策划夺取厌次,不想大规模派兵到别处,于是便就近先让王伏都带着300人马过去,然后再派张敬作为后援。徐龛心想能来一个算一个,总是比没有援军要强得多,但这个王伏都见了徐龛却并没有什么好感,而且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浓郁的欠揍气息,甚至还趁着徐龛守城之际睡了他的老婆。

    虽然这段时期的两性观念比较开放,但徐龛终究不能容忍自己的老婆与王伏都这种人共享,一怒之下把王伏都和他的300士兵全部诛杀。这时张敬的后备军已逼近檀丘,徐龛料想很难把自己的苦衷说清楚,干脆重新归降晋王朝,与蔡豹等人一同抵挡张敬。

    司马睿却不想接纳他了,认为他反复无常不堪重用,于是下令羊鉴和蔡豹抓住机会将其消灭。

    但羊鉴仍旧不敢出动,错失了消灭徐龛的最佳时机,也因此受到了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刁协的弹劾,司马睿下令免除他的一切官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然后让蔡豹接管了他的部队。

    蔡豹本就有心主动出击,碍于羊鉴和刘遐一直畏畏缩缩,现在终于掌管了部队的控制权,可惜危机也就此酿成。

    徐龛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已经向晋王朝投了诚,却遭残忍拒绝,而石勒听说了王伏都被杀的消息,火速派石虎带着四万人南下讨伐徐龛,徐龛更加恐惧,南北都是敌人,这却如何是好?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徐龛被迫走一着险棋,把他老婆送给石虎当人质,然后让她详细描述了王伏都被杀的经过,希望能得到石勒的理解。石虎便把事情经过如实报给了石勒,石勒得知之后深表遗憾,也不再提王伏都一事,重新接纳了徐龛。

    徐龛死里逃生,于是担当先锋,和石虎一起攻击蔡豹,终于将蔡豹一举击破,蔡豹一时难以招架敌人庞大的兵力,不得已退守下邳。

    司马睿终于抓到了他的小辫子,认定他临阵脱逃,派人前往下邳捉拿蔡豹归案。蔡豹不知政府军来,还以为是徐龛发起了突袭,便与对方起了冲突,但很快发现是友军,得知来意之后,只得束手就擒。

    如果他知道自己的下场,相信一定不会轻意屈服了。兵败退守本是战场上很常见的情况,蔡豹想破了天也想不到他竟因此被砍了头。

    而他被杀当然不是因为打了败仗,而是因为背景薄弱,稀里糊涂地成了替罪羊。

    王导因为推荐了错误的人选,请求贬谪,但司马睿放过了他,可这件事并没有轻易结束,朝中的监察官紧盯着事态的发展,司马睿或是斩羊鉴,或是罚王导,或是另找一个背锅侠。

    蔡豹满怀激情地为国杀敌,所幸是没死于战争,遗憾是死于政治,或许倒不如在战场上捐躯来得悲壮些。

    (本章完)

第81章 段氏双雄() 
321年2月,在后赵流浪了半年之后,徐龛再度向晋王朝示好。

    这一次倒不是因为后赵的将领欺负他老婆,而是水土不服。

    当然这里的水土不服并不是单纯的吃喝不遂心意,而是因为石勒对属下军队的管理太过严格,要求很高,徐龛自由惯了,从俭入奢易,但由奢入俭却是难上加难,努力适应了半年之后,发现终究是不能忍受,再度投降晋王朝。

    其实他是知道的,晋王朝不可能再接纳他,于是冒着两面受敌的危险在泰山自立,能得到晋军的支援固然皆大欢喜,即便没能如愿,继续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也能活得很滋润,而且他自信泰山城池十分坚固,没有大规模的攻城兵,是很难攻破的。

    当然此时司马睿正在防备王敦叛乱,倒不会留意他这么个小人物。而石勒则对他恨之入骨,如果上次的变节还算有情可原,但这一次却走得莫名其妙,越想越气愤,在夺得厌次之后,派石虎率4万精锐军直扑泰山城池。

    转眼已是一年后了,322年2月,徐龛看着石虎的4万雄师,心里不觉忐忑起来,想不到石勒这么重视自己,派这么多人前来讨伐,所幸城池还算牢固,应该能抵达一阵。

    石虎久经沙场,也意识到直接攻城,或许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