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歧路迷局-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不说,冯春波也能猜到,他的稿子肯定是在牛乡长那儿没有过关。他也不点破,只是淡淡地说:“春军哥,其实你的稿子写得很好,根本就不用我看。即便是看了,也只能是在文字上稍作一点修饰而已。”

    冯春军一听冯春波这么说,他立刻着急起来。如果不能引起冯春波的重视,只是稍做文字修饰的话,肯定在牛乡长那儿过不了关。那就麻烦了。所以,他只好硬着头皮说:“春波,这一次会议很重要,牛乡长对这篇稿子的要求很高。所以,写完之后,我才没有急着去给牛乡长看。先来找你看看。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啊!你一定要挤出时间好好地看看,认真地修改。如果你觉得不行就干脆重写。这一次要比上次的那篇还要好才行。”

    冯春军这么一强调,冯春波心里就更明白了。他答应说:“好吧,你放心,我一定会认真修改的。”

    听冯春波这么一说,冯春军才放下心来。他又趁机问道:“春波,你上次改的那篇稿子很不错。牛乡长很满意。我看后也是获益匪浅啊!你知道我在写作方面其实是外行。你能说说有什么诀窍吗?”

    冯春波知道,冯春军这是想从自己这儿打听写稿子的窍门。其实,这一类的稿子并不难写,只要你掌握了领导的心理,把他做的那些事一提高,上升到理论层次上去,然后再给他来一个概括式的提法。让他能够用很简单的一句口号便能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这就基本上成功了。如果再能在语言文字上多用一些四字句、排比句,让他的讲话稿朗朗上口并且很有气势,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可这一些他能对冯春军说吗?不能。虽然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一个缺少一定的写作水平和文字组织能力的来说,做起来并不容易。即便是他对冯春军说了,冯春军在短期内也掌握不了,更做不到。但是,他一旦说了,冯春军就很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说。一旦传到领导耳朵里就不好了。所以,他故作思考状,过了一会儿才说:“其实,这真的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在写的过程中慢慢地琢磨和积累经验。要我说,我还真说不出什么来。”

    冯春军想了好长时间才说:“其实,写好一篇文章不外乎这么几个方面,首先要有具体的材料,然后要有一个好的骨架,再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灵魂。就行了。这些你比我懂,我的这篇稿子你就按照这些方面再好好改改。可一定要弄好它。等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了,我还要请你好好地喝一场。”本来他不想说这些的,但是这些是牛乡长告诉他的,他把这些告诉冯春波,就是让冯春波能够按照牛乡长的告诫去做。以免弄出来以后不符合牛乡长的意思。只不过他没有说出这是牛乡长说的,而是说是自己的体会罢了。

    冯春波听冯春军说了这番话,他就知道这些绝不是冯春军的体会和感悟。这一定牛乡长说的话。这些话很有道理,只不过冯春军不能真正的理解。这些话是大而化之的,是大道理,与自己悟到的那些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这种大而化之的道理自己能够运用到写作中去。冯春军却不能。水平的高低之分就在这儿。

    晚上,冯春波仔细地看了冯春军写的材料。他觉得这一次比上一次要好写得多。原因是冯春军这一次确实做了很细的工作,搜集的资料很具体。自己需要做的只是重新布局谋篇,然后再提炼出一个“灵魂”即可。这个“灵魂”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过去经济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另一个是要提出清晰的具有可行性的今后经济发展的思路。做到了这两点,剩下的就只是语言的问题了。冯春波泡上了一杯茶,然后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思考。

    与很多写作的人不一样,冯春波在构思的时候,从不抽烟。其实,他在不思考的时候也不抽烟。因为他从来就没抽过烟。他也不喜欢喝酒,很多写诗歌的人喜欢喝酒,不是有一个说法叫“李白斗酒诗百篇”吗?冯春波酒量很小,所以他只有在应酬的时候才会稍微喝点酒。自己在家里却是滴酒不沾。他写作的时候喜欢喝茶,他只要喝上一杯

第26章 、牛乡长的“即席发言”(2)() 
牛博勇看了冯春军拿来的发言材料,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不禁心里暗暗赞叹:这个写发言稿的人简直天生就是一个搞文字的材料。当然,他知道这一次一定还是找冯春波给写的。他心里拿定了主意:等中考一结束就马上把冯春波调过来。

    牛博勇把那份材料反复地看,然后又亲自修改了好几遍,然后交给打印室打印出来,又看了很多遍,简直能够默诵出来了。等到去县里开会的时候,他坐在车上,还从公文包里拿出那份发言材料认真地看。乡党委书记张友林的家在县城,他就直接从家里去开会。牛博勇从乡里去县里。他坐在后座上,看了一会儿,把发言材料顺手放在了座位上,然后便闭目养神。到了县政府,他夹着公文包下了车,让司机去找个地方休息。开会的时候,按照安排,他和张友林书记坐在一起。每个上台发言的人,都是在念发言稿。他坐在那儿听得很认真。等到轮到他发言了,他打开公文包,才发现包里没有发言稿。他一下子慌了神儿,张友林和坐在他另一边的一位乡长也发现了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张友林赶紧问:“怎么了?”

    牛博勇低声说:“材料忘在车上了。”

    这时,会场上人们都在往他们这儿看,坐在主席台上的县四大班子领导也疑惑地看着他。张友林低声说:“赶紧打电话让司机送进来!”

    牛博勇一边起身一边低声说:“来不及了。”说着话,便往发言席走去。

    来到发言席,他镇定了一下情绪,说:“各位领导,真的很是不好意思,我的发言稿忘在车上了。好在我为了写这篇稿子,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又修改了好几遍。发言的内容都是我的所思所想,早就装在心里了,我就不用发言稿了,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指正!”说完这个开场白,他便开始发言。张友林开始还为牛博勇捏着一把汗。他深怕牛博勇讲砸了,那他也跟着丢脸了。听着听着,他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他和牛博勇共事好几年,怎么就没有发现牛博勇有这么好的文采和口才呢?更没有发现牛博勇会这么有思想。他看着台上,发现王县长等领导也都在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牛博勇。他的心里忽然一动,牛博勇讲砸了,他不高兴。讲得这么好,他更不高兴。一旦牛博勇得到县领导的赏识,那就对自己构成了威胁。在乡镇干党政一把手的人,谁也不想真地扎根在乡下,都想着能干出一两件政绩来得到上级领导赏识,然后提拔到县里。在芦花乡,一旦牛博勇抢了这个风头,自己就危险了。这时,他再也听不进去了,他在思考,这会不会是牛博勇用的一计呢?故意把稿子忘在车里,然后借机展露自己的才能。可这篇稿子是谁写的呢?上一次开会,他没来,听说王县长就对牛博勇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表扬和肯定。其实,他对牛博勇很了解,毕竟在一起搭班子好几年了,牛博勇的肚子里有多少花花绕他是知道的。难道这是新借调到乡政府当文书的那个冯春军写的?他听说冯春军第一次写稿子就写砸了,还是找人帮忙给改的。这个人不但文字功底好,还能把领导散乱的思想给整理出来,简直就是天生的秘书材料。他坐在那儿,好像很认真地听着,其实他连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了,他在想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行动,想着想着,他的嘴角拉出了一丝笑容。

    牛博勇的发言结束了,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其实坐在台下的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和县直各部门的头头脑脑,大多数人的心里更多的是嫉妒,但是,他们看到主席台上的县领导们都面带笑容热烈鼓掌,大家也就都跟着鼓起掌来。张友林也满面春风的起劲儿地鼓着掌,好像他是发自内心的对牛博勇的发言感到骄傲和高兴。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掌声是送给那个在幕后写发言稿的人的,他脸上的笑是送给自己的。因为他自己有把握,在接下来的一环中,他必定能够稳操胜券。不管牛博勇用怎样的心计,到头来只能是为自己铺路搭桥,替自己栽种果树,摘果子的那个人只能是自己,这就是权力的魔力。因为,在芦花乡,他张友林才是真正的一把手。一把手就有权利把别人手里熟透了的果子夺过来。

第27章 、先下手为强(2)() 
晚上,在富华酒楼的一个包间里,张友林和李青林坐在了一起。李青林说:“今天晚上,我没有再叫人来陪你喝酒,就我们两个人,咱兄弟俩很长时间没在一起坐坐了。今天好好地喝几杯。”

    两个人边说话边喝酒,两个人说得很投机。等几杯酒落肚,张友林想这件事还是自己先说吧,早晚都得说,早说占个主动。于是,他就说:“李局长,今天兄弟我正好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啊!”

    李青林说:“是不是想从芦花乡中学要一个人啊?”

    张友林说:“是啊,不瞒你说,我原先的那个秘书跟了我三年了,一直没有机会把他提起来。你知道,搞文字工作,很累人的。人家干了三年多了,总得给人家找一个好的去处吧。正好他本人也有这个愿望,我就把他安排到水利站当站长去了。虽然只是个股级干部,但是在我们乡下也算是个肥缺了。可我眼下就没有写材料的人了,那个冯春波老师是个写材料的好手。我们曾经请他帮忙写过两个材料,写得很不错。所以,我想把他借调到我那儿,干上几年,如果能遇到好的升迁机会,或许他就能弄个一官半职的,这也算是重视人才吧。”

    李青林说:“张书记,今年的中考,芦花乡中学打了一个翻身仗,这个翻身仗是谁的功劳?就是他冯春波。芦花乡中学四个毕业班,总共考出了56名中专生,他一个班就考上了27名,占了一半。在分班的时候,这可是平行班啊。你看,他大学毕业刚刚一年,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上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这说明他在教学上是很有潜力的,这样的人才我如果不把他留在教育上,我没法向社会上交代啊!所以,我想把他调进县一中,让他挑大梁,这对他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张书记,我看你还是另找一个秘书吧。我保证,除了冯春波,你从芦花乡的中小学里可以任意挑选。”

    张友林笑了,他早就料到李青林会这么说。他没急着表态,而是端起酒杯,说:“李局长,咱俩的名字中都带着一个‘林’字,这说明咱们兄弟之间是有缘分的。我今天就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知道,我们在乡下混,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工作一方面要靠实干,另一方面也得靠汇报。所以,一个好的秘书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能有一个好秘书,不仅有利于我们乡里的工作,更对我个人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李局长,你就算帮我个人一个忙吧!”

    说完这番话,张友林很诚恳地看着李青林。李青林心里一阵犹豫,如果两个人只是从工作角度来说这件事,李青林是不会让步的。可是,张友林说的那番话,含义很明确,那就是一个好的秘书关系到了他个人的升迁问题。现在的社会和以前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