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长空-第1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轨道器本身,三十多米长、几十吨重,即便体型肥硕些,也只相当于普通民航客机、或者tu…16的量级,相对来说还是好控制一点。

    经过一番艰难跋涉,当地时间凌晨七点刚过,在太空中环游了数十圈的“亚特兰蒂斯”号完成了入轨、减速和姿态调整,以平稳的进场速度飞越苏联欧洲国土,接近位于东欧平原中心的高尔基市。

    高尔基国际机场,正是一大早的繁忙时期,今天,机场主跑道及停机坪却空空荡荡,只在一侧停放着十几辆消防车、救护车等专用车辆。

    航站楼等人流聚集地也很冷清,一眼望去,只有荷枪实弹的内卫部队士兵到处把守。

    拂晓前接到命令,现在,kgb驻高尔基分部负责人,职衔不明的弗拉基米尔索科洛夫斯基已经与一众部下到位,按卢比扬卡大街11号发来的命令,对高尔基国际机场实施完全而彻底的封锁,不仅疏散了一切民众,就连机场外围工作人员和原有的警备力量都完全撤离,转而由紧急调遣的苏联内卫军第31师一个摩托化团进驻,配合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同志们开展工作。

    阵势空前,对这一次临时任务,上面的吩咐是“绝对保密”,然而看看眼前来来往往的武装士兵,甚至还把t…62坦克开了进来,索科洛夫斯基在户外站了几分钟、掐灭烟蒂,现在,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既然一切正常,他也就任由接到了另一通密令的内卫部队在机场自行布防。

    看一下眼前的情形,机场完全被军管,这且不算,远处隐约传来的轰鸣声,老兵出身的负责人也十分清楚,那些都是发出雷霆般呼啸的歼击机。

    今天一早,高尔基国际机场,这儿究竟会有什么天大的任务啊?

    命令上语焉不详,只吩咐“务必确保机场安全、准备飞行器降落”,这让身经百战的kgb们十分困惑,尤其后来大兵压境的一票内卫部队,居然持有最高统帅部的传真电令,越过三级指挥机构直接调遣团级部队,换言之,就连kgb都不是百分百信任,这安排不禁令人心生揣测,莫非,庞大联盟的黑科技又有了新进展,不消片刻,天上就会掉下来一架怪模怪样的外星飞船来?

    负责人的猜测,天马行空,不过在等待了约二十分钟后,亲眼见到天边飞来的一抹白色身影,他还是逐渐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航天飞机”,天哪、真是一架航天飞机,cp的这玩意已经投入实用了吗!

    身为一名尽忠职守的kgb官员,索科洛夫斯基自认对国家大事十分关注,职务与所在机构的便利也让他对苏联的重大事件所知甚详,所以他格外惊讶,因为自己怎么也想不起来,前段时间国内有过航天飞机、或者火箭的发射报道。

    凭借过人的眼力,一下子看清楚了来者何物,机场上值守的士兵、探员和指挥官们陆续注意到了越来越近的飞行器,一些人也认出了航天飞机那胖乎乎的身形,虽然身负任务,哨位上的人们还是有一点交头接耳,话语大概就是“穿梭机?我怎么没听说”、“怪不得四点爬起来,这么重要的任务啊”之类。

    目标越来越近,和机场内的上千名目击者不一样,半小时前搭乘专机赶到高尔基的kgb高层人士则神情凝重,他们很清楚自己正在等待着谁。

    近了,更近了,一个外形庞大的白色身影越来越清晰,接近机场三号跑道,起落架放下,机轮接触地面的一刻擦出轻烟、继而前轮落地,释放的浅红色减速伞在机身后一阵鼓胀,略成低头姿态的航天飞机在跑道上笔直滑行、减速,众多围观者中,有人吹起了口哨、甚或拍手鼓掌,然而在眼尖者看清了机身上的流线型“nasa”字样、甚或从高处瞥见机翼上的红白蓝星条旗后,就惊讶万分的抬手指指点点,发出一阵难以置信的惊呼。

    美、美国人,——扬基佬的航天飞机吗,马克思在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机场内外,负责警戒任务的内卫部队官兵一片迷茫,机场跑道边荷枪实弹待命的“阿尔法”小队却沉稳如常,士兵们紧握钢枪、在越野车上蛰伏,等到航天飞机结束滑跑、接近停稳在跑道尽头,就一下子狂轰油门冲上前去,将还未刹住车的天外来客围了一个结结实实。

    不仅如此,呼啸而至的消防车、救护车也紧跟其后,泡沫枪对准了飞行器,时刻提防出现任何意外。

    一切措施到位,庞大而略显臃肿的航天飞机——准确的说是轨道器,就好像一只深陷重围的肥鹅,现场一片肃杀、只闻猎猎风声,不一会儿,只见飞机侧面舱门开启、一个人影出现在舱门口四下张望,才有人想起来一件事,登机梯呢,这架怪模怪样的航天飞机也需要登机梯,事先怎么没人想到?

    现场一阵忙乱,军官用步话机呼叫、却被告知机长作人员都被清场、现在一个人都找不到,登机车也被拖走,一名kgb探员向旁边的机场消防车招招手,让司机把车子开到航天飞机身旁。

第一五九九章 一个大新闻() 
头一次搭航天飞机,回到庞大联盟的国土上,太空遨游的经历大概也是此生最后一次,征途归来的维克托雷泽诺夫上将迈出“亚特兰蒂斯”号的一瞬间,被探员们用设备记录下来,不消说,这段记录,也会成为他本人、整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乃至全世界的一段传奇历史。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旅途,体能、精神都到了极限,跳到火红色消防车上的年轻人站立不稳、一个趔趄,攀爬在车顶的消防员连忙把他扶住。

    对一脸惊讶与崇拜的消防员咧嘴而笑,他抬手指一指机舱,荷枪实弹的“阿尔法”队员早已在旁待命,立即从舱门鱼贯而入,片刻后将几名身着航天服、神情委顿的nasa宇航员带了出来,用尼龙手铐锁了,扔到担架上塞进墨绿色的军用救护车。

    从西班牙天空的激战坠机,到劫持一架航天飞机重返苏联,“白色死神”的大冒险到此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此重大的历史性时刻,没有一个媒体在场,却另有重要人物走近前来:

    “欢迎归来,辛苦了,雷泽诺夫同志!

    我一并带来了总书记的问候,请您安心休息、务必保重身体。”

    “谢谢总书记的关心!也谢谢您,贝利亚同志。”

    降落之后的第一句话,听到“同志”的称呼,维克托雷泽诺夫心有所感,他勉力站直、敬了一个挺标准的军礼,然后紧握起kgb总负责人的手。

    “同志”,很寻常的一种称呼,在这种诚下却有极其重大的含义。

    红色帝国的传统,也是长期为人置喙的一个方面,对曾经被俘的军事人员,政治审查十分严格,正因为对这一点十分清楚,龙云才会在听到拉夫连季贝利亚的话后如释重负,虽然就他而言,不必紧张,这种特别对待也是可以预想得到。

    毕竟,维克托雷泽诺夫,可是一个两度坠机被俘过的飞行员哦。

    “亚特兰蒂斯”号降落在高尔基国际机场,一段征程结束,疲惫已极的vvb秘密据点,接受了医护团队的全面检查,然后在绝对不受打扰的情况下安心休息。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精神紧张,一旦得了机会,刚才还挺精神的年轻人简直倒头就睡,刚躺下就发出轻匀的鼾声。

    在高尔基市兀自沉睡,龙云还不清楚,他的一番所作所为,引发的强烈地震才刚开始。

    大新闻,还用说吗,一个爆炸性的大新闻!

    从头到尾简直就是在看大片,“白色死神”的经历,任何传媒业者、宣传口官员和政府领导人都一眼看出,从被俘到脱逃的一切经历,在当前世界大战的总体局势下,会对摇摇欲坠的北约集团、尤其步履维艰的u。s。a造成多么沉重的打击。

    在这一指导思想的贯彻下,从测控站与太空中的轨道器建立联络、“亚特兰蒂斯”号还未进入下降轨迹时起,红色帝国的国家机器就开始全力运转,接到消息的康斯坦丁马林科夫总书记简直喜出望外,他一边部署相关安排、让贝利亚全力确保接机,一边责成政府总理阿列克谢柯西金成立事件应对小组,全权负责此次工作。

    经过一整天紧锣密鼓的忙碌,维克托雷泽诺夫上将提供的重型炮弹,在当天晚间入膛、击发,不出所料一炮打响。

    “日内瓦公约”,一个莫名其妙的开头,cp的大规模火力覆盖就从此开始。

    当天的晚间新闻,面向全世界播出的苏联国家电视台放了一档特别节目,开场就揭开一个谜题、告诉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这次世界大战里的头号王牌飞行员,维克托安达诺维奇雷泽诺夫上将“在一个月前于西班牙坠机被俘”,字选的挺妙,让不明真相者搞不清这位超级杀手的被俘原因。

    故事继续,主持人着重叙述雷泽诺夫同志在被俘期间的“残酷遭遇”,从“连续审讯”到“精神折磨”,把毫无人性的合众国大大批判了一番。

    然后话锋一转,开始赞扬vve的顽强意志和超人般的能力(这句话真是太对了),居然从戒备森严的牢狱中脱身,夺取一架f…22战机,在亚特兰大上空痛打了帝国主义的空中走狗——还是一群毛没长齐的菜狗;再接下来,就是一段天马行空的故事,他被“富于正义感与国际主义精神”的美国公民搭救,帮助其穿透k的层层戒备,登上“亚特兰蒂斯”号,最后在艾伦谢泊德这位“国际主义信仰者、忠诚的战士”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重返了祖国怀抱。

    这样一段节目,占据了新闻时段的大篇幅,内容之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可想而知,电视机前的所有人本该将信将疑。

    然而再怎样疑惑,或者认定俄国人又在编故事,叙述中,关于“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视频却千真万确,即便这也有一丝造假的可能,荧幕上更有几名nasa宇航员友情出场,让直面残酷现实的美国人心碎了一地。

    面对镜头,摄像师的灯光、氛围刻意营造之下,神情更显萎靡的艾米丽拉佛伦茨,迈克尔谢菲尔德和斯蒂芬金都寡言少语,只报出自己的姓名、职务等讯息,而被定性为“战士”的艾伦谢泊德呢?则一副精神错乱样,面对采访时前言不搭后语,一叠声回应“uo_all_of_you?

    no,i_don’t_tr_everythis_warfare,yes,should_be_d_asap,by_soe_one,and_frankly_,i……”

第一六〇〇章 冰炭两重天() 
爆炸性的节目一经播出,两分化的世界,反应也犹如冰炭般迥然不同。

    “航天飞机被劫持,落入苏联人之手”,这种消息,同属东方国家阵营的一干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欢欣鼓舞。

    这里面,不仅深受美军荼毒的朝鲜、越南拍手称快,尤其也有一番航天志向的中国,惊讶之余、已经在盘算能否从苏联同志那搞到一些资料,不说复刻航天飞机这种烧钱的玩意,美国佬的航天技术了得,总可以沾一沾光咯?

    至于其他国家,和美国人一向不睦、甚至正面硬抗过的,从古巴、巴拿马到伊拉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这下子全都欢天喜地,民众纷纷上街游行,高呼“飞得高又怎么样,照样劫你啊,照样给你弄(neng)下来,阿胡阿克巴”,各种集会、狂欢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