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长空-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大家都很清楚吧?尾追的时候即使能锁定、发射出去往往也追不上敌机,这需要结合敌我位置和速度矢量综合判别,等火控计算机的结果那就太慢了。

    就在我打算继续尾追、提升加力缩短距离攻击时,前面的f-15长机开始大仰角爬升——好像是一个很不错的红外靶子,但是注意到f-15僚机的活动,这其实就是一个比较拙劣的陷阱……”

    就这样,有时候用战机模型去演示当时的敌我态势,有时候又在黑板上描摹几下,龙云尽可能把当时的态势描述详尽,通过自己刚刚经历的实战战例去阐述他对格斗空战的理解,让237团的飞行员们通过真实战例去强化对目视战斗的认识。

    虽然作为穿越而来的参与者,龙云的讲述并不十分专业、他本身也不擅长进行教学活动,可是在座的飞行员们听的却都很认真,这里面也包括之前质疑过他的加米涅夫。

    这个嘛,当然一点也不奇怪。

    如果说现在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任何一位普通航校教官、或者训练团的尖子飞行员,他们都不见得会听得如此认真。毕竟大家都是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谁又能比谁高明多少?

    可是今天,要说前天刚刚一举取得三个战果、还都是强悍的f-15,这样的头号王牌来给他们讲解空战战术,那可信度与权威性当然就格外的不容置疑。别的不说,单说这些战术和作战策略的实用性,还有比这更好的实战指导吗?

    ——不服气的话,可以自己去打打看嘛!

    带着这样的考量,所有在场者都听得很认真,之前萨姆索诺夫团长在例会上也提到过,团里面要加强近战演练、完善战术战法,应对接下来越来越严峻的作战形势,现在维克托给他们讲的内容就格外的宝贵。

    在讲解过程中,不时还有人提问,他们对龙云这种看上去眼花缭乱、没有什么花哨动作却相当凌厉的机动作战方式还不是很理解,于是龙云就很有耐心的去一一回答。

    “中校同志,你面对四架敌机的时候,没有首先考虑掠袭作战吗?”

    “你是说,转向后高速脱离,然后保持高度、速度优势杀回来、伺机发动攻击?”

    “恩,是的。”

    “这个嘛,得看对付的是什么机型,还有敌机当时的接近状态,”龙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如果是美国人的f-16、又在执行类似对地攻击、护航之类的任务,那我们当然可以这样做。但是面对f-15,坦率的讲,采取掠袭战术就很危险:f-15的加速拦截性能很好,如果敌人跟着追上来了怎么办?

    而且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转弯脱离之后,要怎样找到目标?

    前天的作战里我就吃了这样的亏,收不到gci导引信息、也不知道附近空域的情况,在浩瀚的天空中就是两眼一抹黑。所以说在接敌的时候,如果不使用雷达紧紧盯住前面的目标,等你转弯脱离、再调头杀回来,目标不仅早就跑的没影了,还可能伺机而动跑到你的后侧方实施偷袭。总之,在接敌时不要慌、而要对战机的格斗能力要有信心,选择适当的飞行状态进入目视空战就可以。”

    听到这样的解释,提问的飞行员点了点头,然后坐下来接着记录。

    而龙云呢,通过下意识的思维窥探,也知道在座不少飞行员对su-27的机动性如何发挥还不甚了了,这也算是237团一直使用截击机的遗留问题,于是就进一步详细的比照f-15去说明两者对抗的要点:

    “我们都知道,在目视空战中分辨敌机的机型很重要:知道了对方的机型,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对抗策略。就像这次的f-15,这种战机的翼载荷比su-27s要小,动力也很充沛,所以主要优势就是在垂直机动性上;这一点,各位可以对照两种机型的飞行包线去详细比对。

    所以在空战对抗中,如果我们对敌机形成尾追、但是距离比较远,不满足导弹发射条件的时候,不能一味爬升追赶,而要充分发挥su-27s的水平机动特性、预判对手在爬升后可能采取的机动战术、做相应的占位处理。具体来说……”

    就这样,洋洋洒洒的把两种重型歼击机做了一番对比,然后据此说明空战中对抗敌机垂直机动的好几种应对策略;龙云一边解释一边时不时的就会说漏嘴、把他在现实世界掌握的战机特性和参数爆了出来。

    说的兴起,龙云在一番长篇大论后才意识到,他这样说是有点冒险;如果有人觉得奇怪,问他这些参数都是从哪来的?

    这个问题,可是相当的不好回答。

    ————分割线————

    求推荐票、求收藏哦~

第二六五章 笨重的R-27() 
事实证明,龙云的担心是有点多余。

    因为经过他刚才的大段讲解,这时候会议室的所有人全都听得入神,对这些从未听说过的数据和结论,也只当成是这位王牌中校的推测去接受。

    这时候他们就算有疑问,也会觉得既然维克托的战力如此强悍,那他的推测应该也是仈激u不离十吧?

    本来是介绍战例的简短讨论会,却一直讲了快有两个小时;等到会议终于结束,龙云和坐在前排的科罗廖夫打个招呼,这小个子飞行员站起身来,很兴奋的向他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

    “嘿维克托,你讲的太棒了!我这就驾驶战机去练练手,——哦,团长和我说了,红色十六号明天就交给你了,我现在就去再飞一次、抓紧时间!”

    见到飞行员们神色轻松、互有交谈的三三两两起身离开,一些人还再次上来和他握手、拍肩,龙云能感受到这些战友的赞赏和认同发自真心,他的心情也变得出奇的好。

    原本不擅言谈交流、人际关系的他,通过战术讨论融入到这个新的作战集体里,这倒是意外的收获;更不用说经历过中欧天空的大战,龙云已经深知个人的力量是如何渺小——在苏联红军节节推进、势如破竹的中欧,天上到处都是呼啸而过的华约战机,他也许还可以独自游猎去四处杀敌、制造紧张空气去压迫敌人的神经;但是在敌攻我守、战况胶着的高加索,他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不能自己去抵挡北约上千架歼击机的攻势。

    和中世纪的骑士对决不同,现代战争从来都是体系之间的对抗,而他龙云,以维克托*雷泽诺夫的身份,就是要设法去发挥自己的尖刀作用,带动237团成为高加索天空中不可逾越的坚固屏障。

    这样想着,龙云心下打算今后多进行一些这样的交流活动,逐渐去改变全团指战员的作战思路和对敌技巧;一边走一边想,直到跟在后面的加米涅夫开口叫住了他。

    “中校同志,请留步。”

    有点意外的转过身来,龙云在看清追随者的脸之前、就听出来向他招呼的人是加米涅夫,于是就站在原地等他走上前来,“嘿,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看了看左右,加米涅夫踌躇了片刻,“你晚饭时有空吗?我想找你谈谈。”

    好么,又是找我谈谈?

    上次两个人可以说是话不投机,后来被返航的事情打断、也再没有交流过。这一次他又这样说,是不是要继续找自己讨论“掠袭才是王道”的事情?

    这样想着,龙云大概窥探一下加米涅夫的意识,发现他这次并不是揣着敌意和质疑、而是抱着讨论战术问题的想法来找自己,于是也就和颜悦色的点头回应,其实他也挺想和这位擅长超视距拦截的编队指挥人员探讨一下团里接下来的战术安排。

    “当然有,那咱们晚餐时在食堂见,怎么样?”

    “好的,中校同志。哦,还有,”

    有点局促的搓动双手,加米涅夫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似乎是对自己要说的话感到一丝尴尬:“前天的战斗,你干的真不错。很厉害,我是说真的!——那晚上见。”

    看着说完转身离开的加米涅夫,龙云还有点回不过神来,他觉得这位同样是王牌飞行员的态度转变的很快,同时也意识到这还是之前的激烈空战所赐。

    果然,这一场硬仗打下来,击落数字才是对飞行员最好的诠释吧。

    ……

    白天忙碌了一天、晚间又跑去机库熟悉新接手的红色十六号,看地勤人员把战术编号改成十七,龙云知道这架战机就是自己今后很长时间的座驾了。

    于是又跟着好好熟悉了一遍,包括机体上的一些小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37歼击机航空团的这些su-27,交接到现在不过五六年时间,之前的训练强度也并不高,机体状态可以说还是相当不错;就说眼前的红色十六号,除了发动机已经大修过一次、很快还要大修,其他的都没什么问题。

    站在恒温恒湿、凉爽干燥的半埋式机库里,看到战机一侧堆放架上的乳白色导弹,龙云又想起晚餐时和加米涅夫的交流讨论来。

    现在是作战时期,导弹等武器也不会像平时那样严格遵守规章、放到另外的武器仓库,而是就在机库里随时准备挂载出动;来到挂弹车前,看到全长接近四米、弹翼张扬的r-27r,龙云有点犯难似得咂了咂嘴。

    r-27这种导弹,性能可以说还不错,就是外形太过凌厉了点。

    当然,这句话并不是从美学上去评判,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大概评述;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就和加米涅夫聊起来,在典型的中远程拦截作战中,挂满r-27系列导弹的su-27s战机性能下降十分严重,相当程度就是受这种外形夸张导弹的拖累。

    之前,在基地附近熟悉战机性能的时候,龙云就发现挂载r-27的su-27机动性下降明显,提速能力更是大受影响;晚餐时和加米涅夫一交流,发现其他飞行员对此也是深有同感。

    在中欧天空使用迷g-29的时候,米格机的挂载没有超过两枚r-27的时候,龙云对这种导弹的气动阻力还没有太大的感受;现在换成能挂载六枚的su-27s,他才觉得这事情是有点严重。

    别的不说,就他在现实世界里掌握的资料,一枚r-27r/r-27t的挂载阻力大概是北约普遍装备的aim-7m“麻雀”系列导弹的两倍,这在相当程度上拖累了战机的加速性能:现实世界中到处疯传的“su-27空战状态最高飞到马赫一点七、还不如歼-10快”很大程度上就是拜它所赐——su-27空战挂载是指四中两近、也就是四枚r-27、两枚r-73,相当于歼-10a挂十枚pl-12的情况(当然“棍十”实际上挂不了那么多,这就是讨论讨论而已),她能飞的快倒是见鬼了!

    四中两近已经如此,挂六中四近的su-27s会到什么情况,龙云不用真的上天体验一把,也能想象到是怎么一回事。

    ————分割线————

    求推荐票、求收藏哦~

第二六六章 权宜之计() 
导弹的挂载问题,的确是让两个人都有点头疼。

    可是r-27系列导弹,这种弹体前部四片小稳定翼、中部四片大大的倒三角舵面、尾部还有夸张的四片裙摆一样尾翼的大家伙,又是目前su-27的主力超视距武器,想不用都还不行。

    所以在讨论中,他和加米涅夫都觉得,如果要发挥su-27s载弹量大、航程远的优势,就要进一步提升巡航高度、在高空更稀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