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长空-第8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对于康斯坦丁*马林科夫总书记来说,出身克格勃的他一向与委员会关系密切。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安德罗波夫时代改组一新的委员会,很多事情都可以借助贝利亚的力量去完成,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全联盟的各种情况,也让红色帝国的战争机器运转多了几分便捷与高效。

    今天晚上,和往常谈论的一些军国大事不同,摘下圆片眼镜的拉夫连季*贝利亚却另有事情要报告,他和总书记简短寒暄了两句,就从随身皮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掏出里面的一叠纸递到马林科夫面前。

    瞥一眼最上面的纸张封面,总书记眉毛一扬:

    “关于‘罗马’?……总局那边有了新进展吗。帕夫洛维奇。”

    “恩,只能说是‘相关’。”

    把材料递到马林科夫手上,自己就端起茶杯来吹一吹热气,别墅里的温暖让拉夫连季*贝利亚有一点不太习惯,他还是更喜欢莫斯科冬日骄阳下的缕缕寒风,“主要是一些外围情报;委员会第一总局负责人、‘雨果’,他知道一些‘罗马’的事,在整理近期对外情报活动的成果时,把这一线索提交上来,我看过之后,认为有点可疑——不,应该说是大有可疑,所以来找你商量。”

    “好的,我先看一看。——情报还不止一份?”

    听到贝利亚的简单介绍,把手上的打印纸快速翻阅一下,马林科夫先是注意到首条情报,关于美国国防部、空军方面的一项“超水平飞行员”特训计划,纸面上复印过来的黑色“已甄别”印章下,一行行英文清晰可辨,里面说的大概是usaaf的某项秘密军事培训,特别提到一个名叫“哈罗德*费希尔”的王牌飞行员。

    王牌飞行员,一名战争参与者,和“罗马”方面会有什么关系?

    出于一位联盟最高统帅,或者说还有父亲的敏锐思维,康斯坦丁*马林科夫第一个想到的是航空兵中将维克托*雷泽诺夫,那个战绩惊人、正在和柳达谈恋爱的小伙子,脸上浮现出不易察觉的笑容;接下来,他又想到了此前翻阅过的“罗马总局”行动纪录,里面详细说明了维克托在“死城”遭遇的那个美国人,好像也是一个飞行员,他后来还在中亚军事基地里劫持了一架战机,所以才得以逃走?

    飞行员,现在又是一个飞行员,这些事情之间究竟会有什么联系呢。

    信手翻阅手中的资料,旁边端着杯子啜饮的贝利亚一直在察言观色,眼见马林科夫皱眉沉思,这时就插上两句话说明一下:

    “委员会方面的考虑,关于‘秘密培训’,和一般的美国空军、海军飞行员训练都不同,地点也选在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这本身就很不寻常。

    而且,最近这一条情报引起‘雨果’、以及我本人的关注,是因为整个计划已经偃旗息鼓,不仅在美空军司令部、参谋部里找不到一点线索,美国国防部、总统办公室等核心机构里也找不到任何一点资料;关于这项秘密培训计划的唯一相关者,也就是情报里提及的‘哈罗德*费舍尔’,现在暂时也下落不明。

    顺便提一下,这个‘哈罗德*费舍尔’,在usaaf中的代号是‘鲨鱼’,最后被情报系统锁定踪迹,还是在一段时间前的高加索战场上。

    在高加索战役中,此人曾驾机出动,还给我方造成一些损失,但后来的经历就完全是一片空白了。”

    “下落不明,——就连生死都不清楚?”

    听到贝利亚的解释,毕竟本人已经离开了情报战线,马林科夫对“秘密培训”这件事倒没什么灵感,他看过纸面上“罗马总局”的一些分析,认为美国人可能也在进行“超能力”、“特异功能”方面的研究,然而现在一时间还找不到“哈罗德*费舍尔”,相关部门里又一点材料都找不到,调查暂时也没什么进展。

    关于“特异功能”,这一持续开展数十年、后来更因为“罗马”基地而全面铺开的研究,后来由于一场意外惨剧而遭遇沉重打击,然而克格勃方面并非放弃,始终还坚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本身就在探索“超能力”,克格勃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任何蛛丝马迹自然格外敏感。

    就拿贝利亚来说,他看到了这条情报里提到的一些细节、比如“飞行员”、“秘密培训”等词语,才认为这可能与“罗马总局”的调查方向相关。

    与此同时,克格勃的总负责人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关于“秘密培训”计划的所有档案资料,在美国人的军方、政府机构里都找不到,这欲盖弥彰的行为,往往就表示目标有极大的情报分析价值,这时候就一并让马林科夫过目,看是不是要动用更多力量去搜寻这名神秘的美军王牌飞行员。

    关于这一情报,内容和应对措施都挺简单,两人很快商议完毕,康斯坦丁*马林科夫就继续往下翻看;虽然早有一些猜测,不过他看到情报所涉地点时,还是挺意外的抬头看向拉夫连季*贝利亚:

    “美国人在这些国家的活动能力,我的确知道大概,不过……帕夫洛维奇,你说他们在这一地区大肆破坏、并不是为了颠覆现政权,而是另有所图?

    这样的话……缅甸,这个国家我不熟,还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为什么?”

    “是的,这个国家,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时候可不多。”

    ……

    午夜之后,莫斯科郊外别墅里的会面还在继续。

    视线回到遥远的东方,背向初升朝阳返回林海中的前进基地,vvs头号王牌维克托*雷泽诺夫的一场夜空激战已经结束。

    天明前驾机出动,经过接近两小时的战斗后才和战友一起返航,天边的三架su…27m/m2战机在飞越海岸线后就互相分离,飞往捷尔内伊西侧某空军基地的两架m型战机,其中一架涂装方案与白色二十号酷似、远远看去几乎无从分辨,龙云驾驶的白色二十号则转向西北,越过一条冰封河流后降落在哈巴罗夫斯克附近的某一处不知名机场上。

    来到远东参加战斗,由于“白色死神”的名头实在太响,新组建的第210航空师所辖几座机场就成了维克托*雷泽诺夫掩蔽身形的好场所。

    在大批地勤人员和车辆、装备的全力支持下,他几乎每一次出击都会“随性”去几个备用机场之一降落,飞行航线也在pvo的专门关照下变得十分随意,除此之外,天空中还会有同样涂着巨大红星和“2019”的苏霍伊战机在佯动诱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这位超级王牌的飞行安全。

    苏联远东地区,完全是一副地广人稀的条件,战机起飞降落时才往往最容易被攻击,为了提防不要命的西方特务发动偷袭,克格勃、红空军方面自然要做好一切万全准备。(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一二七章 洞开的天空() 
对所有这一些安排,驾机返航的龙云都十分清楚,也认为这完全必要。

    作为一名穿越来到平行世界的苍穹杀手,本身战斗力就很恐怖、还有超能力作为辅助,导弹横飞的天空战场上,龙云完全不惧怕任何一个对手,哪怕再多的北约战机蜂拥过来也一样。

    但是,和酣畅淋漓的长空鏖战相比,年轻人也十分清楚,任何人的能力也终究有其极限:一架起飞爬升、或者进场降落的战斗机,高度、速度都不满足实施高g机动的客观条件,在便携式防空导弹面前就是一个难度超低的直线靶,一旦被人偷袭,下场往往就只有机毁人亡这一条路。

    物理定律决定的东西,可不是一名王牌就能改变,哪怕他身具超能力也一样是徒劳。

    驾机一点点接近视野中的大片空地,空旷的vvs前进基地、其实就是一座白雪皑皑林海中的野战机场。

    根据苏联空军的场站建设标准,为vvs前线歼击机准备的野战机场,跑道长度、平整度、起降净空等要求都不严苛,相应的,前线歼击机的起落要求也一点都不高——比如迷g…29,个头和起飞重量明显小于su…27,却采用了前双轮起落架和低压轮胎,就是为了能在条件简陋的野战机场部署;专为前线歼击机准备的一座前进基地,要起降尺寸更大的su…27m/m2战机,远东军区的工程兵们此前就把机场跑道翻修强化了一遍,还架设了停放大型战机的临时机库。

    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保障红空军一号王牌的出动。现在也的确收到了成效。

    激战归来的龙云。驾驶着燃油几乎消耗殆尽、挂架上留着一枚枚导弹的白色二十号su…27m2进场降落,涂着红星的宽阔机身轻盈接近跑道一端,触地速度拿捏的十分到位,落地后又很快放出两朵减速伞;大改款的m2型战机,起降性能显然比su…27s更好,灰白色的流线身躯在跑道上一路滑行了不到五百米,就稳稳的停了下来。

    一次出击,收获九个战果。爬下登机梯和迎上来的机务、地勤人员打个招呼,疲倦的龙云没对大家说起战绩,只是笑了笑、就拎着头盔让到一边,在医务官的陪同下去往休息室。

    面对jasdf的较量,这一次战斗收获,比他战斗生涯中的大多数出击都更多一些,然而置身于漆黑不见五指的夜空中,一场激战下来,谁都不可能数清自己的战果;虽然有意识窥探的帮助,他自己很清楚夜空中的“支援战斗机”编队有六架f…1。然后又击坠了一组f…15dj双机和一架f…15j,然而这些都要等军事、情报部门的多方确认才能一一记录在案。对战绩早已超过一百五十架的维克托*雷泽诺夫来说,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他龙云现在早已经不怎么在乎了。

    经历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激战,期间还和名叫“坂井三郎”的家伙比拼了一场加速俯冲,倒霉的jasdf飞行员现在还在冰冷海水里泡澡,驾机返航的龙云却也并不轻松,他很快完成了例行体检、告诉军医感觉“还好”,就去基地里专门配置的淋浴车洗了一个热水澡,便钻进温暖舒适的宿营车倒头大睡。

    淋浴车,宿营车,这些后厢功能各异、车头硕大轮胎宽厚的kraz…260卡车,即使在九十年代的苏联也还是一些稀罕物,在龙云指挥的第210航空师却很寻常。

    野外战斗保障车辆,这种东西,对苏维埃联盟的红色军队来说一直作用不大,战斗民族的士兵们天生彪悍、一点都不需要靠后勤来维持士气:回想多少年前,被许多人称作“灰色牲口”的俄罗斯帝国士兵就是如此,虽然前线战况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几人合用一支莫辛*纳甘、没轮到的家伙手上就一根烧火棍才是万恶之源,到了二战时期能做到人手一支栓动步枪甚至“**沙”,德意志与俄罗斯的较量结局就一下子完全反转。

    对那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历史,洗了澡准备休息的龙云也有些了解,他哈着一缕白气走向旁边停着的另一台kraz卡车,心里也对自己的军官待遇做了一点评价。

    作为一名飞行员,工作性质是比陆军要细致一些,不过在冰封雪飘的西伯利亚,这待遇还真是没说的!

    激战之后平安归来,原本时刻不离左右的瓦莲京娜*库尔诺托娃,一时间却不在身边,作为中将同志的贴身保镖,年轻的克格勃探员知道维克托每一次出击的降落地点,然而今天龙云却打得兴起、没给座机留下足够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