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淑女好逑-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鸟鸣声阵阵,风吹过,庭院里的树木沙沙作响。
薛霆走到宁儿后面,看到那洁白的绢布上,绣着一串紫色的小花。
“紫藤?”
宁儿吓一跳,回头,看道薛霆站在身后,笑得一脸狡黠。
“吓到了?”薛霆问。
“也不算吓到。”宁儿笑笑,继续绣花。
“你喜欢紫藤?”薛霆问。
“嗯,喜欢。”宁儿道。其实,也不是十分喜欢,但是曾有个人告诉她,他很怀念成都院子里的那棵紫藤树。
过了会,宁儿把线咬断,将绢帕取出来,看了看。
“不错。”薛霆道,“宁儿,我正好缺绢帕,送我吧。”
宁儿想了想,道:“不能给你。”
“为何。”
“这是我自己用的。”宁儿看着薛霆,“表兄若想要,说说喜欢什么花,我另绣给你。”
薛霆不以为然,道:“那算了,花花草草的,只怕我那些同僚看了要笑话。不过……”他露出一副优人般的苦相,拉着声音,“小娘子,在下有两条绦带散了,还有一件衣服破了洞,可否劳烦你补上一补?”
宁儿忍不住笑起来:“这有何妨,表兄拿来给我便是。”
薛霆看着她明亮的双眸,唇含浅笑。片刻,他又瞥瞥庭院里的婢女,低声道:“你今日,去书房么?”
宁儿点点头:“午后去。”
“好。”薛霆酒窝深深,转身离去。
自从去年慈恩寺之事,宁儿再也没有提过邵稹。
她安安分分地待在薛家,每日陪伴舅父舅母。她性子娴静,乖巧顺从,二老都倍加疼爱。
但薛霆知道,宁儿并不是忘了邵稹。
她开始虔诚礼佛,或者跟着韦氏,或者自己一人。每天抄眷佛经,慢慢的,一笔一画都十分认真。她也喜欢看书,父亲的书房里藏书丰富,宁儿常常去翻看,各种各样,来者不拒。薛霆每次回来,都能在这两个地方找到她,他知道,只有用别的心思将心装满,才不会总去想着一件事。
他也不再提邵稹。
闲暇之时,他会跟宁儿一起,看两页,或者抄两页,再去干自己的事。
起初,宁儿以为他又是在监视自己,有些不高兴。可是后来发现,薛霆大概是在宫里闷坏了,故意来找她当听众。因为每次,他一边看书抄书,一边滔滔不绝地说起各种事。自己的,别人的,各地轶事,四海见闻。宁儿本不爱记仇,也喜欢各种趣事,听着薛霆说话,竟觉得十分有意思,尽管不愿意,却也常常被逗得笑个不停。
宁儿曾经觉得薛霆是个死板的人,他们因为邵稹而争吵过,薛霆也知道她的一些小秘密,关系也一度微妙。
如今,她却不大这么认为了。
他正直、开朗,虽有时会端着道理不让人,但是会有温和的一面。
当不提邵稹的时候,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午后,门外下起了一阵小雨。薛霆来到薛敬书房里的时候,宁儿已经到了。
他看看她手里的书:“汉书?”
“正是。”宁儿道。
薛霆笑笑:“要我给你讲讲么?我经史可是最好。”
宁儿欣然答应,将书递给他。
“……东汉时,匈奴便已经大批入塞。光武帝时,匈奴大饥,其八部族人拥立日逐比王为单于,为南匈奴;蒲奴单于则率部众留在漠北,为北匈奴。虽都是匈奴,可光武帝之后,汉朝的敌人,大多是北匈奴。”薛霆翻着书,指着一行字,给她解释道,“这上面说的北匈奴,便是它。北匈奴占据了西域,汉朝有意夺回。北匈奴根基不稳,多次请求和亲,可是汉朝不许。明帝时,北匈奴入侵渔阳及河西走廊,朝廷派窦固领军北伐,又派班超通西域……”
“班超?”宁儿听着,忽而问,“他是不是有个妹妹,叫班昭?”
“是啊。”薛霆颔首。
宁儿皱皱眉,道:“表兄怎说汉朝那时未允许和亲?班昭就是和亲去了?”
薛霆一愣,啼笑皆非:“班昭?她怎会去和亲,她一直在汉朝!”
“没有么?”宁儿茫然,“她不是作‘女诫’那位班昭么?”
“是她啊……”薛霆亦是茫然,看着她,问,“是不是也有人同你说过这一段?”
宁儿点点头。
“怎么说的?”
宁儿想了想,道:“班昭生得美貌,成年后看上了一个辞赋了得的才俊,与才俊私奔,过不久,喜新厌旧回了家。她名节毁坏,嫁不出去,恰好皇帝要和亲,家中就将她送了去。在匈奴生了三个孩子,她兄长班固攻打匈奴,将她接了回来。而后,皇帝为她赐婚,将她嫁给了曹世叔。她怕人指摘妇德,便作了‘女诫’……”
见薛霆瞪大的眼睛,她的声音不禁越来越小,疑惑地瞅着他:“不对么……”
“当然不对!”薛霆忍住笑,“你方才说,攻打匈奴的是谁?”
“班固……”
“攻打匈奴的是窦固,姓班的,只有班超。班固也是班昭的兄弟,可他只会写书。”
宁儿愕然:“那……”
“这里头混了好几段,我来给你梳理梳理。”薛霆饶有兴趣,掰着指头,“其一,攻打匈奴的是班超,不说了;其二,与才俊私奔的,是卓文君,不过,喜新厌旧的是那个才俊,叫司马相如;其三,在匈奴生了孩子又归汉的,是蔡文姬,不过她是被匈奴掳去的!”
宁儿怔怔:“那……那班昭呢?”
“她就是个过得太舒服没事干的老古董!哈哈哈哈……”薛霆再也忍不住,笑得前俯后仰,“谁给你说的,真是妙人!”
宁儿也笑起来,停也停不住,笑得起了几滴泪水。
“是么……”她擦擦眼角,深吸口气,却又继续大笑。
稹郎,你说你走了,不必将你挂念。可我现在才发现,又被你作弄了一次……


、43比武

裴行俭率着一百军士;策马来到庭州城五十里外。
这里水草丰美;石辛部归附;金州都护府将此地划给他们;以供安居。
胡杨林在水边延绵一片,阳光下,金灿灿的。石辛族人的帐篷洁白;炊烟袅袅;望去皆是安详生活之态。
首领石辛早已领着族人等候,见裴行俭下马,忙上前行礼;用不流畅的汉语道:“石辛及部众;拜见副都护。”
裴行俭微笑还礼:“大首领客气。”说着;望向他身后好奇张望的族人;神色和蔼,“如今我等共居此地,行俭今日来,一是为问候,二是时已入秋,来问问首领及族人有何急需,府中好早作安排。”
首领露出感激之色,唯唯应下,请裴行俭一行入内。
帐中,少女奉上美酒和肉食,众人围坐,欢声笑语。
石辛汉语实在不好,闲聊时,拉了一个叫石儿罗的青年做译人。
“这位郎君去过汉地?”裴行俭听他语调还算纯正,问道。
石儿罗腼腆笑道:“禀副都护,我们这一族,都是靠丝路吃饭的,大半人都随商旅去过中原。”
裴行俭了然。
在帐中坐了一个时辰,裴行俭与石辛议定了一些定居后的事务,出帐来,四处巡视。
一群胡人孩童在踢着鞠,水边,几个人刚刚牧马回来,正给马刷洗。
裴行俭想起一事,问石辛:“我听闻,贵部在来路上,曾遇到多股贼兵袭扰,有一位叫石真的壮士,作战勇猛,多次打退了敌兵?”
石儿罗听得这话,脸上的笑容凝住,看向石辛。
石辛从容不迫,莞尔,对石儿罗说了几句。石儿罗对裴行俭道:“副都督说的正是,石真是我部的英雄。”
“哦?”裴行俭问,“不知可否一见?”
石儿罗道:“甚是不巧,石真牧羊去了,只怕今日难见。”
裴行俭笑笑,道:“如此,某下次再来。”说罢,吩咐在石辛营中处理事务的军吏,道,“待这位英雄回到,即刻告知我。”
听着这话,石辛和石儿罗皆微微变色。
“副都护,”石儿罗忙道,“不知为何如此急忙要见石真?”
裴行俭神色平和:“无他,某素来爱才,甚盼会面。”
“可……”
“不必劳烦副都护。”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众人望去,却见一个青年慢慢走过来,黝黑的脸上,长满了胡子,双眸的目光却深沉而锐利,“石真在此。”
风凉爽而缓缓,吹过大地,明净的水面上,起了层层波纹。
胡杨林外的平地上,石真挎刀而立,对面,裴行俭身着一件薄袍,手握宝剑。
“副都护,”石真淡淡道,“在大漠,剑不如刀好使。”
裴行俭微笑:“好不好使,不可以兵器定论。”
石真看着他:“兵器可不长眼睛。”
裴行俭目光平静:“无妨,三回合,石郎但拼便是。”
石真不语,拔出刀来。
裴行俭亦抽出宝剑,将剑鞘放在地上。
二人对峙片刻,石真忽而攻来,刀刃在阳光下划过一道清辉。
裴行俭不慌不忙,举剑相迎,兵器相撞,锐响碜人,围观众人都提起了心。
“大伯父!”石儿罗着急地扯扯石辛衣袖,“让他们停下才好,伤了谁都不是好事啊!”
石辛摇头,道:“这是他们双方愿意的,大漠里的规矩,生死自负,旁人不可打扰。”
石儿罗无法,只得继续张望。
只见石真的刀快而犀利,一招一式,透着杀气,可夺人命。而裴行俭虽近中年,却沉着不让,宝剑一看就知道是名家之器,身手敏捷,竟没让邵稹占去上风。
可到了第三个回合,裴行俭渐渐被石真的锐气所压,有守无功,显露败势。
石真趁着裴行俭防守空当,猛然一击。
“铛”一声,刀剑撞出火星,僵持得纹丝不动。
裴行俭望着那直逼面门的利器,眼睛微微眯起。
忽然,石真将刀一收,“锵”地入鞘,向裴行俭一礼:“三个回合已毕,石真失礼。”
裴行俭笑笑,也将剑收起。
“石郎哪里话,与高手比试,乃行俭之幸。”
围观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纷纷拊掌,重新露出笑容。石儿罗抹了一把汗,这才发现后背竟已经湿了。
石辛哈哈大笑,上前去,夸赞裴行俭刀法好。
“后生可畏。”裴行俭谦道,再看向石真,见他唇边虽带着浅笑,一双眼睛却睨着自己,似疑惑审视。
比武结束,众人皆散去,裴行俭见石真转身要走,道:“石郎,某有些话,想与你说说。”
石真驻步,回头看他。
裴行俭披了衣服,朝水边一片空地走去。
石真犹豫片刻,朝石儿罗使了个安慰的颜色,跟了上去。
“石郎可知晓,某为何见你?”走出十几步远,裴行俭停住,从容地看向他。
石真道:“副都护说过了,爱才。”
裴行俭颔首,正色道:“石真,金州都护府缺人手,求贤若渴,你愿意来么?”
石真看着他,道:“副都护若想将某收编,发一道令便是。”
裴行俭微笑:“可某还是想先问问你,金山都护府从不做强硬要人之事。”
石真面无表情:“某出身微贱,恐担不起副都督重托。”
意料中的答案,裴行俭不以为忤,却将话头一转:“洛阳邵氏,与足下是何关系?”
石真一愣,目中倏而聚起寒光。
裴行俭瞥见他按在刀鞘上的手指,莞尔,泰然自若:“不必这么看着我。十余年前,我曾在随军征突厥,在军中见过一位邵姓都尉,刀法了得,军中无敌。方才与石郎比试,路数招式,隐有几分相似,故而想问。”
“副都督看错了。”石真淡淡道。
裴行俭一笑:“如此。方才所问,石郎可再思索思索。某看人,首看其人品,不爱看出身。石真,我不管你这姓名是真是假,只一句话,西域大有可为,若有施展拳脚之志,不管你是谁,我可保你身无后患。”
石真的眼中掠过一丝疑虑之色,唇角勾勾:“副都护说话漂亮。”
“漂不漂亮,石郎可到我帐下看一看。”裴行俭道,“无论平民、贵族、刑徒、马贼,甚至突厥人、吐蕃人,只要志同道合,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