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辽东-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来牛岛接货,楚凡表示东印度公司的运力是非常充沛的,完全不用加藤家操心。

    最后加料黑火*药这事,楚凡首先表示九月之前一万斤完全没有问题,但前提是加藤家得为自己准备好三大原料其中的两个——硝石和硫磺,这两样东西在日本不仅产量很大,而且质量也很好。

    这两样原料楚凡要求纲三郎按三万斤给他备料,而且希望纲三郎日后在仓库里备足原料,以免耽误生产——楚凡的加料火*药可不仅仅拿来卖,护卫队要用不说,时贞那边也必须保证供应。

    至于那三名训鸽员和鸽子,楚凡先向十一郎表示了感谢,并请他代为向阿部忠本乃至木下丸的首领们致谢,同时他表示完全接受阿部忠本的建议,日后登州至长崎的通信必将畅通无比云云。

    关于天草四郎时贞楚凡倒没有说什么——阿部忠本都说了木下丸暂时不考虑和时贞合作,那他还能说什么?

    送走十一郎后,楚凡把凌明叫了过来,和他商量如何安置牛岛这名训鸽员的事情——登州和成山卫的点楚凡都不担心,就担心牛岛被倭国人给摸清楚了。

    “公子,这事你就交给俺吧,”凌明觑眼看着远处那三位矮小的倭国女子道,“保管把她盯得严严实实的……想摸俺们的底?门儿都没有!”

    交待完保密事宜,楚凡这才走向远远等在码头边的两个人,那是星取山庄范正龙派来的。

    问了两人的来历后,楚凡对范正龙这位办事处主任很满意——这两人都是他的福建老乡,知根知底,否则也不会被派来向楚凡汇报。

    长崎的办事处倒是没什么事儿,不过两人带来的一个讯息却让楚凡大喜过望。

    ps:恭喜江宣景大大荣升本书堂主,为致贺计,螃蟹周日再加一更,同样是上午9点:)

    ;

第一百九十四章 灌钢法() 
【星期四第二弹!此山是我开……好吧,打劫!打劫收藏、票票、打赏……哎哎哎,你别走呀,啥都没有给个评论也好呀:)】

    南山山脚,一处平坦的高地上,如荫的绿草中,围坐了一圈短打扮的人,圈子中央却是身着长衫的楚凡。

    “咱们先来看看这铁料,”楚凡端起手中那杆鲁密铳,挲摩着黑亮的枪管道,“诸位看看,这种铁料咱们能弄出来吗?”

    昨天下午范正龙派来的那俩福建人给楚凡汇报的情况是,幕府看来上当了,真以为偷袭三景台大营是岛津家干的,所以这段时间老有萨摩地方口音的人在长崎打听三景台这事儿,似乎是岛津家急于洗清嫌疑派来的。

    这让楚凡大喜过望,他原本担心当时喊那几嗓子已经露馅了,现在看来居然给蒙混过去了。

    心情好,精神就好,今天一大早楚凡就把那位从工部挖来的铳管工匠以及所有的铁匠都召集来了,商量生产和改造鲁密铳的事儿——想要造鲁密铳,当然得先解决材料问题;而铁匠铺子还没建,只能坐在草地上了。

    听他这么问,圈子中一位黑得像炭头的汉子接过鲁密铳仔细查看后,犹疑着开口道,“启禀公子,这是上好的钢料……俺做倒是做得出来,就是太费工。”

    楚凡看了看他,一下想起来了,他便是小花的爹王登海,“王师傅,你说说,若是你来造这钢料,一天能出多少?”

    “一天哪够呀?”王登海瞪大了眼,“俺不干别的,光叠打生熟料的话,三天估摸着能打出十斤左右。”

    别的几个铁匠也纷纷附和着点头,有的还在嘟哝,“俺手慢,估计得用四天。”

    “公子爷,这就是所谓的百炼钢了。”那位工部挖来的造铳管的工匠进一步补充道,他叫唐吉牛,今年三十八岁,可满脸细细的皱纹和他沉稳的气质让他看起来像个小老头。

    楚凡暗中哀叹了一声——这落后得令人发指的生产力呀!

    必须想办法改变一下,要不就这生产速度,一个月下来也造不出几斤钢材。

    可他又不是冶炼专业的,这怎么炼钢他哪儿懂呀?

    “这位师傅说的对,”王登海点点头道,“只是俺看这铳管的钢料,却还不是最好的,不是打造兵器那种百炼钢,估摸着跟造甲的钢料差不多……一斤生铁三斤熟铁打出的。”

    他这生铁、熟铁一出口,楚凡记忆深处某个名词一下被翻了出来:灌钢法!

    拜前世某点所赐,楚凡看了不少历史军事类的网络,其中就有猪脚改进炼钢方法的桥段,用的便是这灌钢法,把生铁烧化淋在熟铁上还是把熟铁烧化了淋生铁上楚凡记不起来了,但方法就该是如此。

    想到这里,楚凡细细问了一下王登海打铁的过程:原来是将生铁条和熟铁条叠放在一起,烧到红热状态后,用铁锤反复击打,直至二者融而为一;反复重复这过程,便能得到越来越多的钢料。

    摸清楚现在的生产情况后,楚凡沉吟着问道,“如果能把生铁烧化,淋入熟铁条里面,那不就能大大加快速度了?”

    王登海看了楚凡一眼再不说话了,其实他是在腹诽——果然是任事儿不懂的富家公子,想事情太简单,那生铁可是能烧得化的?

    “公子爷果然是博闻强记,”那唐师傅见王登海不说话,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为了避免尴尬,他赶紧解释道,“生铁烧化淋入熟铁,此乃灌钢法,嘉靖年间河南一带还有工匠曾用此法炼钢,只是这些年下来,此法已是失传……生铁烧不化!”

    生铁烧不化?

    楚凡有些懵圈,那唐师傅见他不语,补充道,“公子爷,即便是这灌钢法,据小人所知,也须反复锻打,方可得用……只是这锻打次数少些罢了。”

    楚凡此刻却在想熔化生铁的事,他问王登海道,“王师傅,你的打铁炉是烧什么的?”

    “回公子,是木炭,”王登海想都没想便回答道,“俺这两天刚把烧炭的窑子建好。”

    怪不得!楚凡恍然大悟,他虽然不知道炼钢的工艺,但基本的知识是知道的:炼钢炼钢,可不就要用焦炭吗?

    用焦炭的原因,就是因为木炭达不到能让生铁熔化的温度!

    焦炭!

    只要有了焦炭,灌钢法的瓶颈能便迎刃而解!

    至于锻打,这个就更好解决了——谁规定一定要用人力?风力水力不都可以用来锻造吗?当然这个现在不急,日后再解决不迟。

    想到这里,楚凡站了起来,昂然道,“王师傅,请你带我到烧炭的窑子去……我来解决烧化生铁的事情!”

    众人纷纷跟着他站了起来,却对他这话不以为然——这小秀才都不懂打铁,居然就敢夸下这般海口。

    一行人来到营寨西边的一个比较陡峭的山脚下,只见近乎垂直的崖壁上,已经开凿出一个一人多高的崖洞来,里面堆满了劈好的木材,看样子王登海已经准备封窑烧炭了。

    楚凡让他把木柴全搬出来,然后又让人从砖瓦窑那边拖来了一车上好的无烟煤——那是拿来烧砖瓦窑的——塞到了崖洞里。

    楚凡给王登海说,以前怎么烧炭,现在就怎么烧,于是王登海带着满腔的疑惑用泥封好了崖洞,在四周堆上木柴,点火烧了起来。

    因这窑需要烧三天,所以楚凡领着那位唐师傅回到了在建的营寨里,把另外两位挖来的工匠叫来后,拿出了孙元华试制的那支燧发火铳,开始琢磨如何改造鲁密铳的事情。

    三名工匠先是细细查看了那个燧发装置,一叠声赞叹构思精巧——这燧发火铳是兵部兵仗局试制的,他们工部军器局当然是一无所知——他们都是一辈子和火铳打交道的人,见到如此精致巧妙的火铳自然无比激动。

    “小师叔,到处寻你不见,你却原来在这里。”随着一声欣喜的呼声,孙和斗带着张子玉他们快步走了过来。

    一看到三名工匠手上的燧发枪,孙和斗一下激动了起来,“这不是我爹造的自生火铳吗?……小师叔,我爹对你这自生火之法,可是赞不绝口呀!”

    “承蒙孙师兄厚爱,”楚凡笑道,“这燧发装置,其实应该算是我和孙师兄一块想出来的。”

    “小师叔何必过谦?”孙和斗摇了摇头道,“我爹说了,没你指点,他绝想不到这……燧发装置!”

    他俩自顾自交谈,却听得一旁的唐师傅瞪大了眼。

    这么精巧的装置,居然是这年纪轻轻的公子爷想出来的?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牛岛尺 一() 
【星期四第三弹!满地打滚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测得铳管长四尺二寸……”

    唐吉牛用他那把挲摩得滑不留手的水曲柳木尺量过后,若有所思的说道,话还没说完,就被楚凡打断了。

    楚凡伸手要过他的尺子后,眉头皱了起来——只见这木尺长三尺,每一尺间均分为十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也就是说,这尺子的精度在寸上!寸以下只能靠估算!

    目测了一下,这尺子一尺约有三十多厘米长,也就是说一寸就在三厘米多,三厘米以下,只能靠感觉,这误差——楚凡简直不敢再想了。

    “……枪尾至铳管处木托长三尺一寸。”旁边那位拿着木制枪托测长度的木匠测完了,向楚凡汇报道——一支鲁密铳已经被完全分解开,成了一堆零件,三名工匠正在测各个部分的长度。

    楚凡瞟了一眼那木匠手中的尺子,似乎和唐吉牛的不太一样,他要过来后一比,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木匠的尺子比唐吉牛的,一尺长了不到一厘米,三尺加起来足足长出了一个指甲盖的长度!

    怪不得大明的鸟铳一个个都长得那么有个性!这样的工具,这样的公差,能长成一样才怪了!

    “公子爷,咱这尺子可和唐师傅的不一样,咱这是量地尺,他那是营造尺。”那木匠看楚凡一脸的惊愕,赶紧解释道。

    量地尺?营造尺?还有什么尺?

    “回公子爷,还有……裁衣尺,那是裁缝用的。”唐吉牛看楚凡脸色不豫,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楚凡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心中默念别发火别发火——他真是被明代这操蛋的度量衡气疯了!

    压下了心中怒火之后,楚凡又问了问体积和重量的情况,居然也和长度一样,各种混乱。

    看来,要想搞标准化生产,统一度量衡是要做的第一件事!

    “诸位师傅,以前你们在北京是怎么样的我不管,从今天开始,所有人用的尺子都要统一,一尺就是这么长!”楚凡举着唐吉牛那把营造尺扫视着三名工匠道。

    “公子爷是说咱们以后都用营造尺?”那木匠喃喃问道。

    “不!是牛岛尺!”楚凡摇了摇头道,为了让所有人对统一度量衡有个深刻的印象,他决定使用新名词,“从今以后,无论是铁匠、木匠、裁缝还是修建房屋的师傅,所有人!记住,是所有人!都要用牛岛尺!”

    说完后,他看了看目瞪口呆的三名工匠,继续道,“不仅是尺子,升斗也要统一!我将制造出牛岛升、牛岛斗!还有牛岛斤、牛岛两……别的地方我管不了,可在牛岛,咱们的所有度量衡都必须一致!”

    说完他让人叫来了石匠,和石匠一起手把手做了一把一尺长的石尺作为模尺,上面寸以下精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