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辽东-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兴冲冲奔了过去,粪兜随着她的奔跑在她腰间一撞一撞的。

    猛地,她站住了脚步。瞪圆了眼,嘴巴大张着足可以放下一个鸽蛋,手中的竹夹子也无声的掉落了——那三丛“草”,居然站了起来!

    吓傻了的小珠直勾勾看着其中一丛“草”中伸出一支手臂,手臂上还有一点寒光!

    那“草丛”呆立了一下后。最终收起了那点寒光,悄无声息地转身追赶早已离去的另外两丛“草”去了。

    直到三丛“草”都消失在小珠的视线范围之内,小珠这才感觉魂魄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发出了一声尖利的惨叫。

    “鬼呀~~!”

    ——————————————————————————————————————————————————————————

    就在小珠发出尖叫的同时,距离她二十多里远的牛岛南山山脚,两根厚重的石槽被竖了起来,插在了一个石台子上。

    石槽槽宽1分米,深却达到了足足3分米;石槽架好后,一块厚1分米的铸铁板顺着石槽插了进去,铸铁板的上缘正中央是宽达10厘米的一个刃口——说是刃口其实也不准确。确切的说,是一个横截面呈大角度钝角的突起,不过在这突起上,王登海锻上了不少刀刃钢。

    装好这块铁板后,王登海又举起一块铁板插了进去,上面这块铁板和下面的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它的刃口是朝下的。

    “珰”的一声轻响后,两块铁板严丝合缝地合在了一起,上下刃口间。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小孔。

    装好后,王登海朝一旁的楚凡点了点头道,“公子,这个……拉……拉丝装置准备好了!”

    楚凡走上前检查了一遍后。让老赵头他们把那五头牛牵了上来——这五头牛是买来犁那些实验田的。

    套好牛轭,楚凡亲自丈量和调整了五头牛的绳索长度,并把所有绳索都栓在了一个有着插销的铁套上,这才扭头吩咐王登海道,“王师傅,可以把软钢棒拿上来了。”

    王登海应了一声。从旁边抱来了一根直径8厘米,长50厘米的软钢棒——也就是掺了少量生铁的熟铁棒。

    抱来以后,王登海将软钢棒插到了早已点好的火炉中,烧到钢棒通红,这才用其他工匠合力,将钢棒抬到了上下铁板间,用那铁套上的插销把钢棒固定好。

    然后王登海和另一位工匠爬到了石台两侧高高的木架上,举起大锤开始有节奏地砸起上面一块铁板来。

    火星四溅中,两块铁板渐渐靠近,最后终于合在了一起。

    楚凡不顾炽热,凑上去检查了一下,确认铁板完全合上后,冲老赵头他们点了点头,后者吆喝了一声“驾!”,手中的皮鞭便响亮的抽到了牛屁股上。

    五头牛哞哞叫着挣扎了一会儿,绷得直直的绳索终于开始动了。

    令人牙酸的“滋滋”声中,通红的软钢棒被牵引着缓缓移动,最终从8厘米的钢棒变成了4厘米的钢棒!

    一直紧盯着的楚凡情不自禁攥紧了拳头,轻呼了一声“欧耶!”——拉丝工艺的第一步已经成啦!

    后面的工序就可以按部就班——4厘米再拉成2厘米,2厘米再拉成5毫米,铁丝就大功告成了。

    没错!楚凡想到的克制骑兵的办法就是铁丝网!

    蛇形铁丝网在二战中被证明是很好的阻拦障碍,而且关键是极易布置——几根木桩一插,铁丝网往上一挂就成了,要实在来不及,不用木桩也成!

    骑兵冲阵之前,在复辽军面前布置相隔4——5米的两三道一人高的蛇形铁丝网,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却完全可以遏制住骑兵的冲锋——当然,铁丝网上的尖刺是必不可少的!

    蛇形铁丝网的用处还不止于此,由于布置和收拾都极为方便,它也将极大减轻复辽军立营的劳动强度!

    这个时代行军中最头疼的便是宿营。一般行军到了下午寅时初刻,也就是三点过钟,便要开始停下宿营了——砍树、挖壕、立寨墙、搭望台、设刁斗……事情太多太多,没个四五个小时根本搞不定!

    所以这个时代行军速度每天只有几十里也就情有可原了——一小半时间都用来宿营了。

    有了铁丝网就好办了——营地百步之外围上个两三圈,每隔一段距离再挂上铃铛,警戒效果相当好;寨墙不用立,自然就少了砍树这个环节,至于望台刁斗?完全可以事先做好,到了地方直接组装起来便成了。

    这样的话,建立宿营地的时间将会被压缩到1个小时以内,也就是说,复辽军可以一直行军到下午6点!

    再加上复辽军本就一直在练铁脚板,行军速度冲上每天百里轻轻松松,楚凡觉得,日行120里才是及格线!——要知道,后世工农红军的24小时行军记录可是240里!

    机动性上来了,战场上占得便宜可就大啦——淮海战役的胜利,可不就是中原和华东两个野战军用铁脚板跑出来的?

    就在他沉浸在铁丝网试制成功的喜悦中时,却没想到牛岛西部沙滩上,正爆发着一场激烈的争吵。(。)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三百精骑() 
夜不收小队回航的时候都还好好的,到了西边沙滩时才吵起来。

    这次侦察,赵海把夜不收小队分成了三个小组,每组三个人,其余的人作为支援。

    他们潜入到水山附近后,三个小组便分头行动,隐蔽侦察,以便摸清这柳虞侯的根根梢梢。

    长草中一爬就是一天一夜,等到了约定返回的时刻,名叫孙文水,外号大水带着的那个组最先返回。

    他们回来时着实把赵海吓了一跳——他在集合点外围布置的暗桩愣是没发现大水他们,居然就这么让他们直接冲进了集合点!

    看着大水那满头满身细碎的绿色、黄色、灰色布条,以及大水那张用黄泥巴绿草汁儿涂得花花绿绿的脸,赵海都不用问,便知道公子发明的这个吉什么服效果真是杠杠的——连他们这些目光锐利的夜不收都给蒙混过了,那些朝鲜人还用说?

    大水他们悄无声息摸进来在集合点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所有战士都围到了他们三人身边,一边啧啧称道,一边嚷嚷着让赵海尽快为每人都弄一套——这吉列服是楚凡让牛岛上负责缝制衣服的女工们做的,时间仓促,只来得及做了九套。

    嬉戏打闹间,另外两个小组也抵达了,赵海当即带着全体16人朝十多里外的海滩而去——在那里,“飞燕”号正等着接应他们。

    9个鬼一般的夜不收把“飞燕”号上的水手们也吓了一跳,让满载而归的夜不收小队更加得意了。

    可就在回航的路上,毕老栓那个组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临回来时的那个朝鲜小姑娘——她也是此次侦察中唯一发现他们行踪的人。

    “老栓,你咋一到关键时刻就手软呢?”

    冯疙瘩跟了毕老栓好几年了,年岁比他还大些,说起话来便很不客气,“俺当时给你使眼色,你那意思你来动手,俺们这才先走的……可你倒好,到了儿还是下不了手。早知道俺自己动手还好了!”

    踞坐在“飞燕”号的甲板上,毕老栓深深吸了一口烟卷——他现在也喜欢上了登州产的这种烟卷,再不抽旱烟袋了——喷出一口浓浓的青烟后,轻轻地说道。“一个小丫头,何必呢!”

    冯疙瘩不干了,一撑甲板站了起来,“毕老栓!你他妈就是狗改不了****!……上次在盖州卫,就是因为你心软。饶了那个汉人包衣,结果害得俺们被鞑子撵!……肉瓜和瞎子怎么死的你忘啦?!”

    毕老栓脸色一下阴了,腮帮子上一抽一抽的,猛吸了一口烟卷后,把烟屁股踩到脚下,仿佛发泄般狠狠碾了两脚。

    冯疙瘩还待要骂,脚下一晃,却是飞燕号已经冲上沙滩了。

    下了船以后,二人再次争吵了起来,吵到后来差点动起了手。最后还是赵海上来分开了两人,一句“公子还等着俺们回禀呢”才算把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平息了下去。

    ——————————————————————————————————————————————————————————

    就在夜不收小队在沙滩上争吵的时候,他们刚刚侦察过的水山脚下,柳胜海正骑着他那匹高大的赤骝马,望着一片破败的宫殿发呆。

    没错,正是宫殿!或者说是荒弃了的宫殿!

    这还得从将近三百年前说起,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一统江南,终于让大都深宫里的元顺帝感受到了巨大威胁,他开始为自己和大元皇室准备后路。

    其中一条后路便是这济州岛——也不知元顺帝当时是怎么想的,他居然派了工部的官员来到了济州岛上。开始兴建行宫!

    行宫的位置,便是在这水山西北面;规模相当庞大,正正方方的行宫每道城墙长三里;行宫内部,则完全照着大都紫禁城的规制建设。

    当然。随着元顺帝被逐出大都、逃往开平,这座行宫建了一小半便中止了。

    不过行宫周遭那十多里长的夯土城墙,虽然在岁月中不断被侵蚀,大部分都还在,四个角的望楼也都还在,而城内已经建好了好几个殿。比如太和殿、武英殿和文华殿等等。

    济州重归朝鲜后,这座建了一小半的行宫自然就荒弃了,这就便宜了柳胜海这位济州岛东面的大土豪。

    说柳家是大土豪一点都不过分,早在耽罗星主统治时期,他们柳家便已是高门大户了。(螃蟹注:济州岛前身为耽罗国,其国王称为星主)

    以后历经新罗、高丽、大元和朝鲜各朝,柳家不仅没没落,反而越来越兴旺,中举出仕者层出不穷,在军队里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柳胜海的爷爷便是朝鲜军中的一名虞侯,他在继承家产的同时,也把这虞侯的名号继承了下来,当然,只是虚衔而已。

    经过多年的经营,柳家已经成了济州东部的主人——从南边川尾川到北面介竹银山一线以西,全都是柳家的牧场。

    这片土地上的上千户人家、几千丁口、近万人,不是他家的牧奴,就是他家的庄客!

    十来支巡丁小队日夜不休地为他巡视着这片土地,镇压牧奴、征收马课、调解纠纷。

    而真正让济州牧乃至朝鲜王廷都忌惮的,是柳胜海那三百多精锐家丁——个个都是家生子,受了柳家几辈子的恩,忠诚自不待言。

    是以柳胜海给予他们的,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东西:精挑细选的高大良驹,一人双马,可以保证一天之内,奔袭到济州岛任何角落!武器更不用说,一水儿精工打造的马槊,射术好的还配上了官制的骑弓,而三眼铳更是人手一个;人披甲自不待言,就连胯下骏马都覆了一层皮甲,等闲箭矢根本伤不了!

    这三百余精悍到了极点的骑兵是柳胜海纵横济州岛的王牌,也使他的野心勃发到了可怕的程度:他开始打元行宫的主意了!

    其实早在几年前,柳胜海就已经霸占了水山山顶的元行宫东南望楼,并逐步扩大自家后花园的范围,最终把元行宫东南角的文华殿包了进去,修葺一新后,给他最宠爱的第十八房小妾住。

    现在,这位胆大妄为的柳虞侯又把目光投向了元行宫那虽已破败,但仍无比恢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