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医女-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

    这个也是历代以来的规矩,但凡这种庆功宴,都会安排一些年纪适合婚嫁,并且依旧是清白身的宫女过来。酒宴上难免就有看对眼的,这样一来可以解决这些将领的终身大事,二来也可以借机放一批宫人出宫,省得这些人在深宫之中蹉跎岁月。

    靖王看着面前的这些将领们,这其中还真的是有不少都是光棍一个的,如今不用再去边关打仗,该是解决他们终身大事的时候了。“当然了,原本家中有媳妇的就算了,还是回去好好跟媳妇团圆吧。”

    众人一听这话,就全都哈哈大笑起来,“王爷这话有理,俺离家也有七八年了,中间就回去过两回。俺家媳妇在老家,伺候爹娘,养育孩子,也是不容易,俺可是做不得那负心汉呢。等京城的事情都有了结果,还请王爷恩准,给俺在俺们县城找个差事,到时候也能离家近便些,俺也该好好孝顺孝顺爹娘了。”

    此话一出,在座的众人心里都有些不太得劲儿了。他们离家从军,在外都是不少年头,这期间有的回家去看了一两回,有的根本就没时间回去。一想到家里白发苍苍的爹娘,还有未曾谋面的孩子,众人的心里,难免有些怅然。

    靖王当然也是明白众人的心思,于是便点头道,“本王已经让人安排了,原籍有家室的,尽量就安排回原籍,若是原籍已经没有亲人的,可以留在京城附近。你们回去,跟其余的将士也说一下,如果有别的要求,可以提前说出来,本王好让人安排。”

    如今北疆战事结束,虽然说不至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是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士兵。这些人都在北疆熬了许多年,也该是他们回去享福的时候了。靖王对待下属向来都是很关切,也非常愿意为他们多考虑一些。

    “放心吧,你们的前程,本王都会好好安排,这么多年你们随着本王出生入死,本王不会亏待了任何一个人。”靖王郑重的向众人承诺。

    靖王的话,众将士自然是相信的,于是众将士都纷纷谢过靖王。没有了顾虑,众人更是敞开了吃喝,大殿里的气氛,再次热闹了起来。别说,还真有几个年轻未婚的将领,跟旁边伺候的宫女看对眼了,当场就求了靖王。

    靖王也很高兴,在问过了那些宫女的意见之后,便点头同意了。并且许诺,十日之内,给这些人一起办一回亲事。那些还打光棍的小伙子们一听,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朝着身边寻找。

    庆功宴从中午开始,一直进行到了晚上。等到最后,众人都喝的醉了,靖王和绍远也被人敬了许多的酒。于是,酒宴便结束。

    庆功宴之后,靖王果然是按照当时所说的,派人一番核实,根据众将士的要求,给他们都安排了恰当的去处。普通军士有想要回乡的,都发了不少的银两,然后安排他们回乡去。如今北疆不需要那么多的守卫力量,还是让人家回家去一家团圆好好过日子算了。

    自然,那些优秀的将领,靖王是不会允许他们解甲归田的。如今靖王初掌朝政,还需要很多心腹的力量才行。不少将领被安排到了五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京畿大营,以及皇宫禁卫当中,有了这些心腹力量,靖王在朝中才能安如磐石。

    四月十六,绍远在宗室的见证下,于奉先殿祭拜了秦氏先祖,就算是正式的认祖归宗。同时,勇亲王府也已经预备了出来,礼部工部派人,按照亲王府的规格,开始收拾王府。

    与王府一同赐下来的,还有文韬和文平的侯府,那边倒是不需要费太多的工夫,稍微一收拾,也就可以了。自然,这些事情也不需要文韬和文平操心,工部自然会派人过来弄的。等到收拾妥当,他们再搬进去也不迟。

    王府和侯府都在修缮,再加上皇帝和贵妃都不许绍远和娇颜出宫,于是,绍远和娇颜俩人,就只能住在漪澜殿里了。反正他们住在哪里也都一样,没啥太大的区别,只等京城里各项事情都妥当了,他们还要回青山村一趟呢。

    绍远向靖王提出来要回乡的事情,靖王倒是也没有反对,衣锦还乡荣回故里,这是每个人的愿望。再者接下来还要预备绍远和娇颜的婚事,另外文平在京城也有自己的府邸,正经是应该把顾家人都接来。

    不过,靖王却是没有让绍远他们立即就回乡去,因为靖王也想着一起,他要去接苗素问回来。“远儿,你们暂时先等几日,父王这边还有一些政事要处理。三五日之后,父王与你们一起。”

    靖王的心思,绍远如何会不知道?他其实也很想将母亲接来,一家团圆。虽然不清楚靖王会如何安置母亲,不过绍远倒是也不担心,大不了母亲以后跟自己住,自己有亲王府,怕什么?

    就这样,靖王抓紧时间处理手上的事情,以便腾出时间,跟绍远他们去一趟青山村。为了接回心爱的女人,靖王也是接连熬了许多天,总算是把手里的事情处理差不多了,然后又把朝政大事托付给了方宰相等人。

    等到靖王将一切安顿妥当,就已经是四月二十往后了,此时娇颜身上的伤也养的差不离,于是就定下来二十二这天动身回青山村去。

    四月二十二的清晨,靖王带着绍远娇颜、文韬文平、朱泽青等人,从京城出发,一路朝着辽东府行去。

    文庆文景等青山村附近的人,也都跟着一起往回走。这一次回乡,文庆文景不仅仅是要回去跟家人团圆,还要接父母妻儿进京。他们如今都在京城有了差事,总不能把爹娘还扔在青山村里啊?

    这一次回青山村,其实还带着皇帝给顾承勇夫妻的圣旨封赏。顾家养育出文治文平文韬娇颜这么多优秀的儿女,尤其是娇颜,两次救了皇帝的性命,皇帝如何能不感激?

    娇颜已经是公主,也即将成为亲王妃,皇帝再也没什么可以赏赐的了,所以就只能封赏娇颜的父母。再者,如今文平是侯爵,总不好顾承勇还是一个六品的闲职,父亲的官职不说是比儿子高,但也总要说的过去才行吧。

    基于总总考量,所以皇帝才会让靖王带着旨意前往顾家。而对于皇帝的恩典,娇颜文平等人,当然也是很高兴的,顾家如今更上一层楼,也是他们这些做儿女最高兴的事情了。

    文韬跟着众人一起回乡,心情更是复杂。他离家一年多,如今婉凝应该早就生了孩子,也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更是不知道婉凝怎么样。他这个做丈夫的,也实在是没有尽到责任,太愧对婉凝了。

    这一次回乡,文韬定然是要接了婉凝进京的,同时,他还想把自己的名字从顾氏族谱上去掉。并不是他忘恩负义,但他毕竟是林家唯一的独苗,如今父母找不到,他总要恢复本来的姓氏,林家,总不能无后的。也不知道他的想法,顾家会不会同意,文韬心里,实在是有些忐忑。

819。第819章 微服私访() 
靖王带领绍远娇颜一行,回青山村,这路上可就热闹许多。 当朝太子,带着亲王公主,还有三位侯爷,数位将军出行,这个阵仗还能小了?

    各地的地方官一接到消息,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的迎接,生怕哪里做的不好。这可是关系到官路前程身家性命啊,不小心伺候着,那也就不用当官了。

    各地的官员都想办法招待靖王一行,不过,也不是每一处的地方官都能得到靖王的欢心。尤其是那些命令全城百姓出来迎接,又大摆筵席款待的,当场就被靖王一顿训斥,并且拂袖而去。

    反倒是有一处县城的知县,并没有大肆张扬,只是带着衙门里的一应官吏出来迎接。之后也没有弄什么特别豪华的宴席款待,只是安排自家夫人带着下人,给靖王这一行做了一顿家常饭菜,结果却是赢得了靖王的喜欢。

    靖王身在边关十几年,平时吃住都跟普通士兵差不多,他最是不喜欢铺张浪费,也不喜欢大摆排场了。对于地方官如此朴实的接待方式,靖王觉得非常合心意,于是就把那知县叫来叙话。

    那知县听说太子召见,以为是太子发怒了,吓得不行。一见到太子,便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赔不是,“殿下,不是下官存心怠慢殿下还有王爷公主。实在是这泰宁县太小,人口少,百姓日子过得也不宽裕,下官实在是没那个银钱置办酒席啊。”

    靖王瞧见这泰宁知县如此,知道他是想错了,于是便摆了摆手,“起来吧,孤并没有怪你的意思。今晚的饭菜,听说是你家夫人亲自动手做的?虽然很家常,可是味道却不错。你倒是个有福气的,有这样贤惠能干的妻子呢。”

    靖王没有发火,说话语气又十分温和,那泰宁知县虽然还悬着心,但是却不再浑身发抖了。他依旧跪在地上,“回殿下的话,下官跟妻子乃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当初下官也不过是乡下的一个穷小子,家里穷,又要供下官念书,下官的妻子不嫌弃下官家境贫寒,执意嫁了过来。”

    “下官一心走科举,也顾不上家里,若不是内子家里家外操持着,下官根本没法安心读书考试。后来下官中了同进士,被外派到此地做了知县,就把内子也接了过来。下官夫妻在此地已经八年,一直都想办法试图让当地百姓富裕起来。”

    “只是太可惜了,这泰宁县不产别的,到处都是石头。唉,这边山上的石头多得很,土层顶多有一尺,有的就是半尺左右,下面就是石头了。种地不打粮食,百姓的日子过得实在是不好。”

    “下官不能为百姓谋一份出路,已经是愧对百姓了,还哪里能拿着百姓的血汗钱去挥霍?故而殿下驾到,下官也没能预备像样的酒席招待,实在是下官的过错。”

    这位泰宁知县也是个实在人,他瞧着靖王的态度还算不错,于是就大着胆子,把当地的一些困难讲给了靖王听。不管靖王相信或是不相信,他最少是问心无愧的,哪怕是因此而丢官,他也不后悔。

    靖王一边听着这个知县说话,一边打量着这人脸上的神情。此时瞧着这位泰宁知县一脸忠厚,并且颇有些舍身取义的架势时,靖王就忍不住笑了。“你起来吧,孤并没有怪罪你。说实话,这一路走来,孤也见过了形形色色的各地官员。但是像你这么老实的,孤还是头一回见到。”

    “泰宁县有你这样的父母官,是百姓的福气。你也别急,泰宁县不富裕,这个与你无关,实在是天然的条件限制,这个也是没办法。泰宁百姓生活困苦,朝廷也会适当考量的。”

    靖王并没有多说,因为他并不清楚眼前这人说的是真是假,总不能听信他一个人的话,然后就随意的做出什么许诺来。“你先回去吧,孤明日会在这里歇一天。至于饮食等,也就不需要你们烦心了,孤会让人安排的。”

    泰宁知县知道太子不怪罪他,就已经高兴的不行了,再一听太子还要在泰宁县住一天,那更是乐最都合不上。不管怎么说,太子殿下曾经在泰宁停留过,这就是泰宁县所有百姓的福气啊。

    “殿下能在泰宁多停留一天,可是泰宁百姓的福气。殿下一行的饮食,还是交给内子吧,能给殿下做顿饭,那是内子的荣幸呢。”泰宁知县连忙道。

    对于这些,靖王倒是也不反对,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泰宁知县也算是有眼力见儿,连忙告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