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子旋的能力也就是这么一步步锻炼出来的。

    等他身体初长成,十四五那会儿,也得跟着出去率兵打仗。

    再过十几二十年,将军府的门楣将由他撑起来。

    莫子旋只听他二叔说:“不招惹,绝对不招惹,那黎锦才二十二,一下就成了我爹的师弟,我还能上赶着给自己找叔叔?”

    莫子旋:“……”

    老太君忍无可忍,在他儿子脑袋上敲了一下。

    老太君是个明白事理的,她屏退了其他人,问莫子旋:“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莫子旋说:“此次回京途中,孙儿与黎叔叔有过一番接触,能看出他有能力、又有风骨,不依附权贵。若是打出庞老的名头,那黎叔叔现在所做的事情,都会被庞老弟子的名气遮蔽,不利于他在算经方面的发展。”

    莫二爷拍手:“对,就是这个道理。”

    老太君也十分赞赏,但她还是补充道:“阿旋,还有一点你没想到,黎锦从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一路以来,连中四元,凭他如今的京城的名气,角逐会元乃至最后的状元也不是不可能。而如若满京城都知道他是庞老的弟子,那一定以为他以后会往书法方面发展,反而影响他的科举前途。”

    莫子旋认真的点头,他这是听进去了。

    老太君继续说:“虽然是这个道理,但他到底是你祖父和父亲的师弟,改日让将军府书肆的掌柜约他在书肆见面,老二,你得好生招待。”

    莫二爷脑袋低低的垂下去:“遵命。”不就是半个长辈么!他莫二爷不慌。

    黎锦每日奔波,被日头晒黑了一点。

    这日,小包子在黎锦进家门的时候,一路上都眼巴巴地瞅着爹爹。

    当他爹爹目光落在他身上的时候,小包子伸出白嫩的胳膊,与他的手背做对比,说:“爹爹黑。”

    黎锦:“……”

    秦慕文原本在抱着小山豹哄,文言忍不住笑道:“我就说他今日怎么一直问爹爹什么时候回来,原来就等着这一句。”

    就在这时,秦慕文怀里的小山豹突然出声:“爹……嘿!”

    黎锦:“……?”

    这可是他家二崽第一回叫人。

    秦慕文也一脸的呆滞,他家二崽说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依然只有一更qwq顶锅盖,作业还没写完。加更的话……在周二,我保证有加更么么哒】

    感谢 珥伽理x2、到底要不要读博、雪山肥狐 大大们的地雷~~~早安mua~谢谢大大们~~

    感谢 小蟹x2、春雨霏霏x5、全家最胖的草莓臘、纠结者x5、啊嗯x10、小桥流水、cwtlyfx5、六月x10、彷徨、敏敏敏、妖狐突突突、雾、故人西辞x5、羡羡呀x10、鸣廊x5、谢辫辫x2、十安x10、婧x111、嫁起灵x30、沈禹风、我是小西柚x10 大大们的营养液~~早mua~~感谢灌溉~~

第133章 第 133 章() 
听着两个儿子的话,黎锦脑海中蓦地浮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来。

    他晒黑也不是这一个月的成果。

    此前在宋先生那里学习; 早起出门的时候还能披星戴月; 中午回去就得顶着太阳走一个多时辰;后来去了府城; 日复一日的读书练字; 他练字可是在院子里、水池边,晒到也是不可避免的。

    只是最近一直在奔波; 晒得时间更多了点; 再加上小包子懂的东西越来越多; 才有了之前的场景。

    小山豹叫完第一句话后,他阿爹双目瞪大,道:“山豹会叫爹爹了。”

    至于最后那个发音不准的‘嘿’字,直接被他忽视了。

    二崽这时果然很给面子的说:“爹!”

    虽然发音依然不标准,但跟他哥哥刚学会说话那会儿叫的‘嗲嗲’有天壤之别。

    二崽会叫爹完美的抹去了黎锦刚刚收到的创伤。

    小包子也完全没意识到最开始弟弟说了什么。他高兴的道:“弟弟终于会说话啦!”

    小山豹会开口了,倒是让家里临近年关的喜庆气氛更浓郁了点。

    秦慕文让小茶给俩孩子缝新衣服; 买的都是上好的棉花,选用同色系的布料; 等到大年初一再给俩孩子一起换上,分外喜庆。

    而秦慕文则在给黎锦缝参加会试的衣服; 只是如今还没张榜公布具体能穿几层夹袄; 秦慕文暂时缝制的都是单衣和半成品夹袄。甚至还准备了一件皮衣。

    去年万云参加会试那会儿,朝廷就规定不能穿夹袄,以防携带夹带,只能穿单层皮衣。

    现在若是不早早的准备好布料和皮革,等到一月张榜公布后; 京城里所有卖衣裳的铺子都会加价不说,还不一定可以抢得到。

    眼看着马上就要接近年关,祝善依然每日雷打不动的往船坞跑。

    黎锦自然同去,这会儿工部还在当值的人少,他自己上手给船只模型做一些微调,身前身后没有人跟着,很是自在。

    以往,黎锦和祝善做东西的时候,身边总是会围着人,倒不是说盯着他们不让随意触碰。

    那些人也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只是劲头太大了些。很多时候黎锦和祝善也仅仅只有个念头出来,身边就一堆人问东问西,黎锦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除夕前日,黎锦和祝善先生也不再出门,而是留在家里过年。

    这一点清吏司的员外郎很是清楚,直接派人在这日给他们送了‘年货’。

    黎锦不知道祝善先生那边的情况,他这边就有二十两白银,皮革一张,黄花梨木一小块,禄米、鲈鱼、排骨等应有尽有。

    送礼的人穿着工部官服,见到黎锦后笑嘻嘻的,黎锦认出来,这人平时问他问题也是最多的。

    “这些都是员外郎大人安排的年货,我不过是跑腿。很多人想跟我抢,没抢过我。我要恭祝先生来年高中,平步青云。”

    黎锦笑道:“多谢。”

    那人道:“先生不觉得我烦就好。”

    黎锦外表看起来生人勿近,但其实问他东西的时候,他都会耐心的解答,甚至有些概念和公式嘴巴上解释不清楚,他就直接画草图来解释。

    确保提问的人有所收获为止。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黎锦在船坞的口碑直线上升。

    黎锦问他可用过饭否,这人很懂进退的说:“家里妻儿还在等我,改日定来上门叨扰。”

    工部都水清吏司不仅主管造船,还司掌稽核、估销河道、水利、桥梁等工程经费,河运的税收他们也能捞一笔油水。

    确实让人意想不到的富足。

    这人走后,秦慕文去摸那皮革,料子不薄不厚,单面光滑挡风,正好可以穿进会试。

    他说:“这比我挑的那件料子好,正好可以再给夫君缝一件皮衣。”

    黎锦听到他的话后,忍不住拉着他的手往主屋走:“之前那件就足够了,文文,会试也只允许考生穿一件皮衣。这张皮子留着给你和孩子们做冬日御寒的外袍。”

    秦慕文还想解释,“可是这件料子更好点。”

    黎锦笑着说:“科举拼的是学识和毅力,皮衣这一点点差距,改变不了什么。再说了,号房还有火盆,不会太冷。”

    秦慕文看着自家被晒黑一点,但却更加从容自信的夫君,只觉得心跳得很快。

    他跟夫君成亲七八年,孩子都有两个了,可他现在看着夫君,依然会觉得自己每一刻都在钦慕他。

    当晚,秦慕文窝在黎锦的臂弯里,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在刚生完小包子那会儿,夫君浪子回头,认真学习养家。那时他心底对夫君的喜欢其实没多少,却也觉得夫夫间这样就足够了。

    阿爹也经常教导他,一辈子太久,感情很难维系这么长的时间,自己做好分内之事,过得好,心理满足,不要在乎旁人眼光。

    可后来,他会为了挂念夫君,把小包子放在熟人家里,自己一个人大晚上去村口等他归来。

    或许,从那会儿开始,他想要的就不仅仅是‘相敬如宾’了。

    想到这里,秦慕文身体骤然有了反应,而他又和黎锦贴的很近,这一点微妙的动静,黎锦很快就察觉。

    作为哥儿,就算他发育的再怎么晚,如今二十一岁,过完年就二十二了,也算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情动之时身体的反应更是十分明显。

    在秦慕文躲闪之前,黎锦已经把他压在身下。

    窗前的油灯噼里啪啦炸着灯花,映着门后贴着的福字,还有屋内各种摆件,温馨到让人心动。

    而两人在雕刻着花鸟鱼纹的拔步床上被翻红浪,谁都没精力注意这些。

    =

    除夕夜,小包子、小山豹和小茶每人都收到一份压岁钱。

    小包子规规矩矩的给两位爹爹作揖拜年,不用秦慕文教,他都能说出长篇的贺词来。

    如今他虚六岁,其实真的算起来,包子才四岁半。

    黎锦打算等他过了五岁生日,再教他拿笔。毛笔与现代的铅笔不一样,小孩子手骨软,捏笔早了容易让骨头长歪。

    过了这个年小茶就十五了,到了该成亲的年纪,秦慕文也问了他的想法。

    小茶也知道主夫这是为了他好,当朝情况就是这样,女子或者哥儿年纪一大,就不好说亲了。

    但小茶想了好几天,还是摇了摇头,他跪在秦慕文面前,说:“主夫,小茶愿意继续伺候您和老爷,如果小茶真的要成亲,也希望夫君出身鸿雁村……”

    毕竟黎锦就是鸿雁村出来的,若是他嫁给鸿雁村的汉子,对方看在黎锦的面子上,也不会欺负他。

    秦慕文也看出了他的想法,说:“你有这个想法也在情理之中,但成亲这件事得两方都松口,我不能用老爷的名头仗势欺人。”

    小茶赶紧应道:“小茶知道,多谢主夫。”

    大年初五,黎锦带着秦慕文做的菜,拎着好酒去给祝善先生拜年。

    祝善家里人早就认识黎锦,接过他手上的礼,客气的把他迎接到书房。

    祝善原本正在解一串微积分,正好黎锦来了,他就不客气的抓壮丁,跟黎锦一起算。

    其实如今还没引入微积分的概念,只不过祝善的问题恰好可以用微积分来计算。

    这也难怪他算了这么久,才算了不到一半。

    黎锦看明白了题目,就拿了纸笔,开始重新计算起来。

    两人算到饥肠辘辘,黎锦祝善看着黎锦那边得出的结果,再听完黎锦的解释,佩服道:“还是修之厉害。”

    黎锦摇了摇头,没说话。

    他印象中,上辈子的话,微积分是晚清时候有学生留洋后,才引入带回国内的。

    而现在这个时代,算术题目有些与微积分类似,甚至可以说是典型的微积分,但却因为数字和公式都是繁体汉字,所以计算起来其实很难。

    但黎锦现在名望还不够,严格说来,祝善的名气也不足以在本朝推广使用阿拉伯数字来解决算术问题。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潜心研究算术,更不是每个人都乐意引入新事物来解决问题。

    所以,黎锦的这个念头,也只能暂时放下。

    中午的时候,祝善留了黎锦吃饭,饭桌上还有他的三个儿子。

    祝善今年四十七,他的孩子们比黎锦年岁都大,老大和老二也都在工部当值,老三还在考科举。

    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