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黎锦去了杏林堂,他跟掌柜的约好,若是同意出售‘消食丸’的方子,那就会在今日午时之前来杏林堂详谈。

    原本黎锦并不想靠卖药方赚钱,此前他开药的方子都是直接留在医馆里,任由吴大夫和周贵查阅。

    再说了,消食丸的方子又不是他研究出来的,所以他也不想据为己有。就跟他写诗不愿意借鉴自己上辈子背过的名诗是一个道理。

    但这次是掌柜的主动提起,再加上黎锦现在正缺钱。

    黎锦也是个普通人,还没孤高冷清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就算他心里有个疙瘩,也只能先卖掉这方子了。

    不过,他写下方子的时候,最开头一句就是:“此方来自一本无名古籍,并非黎锦所创。”

    大山楂丸的方子在他上辈子也没有专利,已经属于科普类的药方。这倒是可以减轻一点黎锦的心理负担。

    掌柜的笑道:“黎大夫虽然不是原创,但也有传道之恩,不必对自己要求太严苛。”

    掌柜的其实说的没错,现在医馆大夫手上的方子有几个是自己原创的?

    黎锦收下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苦笑说:“多谢掌柜安慰。”

    午时过后,黎锦请同窗几人去百食坊吃饭,又去隔壁的酒家抱来一坛上好的酒酿。

    他说:“不出一旬我就要跟举家迁去府城,在这里先跟各位说声告别。”

    陈西然惊讶了,但他更多的是欣喜:“我也打算去府城。”

    许子帆和周祺则会去县城,每个人都做好了打算。

    等到聚会结束,黎锦找小二要了杯浓茶,坐在原地醒了会儿酒,这才坐着李柱子的牛车晃晃悠悠朝家里赶去。

    作者有话要说:  【早安,今天又要……三更????我能不能两更啊……小声打个商量】

    感谢 sunshinex2、wsfd、满目桑华、小妖修成仙儿、我想做英雄 大大们的地雷~~感恩~~

    感谢 青丝绾阑珊x10、敏敏敏x3、青桐、木木木x10、听说我很酷x8、zyumx15、uandx36、夏目x10、素年x5、顾白鸾x15、llq沁沁x20、蓉蓉x2、谢谢你x10、吃杏就暴毙x5、秀殿^з^~x20、凛奈凉冉x28、半条毛毛虫x2、青天宇见你x10、青争之伊x2、风吹过x2、小说有毒x2、瓶子1000x5、O_ox2、3737x20、行走玛雅、兔子先生x6、皮皮虾x10、哈哈x10、艾 敏x5、小白糖的猫猫、依依然然、落香、曹*妮妮*x5、迪迪迪迪x5、橡树x10、MYY、千凰魈、晓风残月x10、康莊大道任我行x20、小心塞x10 大大们的营养液~~感谢灌溉

第75章 第 75 章() 
当晚; 黎锦把银票拿着给秦慕文看。

    少年微扁的杏眼瞪圆; 说:“阿锦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黎锦说:“我把消食丸的药方卖了,换来五十两银子。”

    秦慕文没再去看那张银票; 纵然那是他出生以来见过的数额最大的钱了。

    因为他明显更关注自家夫君,他能察觉到黎锦的情绪。秦慕文为黎锦解开盘扣; 又端来水给擦脸。

    他的声音温软; 带着抚平人心的魔力:“阿锦; 为什么有些不开心?”

    黎锦说:“因为大山楂丸的药方不是我所创; 只是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如今却卖药方赚钱,心里有负罪感。”

    秦慕文抱住他,依然是温软的语调,“我之前很喜欢看杂书,正好有关于此方面的介绍。”

    他顿了顿,说道:“大有裨益的独创秘方在京城一般都可以卖上千两; 再不济; 只要是独创的; 至少都可以卖三百两银子以上。

    至于那些非独创的药方,且看效用如何; 五十两到一百两之间定价都可以。

    阿锦提前说了自己的方子不是独创; 再加上咱们镇子小; 所以掌柜的才给你五十两。”

    黎锦一愣,原来掌柜的之前说的那句话根本不是宽慰,而是行内的定价本就是如此……

    不得不说; 黎锦跟自家小夫郎接触的越久,就能发现他身上更多吸引自己的地方。

    之前心里的疙瘩被秦慕文这句话完全解开,让黎锦有点跃跃欲试,甚至还想去卖个做皮蛋的法子。

    不过他也仅仅是想想而已,这样的来财方式,他不想再经历第二遍了。

    但若是他能根据《九章算术》和自己脑海中的知识,编撰出简化版的启蒙算术,那样应该可以赚不少银子。

    秦慕文凑近了,说:“阿锦,今日喝了酒。”

    “恩,你要来尝尝是什么味道的酒吗?”

    秦慕文惊讶:“可是阿锦根本就没有带酒回来。”

    黎锦直接吻上去,两人鼻息交接:“尝出味道了吗?”

    秦慕文原本可能想羞涩一下,但思维被黎锦的话带跑,他居然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摇头:“没有。”

    黎锦强忍着才不去欺负他,他家小夫郎怎么如此乖啊。

    黎锦洗了澡后把人抱在怀里,跟他说自己的打算。

    “我明日从水路走去府城,先去挑好房子,然后等我回来接你和包子。”

    小包子原本都睡着了,结果听到黎锦说了‘包子’两个字,他知道在叫自己,居然突然睁大眼睛,“嗲嗲。”

    黎锦赶紧把小包子抱起来,哄他睡觉。

    幸好小包子平常没这个点儿醒过,身体的生物钟让他没醒来多久,又很快睡着了。

    秦慕文指了指睡着的小包子,小声说:“他现在知道‘包…’是在叫他,机灵着呢。”

    黎锦沉默了一下,只想感慨自家崽怎么这么聪敏啊。

    他之后说话若是涉及到包子,都用黎若来代替了。果然,小包子还不知道自己大名就叫黎若,对这两个字丝毫没有反应,睡得很香。

    第二天一大早,黎锦把秦慕文和孩子托付给李柱子的媳妇照顾,道谢后便带着干粮,背着箱笼,前去镇子上。

    镇上其实有个船舶的停靠点,但还不算码头,此前中秋放河灯都是在那里放的。

    原本元月十五镇子上也有庙会,但那时候距离二月县试已经没多久,又是寒冬,最后他还是选择跟夫郎和孩子呆在烧了地龙的家里。

    从镇子上到府城的外城,顺风的话,只需要一个白天的时间。

    但若是不顺风,那就得晚上把船停靠在岸边,自己找个寺庙或者客栈住一晚上。

    水路沿途大多就是山,有客栈的几率不大,大部分有经验的船家都会选择在临近府城的寺庙借宿。

    这还是黎锦第一次坐古代的船,没有任何动力设备,只靠着一根竹篙,就能平稳的漂浮在水面上。

    出了镇子后,河流的宽度剧增,流速也更加湍急,河岸两边的景色像画布一样,一寸寸展现。

    黎锦站在船头,背着手,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但他却好像一点都感觉不到冷一样,只顾着欣赏周围的景色。

    无非就是好山好水,但却能在半山腰看到若隐若现的青瓦飞檐,让人仿佛置身画中。

    黎锦突然想作画了。

    船家说:“读书人,别吹风太久了,容易着凉。”然后他招呼船头的老太太给黎锦一碗姜汤,“喝了这汤,你再看也不晚。”

    黎锦笑着道谢:“多谢了,我第一次坐船,此前没未过如此美妙的景色。”

    “俺们天天见,都觉得这没啥了。不过,初春那会儿,山上的雪还没化,河里的冰都化了的时候,看到的景色才是真的好看。

    但是那会儿俺们不敢行船,直到有船能漂到府城又漂回来,俺才敢出船。”

    要不然河里没化开的冰可以把船撞个大窟窿,到时候连人带船都沉入河中,这就要命了。

    黎锦说:“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船家还是第一回见到如此好说话的年轻人,他说:“你跟其他人不一样,之前我还载过一个读书人,他嫌俺不会说官话,一直假装听不懂俺说话。

    俺当时以为他真的听不懂,结果送他到了府衙,接他的人也也是一口咱镇子的方言。”

    黎锦再次沉默,最后只能生硬的转了话题:“这天都快黑了,咱晚上住哪儿?”

    船家此次主要运一些镇子上特产去府城,捎带一个人,还能多赚一笔钱,他也很乐意。

    船家听到黎锦问话,果然忘了刚刚自己想说什么,他回答道:“前面拐过去有个寺庙,我一会儿就停那旁边,我们直接睡船篷里。

    你是读书人,可以去寺庙借宿,不收钱的。”

    黎锦点头应下,古时很多考生都在考进士之前,选择到处游历。

    寺庙对读书人确实很友好,甚至有的人家里房子漏雨,就会长时间的住在寺庙念书。

    故此,古时很多文人墨客与僧人关系和谐。甚至成为挚友。

    天还没完全黑下来的时候,黎锦就下了船,背着行囊,爬了三百多级台阶,到了寺庙门口。

    扫地的小僧见到黎锦的打扮,就直接说:“施主可是来借宿?”

    “正是,天色已晚,行船怕有危险,只能前来叨扰。”

    “施主客气了,我寺还有许多空房,施主请随我来。”

    小和尚把他带到后堂,有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僧人客气的让黎锦把身份文书拿出来。

    检查完毕后,直接给黎锦分了一个靠河岸的屋子。

    “寺庙规定,每个时辰都得敲钟,还请施主见谅。”

    “贵寺能让在下借宿,已是感激不尽。”

    等到僧人走后,黎锦才打量自己的屋子,一张床,一个蒲团、一个案几和一盏油灯,房间虽小,却也五脏俱全。

    天已经完全黑了,黎锦去斋房吃了素斋,回屋后点亮油灯,把白日看到的山景、水景都画下来。

    画完后已是深夜。

    黎锦和衣躺下,还没彻底睡着,就听到铜钟悠远的响声,尾韵绵长。

    他脑海中突然冒出来两句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他这借宿的不也是府城外的寺庙么?客船上的船家和老太太每次在此休息的时候,也都能听到钟声。

    翌日一大早,黎锦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背起行囊,在佛堂前上了一炷香,就再次出发了。

    这天午时,黎锦就到了府城外,他付钱后,赶紧进城。

    黎锦先找了一家客栈,最近不是科举考试期间,客栈生意惨淡,三十多文就能在外城找个干净的客栈。

    他找了店小二打听府城内管房屋租赁购买的负责人。

    店小二给他指了方向:“客观是要找王先生吧。进入内城后,从正街往前直走,第一个巷子往左拐,大门一直敞开的就是王先生的住处。”

    “多谢。”

    黎锦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了所谓的王先生。

    在古代,府城、县城乃至镇子上房屋的买卖和租赁都有专人在管,要买房得先去找他,筛查买主的购买条件,随后才会给他挑房子。

    这也就是说,就算买家和卖家商量好了,也得先来负责人这里登记,然后负责人还会去询问邻里的意见,邻里不答应的话,这房子也卖不了。

    王先生首先查看了黎锦的籍贯和村长的知情书,又看了他仅剩亲属名单。

    他皱了皱眉:“你这个资料不太行,财力不丰厚,又无族亲,我给你办不了。”

    黎锦说:“王先生,后面还有文书资料。”

    王先生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