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秀杰说:“没有人; 讲郎来了; 快点,他特别严格。”

    宁兴书院的教谕都是举人出身,给秀才们上课;而讲郎则是秀才出身,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给童生们讲课。

    黎锦坐下后; 讲郎也刚好踏入门槛。大家齐齐对讲郎行礼。

    讲郎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身材瘦小; 看着面相就很严肃。果然; 他看到讲堂里的新面孔; 也没多管,直接开始点人开始背书。

    但也知道照顾新来的学生,点了黎锦只让他随便背一段《圣谕广训》。

    黎锦这也是第一回上学堂; 感觉有点新奇。

    但他发现就算学生年龄不一,却也没一个浑水摸鱼的,大家都积极的背书,听讲郎讲课的时候也都埋头抄笔记。

    讲郎不愧是宁兴书院的,他虽然只有秀才功名,却讲解的十分透彻。

    甚至在很多时候会鼓励学生自己讨论,课堂气氛完全没有黎锦想象的那么古板。

    最让黎锦惊讶的是,每个学生,不管是年逾半百的老童生,还是年纪小如邹秀杰,辩论起来谁都不饶了谁。

    在这样的气氛下,黎锦也提出了自己的观念,“诸位且听我一言,在下黎锦,对此句的理解……”

    他到底是医学生,喜欢用数据说话。

    有理有据,最后与自己的结论遥相呼应。

    讲郎听着,自己在矮几前一直书写。

    等大家辩论的差不多,讲郎也搁下笔,留下今日的试四书文题目,学生拜过他后,他带着讲义直接出门。

    邹秀杰转过身,看着黎锦,赞叹道:“黎锦哥,你这个辩论真的绝了。”

    黎锦谦虚道:“超常发挥。这跟我想象的教育方式很不一样。”

    邹秀杰说:“可不是么,这位讲郎就喜欢让大家辩论,他还在讲台上给每个人打分!”

    黎锦真的惊讶:“讲郎能知道每个人的名字?”

    “当然啊,每个人开口说第一句的时候,都会介绍自己,他就把你话中的主旨都记录下来,回去打分。”

    黎锦沉默了,没想到当时讲郎一直在奋笔疾书,原来是在做记录。

    邹秀杰说:“走走走,我们去吃素斋,下午基本上是自由活动,住宿的学生不能出书院门,只能在房间温习功课或者睡大觉。”

    陈西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了过来,惊讶的大叫一声:“素斋?”

    邹秀杰当着陈西然的面,更没好气,他说:“你捏捏我脸上的肉,这都是几天跟你吃肉的战绩。我父亲下月来看我,若是发现我胖了,还不得觉得我没用心读书,扣我的月钱?”

    陈西然心有所愧,因为他发现自己也胖了。他即将面临和邹秀杰同样的烦恼。

    于是陈西然决定委曲求全:“走走走,吃素斋。”

    吃完后,黎锦邀请几人下次沐修去家里烘房,给冷清的家里带来一点人气儿。

    两人自然一口答应,邹秀杰一脸的羡慕:“我本以为黎锦哥跟我们一起住宿,没想到他直接把夫郎带到了府城,人生赢家啊。”

    陈西然关注点不在这里,他说:“邹秀杰,你为什么把阿锦叫哥,管我直接叫名字?”

    邹秀杰一口咬死,不肯把陈西然叫哥,陈西然无奈道:“你难道要我跪着求你吗?”

    邹秀杰:“行啊,那样我肯定叫。”

    陈西然:“……”

    黎锦没管这俩斗嘴的人,说:“今日我订的书柜案几都该到了,我先回去,明日见。”

    “人生赢家。”

    “就是。”

    黎锦往回走,完全不知道此刻赵双在自己家里,跟秦慕文笑作一团。

    “阿文,你绝对嫁了个好男人,我今早本想试探他一下,结果他看都我不看我一眼,直接大跨步的走了!”

    秦慕文轻笑:“双双,你下次可别这么做了,要不然他真的避你如蛇蝎。”

    秦慕文一点都不傻,去年中秋前后那头牌的事情,李柱子的媳妇儿都告诉他了。

    当时李柱子的媳妇儿还说:“那头牌本来要带着百两银子嫁给黎锦,有了这钱,黎锦就能直接在镇子上买房,买良田……但他都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阿文,嫂子看你也是个乖孩子,好好跟着阿锦,他绝不会亏待你的。”

    赵双还在拍桌,“他已经避我如蛇蝎了好不好!

    你不知道我当时看着他几步就走了大老远的心情,我从来没见过走路就像跑一样的人。”

    秦慕文说:“双双,我知道你想说男人都是三心二意的,但我真的信我夫君。

    你以后不要再这么试探他了,这对我也是一种伤害。”

    赵双敛了笑意,道歉说:“好嘛,我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以后我见到你家夫君就靠墙走。”

    “你这人。”秦慕文佯装嗔怒。

    两人就在院子坐着,听到大门响,赵双说:“我走了啊,明儿我再来找你玩。”

    秦慕文说:“好。”

    赵双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看也没看黎锦一眼,从他身边走过了。

    秦慕文上前几步接过黎锦的篮子,说:“他就是赵双,这几日一直过来陪我聊天。”

    黎锦脑海里还有刚刚那人穿的素白衣服,十七岁的年纪。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他刚搬来的那几天,为了融合进来,经常会跟街坊邻居唠嗑,听他们说些碎嘴的话。

    当时有人说某家有个哥儿,十岁就说亲了,男方跟哥儿是青梅竹马。长得可俊俏一个少年郎。

    用街坊的话说就是:“因为少年郎俊俏,有个富商的闺女想嫁给他,派媒婆上门提亲了,结果那少年郎都不同意。”

    街坊又说,“那少年郎坚持说自己有婚约,最后那富商闺女说自己不介意做平妻,那少年郎还是不愿意,说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

    黎锦当时没说话,有个年轻人也是新搬来的,他问:“然后呢?这可是神仙眷侣的故事啊。”

    街坊语气冷淡到了微妙的地步:“四年后,哥儿十四岁,少年郎十九岁。娶妻那天,少年郎走水路迎娶哥儿,突然下起大雨,船翻了,死了好多人。那个少年郎也死了。”

    黎锦一时失声。

    旁边的年轻人还在追问:“那个哥儿呢?他殉情了吗?”

    街坊瞪了他一眼:“什么殉情,哥儿那也是一条命,自然得活着。”

    要不然,还有谁能把那风光霁月的少年郎记一辈子。

    少年郎的父母有很多孩子,他死后几年,家人都逐渐淡忘他了。

    能每年在中秋、元宵、重阳、除夕记着他的人,只剩下那个哥儿了。

    年轻人赶紧道歉:“对不起,我话本子看多了,那最后怎么着了?”

    “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最后,毕竟那事发生到现在才过了三年。但哥儿从那天之后,整日只穿素白或者黑色衣服。”街坊说,“你如果早上起来早,说不定偶尔还能看到他。”

    年轻人腿抖,说:“这真的是话本子吧,黑白衣服不是黑白无常吗?”

    黎锦当时有事要忙,后面的没仔细听,他本以为这是那街坊编出来的故事,也没在意。

    现在他才察觉,赵双……好像就是那段故事的主人公了。

    年纪和穿着打扮都对的上。

    这么一想,黎锦问秦慕文,“赵双跟你说什么了?”

    秦慕文‘啊’了一下,说:“我们天南海北的聊,我以前喜欢看游记和杂书,他正好也喜欢看,而且有些地方他好像真的去过一样,说的比书上还要详细。”

    黎锦想,这恐怕是他那位少年郎曾经去过,然后告诉他的。

    黎锦没有直接把赵双的伤疤揭露出来,他只是问:“赵双可有跟你说过家事?”

    秦慕文说:“说了,他是家里的老幺,前面有两更哥哥,都早已娶妻搬出去了,他们家只有他和父母住。”

    “他还有说其他事情吗?”

    秦慕文仔细的思考一下:“没有了,我们聊的最多的就是蜀地游记,或者就是府城里哪家的布做衣裳好看。”

    黎锦略微思忖一下,看来赵双也只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不会有其他心思。

    黎锦净了手去抱着小包子,教他讲话。

    但小包子依然固执的‘咿呀’!

    过了一会儿,黎锦订做的东西都送上门了,他让人把案几和书柜放在书房,剩下的储物柜、梳妆台、四方桌和椅子都摆在外院。

    等到人走后,黎锦自己把这些东西抬进内院的屋子里。

    家里到底有小孩和哥儿,不方便外男进入。

    随后,黎锦温习了算术书,又写了一篇策论,他这也算考试复习,毕竟还是挺想争取一下算学部助教的职位。

    七日的时间眨眼就到了,当天早上,黎锦再次见识到讲郎记笔记的功夫,整个人已经波澜无惊。

    下午,黎锦按照要求,去会馆参加助教的考核。

    开考前,大家对着监考的老者作揖,随后才领取答卷,准备考试。

    虽然考前没有搜身,但监考人员除了那名老者外,还有四位教谕。

    参加考核的仅仅十八人,就有五名考官,根本不可能让人有作弊的机会。

    黎锦看到算学题后,先把题干提取出来,列在素纸上,再做计算。

    这样无疑简化了拗口题目的难度,不出一个半时辰,黎锦就写完了算学题,开始思考策论的立意了。

    策论题目:鱼鳖数罟材木

    黎锦没考过院试,不知道院试的策论不会直接从四书五经里挑一整句话出来,而是会提取关键词,上下几句拼在一起。

    若是考生基本功不扎实,那就完全不知道题目出处。

    黎锦起初确实懵了一下,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句不正是出自《寡人之于国也》么?

    就在他思考的时候,黎锦没发现,那原本坐在首位的老者,已经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

    老者正是宁兴书院的山长,上次凑巧跟知府大人一路,见过黎锦一次。

    他作为山长,见过不少写的好的策论。黎锦那边府试的策论在山长看来,恐怕连中等都评不到,只能作为中等偏下。

    要知道,山长平时看的策论,都是举人们、甚至还有进士书写的。

    黎锦这才区区一个府试,策论能入山长的眼,这已经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山长见黎锦起初一直在素纸在写写画画,好像对算学题丝毫没有思路,不禁有些失望。

    但很快黎锦就开始在卷面上誊抄,他才忍不住去看了一下……

    这一看,山长突然觉得被打脸。

    黎锦居然把三道题都写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十点之前卡·还欠三更】【今天的二更在晚上九点。】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而题目却用原文,截字凑成。题目:鱼鳖数罟材木】

    感谢 生生、傻等等和傻软软、成王、竹影 大大们的地雷~~早安

    感谢 伤痕累累的疯子x10、醉眠花下x2、青丝绾阑珊x5、风信子89x10、星之尘哀x20、笨笨x6、心若安然x6、小说有毒、shuisesex10、SOULx15、豆丁x2、徐明葭x10、槐凉昭x3、小小北x10、十月、125、zyumx5、鸟宝宝、半条毛毛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