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翟耀辉他们都背对着芽儿,没看到芽儿的小动作,倒是进厨房的一行人把正好转身的芽儿那吸溜口水、苦大仇深的小表情看得一清二楚。

    叶卿她们几位到底跟这位受宠的小姑子不太熟,虽然觉得刚才那有几分孩子气的小动作在小姑子做来格外的娇憨可爱,也不好意思打趣,倒是赵清这当干妈的和丁香这当小婶子的异口同声打趣道,“芽儿,嘴馋了?老母鸡炖的汤底香吧?”

    这就跟馋媳妇偷吃东西被人抓了一个正着时的尴尬一样,芽儿手放在小肚子上都不知道该往那儿摆,,羞得耳朵根发烫,舔着厚脸皮嘻嘻一笑,“香!”

    厨房这边本来就没多少活,人又多,不大会午饭就准备停当。

    而客厅这头,因为小辈们都不在,商量婚嫁事宜的众人少了两分顾忌,也简单直接起来。刚才气氛再好,再聊的再热络,最后也无法回避婚姻最市侩的现实。

    杜爷爷是直脾气,也是急性子,见杜爹他们你来我往的跟几家亲家磨牙打机锋,清清嗓子,开诚布公道,“各位亲家,都是为人父母的,咱也知道大家在操心什么!放心,别人家的婚事怎么操办,咱们也怎么操办,一分一毛也不差孩子们的!当然,几个孩子我们肯定也是一碗水端平。

    咱们家虽然都是农村户口,孩子嫁进来后看着拖累挺重,不过,皓宇他们爹娘都还年轻,不需要孩子们贴补,在生活上绝对拖累不了孩子!”

    杜爷爷几句话顿时把大家刚才藏着掖着、语焉不详的话题直接给摆到明面上,别说杜爹他们摇头失笑,就连几家亲家脸上也烧的慌。

    作者有话要说:要不说越过长假越累呢,下午被朋友叫走陪她家小朋友过儿童节!心虚中,别说准时了,第二更也真的够短的!

    明天端午节,提前祝一声快乐!

第727章() 
杜爷爷这辈子最自豪的;莫过于这和和睦睦的一大家子。其实;天底下所有的长辈都一样,辛苦操劳了一辈子;图的不过是儿女孝顺,日子遂顺如意。

    都说家和万事兴;对杜爷爷来讲自己这辈子活的值。谁家儿孙比自己的孝顺?谁家儿孙比自家的出息?自己一个只念过两年私塾;大字才识得几筐的乡下老汉,从来没想过,托孩子们的福;后半辈子的日子过的如此安乐富足;舒心畅意。

    别看杜爷爷整天唱黑脸,经常敲打杜皓宇他们;心里何尝不因他们而自豪。

    今天准亲家们登门做客,当着亲家们的面,老爷子当然少不了替孙子美言两句。不过,说出来的话不仅让杜爹他们哭笑不得,也让几家亲家脸色讪讪有口难辩。

    “各位亲家,你们也别担心皓宇他们兄弟多,自家孩子将来嫁进来不好相处,更难免摩擦龌龊!……都说兄弟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咱们家的孩子都重情好义,懂得兄友弟恭!

    皓宇他们八个从小就在一个炕头上睡,一个大锅里吃饭。虽然说是堂表兄弟,但长这么大,他们兄弟从来没抢过一口吃的,拌过一句嘴。小时候经常一起挨揍,长大后经常一起揍人,这些倒是真的!

    我们做长辈的一碗水端平,亲自言传身教教导出来的孩子,我们自己有信心。哪怕以后成家立业,他们兄弟肯定也是相互扶持,不比一人单打独拼有底气?”

    杜爷爷眯着眼,微微抬着下巴,笑眯眯的看着几家亲家,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上不自觉的就带出几分自夸的情绪,赤红的脸膛愈发红润。

    话外之意不言自明。你们担心妯娌关系复杂,我们还担心你们家闺女吹枕头风,让他们兄弟离了心呢!他们兄弟间真要有了龌龊,说不得是你们家闺女怂恿的呢!

    杜爷爷是真有这番顾虑,话里话外理所当然的就带了出来!不过,他是长辈,哪怕几家亲家听出来老爷子的话外之音,嘴角直抽,面色讪讪,偏偏不能说老爷子这话说的偏颇!

    活了半辈子,平时见多了市井间众生百态。说实在的,兄弟离心,婆媳龌龊,闹的家里鸡犬不宁的,十有六七是媳妇枕边风吹得厉害。

    见几家亲家似乎听明白自己的意思了,杜爷爷抿了一口清茶,继续道,“再者,等孩子们将来进了门,就分出去单过。都说远的香近的臭,皓宇他们以前没结婚,偎在我们身边,图下班后能吃一口热乎饭。等他们结了婚,就出去单独过他们自己的小日子。一来他们自己住着自在,二来,我们也清净。

    至于结婚的房子,他们几个都是大学生,单位也不错,工作也都有好几年了,前些日子还说单位分房子的事呢。就是单位没分房,他们也都有一进齐整的小院,收拾收拾就能当新房。至于我们,平时周末节假日的,他们过来看看就是了!”

    杜爷爷嫁过闺女,知道嫁闺女的父母看重的是什么,一条条都掰开揉碎了讲。越说,杜爷爷越觉得自家孩子条件不差!

    虽说话糙理不糙,但杜爷爷刚才这几番话讲的直白,几家亲家脸也越烧越红,一个劲的喝茶掩饰脸上的失态,仿佛他们不愿意让闺女在身边孝顺伺候长辈似的,虽说心里还真这么想过。

    嫁闺女和娶儿媳妇的标准永远不同。嫁闺女,就想着小两口出去单过多肃静。娶儿媳妇想的则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终于可以享儿媳妇的福了!

    因为杜家老爷子几番话下来正好说到心坎上心虚处,哪怕李父他们平时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脸上的笑容渐渐的维持不住,表情僵硬的很。

    借着端茶杯喝水的功夫,彼此相视一眼。刚才,有一件事他们好像是想错了。杜家这些长辈是慈善明理,亲家看着也是性情厚道之人。但杜老爷子明理归明理,明显是一个脾气冲的。嘴巴就跟刀子似的,刀刀到肉,偏偏又让人无法辩驳。

    杜爹他们早习惯了自家老爷子的脾气,歉意的朝几家亲家笑笑。虽然老爷子的话也说到自己的心坎上,但见亲家们笑的那么僵硬,想岔开话题,偏偏老爷子压根不给大家插嘴的空。

    “各位亲家想必这会心里还在嘀咕,咱们家老头老太太也太多了点!这一点,大家也不用担心将来孩子嫁进来要伺候两代公婆……咱家芽儿孝顺,她早就说了,她给我们养老。这不,这栋院子就是前些年咱家芽儿买的……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住在一块,也不孤单……”

    比起上次韩畅她们过来做客时,说起这栋让人眼热的院子,杜爷爷语气相对的委婉多了。不过,几家亲家尴尬的连耳朵根子都烧的通红,心里多少有些小疙瘩,也不知道这老爷子是有心还是无意!

    这栋大宅院敞亮疏阔,雕廊画栋,一花一草古朴清幽,价值所在不仅仅是这栋院子值多少钱,他们说不替闺女眼热那肯定都是假话。

    但一琢磨老爷子前面那番话,说是结婚后让孩子们分出去单过,实际上未免是不愿意让孙媳妇外孙媳妇住。不过,老爷子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惦记这院子,未免也太难堪了一些。

    客厅里,气氛热络。坐在主座上的李爷爷他们笑的云淡风轻,心里则在偷偷的竖大拇指,也是频频端着茶杯,挡住弯起来的嘴角。

    杜爷爷满脸真诚,语气语重心长。而几家亲家不知道是恼的还是臊的,差点抬不起头来。心里反复安慰自己,自家图的是人品,不是人家的大院子。

    杜爷爷不是没注意到几家亲家脸上的尴尬,但说话就这习惯了,还是见李老哥端茶杯又给自己打了一个眼色,语气这才渐渐柔和下来,“各位亲家侄子、侄媳妇,你们也别嫌我老头子说话直。咱们谁家的孩子都是宝,今天难得大家都过来做客,当着众位的面,我先是把咱家的情况给抖落清楚,省得孩子们稀里糊涂的嫁进来,以后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

    “杜叔,瞧您老说的!”几家亲家嘴里附和着,脸上只剩下干笑了!这老爷子,下马威和甜枣都让他给说了!

    其实也难怪,要不是这老爷子大智若愚,这一大家子人哪能这么齐心?

    不过,杜爷爷一服软,几家亲家表情也缓和了不少。罢了,舍身处地的想一想,换做他们,说不定比这下马威还厉害!

    一时间,气氛重新回暖。杜爷爷那几番话虽然不大中听,但无疑是给几家亲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来之前的重重顾虑让杜家老爷子这么一说,似乎都不是事儿。

    说实话,这么直截了当的亲家真少见!谁家结亲,娘家婆家不跟打口水仗似的,你要彩礼,我争嫁妆……

    “各位亲家放心,孩子嫁进来,我们肯定当亲孙女看。咱们家在京城根基薄,孩子们以后还少不了你们当长辈的帮衬!虽然咱家没有大富大贵,但我们保准孩子受不了苦!”

    大开大合的直来直往,是杜爷爷说话做事的习惯,但也不是不会说场面话。

    才刚习惯了杜家老爷子说话时的短兵相接,听老爷子突然把话说的这么漂亮,就连最持重的李父也不由一愣,赶紧笑着又递了一句,“有杜叔您这句话,我们哪有不放心的!”

    其他几位当父亲的也是迟疑片刻后才连连附和,心里暗暗苦笑。难怪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老爷子到底比他们吃的盐多。

    而杜爷爷软中带硬的话说够了,这不话题一转,慈眉善目的聊起了家长里短。

    杜家二叔他们还住在老家,晚几年,肯定也要搬到京城,这事儿,杜爷爷也少不了提前把话搁在这儿。

    当然,至于不用担心杜家二叔搬到京城后生活花费的问题,杜爷爷故意没讲,赡养父母本来就是儿女的责任!

    谁说老爷子性子直,这不,故意耍了一个小心眼。

    早几年,杜皓宇他们八个也都学芽儿使劲折腾房子。当时他们兄弟商量好的,直接把一进小院和一间店面记在自己父母名下,这几年的租金都是父母收着。

    而杜家二叔他们在老家,这些年也都挣了不少家底。早些年,听了芽儿的劝,在县城盘下二十几间店面。然后,尝到了甜头,租金攒够了接着盘店面。

    虽然说是落后的小县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过去了。县城里做小生意小买卖的就跟那雨后春笋似的,这不,这些年不吭不响的经营下来,每年光坐着收租金,收入就颇为可观。

    收租金即清闲,还旱涝保收,最重要的是比寻常的双职工家庭收入都多的多!

    周围乡里乡亲的,只知道杜家兄妹几家的孩子有出息,哪怕知根知底的都不大清楚还有这么一笔额外的收入。

    更别说,杜家二叔他们勤俭了大半辈子,都是闲不下来的人,还有别的营生,足够平时的嚼谷。日子过的虽然不显山露水,家底殷实的很。

    腰包鼓实,交谈间,杜家大姑她们的腰板能挺多直就挺多直。哪怕亲家们都是吃商品粮的城里人,不是教授,就是工厂领导,自家条件也不差啊,有房有粮!

    厨房那头准备好午饭,翟耀辉他们端着七八个火锅炉子进来的时候,客厅里的话题也到了尾声,这几门亲事基本上是说定了。

    见翟耀辉他们端火锅炉子进来,几家亲家才发现竟然这个点了!

    本来七家人一块过来,就没想着在这里吃饭。再看杜家人更多,粗粗一算怎么也有五六十口子人,这午饭压根没法吃,赶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