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潘英后,关道文和关盛杰立刻拜了下去,齐声说道:“草民见过潘大人。”

    “不必多礼,两位请起。”

    潘英扶起了两位,接着又看到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然后竟然主动朝李子霄拱了拱手:“想必这位就是李将军了。”

    潘英今天的态度,让李子霄一阵疑惑,这些眼高于顶的文官,何时主动对他们这些武将行礼了。

    “潘大人客气了。本官正是李子霄!”李子霄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潘英眯着眼睛看了看李子霄,说道:“李将军,听闻你此次来扬州,还带来了上百名精兵,是吗?”

    “潘大人应该早知道才对,我记得前些天还有谣言说,本官带重兵越境,有谋反之嫌呢,潘大人难道忘了?”

    李子霄笑着说道。

    “这……,李将军不要去在意,李将军都说了,那些都是谣言。”

    潘英被李子霄这么一挤兑,哪怕是老脸再厚,也不由得红了,打哈哈的说道。

    “本官此次只是回家省亲的,没带多少兵马,只带来了一百二十名亲卫而已。”

    这个时候,心里着急的潘英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李将军,这次本官是奉了知府林大人的命令,来请你出兵相助的。

    本官现在也不管你带来多少兵,现在本官要暂时借调包括你在内的这些士卒,你可愿意?”

    李子霄一听是林永年派他来的,就知道一定出事了,但却不动声色的问道:“潘大人,出什么事了?”

    潘英神情严峻的说道:“我们得到消息,有一伙倭寇正在朝扬州逼近,人数多达上千人。

    现在扬州城内兵力严重不足,需要征调你和你的士卒,望你能识大体,同扬州守军共拒倭寇。”

    “有倭寇流窜到扬州了,这不可能吧?”

    潘英此话一出,大厅里的人都惊呆了,已经两百多年从未遭过兵灾的扬州,难道今天就要陷入战火吗?

    “到底怎么回事,倭寇怎么可能侵入至扬州地界来,海安卫的那些屯军,难道全都是死人吗?”

    一旁的关道文听后,不禁又惊又怕,不敢相信的说道。

    “根据我们现在初步的判断,这次这伙倭寇应该不是从东面来的,否则泰州会事先发觉的。

    这伙倭寇出现在南面,估计是顺着大江流窜而来,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还想先想办法守城再说。

    所以我们才来请李将军相助。”

    “潘大人,难道扬州城的兵力,难道还不足以抵御那些倭寇吗?”

    李子霄没有急着答应,反倒是觉得有些奇怪。以扬州城内的兵力,不应该对倭寇这么恐惧才对。

    (本章完)

第251章 迎战倭寇() 
251汉人血性怎么可能被阉割

    这么大一个扬州城,怎么也能凑出三四千守军,而且还有高大城墙拒守,仅凭那些装备简陋的倭寇,怎么可能短时间内攻进来。

    只是时间稍微一长,周围各处卫所的卫军应该就会得到消息,赶来支援扬州。

    那时危机自解,还需潘英拉下老脸,过来请他相助。

    潘英听完李子霄的话后,有些尴尬的说道:“目前扬州城里只有一千余名兵丁和一千多民壮,这么点人要防守四个城门和城墙,很是捉襟见肘。

    而李将军手下这百余亲卫,必定是精锐,赶得上几百兵丁啊,故而需要李将军的帮忙。

    李将军放心,只要这次能打退倭寇,本官即刻为李将军上表请功!”

    此时为了哄李子霄派兵,潘英放下了架子,许了一大堆惠而不实的空头支票。

    李子霄依旧冷静的问道:“倭寇距离扬州城大约还有多远?”

    “现在倭寇应该到扬州南门城外了,林知府就在南城门亲自指挥御敌呢,还望李将军尽快带兵上南门增援。”

    潘英急切的说道,心里一阵憋屈,自己何时要对一名丘八低声下气,要是让同僚们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样嘲笑自己。

    这个时候,李子霄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说道:“没问题,本官立刻带人上南门抵御倭寇。”

    这一次李子霄当然不会束手旁观,先不说林永年现在是扬州知府,看着林婉儿的份上,他也得帮林永年一把。

    再者,他真想见识一番,祸乱大明沿海海疆上百年的倭寇,到底有没有传言中那么凶狠,厉害,对上自己的白龙军如何。

    在关府里,李子霄一边指挥着手下亲卫列阵出城,心里却是发出一声叹息,感到一阵悲哀。

    他怎么也没想到,此时偌大的扬州,有近八十万人口,每人吐口唾沫就可以把那些倭寇给淹死。

    可现在事情却反了过来,满城军民竟然被只有数百人的倭寇,给堵住了城门口,而不敢出去。

    上至扬州知府,下至士卒,皆任由倭寇在城外,掠夺财物杀害平民,试问这样的官府,这样的军队要来有何用。

    难怪历史上,不久的将来随着清军入关,在扬州会发生‘扬州十日’这样的人间惨剧。

    历史上,史可法在坚守扬州时,偌大的扬州城能征召到的士兵,竟然只有万余人。

    面对三万满清人的进攻,守城的士兵开始阶段还能顽强抵抗,但随着史可法的被杀害,他们士气立马崩溃。

    跳墙的跳墙,逃跑的逃跑,导致城破后被杀害的百姓,竟然达到四十余万,堪比后世的南京大屠杀。

    想到这里,李子霄就觉得一股怒气冲天。

    此时的华夏,从朝廷到民间,到处都能嗅到一副昏沉、腐朽的气息,当官的贪财怕死,百姓也是厌倦当兵。

    有句古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在李子霄看来这句话,根本狗屁不通。

    没有铁钉,人们用什么建筑房屋,没有当兵的,谁来保卫国家,最后百姓只会沦为异族的猪狗,任人宰杀。

    可惜这种观念此时早已经深入人心,想要改变人们这些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李子霄发誓,他一定会重新激发华夏民族的血性。

    让人们看看,华夏族人不仅是最勤劳的民族,他们同样充满血性,面对敌人他们一个不畏死亡。

    后世李子霄总算听人说,什么华夏早已没有正统的汉人了,上千年的民族融合,汉人早就全变成了异族血脉。

    每次听到这些说法,李子霄就觉得说这些话的人,脑袋有大坑。

    妈的,异族总共才多少人,华夏有多少汉人。

    上亿汉人竟然被区区几十万外族人的血脉融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难道TM的异族血脉比华夏人强大?

    李子霄认为,民族融合是必要的,华夏族人不但只能有汉人,但汉人的血统必须占据正统,也一定是占据正统的。

    还有人说,华夏上千年的儒家学说,阉割了汉人的血性,李子霄也不可同,那都是一群不祭祖宗的不肖子孙,为自己的失败找的借口。

    儒家学说确实讲究仁义,道德,这是做人的基本,否则只知杀戮,****那和畜生有什么分别。

    但儒家从未主张过,对敌人也是如此,该杀的也是要杀的,孔子从来都是随身佩剑的。

    那些歪曲污蔑儒家学说的,你可见到,你们的祖先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开创了灿烂的时代。

    而你们呢,你们这些后世子孙,无法成功,就开始埋怨祖先的不对,在外锅一些阴谋家带节奏,你们也随着跟风。

    殊不知,你们现在的行为,如果让九泉下的祖先知道,他们恨不得活不过宰了你们这群不肖子孙。

    他们终生守护,视之比生命都重要的东西,却被你们说的一文不值。

    如果等你老了,你的儿子指着你的鼻子,将你的一生说的一无是处,你会作何感想。

    再说,血性怎么可能被阉割,你以为那东西是猪啊,血性只会被隐埋,但它一直都在汉人的身体里。

    只能说,是现在的朝廷,此时的社会风气,扼杀了汉人的血性,承平的年代,不再见到杀戮,让人们已经忘记敌人的凶残。

    但汉人中,从来都不缺英雄,总会有一批人在民族危难时站出来,可是这些终究是个体,大多数汉人的血性,一直都被埋没。

    这对历代朝廷对待士兵,武将的待遇有着一定的缘故,那些为国家奋战到死的士兵,往往死后连妻儿老小都无人侍奉。

    试问,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愿意当兵,愿意为国而战,没有家,何来的国,何来的民族。

    在李子霄看来,此时华夏这条巨龙,已经陷入了沉睡,而过不了多久,这条巨龙的龙头更会被换上一条虫头。

    百年之后,肥嘟嘟的龙身,就成了西方狩猎者最眼红的宝贝。

    而寄居在龙首位置的那个虫头,才不再也龙身如何被分割,反正又不是自己的身体,爱割多少割多少。

    李子霄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重演,他有一天或许会取代龙头。

    他也要做一个铁血的龙头,带领亿万百姓,千万国土组成的龙身,翱翔天际,傲立东方。

    而李子霄早就在白龙军中,实施起了重新激发士兵血性的政策,军功制,抚慰金储备,英烈祠,就是他的三大手段。

    也正是因为如此,白龙军的将士才能作战英勇,悍不畏死。

    因为战场上的军功,不仅能带给他们尊重,荣誉和优良的待遇,更能让家人也享受这种荣光和待遇。

    哪怕他们战死了,他们的家人也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赡养,他们还能享受后世子孙的祭拜和香火,让后世子孙记住他们的名字。

    但如何激起华夏百姓的血性,这和激发白龙军士卒的血性,还不太一样,李子霄需要好好想一想。

    不过,现在他首要的是,先宰了来袭扬州的那批倭寇再说。

    这次,扬州城外来袭的倭寇首领,是一个名叫藤田平浩岛国的流浪武士。

    自从三年前,他追随的主子,在岛国和其他大名的争斗中失败以后,他就成了没人要的孤魂野鬼。

    此时的岛国,还处在战国后期时代,各地大名崛起,战火纷飞。

    失去了主子,哪怕藤田武艺还不错,也只不过是条丧家之犬,很难糊口。

    最后,在岛国混不下去的藤田,就在岛国搜罗了数十名同样落魄的武士,来到了明朝沿海做起了强盗。

    就这样,他的势力慢慢的壮大起来,联合了其他几股海盗后,他们的人数曾一度发展到了数千人。

    他们一般都是在福建和江浙沿海一带掳掠,但是好景不长,前段时间他们得罪了,此时明朝东南沿海一带的霸主郑芝龙。

    被郑芝龙派重兵四处追杀,死伤了五六百多人,连他们所在的团体都被打散了。

    实力大减的藤田,最后只好带着残部,流窜到了远离福建的江苏一带,苟延残喘。

    但当他来到江北一带的时候,他发现这里因为倭寇出没远没有福建一带频繁。

    所以这里明军的防卫更加松懈,明军那些卫军更加不堪一击。

    而且,这里的富裕程度不输给福建沿海,大城,商队到处都是,他数次行动都得手了,让他的实力重新恢复了不少。

    这不,最近已经抢上瘾了的藤田,竟然打起了扬州城的主意。

    当然了,一来是藤田也不没有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