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鞑子军纪严明,士兵勇武不畏死,战场上对于逃兵,他们有着残忍的惩罚,他们也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鞑子兵与白龙军一样,以军纪森严著称,而且他们更强调的是个人的武勇。

    鞑子兵若是单论个人战力、作战经验等,客观的说,绝大部分鞑子兵都比白龙军的士卒要强。

    但同样的,白龙军也有鞑子兵没有的东西,鞑子兵在团体配合与纪律方面,就要比不上白龙军。

    李子霄采用的是后世士兵的训练方式,平日里的阵形训练,就非常严格,并且简单。

    长枪兵只学突刺三招,三招练上成千上万边,动作一走形,训练军官的大棒子,立刻就打下来。

    这使得白龙军长枪兵的拼刺三招,让他们练的无比娴熟,剩下的就是要求战斗时,他们要协同作战,共同出击了。

    要是单个真正鞑子遇上单个白龙军长枪兵,说实话,白龙军的长枪兵完全就会被人家虐到死。

    这些八旗鞑子兵,那一个不是从小战斗,历经无数场杀戮战斗活下来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

    李子霄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他强调团队配合了。

    白龙军一个熟练长枪兵,只需要三个月便可以训练出来,只要给李子霄时间,他完全可以拉出上万的长枪兵。

    而鞑子总共才多少人,那怕是这种情况下,以二换一,甚至三换一,拼掉鞑子兵,说实话李子霄都是赚的。

    李子霄的这种训练方式,太适合大规模拉出队伍。

    说的不好听点,李子霄手里金钱要是充足的话,他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补充白龙军的消耗。

    而鞑子兵可就不行了,一个真正鞑子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磨砺,是形成不了的。

    而他们那些仆从军,像刚刚组建的蒙古八旗,以及未来鞑子即将组建的汉八旗,这些士卒相比起真正的鞑子可就要差远了。

    其实,这也是鞑子高层的无奈,他们的族人太少,损失的和补充的不成正比,只能启用这些蒙古人和汉人士兵,补充他们手中兵力不足的窘况。

    当然,这种长枪兵更像是一种廉价的炮灰,白龙军中真正的核心战力,是他们的火器营。

    这种长枪兵目前来说,还非常适合李子霄此时的现状,随说有些残忍,但却也是无可奈何。

    未来等李子霄手里掌控的地盘大起来,实力强一些,或许他会重新定义长枪兵的存在。

    白龙军这种平日里残酷的训练,所带来的好处,此时也开始体现出来。

    在双方肉搏时,白龙军的士卒们配合得很默契。

    李子霄平日里教导他们的,‘以多打少,抱团取暖’的打法,更是让他们发挥的淋漓尽致。

    例如,只要有可能,白龙军的长枪兵从不单人作战,最少都是一哨人,对上不同的敌人攻击时,他们一拥而上。

    数把大枪一起刺去,整个哨的队伍是一往无前,甚至是漠视自身的生死,一个劲的长枪突刺。

    任凭敌人如何花哨的战技,他们统统都是一枪刺去,这种近乎于同归于尽的打法,让鞑子兵什么武勇技艺都挥不出来。

    鞑子兵的单兵作战能力确实强,但是遇上白龙军长枪兵,少则三四把长枪刺来,多则十几把长枪同时刺来。

    任凭你就是三头六臂,也抵挡不了那么多齐齐刺来的长枪。

    这种以命换命的打法,那些鞑子兵们是极为不愿意的。

    他们南下入关,只是为了来抢东西的,并不是为了消灭多少明军。

    保存实力,掠夺人口财富,壮大自己,削弱敌人,这也是目前鞑子军实行的政策。

    毕竟和此时摇摇欲坠的大明相比,关外的鞑子实力还是太弱了,蛇吞象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历史上,要不是李自成攻破皇城,逼死了崇祯帝,给了那些贪生怕死,又不肯揭去他们虚伪面具的明官伪君子们,正式向鞑子效力的借口。

    崇祯死后,要是没有那么多开关献城,投降迎敌的大明官员,鞑子要想入主中原,依旧是千难万难。

    那些大明官员最后,甚至宁可给鞑子当奴才,也要对付李子成的顺军,他们难道真的是想为崇祯报仇嘛!

    要是崇祯知道他死后,突然冒出这么多忠贞之士,会不会在九泉之下笑活过来。

    当初崇祯在临上吊前,喊出的‘朕非亡国之君,满朝尽是亡国之臣’,就可见此时大明朝廷那些官员的揍性了。

    还是此时大明朝廷,下到黎民百姓,上到宰相将军,国家民族的意识太差,改朝换代,在他们看来无所谓。

    反正谁当皇帝不一样,他们都要给人家当奴才,既然大明已经没了,那就投降大清喽!

    李子霄要想在华夏百姓心中,树立大华夏民族国家的意识,还需要太长的时间去做。

    后世华夏的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也是在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历经百余年的灾难史后,才完成的。

    后世华夏亿万百姓上百年的不幸,甚至让华夏失去了争霸全球最佳的时间段,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时代。

    李子霄要的就是斩断这个罪恶的源头,只要不让关外鞑子入主中原,未来哪怕不是他做皇帝。

    换成其他任何一个汉人朝廷,也不至于让华夏沦落到两百年后,任人鱼肉的惨状。

    此时,车阵中的李子霄回过神来。

    他看到最后三十多个崩溃而逃的鞑子兵,颜色变得坚毅起来,鞑子不可战胜的神话,要在他的手里终结。

    这些鞑子逃窜的速度很快,还没等白龙军的长枪兵冲上来,他们就纷纷向车阵外跑去。

    看到鞑子兵败退,站在车阵当中,负责指挥此战的刘重,立刻命令长枪兵停止前进,让鸟铳手们压了上去。

    “砰砰砰……”,一阵炒豆子般的枪声,又响了起来。

    炒豆般的枪声不断响起,那些向后逃跑的鞑子兵一个个向前倒了下去。

    他们获得了一种从古至今一名战士,最为耻辱的死法,那就是被敌人从后面打死。

    自从关外野猪皮头子努尔哈赤一来,还真没有鞑子在面对明军战斗时,出现逃跑的。

    关键是,这些鞑子兵逃跑都没逃得了,面对六百白龙军鸟铳手,两百人为一排齐射的三段街,这三十个逃跑鞑子的下场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三十个最后逃跑的鞑子兵中,真正属于八旗鞑子的只有区区四五个人,其余的都是仆从军士卒。

    那些八旗鞑子也确实凶悍,他们在损失惨重时,在冲到白龙军车阵前后,依然悍不畏死的冲杀到最前面,当然死的也就最快了。

    “耻辱,这简直就是咱们大清国的耻辱啊!”

    在后面观战的阿连哈看到这一幕,也是被气得脸色发青。

    什么时候无敌于天下的大清勇士,竟然会在战场上把后背露给敌人,让敌人一一打死。

    这种事情在以前,那是无法想象的,但是今天他竟然就活生生的,发生在他的眼前,而且还是他的手下。

    阿连哈的的身体,也在瑟瑟发抖,一是因为生气,二则是因为害怕。

    随着他手下这三百士卒战死,他刚刚带着两百骑兵,打算从两翼攻击白龙军的,却又撞了钉子。

    在快速变阵的白龙军鸟铳手攻击下,他手下骑兵损失三十多骑后,又灰溜溜的撤回来了。

    此时,他手里原本整整一个牛录三百镶蓝旗鞑子,外加三百包衣奴才仆从军六百余人,到现在就只剩下一百七十来骑了。

    以白龙军车阵中,白龙军那凌厉的鸟铳手,仅仅依靠他手里这一百七十来骑兵,根本不可能攻破白龙军的车阵的。

    这也就意味着,扎别克交给他的,攻破这支明军的任务,他是不可能完成了,还几乎全军覆没。

    他们这一次进攻,可谓是碰了头破血流,如此损失,估计已经是此次鞑子军入关后,付出的最惨重的伤亡了。

    其他好几路此时正在到处劫掠的鞑子队伍,全都加起来的损失,估计都没今天他们这一路损失的多。

    此时阿连哈在心里想着,在自己后面观战的扎别克大人,估计是不会放过自己这个败军之将的。

    他左右环视了一下身后,还剩下的一百七十余名骑兵和十几名白巴牙喇兵,这些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铁骑。

    既然现在自己的命运,今天已经走到了尽头,那么就让这仅剩一百七十来名忠心的下属,陪自己一起殉葬吧!

    阿连哈缓缓的抽出了自己的弯刀,高高举起弯刀。

    他身后的一百七十多属下骑兵,也跟随着他们牛录的动作,抽出了自己的兵器,准备跟着自己的牛录去光荣的战死。

    阿连哈以略带悲腔的声音,最后大声的喊道:“大清国的勇士们,跟随我进攻,咱们大清的勇士,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本章完)

第301章 时代不同了() 
301‘围营骑射’

    (今天的章节奉上,兄弟们,求求收藏和订阅啊!!)

    阿连哈此时决心带着,自己这一个牛录的,最后一百七十来名鞑子骑兵,发起最后一波死亡冲锋。

    “阿连哈,你想干什么。”

    阿连哈的话刚喊完,一声暴怒的声音就在阿连哈的身后响起。

    紧接着,一根马鞭从后面抽在了阿连哈的身上,是扎别克在最后关头,带着手下亲卫赶过来了。

    “阿连哈,你这头蠢猪,你已经损失了我们大清整整一个牛录的兵力,现在你竟然还想带着,这仅剩的勇士去送死吗?

    我大清国的勇士的性命,岂容你这般挥霍,你简直就是我大清的耻辱!”

    扎别克骑在马上,一边痛骂着,一般使劲的用马鞭,抽打着阿连哈。

    阿连哈不敢抵挡,只得默默承受着扎别克马鞭的抽打,到最后跳下了马,跪在地上痛哭不已。

    扎别克的力气非常大,抽了数十鞭后,硬生生将生牛皮制成的马鞭,都给抽断了。

    扎别克真的是被气坏了,整整近四百人就这样没了,其中还包括一百多名他们镶蓝旗的旗丁。

    那可都是他们镶蓝旗中,历经数年战斗不死的老兵啊!

    每一个都是精锐,每损失一个都不知要过多久才能补充上来,转眼间半个多牛录就没了,他不心疼才怪。

    他们镶蓝旗在鞑子八旗中,本就属于下三旗,兵力本就不多,全旗能战之兵也不过六千来人马。

    这也是鞑子最大的限制,他们的族人太少,全族不过十几万人。

    就算他们按照三抽一计算,他们能召集的能战青壮,顶多也不过寥寥四五万人,差不多也就是此时关外鞑子的全部兵力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还生活在东北北面茫茫大山中的野女真族,也不不知道有多少,还过着茹毛饮血的野人生活。

    扎别克喘着粗气,骑在马背上,把断成两截的马鞭,甩到地上。

    阿连哈匍匐在地上,抽噎着哭喊道:“牛录大人,非属下不尽力,而是这伙明军的火器太厉害了。

    他们的火器在三五十步开外,就可以射穿勇士们的铠甲,我们那么多英勇的勇士连他们的面都没见着,就被他们给射杀了啊!

    属下给咱们大清丢脸了,属下只是想像咱们大清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