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第二天李子霄带着彩礼,去林府提亲时,林永年对他的态度,比上次好多了。

    林永年接受了李子霄的彩礼,算是答应下这门亲事了,对于李子霄,林永年说实话,还是比较看重的。

    这比李子霄想象的要顺利的多,接下来,他就会要去筹办婚事,等双方长辈定好时日,便可迎娶林婉儿过们。

    于是,接下来这扬州待不待,对李子霄来说,都没意义了。

    扬州和淮安不同,李子霄不用多费心思去谋划掌控,他只需要安安稳稳的将李婉儿娶回家,过不了多久扬州自然会被他掌控。

    …………………………………………

    李子霄回到徐州的时候,都已经九月下旬了,秋收都快要结束了。

    今年年景并不好,徐州的粮食产量,勉强维持在去年的水平,百姓这个冬天的日子,并不会太好过。

    而这个时候,李子霄在返回徐州之后,就召集手下文官们,开了一个短会,议题就是来年春天粮食耕种的问题。

    这年头,大明北方主要以种植小麦和粟为主食,这两种作为对于年景的要求很大,加上大明各地的灌溉系统,早就不堪重用,只能看老天爷吃饭。

    老天爷高兴,让这一年的年景好点,别闹旱灾,兵乱什么的,徐州一地的百姓,种植的粮食还足以养活他们。

    不过,在明末这个小冰河时代,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崇祯也算是倒了血霉,摊上这样一个时代。

    单单以小麦和粟这两种作物,很难养活太多的人口。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的时候,李子霄搞到了红薯和玉米的种子,找有经验的老农,试种了一年,现在有好消息传来了。

    “今天找你们来,主要讨论一下今年粮食产量的问题,今年的粮食产量并不客观。”

    李子霄的话,让下方的邱广明,也是神色一紧。

    “今年雨水远不如去年,也是没办法的。”邱广明无奈的说道。

    “不下雨,难道田地就不能灌溉了嘛?趁着今年冬天,邱知府希望你们知府衙门,能够组成人手。

    在徐州南北修建两条水渠,多挖些水井,以应对不时之需。”李子霄记得来年,大明各地都会遭遇旱灾。

    到了那时候,当真是遍地流民,特别是在陕西,湖广,四川和河南西部一带,一夜之间就能冒出上万的乱军。

    “好,我回去就安排。”邱广明痛快的应道。

    自从邱广明决心投靠李子霄后,邱广明就按照李子霄的要求,在徐州全境内收取商业税。

    如此一来,邱广明的知府衙门,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这么富裕,足够拿出一笔钱修建水渠的。

    “另外,对于明年的春耕,我还有件事,要给诸位说说。

    明年春耕咱们不忙着种高粱、小麦,我们不妨就换点其他作物种好了!”李子霄继续说道。

    等李子霄这番话刚说完,邱广明就一脸的诧异,心道:将军今天这是怎么了,粮食岂能随便换着种的,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倒是一旁的钱广元听完后,眼睛一亮,对着李子霄问道:“大人,难道是咱们的试验田成功了?”

    钱广元可是知道,去年李子霄弄来一群老农,种了几块试验田,试种两种新作物。

    而且李子霄似乎对这两种新作物,抱有极大的期望。

    “哈哈,这件事我说了没用,还是让张老伯亲自跟你们说说吧,张老伯,这件事就由你来说说吧!”

    说话间,李子霄便将手指向了,大厅中的一角。

    这个时候,跟着邱广明和钱广元,来面见李子霄的这帮徐州文官们,才注意到这里还有一个不起眼的老汉存在。

    被李子霄点到的张老汉,显得很是紧张局促,一边对厅中所有人连连躬身作揖,一边陪着笑脸,战战兢兢的走到了厅中。

    李子霄笑道:“这位张老伯乃是我去年请来,帮忙试种新作物的,老伯可是个种田的老行家了!

    张老伯不必拘谨,这里的人都是我们自己人,你尽管把你这一年来,种植的那两种新作物的事情,给诸位说说就好了!”

    张老汉连连答应着,对着邱广明、钱广元等人说道:“诸位大人,小老儿这辈子除了会种点田之外,什么也不会做。

    承蒙将军看得起,将那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小老儿去做,小老儿这一年尽心种植那两种新作物,总算是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邱广明等人继续听着,特别是钱广元知道一些内情,此时更加期待张老汉说出的结果。

    他实在是太忙了,以至于他从未去看过张老汉等几个老农,在永城县内试种的试验田,实际上是他早已经忘记这回事了。

    张老汉满脸堆笑,对诸人继续说道:“小老儿说出来,恐怕诸位大人都不会相信,将军大人为咱们大明百姓,找了一种上好的作物啊!

    将军让我们种植的那两种作物,其中一种,种下去之后,一亩地起码可以打出几千斤粮食。

    我们只要种好这一季,培育出足够多的秧苗,咱们以后就再也不愁吃的了!”

    听罢了张老汉的话之后,在座之人无不大吃了一惊。

    要说这些徐州的文官们,也都是读书人出身,虽然不见得熟悉农事,但是起码也都是了解一些粮食产量的。

    这天底下他们吃过的粮食里,产量最高的也就是南方的水稻了。

    一般情况下,此时大明各种作物,亩产能有二百斤的,就算是非常好的收成了!

    可是这个张老汉居然说有一种作物,能够亩产几千斤,如果是这样的话,简直就是吓死人,谁能相信!

    “大胆!你这刁民怎么敢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真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吗?

    什么作物种下去,能亩产数千斤之多呢?我等虽然不敢说熟知农事,起码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种作物!

    你这老头,休要在此胡言乱语,妖言惑众,你这等言论,迷惑知府和将军,是何居心!”

    这个时候,一个邱广明的手下官吏,听完张老伯的话之后,当即便怒了起来,站起来呵斥道。

    他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当然这样不怪这个官吏,实在是张老伯这番话,放在这个时代,确实有些骇人听闻。

    (本章完)

第376章 ‘土改’政策() 
376人口,才是争霸之本

    (今天的章节奉上,昨天订阅破千,实现承诺,今天加更,这是第一章奉上,晚上还一更!)

    这个官吏站出来呵斥,吓了张老汉一大跳,弯腰低头就差跪下了。

    李子霄一皱眉,瞪了这个出来呵斥张老汉的人一眼,脸色阴沉如水。

    邱广明看到李子霄脸色不善,就知道自己这个鲁莽的手下不长眼,这个时候站出来呵斥这老农,岂不是驳李子霄的面子嘛!

    虽然说实话,邱广明在心里也不怎么相信这个老农,所说的话,但他可不会这样站出来呵斥。

    于是,邱广明立即轻咳了一声,对那个手下官吏,喝道:“放肆,还不给我退下!”

    那个脾气急躁的官吏,被邱广明这么一声呵斥,也意识到说错话了,赶紧给李子霄赔罪。

    然后,灰溜溜的退到了一旁,但眼中依旧是慢慢的不屑。

    钱广元知道的内情更多,此时站出来和颜悦色的,对张老汉问道:“难不成张老伯说的亩产千斤之物。

    就是去年在白蛇寨,将军让你们试种的那些,被将军叫做‘红薯’和‘玉米’的作物吗?”

    张老汉刚才被那个急躁官吏,呵斥了一番,被吓了一跳,幸好有李子霄在,要不然他估计早就跪地磕头了。

    现在看到钱广元出面问他,张老汉赶紧躬身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亩产千斤的作物,就是将军所说的‘红薯’。

    小老儿真的没敢胡言乱语,去年小老儿奉将军之命,专门开出了一片地,带着一些人就伺候这两样东西。

    那个叫‘玉米’的东西,产量倒是一般,一亩地产量也就是两三石左右,但比起高粱依旧要强出不少,产量也还算可以。

    可是不由诸位大人不相信,这种红薯实在是太厉害了。

    小老儿去年按照将军的想法,分批育了一批秧子,然后又分批种到了地里之后,总共种了十亩地。

    去年秋天,小老儿在其实一块地头上,足足刨出来了两千多斤红薯!

    别说是诸位大人不相信了,当初就连小老儿都不敢相信,几乎以为自己弄错了,让人连连过了好几次秤,才算是相信没称错。

    小老儿以我张家全家二十五口人的性命起誓,绝不敢蒙骗诸位大人和将军的。

    如果有半点虚假的话,将军可以砍了小老儿全家的脑袋,小老儿绝不半点怨言。”

    在座的诸人,听罢了张老汉最后的赌咒发誓后,无不感到大吃一惊。

    这是拿全家的性命做担保啊!恐怕不是真的,没人敢这么做。

    或许这个张老汉还真就没有骗他们,这世上还真有作物,种下去能一亩地,打出上千斤的粮食呢!

    大家再看看李子霄此时坐在座位上,一副镇定的模样,喝着茶,也不着急,静静听着张老伯说话。

    邱广明也是聪明人,而且对于李子霄的手段和精明,早有了解,他可不相信李子霄会被一个老农蒙骗。

    那也就是说,其实在他们之前,李子霄早就已经知道,并且确认了这种亩产千斤作物是真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今天劳师动众的,将徐州大部分文官都招来。

    不仅仅是邱广明,就是此时厅中的其他官吏,他们或许有的贪,有的色,但能做到他们这个位置,绝大部分都不是傻子。

    他们当然也能猜出这些,这些人立即便都露出了狂喜的神色,纷纷开始交头接耳的,低声交谈了起来。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只要将这种红薯大面积推广种植下去,一亩地产出的粮食,一年便能养活多好几个人了。

    现在整个徐州,真正当家做主的人,明眼人自然看得出是谁。

    也就是说,只要李子霄乐意,整个徐州都可以种上了那种作物,那么以后还怕没饭吃吗?

    所以听罢了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人都觉得猛然轻松了许多,纷纷开怀大笑了起来。

    李子霄抬起手,止住了钱广元等人的狂喜,呵呵笑道:“大家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虽说这种红薯产量很高。

    但是也是在张老伯的细心照料之下,才会产量如此之高。

    如果不是他这样精耕细作悉心照料的话,想要亩产达到两千斤以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估摸着,只要水肥跟的上,一般情况下,红薯这种东西亩产个千八百斤,还是没有问题的。

    更可贵之处,就是这东西种下之后,还比较耐旱,不会用太多的水来灌溉,这让我们就不用担心雨水太少的事了。

    而且红薯这东西浑身上下都有用处,不管是茎还是叶子,任何牲畜都能吃,正是我们眼下最好的救灾粮呀!

    但是有一个还有一个问题,这种红薯目前我们的种根,还不算太多,去年下来也不过只收了不到一万斤种根。

    想要一下便种的到处都是,根本不可能,但是只要今年种好了,明年之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