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的动静,巡抚大人,定然是贼寇们挖掘地洞,想要炸开城墙。”一名明将开口说道。

    “什么?掘洞炸城,千万不能让贼寇炸开城墙,否则开封就守不住了。”

    巡抚高名衡一听,当场就急了,有些惊慌的说道。

    “大人放心,贼寇此举根本就是无用功,开封城墙底厚足有十步(约为十三米),贼寇想要炸开开封城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那名明将脸上明显带着不屑,对高名衡说道,显然不认为李自成的贼军,能够炸开开封城墙。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士卒跑过来报告,城墙并未被炸开,也让高名衡长松了一口气。

    “怎么回事?城墙为什么没倒?”

    李自成待在城外数里外,听到几声响亮爆炸后,也是一阵激动,可是随后他便发现,开封城墙并未倒塌。

    “报,启禀闯王,高将军点燃了三处火药,可并未能炸塌城墙。”一名贼兵很快就跑到李自成跟前,汇报道。

    “竟然没炸开,传令高一功,让他点燃所有洞内火药,一定要炸开城墙。”李自成歇斯底里的吼道。

    轰隆隆!

    没过多久,开封西城墙下,又接二连三响起数声剧烈的爆炸声,烟尘漫天,可开封城墙依旧屹立不倒。

    仅有几处城墙之上,被震裂出几道裂缝,但距离让城墙倒塌,还远远不够的。

    开封城没炸开,反倒是李自成的贼兵这边,因为操作失误,爆炸反而造出不少贼兵受伤,挫败了那些贼兵们的进攻锐气。

    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偷鸡不成蚀把米。

    “怎么会这样?开封城墙为什么没被炸塌!”李自成得到消息后,脸色铁青的难看,怒声吼道。

    可惜,没人能回答他为什么,甚至连一旁的军事牛金星,此时都闭口不言。

    如果李子霄现在在这里,一定会为李自成解答疑惑,谁让李自成收集到的那些火药,只不过都是旧式的黑火药而已,威力着实一般。

    而白龙军现在使用的火药,都是经过李子霄指导,吴耀研究配置出来的新火药配方,使得火药配方越发合理,威力更强。

    其实,这个时候就算换成李子霄进攻开封,用白龙军的火药,想要炸开开封如此坚固的城墙,也根本是不可能的。

    开封城墙可不是其他县城,那些年久失修的县城城墙,此时明朝的开封城墙,也就仅次于京城和金陵城墙吧!

    历史上,李自成进攻开封的时候,同样使用过火药炸城,可惜同样是失败的。

    这个时代,还是黑火药时代,想要炸开坚固的城堡,还难以实现,。

    算后世出现的烈性炸药,想要炸开坚固的堡垒,都很大分量才行,此时的黑火药和后世的烈性炸药相比,威力差远了。

    其实,此时的李自成军中,有不少从明军那里缴获的火炮,而且不少火炮虽然老旧,但口径还不小,威力也巨大。

    可这些火炮发射出去的炮弹,轰击在开封城墙上,只能留下一团黑漆漆的痕迹,就没其他作用了。

    李自成也是用火炮轰开开封城墙失败后,转而想到掘洞,填装火药炸城的,可惜同样失败。

    想要轰开像开封城这样坚固的重城,至少也得需要口径是三百毫米以上的臼炮才可以。

    像李自成此时手里的那些火炮,此时轰击在开封城墙是,就跟挠痒痒没什么区别。

    要知道,像开封这样的重城城墙,到了后世抗战时期,抵抗小鬼子进攻时,都依旧起到巨大作用。

    就算是小鬼子想要炸开开封城墙,都得需要费一番手段。

    那时候小鬼子手里,不管是火药还是火炮,可都领先明末这个时代太多了。

    很快,高一功就一脸沮丧的,回来向李自成汇报:“启禀闯王,计划失败了,开封城墙太坚固了,这样都炸不开。”

    “哎,算了,既然炸不开开封城墙,那就只能强攻进去了,你回去领军继续强攻,将刘宗敏替换下来。”

    这个时候,李自成也冷静下来,无奈的叹息一声,对高一功说道。

    虽然炸开城墙的计划失败,可这丝毫不影响李自成攻陷开封的决心,命令高一功率部替换下进攻了一天的刘宗敏,继续强攻开封。

    此时李自成手里有贼兵近八万,除了留守荥阳和郑州的人马,李自成带到开封城下的足有六万人。

    而开封城内,守军不足万人,幸好有巡抚高名衡坐镇开封,调配得当,而总兵陈永福此时也是连夜兼程驰援开封。

    加上河南是朱明王朝的建藩之地,一共有七王在此,宗室财富聚居,可谓富甲天下。

    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周王朱恭枵居住开封,两人在战时迥异的作为,虽不能左右战局,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身命运。

    福王朱常洵骄奢、淫、逸,面对贼军进攻西安,竟然还不舍得拿出一两银子,守城的将士军饷不济,食不果腹,怎么可能全力守城。

    结果,西安最终被闯贼攻破,而福王朱常洵也成就了一道千古名宴‘福禄宴’。

    而开封的周王朱恭枵,就要比福王朱常洵聪明得多。

    贼军临城当日,他不惜尽其家产,“下令民间,有能出斩一贼者,赏银五十两,能射杀一贼者,赏三十两,射伤一贼,或砖石击伤者,赏十两”。

    此举果然奏效,开封城内的百姓,各持弩操刀登城者一时踊跃,另周王府家丁八百,也登西城守御。

    正是因为如此,开封城才得以抗住,闯贼大军一上来,就发起的猛烈进攻。

    “报,启禀闯王,荥阳送来的百里加急!”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贼兵冲到李自成跟前,跪拜喊道。

    “荥阳的百里加急,刘芳亮搞什么鬼?他那边还能有什么急事。”李自成皱了皱眉头,说道。

    “恐怕还真有要事,否则刘芳亮不会擅自使用百里加急的。”

    牛金星也是心里一阵疑惑,虽然他也没猜到,到底是什么事,能让荥阳的刘芳亮如此急切,动用了百里加急。

    而这个时候,牛金星已经走过去,从那个贼兵手里,接过了一件密封的信件。

    李自成接过牛金星递过来的信件,拆开后观看起来。

    “什么?这不可能!”结果,片刻之后,李子霄猛地站起来,愤怒的吼道。

    因为,他实在是难以接受,刘芳亮在信件中汇报的事情。

    正是宋献策惨败,五万大军一战皆没,就连宋献策本人都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的消息。

    “闯王,怎么了?”李自成这么大的反应,让牛金星一声心里一跳,开口问道。

    但此时的李自成没有理会牛金星的询问,而是整个人沉默下落,站在那里低头思索着什么,整个人就像随时要爆发的火山一般。

    片刻之后,李自成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过愤怒和强烈的杀意。

    他冷声吼道:“传令高一功,李宗敏和李过,让他们立即停止进攻,带人撤下来。

    传令全军,收拾行装,准备撤军!”

    最后,李自成还是选择相信刘芳亮,刘芳亮是他手下的心腹将领。

    李自成相信如果不是刘芳亮,真的确定了宋献策兵败的消息,他是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派人送信的。

    李自成突然喊出的撤军命令,让旁边包括牛金星在内的,一众贼军将领,纷纷感到不解。

    同时,牛金星眼睛直盯着李自成手里的那封信,他知道一定是有天大的事情发生了,否则李自成绝不会下达撤军命令的。

    “闯王,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突然要撤军呢?咱们好不容易打到开封城下的。”牛金星再次问道。

    “还为什么要撤军,要是再不撤军,咱们的后路就要被人给断了,到时候咱们要是打不下开封城,就成了瓮中之鳖,任人鱼肉了。”

    李自成语气中满是火气,没好气的说道,同时将手里的信件,甩给了牛金星,然后大踏步的离开。

    而牛金星捡起信件看后,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低声说道:“这怎么可能!”

    (本章完)

第509章 隐藏行迹,‘天听阁’阁主() 
509有人想搞事

    【出现了个错误,前面几张错把李岩写成李过了,现大部分已经修改过来,笔误,抱歉!】

    李自成在开封撤军了,这让开封城内的高名衡和陈永福十分不解。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立即向朝廷汇报这个消息。”陈永福冷峻着脸,说道。

    同样,在李自成撤军返回荥阳之时,李子霄让白龙军在汝州城内修整几日后,终于出兵进攻西安。

    而这个时候,李子霄一战击败宋献策五万大军的消息,在这几日内,也早已经传遍了这个西安地区。

    而西安城内留守的贼军,在听到宋献策战败的消息后,一个个对白龙军无比的畏惧。

    此时白龙军的声望,在西安一带也达到了无人匹敌的地步。

    而留守西安的几千贼寇,在戚威率兵兵临城下之时,他们根本就没怎么抵抗,西安城便落入到了白龙军手中。

    这期间,当地官员也将缑氏山一战的消息,传到了朝堂之上,引起巨大轰动。

    崇祯在欣喜之余,心里却也很不舒服。

    崇祯一方面希望李子霄,可以平息此时河南的动乱。

    毕竟在大明此时所有官军中,也只有李子霄在对战闯贼大军时,从未落败过。

    另外一方面,崇祯派人认真调查了崇祯,就连李子霄这两年在江北的所作所为,此时的江北百姓,从不知朝廷为何物,他们只认镇国大将军府。

    正是因为如此,崇祯在心里是真心不希望看到,李子霄的实力进一步扩张,但他也没办法阻止。

    在加上,李子霄罢黜了大量江北的官吏,设立商业税等等行为政策,损害了朝堂中,不少高官大吏的利益。

    于是,当崇祯将李子霄在河南,再次大破贼寇的消息,在朝堂上说出,并询问几位重臣,这次该如何封赏李子霄时。

    这些老家伙也是可恶的很,都恬不知耻的说出一些违心的话,极力贬低李子霄这一战的影响。

    说白了,这些朝廷大臣也不希望,继续看到李子霄的实力壮大,联手压制。

    而这一点,恰恰符合崇祯的心意,于是崇祯便下旨,加封李子霄为江北巡阅使,河南副总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国大将军破贼有功,特加封河南江北巡阅使,兼河南副总兵,协助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保卫开封。

    赏赐白银三百两,丝绸百匹,钦此!”

    几日后,一名太监就来到了汝州城府衙内宣旨,公鸡嗓子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这一次,崇祯的反应要比之前快得多。

    “臣李子霄,接旨,谢主隆恩!”李子霄接过圣旨。

    同时李子霄恰恰塞给这个小太监一张银票,这个太监低头看了一眼银票上的数目,脸上都笑出了花。

    “小公公回去替我问候张公公。”

    “杂家一定回向张公公转告大将军的问候的。”

    崇祯的执印太监张广千,暗中一直都和李子霄保持联系,李子霄也通过张广千了解朝堂上的情况。

    这次这个过来宣旨的小太监,除了带来圣旨之外,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