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李子霄也想借此机会,试探一下郑家。

    郑家收了这些海商们的保护费,按道理来说,郑家是要保护这些海商们的安全的。

    可是这一次,李子霄如果派白龙军水军,协助在江浙沿海打击海商走私,不知道郑家会不会干涉。

    同时,李子霄也想让白龙军海军舰队,多到海上去历练历练。

    而且这次白龙军海军,毕竟是应史可法请求,协助他行动的,白龙军海军总不能白忙活吧。

    到时候,李子霄可以派人和史可法谈判,双方抓到的走私海商,处罚或是没收的财物,白龙军也要分一部分。

    这是一石多鸟的机会,李子霄当然要答应了。

    “我支持大将军的这个决定,打击海商走私之事,让史可法主持最好不过了,我们只需要派兵协助就行了。”

    林永年此时比谁都了解,自己这位女婿的心思。

    而且随着林婉儿生下一子后,林永年便决定死心塌地的相助于李子霄了。

    “好,既然都老林你也同意,那就按大将军说的办吧,我会派人通知老邱的。”钱广元应道。

    “好了,这件事就过去了,现在我想听听这半年多来,江北的税收,治安,道路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重点还有农业收成,涌入江北流民的安置问题上,开始吧!”

    李子霄眼睛扫过左列的那些巡阅府文官们,沉声说道。

    “好,那我就让人一一汇报了。”听得李子的话后,林永年站起来说道。

    钱广元和林永年两人,此时对于李子霄已经非常了解。

    知道每次李子霄出征回来之后,必然会让他们做一次详细的汇报,好让李子霄大体了解江北这段时间的发展情况。

    向这种汇报,在李子霄不出征的时候,也会每月进行一次。

    所以,对于今天这场会议,钱广元和林永年连夜让手下一众文吏准备好所有资料,等待今天向李子霄做汇报。

    “回禀大将军,今年开春之后,我们江北三府为了应对一个冬季涌入的数万流民的安置问题。

    便在江北再次开展开垦荒地运动,经过数月努力,我们共开垦出荒地八万六千五百余亩……”

    “启禀大将军,我江北三府春季税收已经全部完成,共计收取税银两百三十万余两,其中农业税九十七万三千五百二十一两,商业税一百二十九万三千余两……”

    “回禀大将军,这半年来,我们修建道路一千六百余里,修缮道路六百余里,修建大小桥梁三十六座。

    现在咱们江北三府各县县城之间的道路,已经全部完成了扩宽和修缮。

    另外从徐州到山阳和扬州道路也完成了三分之二,预计今年年末可以完工……”

    李子霄就坐在首位上,听着下面巡阅府的文官们,对其进行一一详细的汇报,时不时李子霄还提出自己的疑问。

    (本章完)

第574章 两大难题() 
575两大难题

    【这一章是今天的,奉上,求求订阅啊!!】

    这场会议一直开了三天,实在是江北三府的民政事务太多了,这还是李子霄只听最重要的一些事情。

    其他不太重要的民政事务,李子霄都是直接略过去,让钱广元和林永年看着处理就行了。

    对于一些重大民生,治安,商贸等事宜上,李子霄在听取众文臣的汇报后,给他们做出指示,以及下一步的政策方向。

    总的来说,三天会议结束后,关于民政这方面,李子霄总结了一下,大体就是这几方面的困难。

    一,缺钱。

    没错,李子霄缺钱了,一开始李子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不说,此时李子霄在江北三府执行的税赋政策,特别重视商业,基本上没有商人可以逃税。

    虽然李子霄取消了,以前那些施加在农民身上的各种苛捐杂税。

    但从钱广元等人的汇报上来看,江北这两年来的税收,一直都是稳步提升的。

    再加上,李子霄不断出征,从乱匪,地主豪绅,甚至是鞑子的手里,可是强行掠夺了不少金银,怎么可能会缺钱呢?

    李子霄不信,可是当听完钱广元等人的汇报后,看到他们递上来的,这两年内,江北三府详细开支后,李子霄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根据这份开支账目,江北此时的财政还保持稳定,巡阅府的府库内,还足有六十万两银子。

    同时,李子霄也知道,自己的李府,还有自己的私房钱百万多两。

    这些银子都是李子霄每次征战缴获后,从缴获金银中拿出两成留作私房钱,三成犒赏将士,最后五成留给府库。

    可是,让李子霄心惊的时,此时江北三府每月的开支,却多达二十多万两。

    这包括江北所有官员的工资,白龙军,城防军所有将领士卒的军饷,这些都是小头。

    真正的大头在是,李子霄不断开发江北,大肆修建道路,兴修水利,建设海港,疏通运河,扩建船厂,安置流民等等,这些都是要钱的。

    同时,最最花钱的,还是打仗啊!

    李子霄这个时候才知道,他这次出海打下耽罗岛,进攻皮岛、攻占镇江,在关外狠狠折腾了一番。

    本来李子霄这次以为自己战果丰硕,可是看到钱广元递上来的账目本,上面清楚的写着,这一仗他足足花掉了六十多万两银子。

    李子霄看完后,有种想吐血的感觉,这特么的,他自己带回来的那些银子,正好个这个数目差不多。

    也就说,这一仗李子霄除了打下一个耽罗岛,迁移了十几万百姓之外,他所有缴获的金银。

    在他犒赏将士,抚恤完阵亡将士之后,剩下的银子,刚刚好补上了府库的花销。

    “特么的,还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这仗还真不是随便能打的,啊呀,心疼死老子了。”

    一想到那么多银子,这一仗就打没了,李子霄心里就在滴血啊!

    要知道,这一次他才不过带出去三万人左右,就这么些人,一仗就花了府库这么多银子。

    那要是日后,他手下人马增多,打更大规模的战役,那银子花费的岂不是更多。

    除此之外,李子霄也万万不敢因为征战,而耽误了江北的发展。

    现在江北很多民生建设项目,都已经开始了,要是为了节省银子而停下,前期花出去的钱,可就全白搭了。

    “老钱,府衙这边的资金缺额有多少?”李子霄问道。

    “大将军,我们要想撑到下半年的税收,以及其他各项商铺收益到手,以我们现在府库内的银子,至少还需要十五万两左右的缺额。”

    “十五万两吗?这还不算多,这次我从关外缴获鞑子,也足有七十来万两了,正好全部交给你。”

    “那太好了,大将军,这样一来,我们府衙的财政就不用担心崩溃了。”

    钱广元听到李子霄这番话后,也是一阵兴奋,但随即他的脸色,又沉下来。

    凝重的说道:“大将军,此时我们江北铺的摊子实在是太大了,各处都需要钱,简直花钱如流水。

    再加上,您不愿的让卫将军扩军,还要外出征战,这都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的。

    我们江北的税赋,现在是远远跟不上咱们花费的速度,现在有了这七十万两,倒是能缓解一时我们的财政困境。

    可是,却不是长久之计,咱们江北的投入发展,至少也得再等几年,才能见到收益。

    甚至于,如果大将军这段时间,再来几趟出征,府库就需要提前拨出一波银子准备。

    这对于我们入不敷出的财政来说,是极大的负担啊!”

    “嗯,我明白了。”

    听完钱广元的话后,李子霄也是脸色凝重,微微点点头,应道。

    李子霄也知道,此时他们在江北的投入,至少得再等两三年,才能见到收益,这段时间,是他们最难熬的日子,缺钱是必然的。

    很明显,钱广元对李子霄的这番话中,已经暗示李子霄不要再继续征战了,不然府库没银子支撑他们打仗了。

    这让李子霄十分为难,要知道,这次回来他可是准备继续大干一场的,北上山东,西进开封,这是他的计划。

    一旦动兵,当然少不了继续花钱,让李子霄放弃这些计划,明显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李子霄手里还是有不少牌,可以打的,这点困难还不至于难倒他。

    再者说,此时他的李府上,可还足有一百多万两银子,虽然不少都被林婉儿投入到了商业中。

    但李子霄要是需要,短时间内拿出五六十万两,还是可以做到的。

    再不行,李子霄可以发行战争债券嘛!江北那么多百姓,商人,每人随便买些战争债券,银子就来了。

    这些年,白龙军南征北战,还从没打过大败仗,白龙军常胜的战绩,就是战争债券销售的保证。

    李子霄相信,一旦他真的发行战争债券,江北绝对会有不少人买的。

    “这个问题,我知道了,从现在起,我宣布府库未来三年来,不需要再支持军队的作战开支,只需要提供军队的日常军饷开支即可。

    至于这仗嘛,我们还是要打的,因为我们没办法,有些仗不打不行啊!

    当然,这出兵银子的花销,由本将军自己想办法,同样的,这样一来,军队外出征战的缴获所得,也就不再拿出五成回补府衙了。

    你们府衙方面,这段时间专心做好江北的建设和发展就行。”

    最后,李子霄对着钱广元等人说道。

    “老钱,有关开设官方钱庄,也就是我之前跟你们提过的银行的事宜,你们准备的如何了?”

    最后,李子霄因为缺钱,又想起建设银行的事情。

    如果,他能在江北建设起银行,他完全可以发行自己的钱币,这可是一项巨大的财政来源。

    “回禀大将军,建设钱庄的事宜,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好了,唯独还有最后一个难题,那就是缺钱啊!

    建设官方钱庄,甚至要整合江北所有钱庄,这就需要一笔巨大的资金,而我们现在就缺钱啊!”

    钱广元苦着脸说道。

    “那就是说,还得往后推了?”李子霄有些不满的说道。

    钱广元无奈的点点头,沉默不语。

    “你们或许思路错了,其实府衙整合江北钱庄,日后江北所有钱庄,都必须由政府掌管,当然其他一些商人也可以参与持股。

    甚至于,官府只负责监督,不负责钱庄的日常经营。

    如此一来,那些商人想要持银行的股份,就得拿钱,他们要想获得银行的经营权,也得竞争,最后价高者得。

    如此一来,钱不就来了吗?

    当然,银行日常该如何运转,经营的,都必须按照规矩来,决不允许任何人借助银行为自己捞钱。

    这点得有时间,我让夫人给你们讲讲课。”

    李子霄最后笑眯眯的,说道。

    李子霄此时将后世银行,以及股份制度都搬了出来,听得钱广元更是连连点头,周围不少官员也露出沉思。

    其实,李子霄已经不是第一次,跟钱广元他们提出银行的概念,以及股份制度了。

    而在此时的明末时代,华夏其实已经出现股份制度的雏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