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就是好莱坞-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雅图夜未眠》虽然只是在初期的筹备,但前期的宣传工作已经展开,主演的消息也很快透露出来,当看到男女主演的名字都已经定下来以后,好莱坞很多想要跟艾瑞克合作的演员都失望不已,汤姆·汉克斯作为男主角没有受到多少质疑,不过,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妮可却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随着主演信息的公布,妮可的个人资料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被强大的狗仔们扒的底掉。

    澳大利亚女演员,获得过表演奖项,十六岁出道,在好莱坞没有任何演艺经历……

    当这些资料被透露出来之后,女郎很快成为一波争议焦点。好莱坞看不起外国演员的事实似乎也传染到了媒体身上。所以,除了uta为女郎安排的宣传软文外,妮可基本上就没有受到几句表示认可的话,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大部分媒体都觉得妮可不配拿到艾瑞克新片的女主角。从《西雅图夜未眠》这个片名上,媒体也猜测出了艾瑞克很可能回归《风月俏佳人》那样的爱情喜剧片。于是,好莱坞的媒体忽略了妮可现在的形象,反而很津津乐道地扒拉起妮可在澳大利亚那些电影电视剧中的土气形象,将女郎批评的一无是处。

    这种批评当然也会受到反击,反应最大的要数澳大利亚媒体了,艾瑞克虽然只有几部作品,崛起的时间也不长,但在澳大利亚也已经积累的非常大的名气,丝毫不亚于那些成名多年的大导演,因此澳大利亚媒体都对本国的女演员能够参演艾瑞克的新片感到骄傲,对于美国媒体对妮可的批评也进行了大量的回击。

    而处于风波中心的妮可却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压力,她明白媒体闹得越欢,为她带来的名气也就越大。

    八月二日,福克斯片场一栋摄影棚内,《老友记》不声不响地开机了。

    六位主演中,也只有安妮斯顿算是有名气一些,其他几位年轻人之前都是籍籍无名的小角色,艾瑞克挑选他们,除了演技过关之外,还因为这几个人与记忆中《老友记》几位主演的形象非常相似。另外,作为新人,这些演员的片酬也很低,每集只需要五千美金。艾瑞克原本想要偷偷给安妮斯顿开的高一点,片酬信息都是保密的,只要自己不往外说就不虞被其他几位成员知道,而且即使被其他五人知道,对方也肯定不会说什么,安妮斯顿不但比他们名气要大一些,而且还是制片人的女儿,导演的女朋友,他们真拿自己跟安妮斯顿比那简直是自找没趣。

    但艾瑞克这个好心的提议却被安妮斯顿义正言辞地拒绝,而是和其他人一样拿了5000美元一集的新人片酬。艾瑞克拗不过小倔妞儿,只好顺势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也毫不意外的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安妮斯顿像前世那样,很快与其他五位主演打成一片,成了真正的好朋友。这个结果对《老友记》的拍摄非常有利,毕竟,现实中成了真正的朋友,那拍摄过程中肯定也会比较有默契。

    “所有人准备,《老友记》第1幕第5场,a!”

    随着场记的声音,中央公园咖啡厅里,几位主演开始聊天。

    场景是罗斯跟雷丝边妻子离婚了,拎着一把雨伞,一脸衰样地出现在咖啡厅里。原版本里大卫·修蒙饰演的罗斯·盖勒第一次出场就让好多观众都‘惊艳’了一把,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嗨’字,让观众瞬间记住了这个穿着宽大外套的瘦高个形象。

第314章 自暴自弃() 
这个年代,影评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电影公司的公关费和报纸杂志发表影评的稿费,当然,最顶级的影评人还会有其他类型的收入,诸如出书或者上电视节目之类的。

    而乔治·诺森显然还不算最顶级的那一拨,不然《首映》杂志受到哥伦比亚的施压之后,也不会轻易地解雇乔治·诺森。

    因为黑名单的缘故,电影公司再有新电影即将上映的时候,乔治·诺森不但收不到一美分的公关费,连电影试映或者首映的邀请也不可能再收到了。不能参加试映或者首映,也就不可能再拿到超前于普通观众的第一手观影资料,报纸杂志对于已经上映电影的影评并不是太热切,因此连影评稿费收入也将大幅减少,两方面加起来,损失的收入就超过了原本收入的百分之八十。

    因此,被六大电影公司列入了黑名单,就意味着乔治·诺森不可能再在影评人圈子里待下去,花费多年时间在圈子里营造的名气也随之烟消云散。

    其实,作为一个混迹圈子多年的老油条,乔治·诺森也清楚地知道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很多线是不能碰的,因此他之前也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经过多年的打拼,他也在业内拥有了不小的名气,每年各种收入加起来甚至达到了令人艳羡的六位数。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么多年的春风得意,让乔治·诺森有些自以为是,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因此才连续发表了好几篇抨击《暗战》的文章,他原本只是因为觉得被妮可戏弄了,想要出口气,小小地报复一下对方,却没有想到自己远远地低估了那篇专业性十足的文章的‘影响力’,等反应过来一切都为时已晚,直接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一周结束之后,或许因为那场风波,也可能是因为艾瑞克登上《索菲亚脱口秀》起到的宣传作用,第一周四个工作日内,《暗战》拿下了1600多万的票房,首周总票房达到了4300多万,比哥伦比亚在首周末票房出炉后做出的预计至少多出了三百万,这个数据让哥伦比亚信心十足。

    而同时,随着《暗战》枪手质疑的澄清,事先商议好的‘话题营销’计划也开始启动,事件开启于几家娱乐报纸言辞激烈地对《暗战》中的植入广告进行抨击。

    《三十多个植入广告,我们看的真的是电影吗?》

    《双汤联手的广告大片,我们看的不是‘暗战’,是‘广告战’》

    《艾瑞克·威廉姆斯植入广告的不归路!》

    一系列非常吸引眼球的大标题直接将关于《暗战》的话题推到风口浪尖之上,媒体的舆论经过质疑风波之后再次哗然,哥伦比亚也顺势在其他竞争对手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开始大力操纵舆论方向,将大部分媒体对这件事的评论口吻转向调侃姿态。

    很快,《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观众调查报告,调查是哥伦比亚事先做好的,目标人群是那些刚刚从《暗战》播放厅出来的观众,内容是关于观众对《暗战》中广告的看法。

    1000人的随机抽查当中,76%的观众没有感觉到电影中广告的存在,15%的人感觉到了广告的存在,但并不怎么在意,7%的观众表示对广告有些在意,而选择非常讨厌广告的只有寥寥的2%。

    《洛杉矶时报》为了确保自己的公信力,还将整整一叠的抽查报告照片登载了版面上。

    这篇报道几乎为《暗战》的植入广告事件定下了基调。

    每当提起这件事,很多人都会觉得,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感觉到广告的存在,其实这也没什么,再加上哥伦比亚其他一些调侃类的枪手文章发表,公众的思维方向开始被调转。

    随即,哥伦比亚也开始站出来澄清,表示电影中确实有一些植入广告,但并没有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说的那么夸张。哥伦比亚又拿出刚刚发生的枪手质疑风波说事,表示这是竞争对手对《暗战》的恶意中伤。

    随着舆论引导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对《暗战》中到底有什么广告产生了好奇之心,因为正如那项调查中显示的那样,很大一部分人首次观影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暗战》中广告的存在。

    等哥伦比亚的竞争对手反应过来,开始操纵自身媒体对舆论风向进行扭转,引导公众厌恶《暗战》中的植入广告的时候,哥伦比亚直接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电影上映的第二个周末,也就是周六一大早,《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几分报纸同时刊载了哥伦比亚公司的一份声明。

    “虽然根据调查,《暗战》中的植入广告并没有影响到广大影迷的观影感受,但为了感谢影迷的支持,经过电影制作和发行各方的沟通,我们还是决定将《暗战》中收到的200万美元植入广告费用回馈给广大影迷。自本声明发表之日起,观众可以用信件形式向以下地址寄送猜测的全部12个植入广告,我们将在电视节目直播当中,现场抽取200份全部正确的幸运观众,每人奖励10000美元的现金。”

    随后,这则声明留下收信地址、截止日期以及诸如每个公民id只限一封信件,反复投递作废之类的反刷限制。

    一瞬间,整个美国的媒体再次哗然,即使很多观众,也忍不住反应过来,这是明目张胆的炒作行为啊。

    但即使发现了这一点,也阻挡不住很多观众的热情,毕竟现在是八十年代末,对于很多美国家庭来说,10000美元算是一笔巨款了。反正放假期间大家本来就有看电影的习惯,看什么不是看啊,如果看完电影,花几十美分弄个信封将心里的猜测邮寄出去,就可能获得10000美元的大奖,何乐而不为。而且,200人的中奖数目,看起来几率还是相当大的。

    这种声明发出的第二天,很多播放《暗战》的电影院都直接出现了爆满情况,发表声明当天,《暗战》就拿到了1300万美元的当日票房,而周日的票房也达到了1100万,再加上周五的800多万美元票房,《暗战》第二个周末三天总票房达到了3200万,奇迹地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实现了将近20%的票房逆跌,也是这个暑期档唯一一部出现票房逆跌的电影。

    而第二周七天过后,《暗战》再次拿到4900多万的次周票房,总票房已经达到了9200万。

    相比起来,上映五周,票房已经开始疲软的《捉鬼敢死队2》到现在也只拿到了9000万美元出头的票房,而《蝙蝠侠》受到了《暗战》风潮的影响,第四周票房再次下跌44%,只拿到了1600万美元的票房,虽然累计票房达到了1亿6800万,但《蝙蝠侠》接下来的上映周内,票房如果再次出现40%左右的跌幅,票房就只能保持在千万级以内,而以《暗战》的票房走势,每周数千万的票房数据还可能保持三到四周,最终这个暑期档的票房冠军花落谁家还真的很难说。

    这一结果,让很多电影公司都看得有些傻眼了,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很多高管都有一种幸福来得太快难以适应的虚无感,哥伦比亚公司的股票再次快速上扬,总市值在几周之内突破了45亿美元,已经初步达成收购协定的索尼变得焦躁起来,原本计划中九月末完成收购的,但索尼的负责人却数次发出请求,希望能在八月份签订最终协议,对方也意识到,如果《暗战》反超《蝙蝠侠》拿下暑期档票房冠军的话,这股价的上涨是肯定停不下来了。

    当第三周《暗战》票房再次小跌26%,拿下3800多万票房的时候,疑惑不解的媒体就只能将这种趋势归结于群众对于飞来横财的渴望。

    虽然很多电影公司也想要学习哥伦比亚这种抽奖模式进行宣传,但可惜的是,暑期档电影的上映风潮已经结束了,《暗战》可以说是最后一波上映的大制作电影,之前上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