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瞥隼矗 

    ――――――

    许昌郭嘉府。

    张仁在许昌的房产在入狱时,为了演戏演得像被曹操抄没,现在是暂时寄住在老友郭嘉家里。

    “臭小子,闷闷不乐的干什么?”

    张仁灌了口酒,气闷的道:“主公调我回许昌重领尚书仆射一职……”

    郭嘉道:“这是迟早的事。我早就说过,有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躲得掉的。”

    张仁道:“可是,我那里有名望和才干去当这个官?我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啊!”

    郭嘉也灌下一杯酒:“你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实话告诉你,你已经是了。汉室的一众旧臣早就在你节粮渡难关的时候便已经恨你入骨,你躲去小镇也只是能避过一时而已。之后你屯田的成果、这几个月为水利的奔走,还有你不经意间所赚下的名望,无不令人为之侧目。当然有的人是佩服,也有不少人是对你嫉妒……嫉妒你的才干。”

    张仁道:“我所做的这些……还会有人嫉妒?不就是帮百姓们做了几件实事吗?”

    郭嘉道:“不就是帮百姓们做了几件实事?你认为你做的这些,那些自视甚高的家伙能做得出来?且不论你那些被他们称为奇技淫巧的机关奇术(主要指张仁改良的水车、风力磨盘这些,还有就是张仁想出来一种用松香烟驱散田地里害虫的办法),就单是你能拉下脸来为百姓办事而赢得的口碑,就已经是不得了的事了。记住,有些事他们自己做不到,也不愿看到别人做到。你就是犯了这一忌。”

    张仁道:“那……难道要我碌碌无为的混日子?”

    郭嘉道:“傻小子,你不要再那么天真了好不好?我劝你一句,不遭人妒是庸才,而你绝不是个庸才。不但不是庸才,还是世间少见的奇才。一直以来你不愿太引人注目而自甘平庸是不假,可是你在投身主公之后就注定你的才干是无法被埋没的。”

    张仁默然。他心底在想他所做的这些难道真的有那么大的效果?只是去搞搞生产,亲自去修建水利,还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与嫉妒。

    郭嘉问道:“你在想什么?”

    张仁苦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点害怕。我在想是不是过几天就向主公辞官,找块地方躬耕去避世。”

    郭嘉仰天大笑:“刚刚才和你说不要那么天真!你也不想想,你现在还能避得掉吗?不说主公不会放你,就算真的肯放了你,不出两月你就会身首异处!主公会怕你被别的诸候招览去而杀你,那些汉室旧臣也会想办法杀了你来泄愤。那时你只是一介布衣,又有谁会去在意一介布衣的生死!?”

    张仁背上冒汗,握杯的手也在打抖,以他看书时得来的结论,郭嘉说的是事实。

    郭嘉沉静的道:“人在乱世求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自己稳固的权势,一但放弃这权势就无异于肉在砧上任人宰割!你仔细想想各地诸候哪一个不是如此?而像我们这样自己不可能得到什么自己的权势的人,就只有去借用诸候的权势来生存。你和我选择了同一个主公,就要想尽办法去保住主公的权势,这样我们自己才能在这权势下生存。也许你会不在乎你自己的生死,但你也要为你的婉儿想一想。假如说你失去主公给你的权势,凭你自己这样你又凭什么去保护你深爱的婉儿?还有你收养的张诚、张信、张兰!傻小子,别再去想什么避世的事了,用心去帮主公吧!

    “我知道这一次你给主公出的计策没能被采纳,主公也因此失去公子和爱将,还对你是不是没有全力去帮主公而心生芥蒂。你怕什么?以我对主公的了解,主公最多就是会对你有一点恨意,但只要你以后还是全心为主公出力,主公不会有什么想法的。再者你又为什么不能往好的方面去想一想?经过这次的事,主公也许会对你言听计从也说不定。”

    张仁再也说不出什么,现在的他心很乱,很乱……

    三天,张仁又一次搬家的三天。

    恋恋不舍的将镇中诸事交付给李典,张仁在镇中军士与居民的相送下,带着满满一车的各类文献又搬回许昌原宅。在他心里有着太多的无奈,去秋试种的稻、粟才刚刚有了一些收获;丘陵上栽种的果树也才结出青果;铁匠铺里不久前才试炼出少许硬质碳钢……可是他现在必须回许昌,很难再有相应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去做这些。

    “唉,早知如此我就不写那封自作聪明的信了!本来什么事都没有的,安安心心的躲在小镇上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多好啊!”

    走进尚书府的大门,张仁到觉得自己像是步入了鬼门关一般。而厅中危襟正坐的荀彧就像极了那拿着生死薄的判官。为什么是判官不是阎王?论相貌、身份,阎王老大当然是曹操啦!

    荀彧见他来,抖开折扇(张仁在镇中闲时搞出来的)笑道:“世清回来了。哦,应该说是我的好帮手,张仆射回尚书府来了!”

    (本章完)

第1746章 说客() 
张仁干笑着拱拱手,心中暗想:“现在才二月底,天气一点都不热,你搞把扇子在手边扇什么扇啊?难不成这些文士牛人都喜欢带把扇子,有事没事的摸出来扇两下摆摆谱?”

    荀彧让张仁坐下:“怎么,回来尚书府做事你好像不怎么开心?”

    张仁道:“是有一点。”

    荀彧道:“没有在小镇上那么逍遥自在是吧?你这个张世清,就不能收收性子,安心的做点事?”

    张仁心道:“我哪里不安心做事了?这一调,我镇上搞了一半的东西不知得扔下多少!”

    荀彧道:“既然回来了,就安心的做事吧。老实说,你在我身边帮我的话我不知轻松多少。你不在的这一年,好多事我都找不到个商量的人。”

    张仁道:“怎么会呢?老郭、公达他们……”

    荀彧道:“别提他们了。有些事你去办我省心,叫他们去的话不见得能办出你的成果来。”

    张仁道:“说是这么说啦……这都什么时辰了,老郭他们怎么还没来?”

    荀彧道:“你就别提这个郭奉孝了行不行?一般没什么要紧事他来都不会来。不过他不来也好,他要真跑来就绝对出了大事。”

    张仁道:“这么说,这尚书府真正办事的……就荀公和我两个?”

    荀彧道:“差不多了。有时候有些事要找人办,我就让下人们带着书信去找该找的人。”

    张仁哑然。

    荀彧找出几卷书简,放到张仁桌案前道:“你这次回来的正好,我这里有些对今年农耕方面的计划,你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权商的地方。”

    张仁翻开书简,见是荀彧对曹操境内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总体策划。其详细程度、数据推算之精,是张仁拍马都及不上的。没错,张仁是比荀彧等人多出近两千年的见识,但他一个普通人又能学到多少?真正对民政的统筹规化,不是动动嘴就可以做到的事。

    张仁仔细的看与想,对其中一些自己有一定见解的地方和荀彧再一同商讨。主要是集中在眼下大旱的应急与补救,以及四方流民的安置问题。

    荀彧道:“世清,你所说收容各地所来的流民我很赞成,可是主公的存粮也并不是很充裕,用什么去安置?去年是丰收没错,当时也算得能支撑到明年秋收,可是主公扩军与征讨,花去的钱粮不在少数。眼下再算可能只够撑到明年四月,连上今年大旱勉强收上来的粮食,诂计刚好支到秋收。”

    张仁道:“荀公试试让这些流民在各屯田处种值土豆自救如何?”

    荀彧想了会儿道:“这土豆经你的推广几近一年,各屯田处也有一定的种植,据闻成熟极快,又不占耕地不惧水旱,也许是可以用来救急,到是可以一试。”

    张仁道:“除此之外,大量的流民就是大量的劳力。如果粮食问题得以解决,还可以去发展蚕桑、制铁,还可以利用这些流民来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另外我曾在小镇上收留过一些河北来的流民,他们有带来不少棉花的种子,稍晚些可以挑些适种之地来进行种植。”

    荀彧道:“以工代赈?不错,这是个好办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力又不浪费粮食。那么世清,这些事就有劳你去办了。具体如何你大可便宜行事,有甚需求可以来找我。”

    “得!我就知道得是我去。”

    又谈了些乱七八糟的事,荀彧与张仁的话题转到了曹操对张绣的二次出兵上。

    荀彧道:“世清,主公这次对张绣用兵,你就不再献上一策了吗?”

    张仁苦笑道:“不是不想,而是无策可献。”

    荀彧道:“还在为上次的事担心?其实主公已经和我说了,他这次会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真的没有再给主公的锦囊?”

    张仁细想许久,小心翼翼的道:“锦囊没有,但还是希望主公能速战速决……我担心袁绍那里。”

    荀彧用怪异的眼光看了眼张仁,暗中点点头。

    ――――――

    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再次发动对张绣的南征。

    张仁因为要在境内帮助荀彧处理内政,所以这次没有被曹操带上。到六月初,张仁大致完成境内的内政规化回到许昌。与此同时,荀彧收到袁绍欲趁曹操不在许昌,欲趁虚而入的情报,紧急派人前往曹操处报急。张仁这时想起贾诩劝张绣以败兵二次追击曹操的事,便让送信的人带给曹操一句话:再防追兵。

    曹操在收到这两条消息后急忙退军,张绣的头一次追兵被杀得大败,第二次的追兵则重视了张仁的提醒,在路间设伏又一次重创张绣,大军平安的退回许昌。事后贾诩被张绣骂个够呛,曹操问及张仁为什么让他再防追兵时,早有准备的张仁回答得很简单:求稳而已!

    七月,曹操回到许昌。袁绍听闻曹操返回,也就放弃了攻打许昌的打算,转而专心对付北方的公孙瓒,并写了封言词极傲慢的信向曹操借兵借粮,之后就是郭嘉劝曹操的“十胜十败”论。曹操在下定决心后让荀彧开始着手对袁绍开战的准备,张仁也跟着忙得昏天黑地。

    八月初,吕布在袁术的挑拨下攻打刘备,曹操派濮阳夏候?援救刘备失败,夏候?还是在战中失去左目。刘备只身逃到许昌。说来也巧,刘备逃到许昌城门附近时正好碰上办完事正准备回城的张仁。

    “前面那位大人,在下刘备、刘玄德,欲求见曹丞相,可否代为引见一下?”

    “啥!?刘备?”

    张仁差点没从马上摔下来,定神向眼前人望去,只能用狼籍不堪来形容。不过张仁最在意的到是刘备的招牌大耳和长臂:“耳朵是有点大,不过没有传说中能‘双目自顾其耳’那么夸张嘛!这手确实是挺长的,不过没过‘双臂过膝’的程度,比正常人长出半个手掌到是真的。记得看奥运会皮滑艇的时候,那些运动员基本上都是这样,说是臂长的人可以占一定的优势。这刘备不去当皮滑艇选手有点可惜哦……”

    刘备见他发呆,干咳了一下:“咳……大人,在下刘备,想求见曹丞相。”

    张仁回过神来:“哦哦哦,原来是刘皇叔……”

    刘备莫明其妙的道:“刘皇叔?大人切勿乱言!刘备虽是汉室宗亲,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