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慎掉落的小折扇,小人拾得之后本欲得闲时去小城归还给兰郡主,可是……今日大人来此,就交还给大人吧。”

    张仁苦涩的一笑:“这丫头总是活蹦『乱』跳的,掉的东西从来就不会少……”

    把折扇收入怀中,张仁忽然心有所悟,唤过那工匠道:“这只船还没有命名,回头你在船名匾上……刻兰郡主三个字!”

    “小人领命!”

    张仁点点头,向郭弈唤道:“弈儿,我们该回议事厅了。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汉,建安十一年六月,张仁为帮助曹『操』从海路绕道直取北平的大规模船队到达乐陵附近海域。为了避免泄漏绕道战术的意图,对外仍然宣称是夷州的海运商队。此外船队分出了五条快船,先行赶赴右北平通知高顺与赵雷早做准备。

    身处南皮的曹『操』正在为至今未能攻克易京,进取北平除掉袁氏最后的残余势力而大感头痛。在甄诚求见并送上刘晔的书信之后自然是大喜过望,当众直接加封甄诚为裨将军领夷亭候,并让甄诚先回馆驿歇息,自己则连夜与一众幕僚商议此事。

    只是这一问意见,却是赞成的少反对的多。赞成的不必多说,反对派一致认为海路偏远,而且海运不像江河水运,海路过万军兵的运送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若再加上必须的粮草、器杖与其他军需,那么在海上飘泊一月所需的船只数量可不是开玩笑的。但是张仁这次派来的船只仅有六十只,平均每只船都要运载两百人左右。这还不算,还有人提出北兵不惯乘船,海上漂泊一月必生疾病,到了右北平如无人接应无异于送羊入虎口,甚至怀疑这根本就是张仁想借此机会骗取曹『操』兵源作为劳力的诈谋。

    也无怪乎他们会这么想,张仁从乐陵、琅琊一带招纳流民带去夷州的事他们早都心中有数,明面上甚至还向曹『操』提出过人口交易,用夷州出产的衣甲器杖粮草换取曹『操』的一些俘虏,只不过曹『操』还没有答应而已。不过曹『操』考虑到夷州出产的各类物品质量上乘,又能提供大批的粮草,就没有把话说得太绝,对张仁招纳流民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招来招去张仁招纳到的青壮很少,多数反到是『妇』女老人。

    鉴于反对派的意见与一系列的推算数据,赞成派也开始考虑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从徐州等地火速抽调一批船只来补充的意见。不过这一意见被曹『操』帐下一些生长于沿海地区熟悉船只『性』能的人给否决了。理由是当时能抽调到的海运船只数量极少,运载能力极为有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在两派人员的争论中曹『操』犹豫了,必竟刘晔(张仁)提出的这一海运战术在当时来说有着极大的冒险成份。虽然说曹『操』是个不怕冒险,甚至喜欢冒险的人,但前提是曹『操』在冒险之前一定会作好充份的准备,把可能会发生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这种『性』格从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奇袭乌巢就不难看出来,历史中曹『操』是抽调了手头一半的精锐部队化装成袁军,另一半的部队固守官渡就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万一奇袭乌巢未成,他就要凭着最后的力量与袁绍周旋到底。

    现在曹『操』的主力集中在河间、易京与袁尚对峙,虽然毫无进展但却是最稳妥的战术,从整体大局来看似乎并没有去冒险的必要。后方的几个势力里,西凉马腾方面有钟繇在长安镇守,前不久还授于马腾卫尉一职以示安抚,几年之内不会有什么问题;荆州的刘备在江夏发展实力,但考虑到刘表的猜忌之心也不敢太过份,主体上却是以努力的发展经济,只要刘表不死那么刘备也不会有所作为;至于江东孙权,根据细作打探到的消息,山越之『乱』复起,孙权还为此折损了一员上将,眼下正在筹备再次平『乱』,内『乱』未平他也无暇北顾。

    基于这些因素,曹『操』也有些觉得没有冒这次险的必要,必竟自己明明白白的处在优势,不像官渡一役是非冒险不可。只是与袁尚这样僵持下去何时才能寻到破敌良机,曹『操』自己心里也没底,万一自己的后方在对峙期间生出些什么变故,后果可就很难预料了。

    左右为难之下曹『操』下令散会,自己拿着刘晔写给他的信在府中后院眯起双眼细细思考。正在这一策的取舍之间犹豫不决,门人忽然来报:“启禀主公,郭奉孝郭祭酒在门外求见!”

    “奉孝?他什么时候来的南皮?快快有请!”

    门人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把郭嘉领到曹『操』的身前。再看郭嘉,比起上一次的见面竟然稍稍的胖了一圈,但眉宇间的神『色』依旧是那么神彩飞扬。

    “嘉见过主公!”

    “奉孝不在邺城休养,因何而来此?哦,坐!来人,上酒,孤要与奉孝痛饮几杯!”

    酒菜摆上,曹『操』与郭嘉互敬几杯后才道明原委。原来郭嘉一年前回邺城休养,在建安十年夏、秋交替之际真的大病了一场,病到一连三个月下不了地。曹『操』在与袁尚的对峙中也抽空去邺城看过郭嘉,暗地里还在庆幸听从了张仁的劝告,把郭嘉强调回邺城休养。之后请了许多名医上阵给郭嘉诊治,终于在十一年春的时候郭嘉大病已经痊愈,再经过这近半年的休养,身体一天比一天壮实。旁人不知道,郭嘉自己的心里却很清楚,因为自病愈之后,他那个会突然心口剧痛的『毛』病就再没犯过。

    (本章完)

第1937章 奇袭一策() 
酒过三巡曹『操』道:“奉孝虽然大病已愈,人也发福不少,只是孤应允世清的三年之期未满,奉孝此时赶来到令孤有背信之举啊。”

    郭嘉笑道:“吾之儿时旧疾已然复发过,今又痊愈,与世清之约已成,主公又何曾背信?今番赶来南皮,便是想请主公早作破敌之策,不然只怕会夜长梦多。”

    曹『操』微微点头道:“奉孝你到来得真是时候,今日午间夷州有使到,具言子阳、世清二人大遣海船来此,子阳亦在信中为孤献上了自海路运送万余士卒直至北平一策。孤正为此计能行否而举棋不定,奉孝既已到此,当为孤一决。”

    “嘉敢请主公将书信于我一观。”

    曹『操』把书信交给郭嘉过目,郭嘉看过后又询问了一下两派人员议论时提出的各项意见,沉『吟』了许久后才道:“一众同僚都言之有理,但嘉以为与其在此争论不休,主公为何不亲赴乐陵看一看世清、子阳派来的海船?这一策重中之重只有两个,一是夷州船队是否真的有这么强的海运能力,不但能运送过万的军兵,还能保证这过万军兵海上一月的粮草消耗;其次是否真的如信中所言,世清他在右北平一带早就布有能接应这万余军兵的准备。不过嘉以为,只要前一条世清能够做到,那么右北平的接应之人就完全可信。”

    曹『操』迟疑道:“奉孝为何如此肯定?”

    郭嘉笑道:“主公难道忘了吗?世清思虑之远少有人及,最早他料吕布袭陈留、备屯田于许都、开军屯于官渡……诸般种种嘉也就不费口舌了。总而言之,依嘉对世清的了解,他既然走出了这一步棋,那么之前的宫位他就肯定是摆好了的。计虽出于子阳,但依嘉之见子阳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曹『操』道:“这么说来,奉孝对这渡海奇袭一策是表示赞同的了?”

    郭嘉道:“正是。不过反对的一众同僚胸中顾虑也并不是毫无道理,所以嘉才敢请主公尽快去乐陵海港检视舟船。还是那句话,此计是否能成,舟船乃重中之重。只是主公切记要在暗中行事,不可令袁尚细作有所查觉。奇袭奇袭,重在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万一有所走漏,奇字一失则此计必败!”

    曹『操』习惯『性』的眯眼点头道:“不错,奉孝所言极是。嗯……来人,速去请荀公达、贾文和、曹子孝、曹子廉来府议事……不,说孤想小宴这几位。另外再去请甄将军来此。”

    从人领命离去,曹『操』又向郭嘉笑道:“奉孝,今夜就陪孤布衣出巡一番如何?”

    郭嘉会意,笑着又灌了一大杯酒下肚。

    数日后的一个夜晚,曹『操』亲自带领万余精锐士卒登上夷州来的六十只大船,趁着夜『色』消失在乐陵附近海域。至于河间地区的指挥权,曹『操』交给了曹仁与于禁,并吩咐他们适时的交接换防,以此来『迷』『惑』易京守军,不让他们查觉河间的曹军突然少了一万。为防万一,曹『操』还留下了贾诩与其他几个一流谋士,但是郭嘉,曹『操』带在了自己的身边。

    时节尚未入秋,海面上以东南风居多,六十只各类大、中型海船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向右北平进发。曹『操』站在头前帅船的船头远眺,身后侍立着张辽、许褚,郭嘉则有些晕晕的坐在一旁。郭嘉到不是晕船,而是一时开心喝多了几杯。

    望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任由海风吹拂起须发与披风,曹『操』忽然也有了一种自己如苍海一粟的感觉,一时间诗人的感『性』情怀大发,高声『吟』道:“兴甚至哉,歌以咏志!”

    右北平,赵雷与高顺的雇佣军山寨。

    高顺默然的看完张仁写来的信,眉头皱得紧紧的,转手把信交给了赵雷过目。赵雷看过之后也和高顺一样,眉『毛』拧到了一处去。

    让左右之人退出房,高顺先开了口:“子方,这件事你怎么看?”

    赵雷沉思良久,微微摇头道:“我也不知世清他为何要如此。突然一下调用夷州大半的海运船只,把曹『操』过万的人马转运到这里,仅仅只是为了帮助曹『操』击破袁尚吗?不但如此,他在信中还交待我们在曹兵下船后要接应周全,若是事有可为还要我们帮曹『操』尽快的攻占北平城。真要论的话,这两件事还不算难,我只是想不通他为什么要我们最后放弃右北平的山寨,在曹『操』攻占北平城之后马上乘船撤回夷州。”

    高顺摆了摆手道:“世清是怎么想的我们先不去管他,他信中所言之事我们要不要照做?”

    赵雷沉『吟』道:“我看……照做吧,我相信世清这样做必有深意。只不过我们在这里几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流水,我还真有点舍不得。”

    高顺道:“夷州船队几次到这里我都听他们提起过,夷州守土军兵不足,或许世清是想把我们这只部曲给调回夷州镇守。若是这样的话到也说得过去。”

    赵雷道:“不管他了,早做准备吧。诂算一下行程,可能旬日之后曹兵便会到此。只是时节即将入秋,我们已经有千余人的应雇部曲分散在周边的几个村庄,要不要马上调回来?”

    高顺摇头道:“我看不必了。即已受雇于民,就当全佣。现在我们手头上还有两千余众,回头放下话去,从现在起再不接受哪个村庄的护庄雇佣。”

    赵雷点了点头,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帮曹『操』攻占北平城?趁战事未起,我先派点人潜中城中动点手脚!”

    建安十一年七月初的一个深夜,搭载着曹『操』过万军兵的船队抵达右北平沿岸。趁着夜『色』,六十只海船上的曹兵迅速登张,与赶来接应的赵雷千余佣兵汇合,并连夜赶到山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