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1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明鉴!生还军士具言,至夜忽有数十小船逼近船队,口称江贼欲施劫掠”

    “放屁!送嫁船队尽为水军精锐,寻常江贼岂敢来犯江贼!?”

    一旁地张昭捋着胡须开了口:“主公,不是江贼。依昭之见,只怕是江北曹公探知主公与刘备地联姻之讯,收买了江湖亡命施以奸计。吴郡与寿春、合之间必竟只隔一江。若论正规水战,曹贼是不如我,但如果是江洋水贼趁夜偷袭,确实啐不及防。”

    “可恶!曹贼,孤与你势不两立!”

    正说着,门人忽然来报:“启禀吴候!秣陵太守差人送夷州来使赵雨至此!”

    孙权道:“什么?赵雨这才离开一月,怎么又来了吴郡?先请进来再说!”

    不多时赵雨被请入厅中,只是赵雨地脸色苍白,连走路都是由贴身侍女扶着的。一见到孙权,赵雨勉强施礼,礼罢后赵雨用十分虚弱地声音开了口:“赵雨无能,特来向吴候请罪”

    孙权又吃一惊,急问道:“赵别驾具言请罪?所为何事?”

    赵雨此刻似乎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孙权赶紧赐坐,赵雨坐下之后先是喘了几口气,这才缓缓而道:“赵雨船队方出海口,忽遇海贼侵袭。激战之中,陆伯言为救赵雨已然身故。”

    孙权大惊失色,这时有近侍走到孙权的耳边低语数句,孙权听后暴跳如雷:“江贼?海贼?一定是曹贼耍的手段!一定是曹贼!!”

第两千零三十四章 安置() 
张仁道:“海外大岛,我称之为济州岛。郡主你也不要小看这个海岛,此岛北可进逼三韩,东能进逼倭岛。三韩之地虽稍显落后,但粮米质优,产量亦丰,郡主如果想养兵的话一点都不难;倭岛那里可说是仍未开化,不过多山多矿,特别是以金银居多。”

    “说是这么说”

    张仁笑道:“郡主也不用担心什么,其实济州岛我早些时候就已经在着手兴建,只是太多太多的事情缠在我的身上,我对济州根本就顾不过来。其实说句心里话,这济州岛我本打算是作为与北方贸易的一个中转站,如果必要的话还,还是我安排在北方人员、产业的一个退路,以防备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的发生。现在我把济州交给郡主打理,郡主可以按照之前夷州的发展方式来建设,你自己喜欢搞些什么只管去搞就是了。”

    “真的!?”香香心动了,张仁所提出的这些对香香的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老实说,香香还真想搞个女权至上的女儿国出来也说不定。

    张仁笑着点了点头,又补充道:“如果郡主担心人口不足,可以直接去北方招慕流民,我的海运船队也可以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把北方流民送来夷州。至于工匠之类的,我也可以从夷州调拨给你。只有一条,郡主将来不会为了东吴和我打仗吧?”

    香香摇摇头:“终我尚香一生,不会与你张夷州起一兵一卒。但有所需,尚香亦会全力而为。”

    张仁笑了笑,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对了,我记得倭岛那里有一个倭族女王,好像是叫‘邪马台卑弥乎’吧?郡主如果有意,不如也就在济州岛自立为女王,顺便再把那个邪马台女王给打败再把倭岛纳入掌中。反正是在大汉疆域之外的海外,我想也没谁会去说郡主什么才对。”

    香香一听这个可就真的来了劲了,女王哎!而且按香香的想法,张仁这样做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的海运商道有一个安全保障,必竟正如张仁所说的那样,北方曹操那里不可预料的事情太多了些。济州岛离北方的几个港口相对较近,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想了一会儿,香香向张仁一抱拳道:“尚香领命便是!就是不知何时动身?”

    “船队已经在夷州作准备了,郡主请安心等上一些时日。”

    香香的心情好了很多,拉着貂婵、赵雨自顾自的喝起了酒。张仁见状也有点无可奈何,这女人好像一达到某种心愿就不会再顾虑太多似的。不过想想香香的为人肯定不会和自己作什么对也就释怀了。自己也举起了杯,目光飘到了张逊那里,却发觉张逊好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伯言心中在想何事?哦对了,这个现在你不会再推辞了吧?”

    张逊望了眼张仁递过来的谏议中郎印绶,沉吟了许久摇摇头,复又推回张仁的面前道:“兄长,这印绶,弟不愿受。”

    张仁吃了一惊,急问道:“时至今日,难道说你还打算回去吴候那里吗?”

    张逊接着摇了几下头,目光定格在了正在与赵雨、貂婵笑闹的香香那里。望了片刻之后,张逊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扭回头来向张仁道:“兄长,我想留在郡主的身边为辅,也好助兄长将济州建成满意之地。”

    “你伯言你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夷州码头,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型船队刚刚出发,目的地是三韩与倭岛之间的海岛——济州。

    船队已经渐渐远去,张仁刚才一直在挥舞送别的手此刻也背到了身后。默不作声的又望了大海数眼,张仁忽然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转回身来,而身旁的众人在看到张仁脸上的神情之后都忍不住想笑。这愁眉苦脸的表情,任谁都能一眼看出来现在的张仁心情是极度的郁闷。

    泉州太守刘晔也在送行团中,听到了张仁的叹息之后笑着问道:“主公为何长叹?可是有何心事使主公心中不快?”

    “子阳,你这分明就是明知故问嘛!”

    张仁闷声闷气的咕哝了一句,又叹了口气才抬起头向刘晔道:“我真没想到会这样唉,花去那么多的气力,费去那么多的周折,前前后后又经过了那么多的事,好不容易能让伯言离开吴候孙权,可是最后他还是不愿留在我的身边帮我,反到是选择了要跟我几番辛苦几番忙碌的,到底是在为了谁啊?”

    刘晔也实在是忍不住而笑出了声来,笑过之后刘晔道:“主公如此设想也未免偏执了一些。其实主公虽对郡主说是让她在济州自立,但实际上孙郡主并济州仍然是要依附于主公的,而张伯言随郡主同去济州从旁相辅又与辅佐主公何异?且依晔之见,张伯言去济州才是正得其所。”

    “子阳你为什么会对伯言与郡主同去济州一事这么赞成?”

    刘晔解释道:“凭心而论,主公安排郡主去统领济州确实是一着妙棋,既能使济州得人镇守与发展,又因路途遥远、地处海外,可避开孙权的耳目。只是孙郡主虽然是女中豪杰,但却偏重于武事,政略诸事非其所长。若是只由郡主独据济州,只怕在经略上会有失偏颇,很可能会影响到主公的大计。今有张伯言在郡主的身边为辅则无此忧矣,济州那边的事主公就不必去担心什么了。”

    张仁听过刘晔的分析,歪着脑袋沉思了许久之后点头道:“子阳所言确实在理,如果没有一个合适而且有才干的人在一旁劝谏郡主,只怕她真的会手里有了点兵就想起来打哪里就去打哪里。三韩和倭岛是还很落后,可是济州现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充其量不过就是一个可以供我夷州商贸船队躲风避雨的补给港罢了。要是不等羽翼丰满就去抢攻三韩、倭岛的地盘,搞不好就是在玩火自焚。不过子阳啊,老实说我还真有些放不下心来,你说郡主与伯言在济州成了事之后,会不会刻意的去帮助江东孙权?再怎么说郡主也是孙权的亲妹妹,而伯言他”

    刘晔摇了摇头:“依晔之见主公到不必为此事担心什么。据秀主母所言,郡主在初被救至小渔村中养伤时,曾在无心中说出过吴候既然不以其为妹,她亦无心再与吴候相见的话。试想一下,郡主依主公之计诈死脱身,实际上就与叛离江东孙氏无异,若不是下了狠心与吴候之间兄妹决裂,郡主又岂会如此?至于张伯言嘛他离开东吴本是迫于无奈,现在不留在主公的身边,改为去济州辅助郡主,对他来说或许是一种两全之计。”

    “两全之计?子阳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伯言不留在我的身边,一是能避开我将来肯定会与孙权一战时的心痛,二是他把郡主当成孙氏支系而辅之?”

    刘晔这时才刚刚取出招牌大折扇,听到张仁的话之后顺手用扇子敲了几下脑门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实刘晔的意思到和张仁有些出入,就是刘晔认为张逊在香香身上看到了太多与故去的张兰相似的地方,所以很可能喜欢上了香香。只是考虑到香香不肯嫁人的心性,选择了默默的跟在香香的身边,成为一个守护者。至于具体到底如何,张仁说不清,刘晔也说不清,甚至可能连张逊自己也说不清。

    张仁甩了甩头:“唉,算了,这些事暂时不去管他,反正他们这一去,济州这颗棋子也算是盘中落定。子阳你过两天还要带一批军需赶回泉州,这两天你就在夷州休息一下吧。走,我们先去喝几杯。”

    在酒楼中坐定,三杯过后刘晔问道:“主公,有关于这济州主公是不是还有别的考虑?记得之前主公对济州并不是这么在意的。”

    张仁晃了几下酒杯,微微点头道:“不错,我是有别的考虑。本来在我的计划里,济州暂时只是作为方便北方贸易的一个中转站来使用,至于三韩和倭岛老实说,我本来都是想等风儿再大一些,可以自己领兵出征的时候交给他来征讨的,当是给他的一种历练。可是现在子阳还记得上回赵雨在柴桑打探到的消息吧?”

    刘晔道:“主公是指赵别驾打探到的那个曹公有意要主公遣子入侍的消息?”

    “嗯!弈儿已经去了许久,到现在还没回来,我怕这里面会生出些难以预料的变故。子阳,你也在夷泉两州呆了这么多年,有些话我说出来你应该听得懂。我重商利,然后以商利去益农,而农事得以稳固,这种做法其实与中原的地主豪强是正好相反的。他们是全尽农事,稍以商事为辅而已。固然他们有些圈地自守的味道,但也与他们不像我有这么广阔的商路有关。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与他们碰到一起,假以时日各地之利只怕会尽落我手,你认为那些豪族真的会看不到这些或是任由我这样下去吗?”

    刘晔道:“当然不会。天下之争,说穿了不过就是为了一个利字。”

    张仁笑道:“子阳,你跟了我几年,似乎思想上也变了很多。记得最初的时候你也是只重农事,轻视商利的。”

    刘晔道:“能不变吗?主公只不过有夷泉这两州之地,但是借助行商取利,早已是富可敌国。而这些财富若是仅以农事蚕桑,非数十年的积蓄之功不可得也。看到这些,晔再不自警自省的话也就未免太不识时宜了。”

    张仁道:“你的想法都变了,自然也会有其他的人跟着变。慢慢的那些豪族仅仅依靠农事地利而取得的利益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他们也就会渐渐的没落下去而不值一提,手中能够控制住的人丁也会越来越少。所以他们中间的一些代表性的人物一定会设法来对付我,甚至是除掉我,因为把我除掉对他们来说就等于是断绝了重商思想的源头哎,我说的这些你真的听得懂吗?”

    刘晔摇摇扇子,头也跟着摇:“主公所言,晔似懂非懂,朦胧中好像又有那么一点的明白吧。”

    张仁猛抓头皮,心说我和他解释产业思想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