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十面颜色色调一致的大旗,将叛军那几面裤衩比得无处藏身。上面写着分明的一个大字:“曹!”

    是曹军!

    曹军真的来了!可是,他们是怎么到这里的?通过袁谭和袁尚的地界?

    不可能!

    不过那也不重要了。

    五万人,除去战死的,攻入城中的,还剩下一万多人,可是就算这样,仍然被这五千人打得连连后退。

    而让公孙康叫苦连天的巨弩兵,早就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而他们消失的原因,也能一眼看出来。

    好多穿着后背扣式盔甲的曹军抬着一台巨大的弩矢,那玩意公孙康虽然没见过,不过用鼻孔也能想明白,肯定是床弩。

    否则不可能让巨弩兵打散!

    当恰好一只床弩的弩矢正好呼啸的飞向叛军本阵时,惊诧于它威力的公孙康本人都欢呼起来。

    粗如儿臂的箭身,长得象只矛一样,而不论是弩矢本身或者出的破空之声,都远远过了刚才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巨弩。

    怎么能让大出了一口恶气的公孙康不激动得欢呼?

    士兵也是象第一次见到焰花的孩子一样,高兴得又叫又跳。

    而这种床弩虽然威力巨大,但是装填时间更长,而且数量少得多,全是从船上拆下来的,人手抬着。

    因此让叛军节节败退,甚至连攻入城中的都退了出来的原因是……

    虎豹骑!

    天下无双的虎豹骑!

    虽然只有八百人,却好象一条钢铁长城,每每踏出一步,便让叛军吓得节节后退!

    从头到脚,甚至连马身上都遮盖着的盔甲,象一条鱼身上的鳞片一样排列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骑兵的眼睛都看不见,只能见到个冷冰冰的面罩。

    右手小臂上有一面小小的钢盾,肩膀上有两个长长如巨兽獠牙一般的尖刺,加上锐利的长枪战刀,虎豹骑在外表上就让敌人不寒而栗,更别说交手了。

    而他们身后,更有四千左右全副武装的水军士兵,领头之人,正是甘宁。

    从天堂到地狱,这是叛军的感觉。

    仗着人数优势和巨弩,成功的打败公孙康,差点就得手了。

    从地狱到天堂,这是公孙康的感觉。

    恨不得搬张椅子,再叫壶茶水来看戏就好。

    士兵已经不少人坐在血红的地上,叉着两腿大声的为曹军加油助威起来,这种死里逃生的情绪,使得每个人叫嘶了嗓子,挥酸了胳膊。

    当虎豹骑开始慢跑,加时,只有八百人的阵势却让公孙康这边的人都觉得浑身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就是其中一员,亲手将敌人刺死,践踏,哪怕是个后面跟着捡漏的也好啊。

    那是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一种冷如冰,坚如钢的沉稳,一种如磐石一般不可撼动的战意,只有站在虎豹骑面前,亲身体会这种被强烈杀意笼罩的人,才有那种完全提不起丝毫反抗之心的无力感。

    这个世界上,的确,就算是山,也不能阻止虎豹骑的脚步!

    能阻止他们的,只有将令!

    “哦!”

    当虎豹骑一头撞进数万人的本阵中时,公孙康的士兵中爆一阵巨大的欢呼,所有人的兴奋之情都不可抑止的写在脸上。连他本人,都是在自己心里把自己称赞了一万遍!

    选择了曹操,真是个再正确不过的决定了。

    (本章完)

第354章 曹丕作乱(四)() 
叛军的军事素养也算不错了,公孙康军被他们打得奄奄一息就是证明,可是在虎豹骑这几百人面前,就好象是被烧红的餐刀划过的牛油一样脆弱。

    人与人的差距,有时还真的就是这么巨大!

    甘宁的水军甚至连床弩的打击也停止了,静静的守在后阵等着虎豹骑的表演时间结束。他们知道,能与虎豹抗衡的生物还没有。

    西凉铁骑不行,原来吕布率领的并州铁骑也不行。

    几万人阵势转眼间就被势不可挡的虎豹骑冲了个对穿,眼见对方缓慢的调头,又重新结成阵,叛军几乎连还手的办法都没有。

    箭射,无效!

    刀砍,无效!

    骑兵对冲?

    不如找个石头撞更省时间一点!

    至少石头是不会长刺儿!

    那么,就逃吧?

    公孙康军见三万来人的叛军余部,象是破了个洞的漏斗一般狂逃,纷纷跳起来大声叫着:“追啊,杀啊!别让他们给逃了!”

    这时才见甘宁军终于动了,而虎豹骑……当然不会追!

    毕竟骑的是马,不是摩托,那么重还可以追的。

    **************************************************

    战后的辽阳,一片落索萧瑟。

    三千士兵有气无力的打扫着战场,虽然他们已经很累了,先是战斗那么久,又要加油喝彩……

    一具具看不出是哪方的尸体被丢在一起烧掉,泥土太泥泞了,着浓重的腥臭。

    公孙康看着这劫后余生的样子,又看看甘宁和曹纯两人精神抖擞的样子,又有点想哭了。

    “多谢将军援手!再造之恩,康永不敢忘!”

    说着,公孙康就要下跪。

    甘宁忙拉住了他,笑着说道:“不敢当,乃是张将军所嘱之事。”

    “哦?张锋张将军?”

    公孙康心里一股子感动,想不到张锋人在幽、冀边境还算得到自己这里。

    甘宁朝曹纯使个眼神。后者酷酷的一笑,从腰中摸出一卷黄帛来大声道:“圣旨到!公孙康跪下听旨!”

    公孙康傻傻的跪下,心里却是不懂,圣旨?

    援军来之前居然是有曹操的授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公孙康听完,原来是将公孙度的幽州牧授于自己。

    从现在开始,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幽州牧了。

    “现在开始,我等将协助州牧大人剿灭叛军,不知将军可舍得招待一杯水酒?”

    甘宁半开玩笑的说道。

    水酒?

    开什么玩笑,就算是仙酒,公孙康也会扯了玉皇大帝的内裤,逼着他交出来。

    “康惭愧,还有一事……那高句丽袭我大汉境内,已至玄菟……”

    甘宁和曹纯又是相视一笑,笑得公孙康莫名其妙。

    “这次奉将军之令北上,宁带得战船大小共一千九百余,士兵万五,战马两千。因士兵战马毕有水土不服,因而止有这些来援。”甘宁指着正在辽阳外扎营的曹军士兵道,“州牧大人可知余人何去了?”

    “这个……某不知。”

    “太史将领早知高句丽犯境,早领五千蝗军进发了。”

    “五千?”公孙康对蝗军是个什么情况没有数,“恐怕不够吧,不如我等再派援军去?那高句丽人至少有万余,且还是前锋。太史将军势单力孤,恐有不测啊!”

    “哈哈——”甘宁二人笑得公孙康摸不着头脑,“若是正面相交,蝗军恐不是数一数二的,但要是搞偷袭、下绊子,天下蝗军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的,州牧大人尽管放心就是!”

    说着,不顾新上任的州牧大人一脸的惊疑,拉着他就去讨要“水酒了”。

    与此同时,太史慈带着蝗军正在设伏,心里还在盘算:以前都是打自己人,这次可算是民族英雄了,只是不知道那高句丽人,有没有钱呢?

    由水上这只突然冒出来的奇兵,不仅帮助公孙康平定了公孙恭的叛乱,甚至少量蝗军因为袭击玄菟的高句丽军太穷,打败它后还不满足,结果还反攻进了高句丽……

    而另一方面,孙权趁着曹操要统一北方,大举进攻杀父仇人刘表。派老将程普为主帅,周瑜为副,各领精兵三万,一路主攻江夏,另一路则直取临湘。

    虽然孙权在孙策死后几乎没有什么大动作,一方面是因为要安抚一些地方势力,稳定内部,并且要对付不时造反的山越。

    另一方面多多少少也是因为孙尚香那出“破鞋”的肥皂剧,而变得有些主次不分,一心想要对张锋下点黑手什么的,结果派去许昌的刺客等共计十三人,一一落入了贾诩代管的“毒刺”手中。

    江东自孙策亡故后,一直不太平静,这是显然的事。孙权毕竟年轻太轻,统治江东的时间又不长,各地一直都有些小动作,仿佛那水缸里按葫芦,下去了那个,又浮起了这个。

    好在一帮子老臣倒是全心全意替着孙权保江山,使得孙权这几年的实力除了土地扩张外还涨了不少。

    暗算张锋的念头绝了后,孙权总算一心一意对付刘表起来。刘表这时刚新娶了蔡瑁的妹妹,趁这个时候出兵,倒不失为一步好着。

    而镇守江夏的黄祖这时也有些惊慌,这些年孙、刘两家的摩擦不少,虽然开始刘表的实力远远过孙家,但是却打着打着现孙家越来越厉害了。于是黄祖派人去请那位除了在张锋手上未曾一败的艺术鼻祖——祢衡来议事。

    祢衡自落荒而逃之后,辗转来到了荆州,刘表也是文人,敬他的名头,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餐,让祢衡在张锋那里受伤的心渐渐的又平复起来,恢复了起先那种动不动就骂人、讽刺的德性,刘表嘴上不说,心里却不喜,于是把他派到了黄祖这里听差。

    黄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但是开始的时候也相当尊重祢衡,祢衡开始也的确收敛了点,对于黄祖安排他的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可是时间一长,又故态重萌了。

    特别是祢衡跟黄祖的儿子黄射关系不错,这让祢衡越来越嚣张,甚至有着当着大家的面就讽刺黄祖,搞得宴会不欢而散。

    (本章完)

第355章 马超邀战() 
祢衡一听说孙家来攻江夏,一面收拾行李一面说:再不走就要直接买棺材了,选坟地了,黄祖这个木偶肯定守不住的。

    这话一传到黄祖耳朵里,立即大怒,马上派人把祢衡抓了起来就地杀了,连黄射收到消息想救都来不及。

    **************************************************

    长江在三国时候,还是相当的清澈。

    从豫章出,水流并不是很急,在秋天的这个季节长江显得更加宽阔一些,到了冬天,江面就会开始回落。

    黄盖、祖茂等一干老臣都愿意听程普的指挥,虽然孙策在的时候很信任周瑜,可是他毕竟太年轻,加上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也不愿意承认这个年轻人的确很多方面都了不起。于是这次程普的这路军里全是老臣子。

    两岸的群山尤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脚下便是一望无际的长汉懒洋洋的一刻不停的往东流淌着,江面上泛起整面整面粼粼的波光,象是散下了大把刺眼的金箔,让所有第一次看见长江的人都为之惊叹。

    虽然常年都与水打交道,可是这群人还是被长江的气势与美丽征服了。感受着江风吹在面上的清爽与胸里那股急欲泄的豪迈之情,所有人都立在甲板上,恨不到马上就可以到达江夏。

    “德谋兄!”

    程普在船头,身边是两个持刀的亲兵,江风将他的白色长袍吹得扬扬欲飞,清瘦的脸庞上只有几缕稀稀的胡须,两只眼睛还很有神,有些人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老得连眼神都快了熄灭了。

    喊他的正是黄盖,最受孙权信任的几个老臣之一。抱着头盔,任一头有些花白的头在风中飞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