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着淡淡的火光,眭固看清自己眼前那个“大汉”确实才十几岁光景,不由得哈哈大笑。

    “这么点人来送死,休怪爷爷不客气了,大伙儿冲啊,千把人还不够我们几百万大军塞牙缝的啊。”

    黄巾军除了几只懂点兵书的渠帅带领外,其他人打仗全是靠人海战术来活活挤死对方。

    眭大眼命令一下,身后那些黄巾喽罗们又跟以往一样,嗷嗷叫着,举着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寒碜的武器,冲向对方。

    黄叙作大惊状大喊道:“不好,不是说只有几千人吗?大伙儿快撤,我们上当了!”

    当先拨转马头逃去。七百骑有学有样,大声“惊叫”着,纷纷跟着黄叙的屁股消失在夜色里。

    眭固一看更得意了,这战没打就赢了啊,于是更加嚣张的叫道:“大伙追啊,他们都是骑兵啊,谁杀一个,那马就归他了啊!”

    众黄巾眼都红了,有了马就不是一般的泥腿子啊,就不用光着脚或着穿那种“皇叔”牌的脚底片刻就能磨穿的劣制草鞋了啊。

    每日只吃着稀糊糊加烂菜叶子的身体好象有了无穷力气,杀声震天的朝敌骑消失的地方冲去。

第33章 中技() 
明明听着敌人的马蹄声就在前面不远处响,可气吼吼的跑了一刻钟,死人的就是追不上。

    这两条腿追四条腿果然不是件简单的事,众黄巾体力早就跟不上了,大批大批的人喘的气象是拉风箱。

    要不是眭大眼的凶名和马的诱惑,他们早就坐下不干了。

    眭固也觉得不是味,如果自己这边骑兵多一点,自己就可以甩开这些碍手碍脚的泥腿子们追了。

    但是那样的话,谁来保护自己呢?

    突然听见一声嗖的响箭声,自己部队两边突然树起无数的火把,蜿蜒几里全是火光冲天的一片,不知道到底多少人。

    只听有人大喝:“黄巾贼中计了,大伙儿杀啊,这可全是军功啊,捡便宜的事,可别落后了啊。”

    “快快快撤!”眭固心里一惊,居然还有人敢打老子堂堂黄巾军一方渠帅的埋伏!

    还真有这么不怕死的人,他们难道不知道,我黄巾兄弟有几百万吗?虽然是号称的……

    就见左右两边的“火把”们渐渐移动过来,等能看清楚的时候,这边才意识到不好。

    敌人的士兵全都是一身在夜里都能光的亮晶晶的盔甲,长长的矛森然一致对外,层层叠叠,让人看了从骨子里生着一股惧意。

    那些从没打过逆境仗的黄巾军,很快显现出他们没训练过的一面,——丢下武器,大声喊着乱跑。

    很快这种乱,从一小部分人,蔓延到整个部队。

    敌人踩着整齐的步点,一步步的接近,而后面的自己人还在往前涌,前面的人又退不回去。

    于是,就有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开始向自己的兄弟同袍举起了刀……

    于毐左等右等,怎么也等不到眭固的消息。

    于是暗自嘀咕,这大眼睛,是不是又在玩挑手筋脚筋的把戏?

    玛的,快点回来,好让老子放心睡一觉。

    等来的却是溃兵的坏消息,眭帅被围,生死不知。

    玛的,怎么办?

    眭固带出去的也有至少也有二、三万人,自己这一去,整个大营里就没多少可以打仗的了,全指望那些老弱妇孺么?

    拼了!于毐咬了咬牙,把希望寄托到敌人战力不强,还有就是敌人见有援军到,或者也会有些惊慌吧,可以顺利救出眭固?

    令最后的二千黄巾守寨,于毐带着人急急朝中伏的地方行去,这大眼怎么这么蠢?

    用步兵追别人骑兵,还追得这么远?这步兵还能剩下多少体力?不中伏才是怪了。

    被围在中心的眭固真是上天无地,入地无门,苦不堪言。

    退路被自己人堵了,不论敌人的进攻,自己部下正在互相拨刀子,这……

    难道我黄巾军中第二位阵亡的渠帅就是我么?

    说这些敌军真是奇怪,看黄巾军自己乱起来了也不趁机大开杀戒,而是只包围,不动手,不撤退,象是在等着什么。

    突然后面又有人喊了起来:“于帅带援兵来了,我们有救了,大伙儿拼啊。”

    被困已久的黄巾军士气大振,仿佛无视敌人的精神装备一样,狂叫着向对方密集的矛林上冲过去。

    虽然钢枪锋利无比,但黄巾军毕竟人多了好几倍,加上援军已到,一时间官军倒被黄巾军逼得节节后退。

    官军的长枪上满是红得紫的黏稠液体在流淌,上面或者还有一两节猪大肠之类的管状物体,又或者是一两块碎肉、内脏……

    他们只要一挥动手里的钢枪,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开膛,破肚,然后哀叫着倒下。

    然后自己强睁被敌人的血水模糊了的两眼,再次挥枪、收枪……

    身边人越来越多的倒了下去,而敌人那不多的几层钢铁一般的防守始终冲不过去。

    而外围那可恨的几百骑兵还在不停的射出手中的箭,根本不用瞄准,敌人自己步兵的盔甲是绝对不会让竹箭穿透的。

    最多形成一个小小的跳箭,然后射到一个倒霉的黄巾军身上……

    凭着一时血气重新振奋起来的士气又重新跌回谷底。

    黄巾军人人都是心惶惶,拼命把自己的身体挤到同伴身后去,以免过早与敌人那可怕的枪林面对面接触。

    在这时,只见大寨方向火光冲天,高高扬起的火焰似乎正燃烧在自己眼前,那么大的火势只能说明一件事,寨子被人攻破了!

    那里面可是有着自己的妻儿老小的啊!黄巾军顿时大乱,没人再去和那冷冰冰的枪阵拼命。

    加上官军中整齐划一的传出:“弃械不杀,保汝不死!”的喊声,成片成片的黄巾军开始丢掉武器,跪在地上。

    没被围住的于毐见大势已去,已顾不上生死不知的眭固,带着一干手下匆匆逃离。

    张锋、黄忠指挥着手下,集结降俘,一面令从背面攻上山寨的文聘烧了寨子。

    带着数万老弱妇孺和粮食、以前三大渠帅的一样抢掠来的财物,返回张村。

    “这仗打得真是爽啊!”黄叙的兴奋头还没过。

    笑呵呵的拍了拍面前一个穿着将领盔甲的人肩膀,想让对方跟自己一起分享这么痛快淋漓的胜利……

    呃,这人好象是好爹耶,完了,又要被骂了。

    黄忠却出奇的没有出声,黄叙偷眼看了一眼,老爹好象在笑?

    “呵呵,你诱敌干得不错,以后注意上下尊卑就行了,当着这么多手下的面,骂你就算了。”

    是役,张锋的计策大获成功,由黄叙将坚守的黄巾军诱出,然后由重装步兵围而不攻。

    等第二批黄巾军援军到的时候,一面合围,一面让潜伏以久的文聘带人从寨子临水的那面偷偷摸进去。

    解决了最后的二千守军,然后放火烧房,以乱黄巾军心。整个计策环环相扣,几乎没有破绽。

    当然,是面对这黄巾军来说的。

    己方的伤亡方面,重步兵一万人有三百多重伤,全是因为被自己人挤倒在地然后被踩……

    骑兵由于没有正面与敌人交锋,没有伤亡。

    而奇袭的文聘部队由于要经过水路,没有盔甲,因此死一百二十人,伤三百一十六人。

    但不管怎么说,杀敌过万,降敌八万(加上老幼妇孺),还有一些是黄巾军自相残杀,自相践踏。

    以及于毐逃跑带走的一部分人,这样的成绩对于张锋来说,是完胜的一仗。

    事后,张锋向朝*表请赏,翌月,有旨封张锋为东郡相,黄忠为都尉,黄叙、文聘为门下督贼曹和门下贼曹。

    ***************************

    “大家放心,董卓那里已经有了回信,他表示会完全按我们的意思办事。

    每当有事情要商议时,张让府里便会有这样一间屋,外面由张让的心腹守个水泄不通,里面肯定有九个男不男、女不女的人类。

    屋里的布置完全过一般大臣的标准,一张秀美锦缎屏风上画的是百鸟朝凤图,才是西域的贡品……尽管是好多年都没有进贡过了。

    屏风前面是一张铺着鹅黄缎面的上好梨木卧榻,显然是御赐的,否则就是谋反了。

    下赫然放着十张张锋明的椅子,上面坐着的八人正是十常侍,那出门就有可能被万人所噬的赵忠、封谞、郭胜等人。

    屋正中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铜鼎,里面烟雾弥漫,这西域的香料的猛烈程度可比不得中原产的。

    就象逍遥居一样的“莫再行”一样,闻多了可是真正要醉倒下的。

    可是加上榻上横卧如一尊弥勒佛一般的张上,这九人正闭上眼,高抬着头,似乎很享受这种让人头脑产生轻微幻觉。

    感觉自己飘飘欲仙的香味,象极了现在那些吸毒的人。

    张让的这句话,并没有人接腔,虽然众人都听见了。

    良久,这香料渐渐烧完,香味也渐渐淡去。

    神清气爽的赵忠才问道:“可是董卓这胡人野心不小哇,如果事成之后,请神容易送神难怎么办呢?”

    张让拍拍了圆圆的大肚子,象七月成熟的西瓜一样出“嘭嘭”的声音:“嘿嘿,很简单,只要让大家都知道,何大将军是这位董中郎将干掉的,就行了。”

    “桀桀桀……”九人一起出会心的笑。

    只是这种阴不阴阳不阳的人,中气都跟正常人不同,听得外面守卫心腹们深身抖,那感觉,好象心在被猫抓一样……

第34章 何进之死() 
董卓其人,按当时的说法也不是汉人,出生于殷富的陕西临洮(注:今甘肃临洮)地方豪强家庭。

    当时临洮属于边远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羌人的居住地相邻。

    董卓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史书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

    董卓不仅能识文字,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能带着两鞋弓箭,左右驰射。

    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使得当地人们都畏他三分。

    不仅乡里人不敢惹他,周边羌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羌族领豪帅为了保全自己,极力迎合趋附董卓,并且与他结为友好,以求暂时相安无事。

    地方豪帅们经常带着大量的牲畜和财物前来拜望,与董卓称兄道弟。

    董卓年轻的时候就常常到羌人居住的地方游玩,依仗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广泛结交豪侠义士。

    他十分熟悉那里的情况,见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寻思如何来利用和控制他们,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罗亲信,为自己以后的长远展打下基础。

    于是,在野心趋使下,董卓丝毫不吝惜花费自己的家产,每当羌人豪帅来家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帅,以取得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和拥护。

    羌人一方面畏服董卓的凶悍,一方面感于董卓的“豪爽”,所以都归附他,愿意听候他调遣。

    一次,一个羌人豪帅见董卓家的牛羊宰得所剩无几,便从老远的地方赶来上千头牛赠给董卓。

    由此可见,董卓当时在羌人中的影响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