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久以来的威压下,赵弘这个副帅过得十分窝囊,如今听得张曼成兵败,心里确是一番窃喜。当然,更多的还是对汉军的恐惧……

    “张曼成死了?!这南阳一带,除了我还有谁可坐这大督帅之位?不过……五万精锐人马啊,居然都被官兵击败,虽然是用水来淹,但这五万兵马可是宛城不多的可战之兵,一遭皆丧,倘若官兵再来,我军虽坐拥宛城,可却无援……该死,还是先去救人,能救得多少人马,便是多少人马,至于张曼成嘛……嘿……”不知不觉间,赵弘舔了舔嘴唇,眼睛闪过一丝狠辣。

    (本章完)

第518章 留后路() 
“主公!探马来报,那宛城赵弘果然领军而来,几乎尽起宛城之兵,想必,定想趁秦颉大人大军立足未稳,夺下淯川险要!”徐晃手提大斧,匆匆而走,跑到杨奉身边高声道。

    “贼众据此还有多远?”杨奉皱了皱眉,尽起宛城之兵,那贼军数目不可谓不多。

    “不过数里之遥!主公,贼军不通兵法,只知拼命催军疾走,如此,前后相隔,蜿蜒起伏,十数里之距,不同阵势,若我军中军而出,切断敌军,贼众定然自溃,便是人多,也无所畏惧!”

    徐晃熟读兵法,平日里虽表现出憨厚木讷模样,多因卫宁压制,不得表现,但现在却是一脸肃然,不禁高声道。

    杨奉看了徐晃一眼,拂须沉吟半晌,这才握拳高声道,“公明所言不差!传令全军,整装待命,且稍安勿躁,放过前军,等中军过时,听我号令,挥军掩杀!此一战,定能功成!”

    “末将尊令!”徐晃肃然抱拳应声道。

    “公明!少时,便等你骑军,踏破贼军了!”杨奉笑了笑,拍打一小徐晃的肩膀,高声道。

    “主公无须多虑,有徐晃斧在,定然杀败贼军,不负主公,与公子重托!”徐晃同样豪爽一笑,这才提着大斧而走。

    约莫一个时辰,赵弘还在心急火燎的催赶部队行军,忽而,只听两旁树林蓦然响起冲天鼓噪,一时间,喊杀遍天,无数汉军士卒从林边蓦然杀出,黄巾大军猝不及防,便被硬生生冲入中军,前军,后军相隔甚远,力量分散,竟被官兵截断开去,首尾不得相顾,整个大军当即胡乱开去。

    赵弘脸如死灰,不停呐喊,期望约束部属,但如今阵势混乱,人人自危,如何听得到他军令,士卒乱窜,早有人听得张曼成在前方淯川口大败,五万人马逃出者寥寥无几,人心惶惶,再骤然受到官兵埋伏,战意当即跌落谷底,自相乱窜者不计其数。

    一条长龙,前后两军相隔十数里远,整个大军因为急奔而走,每一个环节少了阵势,无比脆弱,汉军五千人马凝为一团,可想而之,只一个冲锋,便切断了前后两军联系,分而袭之。

    而后军得知前军中伏,不辨数量,哪还有心上前再战,平日里缺少军纪,训练,便暴露无遗,人人自危,根本不知道官兵不过五千之术,撒腿便望宛城而走。

    赵弘一脸愤慨,无奈下,领了中军杀出官兵重围,疾走宛城,杨奉虽有心阻拦,但如今四下皆是混战,黄巾虽乱,但人数依然不少,无奈下只能令徐晃尽起马军,追击而去。

    那赵弘一路收拢残部,却不想飞马而走,到得宛城,只见城池之上,一人没有,黄巾旌旗全无,正待高声叫开城门,蓦然间,城楼之上,万箭齐发,赵弘猝不及防,手臂中箭急退。

    看清楚时,那城楼上升起一杆大旗,上书,“江东孙坚”,为首一将大笑而出,高声道,“兀那贼首,尔等城池早被我夺了,江东孙坚在此,何不早降!”

    赵弘一脸死灰,破口大骂,也不管有那能力与否,气火攻心之下,正欲领剩余残兵强攻城池,却见身后徐晃数百骑兵到来,大喝一声,“徐晃在此!赵弘速速受死!”

    孙坚在城楼只观徐晃威势,不禁神色动容,大赞道,“好个威武不凡!来人!速速随我引军出城杀败贼军!”

    两军夹击,赵弘大败,万余残军溃逃者,投降者不计其数,赵弘更死于乱军之中。是时,宛城攻陷,南阳一郡全数收复,剩余黄巾不过数千之众,皆推韩忠为帅,奔走汝南而去。

    汉灵帝光和七年,孙坚并杨奉部,诱赵弘之兵,伏而攻之,斩杀赵弘,三万余军,大半伏诛,剩余残部推韩忠为帅,远走汝南,而于此同时……

    卫宁受秦颉召唤,前去中军大帐,只看他一脸阴霾,不禁心有所疑。

    秦颉见他到来,只将手中书绢递出,卫宁看了一眼,不禁同样脸色一沉,“卢植终于还是被罢免了!董卓果然接替了北方战线……”

    “哼!如今南方一平,北方大军无后顾之忧,便是如此,又有何惧哉!”卫宁这才想起张曼成十数万人马早被算计败亡,心中稍安。

    “南阳汉军还有一万余人,且等杨奉率军北归,张角灭亡之期不远矣!”

    光和七年,本该是次年灵帝改元中平的时候才会发生的黄巾起义,却在入秋之时因为卫宁的一个小小插曲而提早发生。

    纵然如此,即便某只蝴蝶三番五次的插手其中,历史依旧按照大致的方向继续流淌下去,例如黄巾起义因为各个方面,败亡终究必不可免……

    更由于这场中国历史上最浩大的一场农民起义,反倒让某个懒散只想安度一生的家伙,走进了无数鬼雄的眼中。

    光和七年,九月,卫宁献策,合骑都尉杨奉三千人马,并右中郎将朱隽两万余人以及骑都尉曹操五千人马,内外夹击,火烧长社,颍川最大黄巾军事集团波才部,十数万大军一战而溃,烧死者,投降者不计其数。

    其贼首波才,逃窜中伏,身死殒命。而后朱隽下令坑杀降卒,数万投降贼寇无一生还,只落得白骨荒野,鬼嚎百里。

    十月,汉京畿六校虎贲校尉杨奉得中郎将朱隽,皇甫嵩军令,领军五千南下,平定南方之乱,听卫宁之计,三日内连克颍川郡治阳翟并颖阳,颍阴三县,破敌两万,阵斩贼首彭脱。

    一时间,汉军声势浩大,势如破竹,黄巾震动,人人自危,胆寒不已。

    十一月,杨奉大军进逼襄城,以奇兵千里奔驰,切入叶县,大胆启用黄巾降将,以为内应,借贼军内部不和之机,使南顿,蔡县两军互相攻伐,一举而灭。敌军后背受敌,士气低迷,前军趁机攻伐拔寨,平定五县。

    同月,左中郎将皇甫嵩并右中郎将朱隽进逼商丘梁国,与张宝张梁大军对峙,皇甫嵩登先攻城,打破梁城,斩杀黄巾贼首张角之弟张宝,斩首四万余人,降卒尽数坑杀。两军相逼,迫使张梁领军困守商丘,汉军一时不得攻下,互相倾轧。

    (本章完)

第519章 挑衅() 
十二月,朝廷擢江夏都尉秦颉为南阳太守,领军一万北上攻打南阳贼首张曼成,连战连克,破敌三万。与此同时,杨奉驱颍川溃兵聚与鲁阳,又得卫宁献策,反间贼军首领,刀不血刃,暗中平定鲁阳。

    而后,杨奉部暗与秦颉部相合,诱张曼成五万贼军东入,屯兵淯川口,掘淯水淹敌,五万贼军逃出者,十不过一,杨奉领军五千,暗度淯水,伏兵赵弘援军,三万人马俱陷。

    与此同时,得皇甫嵩军令南下助军的孙坚,绕过阳人,过淯水以北奇袭宛城,是时,南阳贼军大多消亡,孙坚身先士卒,趁宛城空虚一举攻下。

    南阳贼寇只余数千人推举韩忠为帅,奔走汝南。幸得杨奉招降,最后的南阳黄巾也已消亡。

    南方平定,数场大战,甚至远比朱隽,皇甫嵩,卢植三人的功绩还要大上许多,不提攻城略地,但是斩获敌军,杨奉五千兵马,便击溃了合共二十多万黄巾反军!

    若再论起长社之战,杨奉这个在弘农杨氏家族的支系子弟一时间风头无二,隐隐然,让朝中大叹又一名将的诞生。

    但事实上,这数场大战之中,真正消息灵通的有心之人,都不难发现一个人的影子!

    “今有河东卫家儿,弱冠设谋定万军!”就是他!一个还未及冠的少年游子……卫宁!每场大战,几乎都有他的身影,每一次胜利,杨奉无一例外都是听取了他的建议,斩获之功,归根结蒂,真正决定关键的正是卫宁献策!

    当是时,汉室帝威犹在,但各方英豪早已暗中不服号令,于是间,各种心思扶摇而出,明里暗里招揽人才,而卫宁这数个月展现出来的才华,在这些人中无异于一颗明珠。

    不止是他露出的那所谓的“才华”,更因为他身后还有一个卫氏家族,一个在河东根深蒂固的豪门望族!

    知道三国的都该明白,历史上除去一些老字号家族,如袁绍袁术兄弟以外,其余成名诸侯大多靠一些富绅士族支持才得以有最初起兵的资本,曹操得陈留卫家资助,刘备得张世平,苏双资助,而河东卫家不提士子的影响力,光卫家在河东的财力和势力,便是一大助力。

    而卫宁作为当代卫门家主独子,也早被他人获知,这无异于,得卫宁,便得卫家一门支持?

    所以,在不知不觉间,卫宁已然成了各方群雄中招揽的对象,即便卫宁现在身处杨奉军中又如何?

    杨奉其人不过杨氏支系而已,况且卫家依然还未表示全力支持!所有人心中还是存了这种想法,而卫宁却浑然不知,还正为终于在董卓接替卢植之前平定南方而得意不已……

    光和七年,就在杨奉合秦颉,孙坚两军平定南方的同时,北方战线,卢植连连击败张角,迫使他困守广宗,一时间两军成对峙之势。

    朝中欢欣鼓舞,十常侍张让进言,特遣黄门宦官左丰犒军,领牛羊三百,美酒二十坛,加上布帛之物不计其数。其间,左丰得张让密令故意向卢植索要贿赂。卢植本是清流,当然知道这是宦官向他们的示威和反击,如今大军征伐,屡建大功,两派本势成水火,如何会向宦官低头,当然不给。

    左丰挟恨,回禀朝廷,只道卢植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又有张让等人推波助澜,灵帝大怒,遣中郎将董卓代替卢植领军,又令人拘卢植回京师问罪。

    朱隽,皇甫嵩本意是将董卓等各方豪强拉下水中,却不知宦官从中作梗,阻挠军情,卢植被换,打乱了他们原期部署,如今两人领军还在与张梁纠缠,不得脱身,各方豪强如董卓之辈心怀诡谲,他们又如何不知。

    却在这时,南方平定的消息犹如天大喜讯,送达两人,于是,皇甫嵩,朱隽急调杨奉节领南阳兵马并五千本部北上拒敌,领曹操出兵过东郡,跨黄河驻兵濮阳,以御不测,而后又催促大军加紧攻打张梁,务必在短时间内引军北上,控制局势。

    而这一切,却不是卫宁所关心的事情,此刻,他却异常兴奋,不为别的,经过了两个月来修养,又有军旅磨练,那虚弱不堪的病体,已然开始有了好转的迹象,而最显著的好处便是,他终于可以骑马了……

    当然,只是一匹垂暮等死,无法撒腿狂奔的老马而已……

    卫宁以前的身体的确虚弱不堪,先天肺部脉络受损,便是做不得剧烈运动,事实上,在张仲景得出病因前,卫宁却还是尝试过锻炼身体,以期改变身体体质。

    但,俯卧撑只做十来个,蛙跳几个来回便是气喘吁吁,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