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

    即便本来是不需要这些理由的,但在三国这样一个处于名,理的封建时代,有大义才能行事,已经是所有人心中的共识,同样取得了大义,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好比拥有了稳定军心的精神武装,普遍愚民,老百姓甚至是军队若是没有一个向心力大的目标,也很难发挥出该有的凝聚力。所以,后来,不论是田丰沮授,还是荀彧,郭嘉,甚至是远在江东的孙策都反复强调了迎取汉献帝的重要性,这便是大义的重要性。

    (本章完)

第551章 烦心() 
这大义,实际上说到底就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认可,例如奉天子以令不臣,也正是因为汉献帝是所有人心目中最为正统的大汉皇帝,即便整个大汉不过是名存实亡。

    但普通老百姓又哪能有那么高的政治嗅觉,所谓的兵将,还是以这些百姓为中坚力量才对。

    皇帝高高在上,为他卖命,这成了这些底层百姓心目中理所当然的事情,那造反祸及九族,若不到生死存亡关头,谁愿意带着全家人的脑袋扬起武器。

    “精神原子弹啊,中国古代还不像是西方中世纪一样,神权至上,不过换个话来说,皇权至上也是类似的效果,虽然没有宗教信仰那么使人疯狂罢了。用力汉献帝的效果,也算是一种精神信仰,刘备那厮整天夸耀自己是汉室宗亲也不过为了求这种势。不过这些毕竟还是没有宗教那种狂热机构来的疯狂,勉强可以算是精神炸药包了……话说回来,这些古人还真够变态,只要有利战争,他们都会想用尽任何办法来扩大己方的势力。”

    卫宁从黄巾余寇,却是一直浮想连连,实在不知道自己那脑袋到底是什么构造,居然可以从一件模糊的事情,想到一些完全无关的东西。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曹操迎合汉献帝这件事情,可是荀彧那家伙的全力建议,也不知道这个小帅到底怎么样了,上次阳翟,荀家可被那些黄巾反贼给洗劫一空,也不知道他们全家逃哪去了……”

    “王佐的称呼可不是白来,那家伙也是个牛到极点的家伙……不过要算起来,他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袁绍手下却有田丰沮授提出相同论点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一群混蛋,要是在上辈子,即便看书,也并不算很明白,为什么他们要一力主张迎奉汉献帝这尊神,本来还觉得吃力不讨好,想曹操整天挨骂,确实很无辜,现在才算明了这汉献帝的作用确实蛮大。”

    一路向这驿站而走,那城尉和徐晃在旁一边闲扯,而卫宁却在一边摸了摸下巴,神游物外。

    “要论起来,上辈子那个世界的杨奉想借汉献帝重恢复大汉荣光,也实际上是为了杨家以后的光复做上准备了?这家伙,其实也并不是那么蠢啊……”

    卫宁想到这一点,事实上对杨奉评价又改观了不少。

    “有田丰和沮授这些一流谋士的辅佐,那袁绍居然还弃献帝不要,可见眼光也不是很大才对。唉……什么郭图,逢纪,也都罢了,可惜了这田丰沮授,要论起真实才能来说,即便在曹操帐下,也可以混上很高的席位,就这样跟了袁绍这个废材,可惜可惜?要是有机会,以后还是把他们两人救回来?”

    “公子……乌巢曾被反贼攻破过……呃……实在还未来得及修缮,如今还往公子委身暂时卧榻在此如何……?”不得卫宁还在那胡思乱想,那城尉当即假笑的对卫宁说道。

    不成气候的伪装,那眼角一丝蔑视自然也逃不了卫宁的眼光,见惯了普通县吏的阿谀奉承,对这样一个全身浴血,衣甲残破的武官来说,卫宁也再没一丝刚才的气愤。

    这才点了点头,淡笑拱了拱手道,“无妨,我并非出外游乐,但有一遮风挡雨之所,便已经于愿足矣。还需谢过大人了!”

    有些错愕,本见卫宁那副酒色过度的模样,那城尉即便有意让卫宁下榻这样一个破败的驿站,好像可以曲线的表达自己对当朝那些豪门掌权者的怨愤。

    已经做好了承受卫宁的呵斥,陡然听到卫宁温和的回话,那城尉却也有些尴尬。

    徐晃大手一挥,猛然拍到那城尉的肩膀上,哈哈大笑起来,“关老弟,你这可就小瞧我家公子了,他可不是平常那些富家废物!随军行走数个月,助我家将军南征北讨,可谓不世奇才,怎么会介意这样一些俗物?”

    徐晃那豁达豪迈的话还是让那城尉脸色有些慌张,四下张望,见没外人,还是善意的提醒道,“徐老哥,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为妙,小心隔墙有耳啊!”

    自然徐晃那些已经足够惹起大部分世家子弟的不满了,徐晃闻言嘿嘿一笑,也自觉的闭上了嘴巴。

    卫宁若有所思的看了这个城尉一眼,徐晃自身武艺,统军皆是不俗,刚才自己在那神游物外,也不曾注意两人谈话,没想到,这两个人居然开始称兄道弟起来,这城尉想来也不似普通凡人。

    想到此处,卫宁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入城五百人马早在这城尉关起部众的引领下,先行寻了一块驻地,好在乌巢才被收复不久,空出的地方多多有余,即便是个普通小县城,也并不显得有多少拥挤。

    经过陈留一事,卫宁心里那怕死的念头可是挥之不去,即便这五百人马不是自己的嫡系,可也值得信赖,放到城中应付突发事变也让他心安了许多,至少驻留城外,隔了一堵城墙好得多吧。

    在徐晃的呵斥下,随行数十亲卫慌忙将各种行资抬入驿站之类,一阵忙碌打扫,倒是很快清出几间房屋,要说黄巾为祸,这些地方也显然许久没人居住和打扫了。

    卫宁的本质也并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奔波了那么久,风餐露宿,能有个屋顶挡雨就已经足够满意了。

    緑萼在典韦和卫三的抬称下,很快选了一间干净,光线充足的房间让他修养。

    而卫宁也早已经心急火燎的催赶那董杰赶紧带了几个亲卫前去药铺抓取所需药物,总之緑萼的小命能否保住,还看这董杰的手段,还有她自身的气运了。即便卫宁如何焦急,也知道是无可奈何的。

    一切都安顿下来,卫宁这才想起一直不曾见到那城尉所说的田先生,一时有些好奇,如果是入城时候见到的那个仪表出众的青衫文士,卫宁还真有一番结交的心思。

    他倒不担心是某匹恶狼,毕竟能够引起他害怕的在三国也只有几个如同董卓,袁绍之类的枭雄人物,更何况在这乌巢城内,自己拥有五百精锐,谁能再奈他何?

    大堂内,不知道为何,徐晃和那关起似乎甚为投机,俨然一副勾肩搭背,酒肉兄弟般,卫宁看得直皱眉头,干咳了一声,这才缓步而出。

    对那城尉关起淡然道,“关大人,我适才听闻你说这附近有黄巾流寇作祟,曾聚众攻打此县,受得一人指点,出谋这才击退贼寇,却不知道此人身在何处?小子唐突,心里好奇,还请大人引荐一番?”

    “卫宁,卫仲道公子乃当世俊杰,出身又是河东望族,在下那点本事又如何入得公子法眼呢?”未等那城尉回话,一阵飘渺淡然的声音蓦然从厅外传出,关起一脸敬色,慌忙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卫宁回过头来,只见那青衫文士,一脸温润如玉的脸庞挂起和煦微笑,对着他点头致意,“在下田丰,字元皓,见过卫司马!”

    “田丰?!他怎么知道我的身份?没道理袁绍会四处宣扬啊……”卫宁眼睛闪过一丝惊疑,连连躬身行礼道,“原来是田先生,小子久闻先生大名,可谓如雷贯耳!能在此得见先生尊严,可谓三生有幸……”

    田丰曾在朝中任御史,自然有资格受下卫宁这样身份的大礼,不过已经拱了拱手还礼道,“呵呵,田某如今已经弃官,白身一人,哪能得公子这番大礼!”

    这却忽而微微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的看了卫宁一眼,包含深意道,“公子却不早归河东,为何还在此处盘桓,如今深陷泥潭,恐有祸及自己,门庭啊……”

    卫宁心中咯噔一跳,忙道,“先生此话何解?”

    *****************************************************************************

    清河城下,公孙瓒,刘备,杨奉三军合兵兵一处,杨奉军职颇高,自然暂时担当了这临时统帅的位置。

    大帐之中,杨奉当然端坐主位,下手处,众将依次按军职入座,首要位置次席,便是一郡太守的公孙瓒,而刘备不过微末一县都尉,无甚名爵,还是临时任命,即便是杨奉麾下,裨将军,都尉等职也大有人在,即便他有那两千来人的兵马,也不过混到了末席之地。

    杨奉何人,即便是杨氏家族的支系子弟,也多交往的是达官贵人,刘备不过没有丝毫背景的小人物,他也并未放在心上,那两千新丁,不过才经历了几场战事,以他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那点人马,不过算是可战,对比自己麾下万人精锐,实在算是微不足道。

    刘备先前才黎阳合兵公孙瓒共破黄巾的壮举,杨奉自然也将其完全归功给兵强马壮的公孙瓒了,有意无意的无视了刘备的能力。

    (本章完)

第552章 有奖销售() 
刘备自幼便多受人白眼,心机颇为深沉,对这些普通荣辱自然不放在心上,不过身后那两个兄弟,却是多为愤愤不平。

    尤其张飞见自己兄弟三人受杨奉如此轻视,早就怒容虬髯须张,若不是刘备死死拉压住,早就发作了起来。

    倒是那红脸大汉,依旧如同平常一般,脸上多是倨傲的冷笑,只是此刻,被人忽视,关羽那点倨傲反倒异常可笑,惹得人人连连嘲弄,自然也多有些挂不住脸皮。

    杨奉身旁,那中年大汉,背挂弓箭,虽然好似闭目养神,但一身凛冽杀气,却是锋芒毕露,慑人心神,在刘备过人的眼光中,自然一眼就瞧出了黄忠那不下与自己两个兄弟的武艺。

    眼光灼热,刘备不禁多为艳羡,杨奉的身份能得到这样的猛将相随,对于地位权利的渴望,自然又浓厚了几分。虽然这些猛将,谋士多是刘备为了争夺晋升的筹码,但是却也不会嫌弃筹码越多越好。

    令一方面,让他颇为遗憾的却是未曾见到传言中,每每与杨奉寸步不离的某个白衫少年文士。

    早前也曾听公孙瓒这个卢植学友所说,杨奉能混到这样一个地位,基本上都是依靠那个河东名门的卫宁出谋划策,得以建下这样的盖世功勋。

    而南方黄巾那几乎是星火疾驰般的平定,这样迅速而有效的连连攻伐,在刘备眼中几乎是不可思议般的武功,能有这样的谋略,卫宁的形象在刘备心目中却是异常醒目,对于一个智谋之士的辅佐,让他更是万般渴望,自然对卫宁的兴趣也越发浓厚。

    杨奉对他的小觑,反倒让刘备越发自信起来,如果没有这点容忍之量,他日必定也成不了什么人中龙凤。

    刘备自信自己若是杨奉必然不会小觑天下英雄,即便那个人如同自己一般只是微末身份。他却不知道人在高位,心高气傲自然也就具有了,就如同后来,庞统也差点被他推出门庭一般……

    “杨将军!这清河甚是城高池坚,我等兵马合兵处,也不过才两万多人,贼众举大兵顽抗,如若强攻,恐怕徒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