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与之相对的,如今掌控助了幽州的公孙瓒,向南发展的野心也势必开始膨胀起来。与冀州韩馥的冲突理所当然又会跳到台前,毕竟冀州这块北方沃土粮仓,是任何一个北方领主诸侯皆回垂涎三尺的土地。

    袁绍这个穷居北海的大野心家,也势必开始暗潮汹涌起来。

    有的时候,知道了本来的历史进程,又在自己亲身观望注意下向着自己不清楚的地方转变,这是一件很让人无奈而头痛的问题。假如卫宁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也不会整日里殚精竭虑。

    但不管如何,在收到太行山以东的消息,卫宁还是第一时间派出了向公孙瓒示好的使者,并且隐晦的表达了一下如今北方的局势态度。

    相比之下,卫宁相信,以公孙瓒一直以来坚持的对北方蛮族的铁血手段,以及如今违背大义擅杀朝廷官员更是汉室宗正的刘虞的污名,与幽州军的结盟对于他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本章完)

第699章 卫五的进步() 
有了公孙瓒这个白马将军,假如能使其出上谷,代郡,从侧翼攻伐鲜卑,对于并州四郡的压力当可大减。

    在送出使者后,卫宁更加紧速度统合四郡军心战力,以为不久后的大战做好准备。

    有卫凯在河东周旋谋划,杨奉虽有所疑,但终究还是没有给卫宁带来他大的困扰,粮草军械源源不断送往上党后方,由徐晃控制,也变相的算是对卫宁的一种掣肘。

    汉献帝初平二年三月,冬天过去,寒冷使得草原上大面积的牛羊死亡,初春,部落粮食的困乏使得鲜卑人也终于坐不住了。

    鲜卑大人,步度根吹起号角,应召鲜卑数部共商于昔日檀石槐所建立的王庭高柳北弹汗山。聚众十万铁骑,分兵两路,一路以拓跋部,乞伏部合共四万人马杀奔云中,又以步度根亲自领兵,尽出王庭精锐杀向长城以南马邑,雁门。

    昔日的鲜卑枭雄檀石槐,带领鲜卑走向最为荣耀的时代,但随着他的死亡,也使得鲜卑内部四分五裂,成了西,中,东三个集团。步度根作为檀石槐的直系后裔,继承了黄金家族的名声,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利。

    如今渐渐强大起来的拓跋部,宇文部,慕容部,乞伏部,段部这些中部部落虽表面上听从高柳北弹汗山的命令,但王庭的威信早已大不如前。甚至东鲜卑的素利,弥加,阙机三部更早脱离了王庭的控制,起兵反抗。若非寒冬过后,漠北各部大多受损严重,也大多不会听从步度根吹起的号角。

    步度根有重振祖父的野心,而如今董卓的厚利正是他引诱其余各部首领南下的借口。倘若能够攻破并州四郡,放牧晋阳,步度根的声望势必将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收到云中消息,鲜卑游哨激增的消息,卫宁第一时间,便下令卫三自朔方出兵,千里奔驰直指拓跋部部落。早在卫宁初步统一了四郡人马之时,卫宁便令上郡,九原战马多送往朔方郡,并换防精锐擅骑之士调驻朔方,以此,卫三出兵一万五千人马,皆为精骑。加上本就分摊过来的五百匈奴游骑,熟知朔方一带地理,对于卫三的疾驰有着异常重要的助力。

    同时,卫宁又令黄忠起九原两万兵马疾驰云中,由西向东北,绕到鲜卑大军后方,予以突袭。

    两个月的时间,卫宁并非单单是练兵而已。于扶罗和呼厨泉以及忠于羌渠单于的零散部落共计一万人马,这些生自草原的马背男儿是大漠上最为优秀的探子。而宇文部,拓跋部这样毗邻河套的鲜卑部落,要打探到他们部落放牧之地,对于这些匈奴人来说并不难,尤其,在没有任何人知道于扶罗这支人马控制在卫宁手中,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如今的并州四郡已经换了一个秉持以血还血的大都督。

    十日后,拓跋部与乞伏部已近云中,卫宁急令人快马加鞭报信上党,河东。请令徐晃出上党接替上郡防务,自己亲自领上郡一万人马并于扶罗五千匈奴铁骑援驰云中。

    与此同时,卫宁又调令西河太守穆顺密切留意河套南匈奴各部反应,以防南匈奴趁机入寇。

    云中城内,四万鲜卑大军入寇的消息终究还是让城中百姓恐慌不已。像这样规模的入侵,远非平日里的小打小闹可比,典韦受赵阳进言,起城中大军两万北上,驻军大青山,以抗拓跋,乞伏四万人马。

    云中军士士气高亢,鲜卑大军先锋呼赤慎领五千骑兵为先锋,根本未料到云中有汉军敢主动出击,自檀石槐开始,汉军依城固守,凭借高达城墙,强悍的守城器械为战几乎已经深入了所有草原民族的心。

    骤然受到汉军突袭,在兵力的差距下,以及突然性,呼赤慎被典韦立斩马下,五千人马逃散者极多。鲜卑云中一路,初战受阻,拓跋,乞伏大军惊怒,引大军气势滔滔杀向大青山而来。

    却在这时,卫宁还未到达云中,却惊闻马邑又有鲜卑大军出现,而主帅军旗竟是鲜卑王庭之师,黄金家族步度根的人马。

    卫宁这才突然发现这一次战事,恐怕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阴山自古以来便是农耕地区与放牧地区最为直接的天然分界线,虽有两千米高的主峰,但山势却相对平缓,阴阳两坡山麓,长满了牧草,大可在这高地上纵横驰骋。而自汉民族源起黄河之始,阴山便是草原民族南下劫掠汉地的最直接路径,以云中以北来说,便是阴山山脉的中段,最主要的山体又是大青山,乌拉山一系。

    山南水北是为阳,大青山的阴坡相对于阳坡来说更适合骑兵的纵横,同样的,地势却又较之更为适合农耕的阳坡来得陡峭,而在深入山体之时,离开山麓以上,阴山的林区也便开始越加繁密起来。

    卫宁跨坐在骕骦马背,身后数十来骑小心翼翼的护在他的身边。众人深处一块峭壁之上,登高之处,眺望整个地势,有种睥睨天下的感觉。马声嘶吠,微微回头看时,背后阳坡丘陵以下,大片草木新发嫩芽,这山间盆地尽是一片肥沃土壤。卫宁眼中闪过一丝惋惜,可惜,终究在大汉开疆拓土的重心放在南面的时候,中央政权还是忽略了阴山,这实际上的一块天然宝地。

    无论是这里的土壤,树木,矿产,甚至是战略的重要性,大汉都未提到一个应该有的高度。

    寒冬刚过,多了几分凉意,尤其北风未见消减,隐隐然刮起脸颊微微辣疼。骕骦马鬃借着风起,微微起伏跳动,卫宁微微缩了缩脖子,若在平日,卫宁却是万万不会来到大青山的阴坡上享受北风的安抚,但如今,脸颊上那点冰霜却熄灭不掉他血液沸腾的热量。

    扬起马鞭,遥指东北,卫宁淡淡向周围侍骑问道,“还有多少时辰?”

    “回禀公子!鲜卑主力大军约莫还有一个时辰便将到大青山阴坡山麓!”身边有侍卫当即勒起马缰跨前一步恭敬道。

    “只有一个时辰了么……?既如此,走吧!”卫宁微微摸了摸下颚,这才回转骕骦低声道。

    身后十来骑护卫霎时让开一条道来,动作整齐有秩,默默便随卫宁向山北驰去。漫漫草屑横飞,十马绝尘。

    谁又知道,大战之前卫宁却还会独自来到这样一个地方,不过是为了缓解他如今心头沉重的压力。

    鲜卑王庭,檀石槐一手创建的黄金部落,虽然在步度根掌权的如今威势大不如前,但昔日纵横天下留下的精锐战士,依旧还未褪掉锋利的爪牙,也正是如此,纵然有其余部落首领胆敢不尊王庭号令,却也没人胆敢起兵犯上。

    而就是这样一支草原上最强大的部队,如今却跳出了卫宁的预料,向着雁门而去。

    三日前,马邑已然陷落于步度根一路人马先锋柯比能的马蹄之下。马邑既失,雁门门户大开,情势比之云中还要险峻三分。

    狠狠抽了马臀一鞭,骕骦吃痛之下,速度又是骤然再提了几许。

    “此战万万不可有失……不可有失!”如今的局势,唯有用最快的速度击破拓跋部这一支人马,而起云中大军驰援雁门。雁门虽不在卫宁统筹之中,但如今并州军的大部分力量基本上都集中在了河套四郡,雁门相对于步度根的六万大军来说,还是显得太过渺小。

    也便是在这个时候,卫宁才知道,这一次的大举进攻里面,竟然还有乌桓族的影子。

    鲜卑东部早不服王庭号令,如今竟能放步度根向东南而下,正是丘力居这个乌桓大人举部迁徙,扰乱了大漠东部的局势。

    而倘若再拖延下去,游离在中部鲜卑王庭之外的东鲜卑未必不会见到有机可趁而尾随入寇。

    ……

    传说拓跋部的首领长子拓跋力微乃是其父,拓跋诘汾与天女所生,与这神话般的相称,如今正值少年的拓跋力微刚年过十七,却已经在整个拓跋部之中颇有勇猛无双的盛名,与鲜卑这个尚武而少谋略的草原民族来说,拓跋力微却远非族人那般憨直,虽年岁尚轻却已经得到拓跋诘汾许可参与族中事物。

    而此次远征大汉,拓跋力微却是少有的反对其父拓跋诘汾的决定,对参与步度根的攻略大计更是大加否决,奈何,饶是他百般劝阻,却始终难以改变拓跋诘汾的决意。最后只能无奈求得随军出征的权利。

    以他来看,如今的大汉虽然已经开始内部分裂起来,但长城以南的边疆如幽州,并州这些土地,依旧还有强大边防力量。在汉朝初乱,局势不明的情况下便介入进去,无疑是激起原本要各自为政的诸侯强迫联合起来,便是能胜,也必然要伤筋动骨,自损实力。

    拓跋力微喜近汉人,自小便熟读汉人的兵法文韬武略,敏锐的察觉到了汉朝未来必定将是战火纷飞的时代。

    (本章完)

第700章 扬开() 
对于现在的鲜卑来说,或许是步度根重建威望的大好机会,但对于居住在长城以北,靠近中原的拓跋部来说,趁着汉人内乱之时吞并游离在草原上的零散部落壮大自己才是最好的决断。

    而只有等汉人内战不休,元气大伤的时候,才应该是拓跋部将积蓄的力量全部释放出来,入主中原的大好时机。

    拓跋部的野心,不应该只是区区一个依附王庭的部落,而应该是成为草原上的霸主,应该是入主汉人河山的王者。

    没有人知道,如今这十七年岁的拓跋力微,正是日后雄霸整个北方的鲜卑王朝北魏尊封为的先祖神元皇帝!

    正是他一手将拓跋部从依附黄金家族发展成大泽以南方圆千里的强大部落,也为日后拓跋一姓建立代国,北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如今,这个少年不过只是一个无法阻止自己部落的子民走向一个不应该奔赴的战场的未来王者。

    权利,是任何一个野心家必须要的东西。

    擒着马辔,拓跋力微看着渐渐清晰的大青山,坡势渐渐开始翘起,回头望向一片片密密麻麻缓缓行军的族人,拓跋力微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只要渡过阴坡便要进入大汉的国境了……唉!就算能够劫掠到大批粮食,大批茶盐,但又会有多少族人会死在这块地方!”

    “嘿!力微!打起精神来,只要翻过这座大山,汉人们的土地就尽在我们马蹄之下了!到时候,奴隶,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