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绕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可笑的是人们最终还是认同了依靠律法来治理这个国家。而更为让人可笑的是,那些唾弃法家的人,却是用严苛的律法来对待自己国家的百姓,而用所谓的礼仪来对待蛮夷的侵略。

    卫宁并非一个极端人氏,在他看来,无论是任何一个学派终究都有他的可取之处,但永远无法让他让其中一家独大,若要硬是选一个,卫宁宁肯选择的是法家。

    依法治国,本身便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即便在这个时代法家还有无数不能完善的东西,甚至是弊端,但不可否认,用律法来约束一个国家,比起用毫无根迹的礼仪来束缚百姓心智要好上太多。

    即便因为百姓心智的开通,而让君权的不稳固,但迟早也会走上既定的轨道,更是卫宁所乐意看到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空间,一个智慧非凡的人物或许可能让一个地方带来安定,但永远不可能将全国都掌握在手中,只有当百万,千万的百姓自发的用双手改变这个世界,为自己谋取福利,凝聚在一起,才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升华!

    甚至……卫宁不惜牺牲整个士族,甚至是皇权的利益。

    这不是他的伟大,却偏偏因为他的自私。卫宁不认为自己变成了一堆黄土,还有什么意义,而假若只是一个疯狂的后人因为自己留下的权利而成为祸害,甚至是一具行尸走肉,反而是卫宁绝对不希望看到的东西。若是他在生的时候,见到如此一个不成器的子孙,卫宁相信自己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一剑刺死。

    他脑中携带的观念和知道的东西,显然超越了这个时代太多,并不可能轻易被人所接受。

    所以,卫宁出征便将卫瓘带在了身边。这样一个孩子,卫宁便似乎已经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现在掌握的权利带给他的反面影响,漠视平民,高看贵族,这是卫宁不愿意看到的。

    而偏偏卫瓘的心智,却又深得卫宁喜欢,这样一个聪慧的孩子,便如同一块微微玷污了泥点的璞玉,未经雕琢,却晶莹剔透。

    七岁,在现代,也不过是小学的年纪,正是接受知识的年龄。卫宁的知识和见闻,思想,都不应该随同他一样变成一堆朽骨,灰尘,所以,他将卫瓘选作了接班人,并不是人们所以为的单单权利交替,同样,还有思想。

    卫宁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来培养他,但却知道,留他在身边,耳濡目染,总是会向着他希望的方向前进。这也便是他不会放弃让卫瓘离开的原因,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教育和引导卫瓘的思维。

    显然,刚才的一番奇闻怪谈,已经让这个孩童升起了留念憧憬。只要在幼年时候便培养出来的东西,即便长大,也不可能就那么轻易的忘记。

    当然,卫宁在此,并没有忘记最大的目的,便让他,在这样一个孩童的年纪便要认识战争的残酷,认识战争的必要性!

    七八岁的孩童便被卫宁亲自带到了战场,显然,太过残忍,但卫宁无可奈何,却又觉得应该理所当然。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却也认为,一个注定日后不平凡的孩子,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应该早早的正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在卫宁已经领兵到了河内的时候,以先部典韦,太史慈,亲自领兵三万也开赴了朝歌战场。

    而在此前,已经又收到了一封来自徐晃的战报。

    三日,以徐晃在河东留下的铁壁之名,有朝歌作为屏障,有牧野作为牵制,一万兵马,生生便将颜良和吕布拖在了城外,难动分毫。

    河东的大将,比起河北来说,岂止多那一点半点。

    而统一时间,赵云从虎牢关渡河北上,两万兵马也已经入了序列。

    这是卫宁许久未见的第一次亲征,显然,依他在军中的名望,士气不用刻意的鼓舞,光是听到他在军中,便已经足够让所有兵士都提升到了顶端。

    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南方随同杨奉征讨黄巾时候,即便沉寂了许多年,也并未感觉到生疏,只是以前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现在已经有无数人去代劳了,而麾下的大军,也已经达到了十万之巨。

    带着卫瓘,卫宁身边跟着黄忠,似乎很久也没有巡过军营。当他的身影出现在军中的时候,无一例外,都一片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服从,恭恭敬敬的兵卒们,惶恐的低下头,生怕冲撞了他。

    卫宁从来没有忽略过军心的培养,无论是在并北,还是在河东,一次又一次的互相尊重,让他的地位已经在河东兵种牢不可破。

    卫瓘茫然的看着那一批又一批,激动难耐的兵卒,却是不知道,为什么区区一个巡营便能让他们如此失态。

    “很疑惑,为什么他们一个二个为什么只是区区听到我一声问候,一个身影,便会如此激昂?”卫宁或是察觉到了卫瓘的内心,低下头来,对牵着的卫瓘微微笑道。

    卫瓘茫然的点了点头,实际上,这却也是他第一次有资格进入这些军事重地。

    “因为……我给了他们尊重!给了他们信念!给了他们家人安定的生活!”卫宁眼睛微微一凝,沉声说道,“你能清晰的认识我如今的身份吗?河内侯,太尉,权倾朝野,一个弱冠从军,凭借一双手,走到现在一步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贵族!”

    卫瓘不明所以,显然并不明白卫宁的话,两只眼睛依旧是疑惑。

    (本章完)

第950章 赐死?() 
卫宁不以为意,接着又道,“可是,就是我这样一个贵族,却从来没有对他们有过任何偏见,甚至是践踏他们的尊严,反而一次又一次的认可他们,放下自己的身段,赞美,褒奖,我从不吝啬,甚至我可以因为他们拼死赢来的胜利,而屈身为他们让路!”

    说道此处,卫宁声音似乎变大了一些,道,“对!没错!我让他们享受到了,让我这样一个尊贵的人给他们的礼仪!让他们知道,他们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异常重要的!而同时,我给他们无数的荣誉,赏赐,给了他们家人安居乐业的土地,我保护他们的妻儿老小家园不会受到敌人的践踏和****!”

    “所以!他们愿意为我付出,他们不愿意让我看到失望,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家人重新陷入战火……”卫宁伸出手来,按住卫瓘的脑袋,让他的眼睛侧过去,看着那些一个二个摩拳擦掌的士兵,“而我付出的什么?我付出那可笑的矜持,毫无意义的贵族态度,付出的是我对他们家园安定的承诺,以及从敌人手中夺来的财物封赏,付出的是我的心血努力!”

    “瓘儿~!~要知道,任何事情,没有付出永远都得不到收获永远不可能无止境的去索取,而有些东西,看上去毫无利益,你若轻易的用出去,却偏偏能够得到无数的东西!当然,若你本身便没有足够的筹码,去打动他们,那也是徒劳……”卫宁微微一笑,接着又牵着卫瓘游走在军营之中,接受着每一个向他保持恭敬的士兵的行李,却毫不吝啬的抱以和善的笑容。

    一声一声小公子,充满了无比的尊崇,卫瓘终于在卫宁的指导下,慢慢偏离了自己高人一等的思想,同样抱以和善的微笑。

    “是不是……第一次,觉得别人的尊敬,会让自己心里很开心,很激动?”卫宁心中大为宽慰,摸了卫瓘的脑袋,忽而问道。

    “叔父……恩……平日里别人对我行礼,却是觉得没什么……不过,今天,确如叔父所说,心里似乎很开心!”卫瓘疑惑的眨巴了一下眼睛,却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些尊敬,是你凭借自己的手得到的,因为任何一样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都不显得珍贵,例如权势……!”卫宁微微一笑,接着又道,“而同时,你也将自己放在了另外一个位子,不是蔑视他们,而是认同他们的位子。当你认同的人对你发自内心的尊敬,你才会觉得有成就感!”

    “那些妄图不劳而获,又总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的家伙,永远都只是依靠别人的施舍而狐假虎威的庸才,虽然那是他父辈,祖辈留下的权威,但施舍永远就是施舍,便如同乞讨的人一般,被他人所瞧不起,而只有凭借自己的手取得,才算是人杰!”卫宁笑道,却对卫瓘眨了一下眼睛,“你是庸才吗?”

    卫瓘憋红了脸蛋,硬声道,“瓘儿自然要想叔父一般,凭借自己得到现在的地位!”

    “很好~!~”卫宁点了点头,这才回过头来,对黄忠道,“好了!回城中吧!想必,再过不了多少时间,得知我到了河内,袁绍也坐不住了吧!”

    黄忠含笑的看了卫瓘一眼,却是也颇为满意如今卫瓘的转变,当即恭敬对卫宁道,“车架早已备好,便等卫侯和小公子巡营完毕!”

    说道此处,黄忠一面引着卫宁出营,一边道,“不过刘备如今还在河内城中,便不知道公子如何置放他们?”

    “刘备……?”卫宁摸了摸下巴,对于这个人,实在有些难以处理,正如同曹操面临的问题一样。对于一条潜龙,杀,和不杀,实在有些难办。

    正是如今卫宁新政触犯到士族利益的时候,若再加上一个背义杀贤的名声,恐怕,河东又该在罪行上画上一笔了吧。于情于礼,刘备反而都该是河东保护的对象。

    可若不杀,若他日刘备找到几乎一飞冲天,又将如何……?

    想到此处,卫宁不由微微一笑,既然刘备不是我河东之人,又是败于吕布之手,那么……为何不如袁绍用吕布一般,再将他的剩余价值压榨一番?

    就在河内通往朝歌的大道之间,幽静密集的树林,一道兵马,早已隐蔽多时。草丛中稀稀拉拉的声音,并不单单是风吹草动,倘若有人能够看清,却是早有无数的人头,在其中深埋,仿佛一个个猎人,布置好了陷阱,等候自己的猎物一脚踏上去。

    从林内,一员暴躁不安的武将,便足够知道这样一只伏兵,到底是谁了。

    “逢纪那厮料定我军围困朝歌,那卫宁小儿必然不敢怠慢而使兵来援!老子在这里等了整整两天,让吕布那蠢货在朝歌城下耀武扬威,自己干这晦气事!那什么河东匪军,却还是没来!若这样得下去,万一被吕布那蠢货破了邺城,那岂不是将我等脸面无光?”颜良烦躁无比的在林内走来走去,嘴巴一刻不停的絮絮叨叨咒骂起来。

    他本便不是一个能够耐得住性子的人,而在河北战无不胜的名头更让他越加骄横跋扈。事实上,在他从邺城偷偷南下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抱怨不已,自然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触他眉头。

    从近卫手中接过酒壶,颜良畅快淋漓的喝了个饱,抬头透过渐进剩下繁密的树叶,还能依稀看见天色渐渐昏暗。

    在和吕布随同出兵的时候,便已经得了逢纪的建议,袁绍听允,使颜良与吕布诈做强攻围城,实则引兵一万悄然南下,伏与河内与朝歌之间的通道上。

    围城,本便是要逼迫卫宁主动出击而让袁绍军看出破绽,事实上,在如今这个局势,优势始终是占有在河北手中。卫宁决计不敢将朝歌置放在危险的局面上,出兵是肯定的,简单的围城打援,却也掐住了卫宁的心思。

    (本章完)

第951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