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972章 决定() 
可以说,从冀北各郡县骚乱开始,邯郸兵马抽调回信都的哪一刻起,赵阳这支兵马疲惫的奇军,便已经达成了他们的任务,最后只有担心如何才能保护住自己性命,尽可能的拖延到壶关大军出来救援的最后关头了。

    而这个时候,毋丘兴的三万凉州大军在徐荣的调度下,很快抵达了上党,加上壶关还保留下来的近两万部队,除去必要的防御人马外,整整还有四万的可战之军。

    一下子,从邯郸六万,壶关三万的绝对兵力差距上陡然调转了过来,成了邯郸三万,壶关五万的差距。

    壶关本身的天然险峻地势注定了没有绝对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攻破,防守作为天然的便利即便是当初,一比二的军力差距下,也让邯郸根本无从下口,而现在军力的陡然转变,再次让壶关这个大作弊器转变成了一口凶恶的军刀!

    而这邯郸和壶关的军事力量转变的时间差,被贾诩算计得恰到好处,几乎邯郸审配调兵北上根本没有多久,正值邯郸和信都中央的时候,毋丘兴的三万援兵正好赶到壶关。

    而这个时候,显然便是徐荣趁机东进攻下邯郸的大好时机,审配那支三万兵马,却反而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地位,不管是继续前进剿灭赵阳,还是回归邯郸,防御壶关的攻击,两边行进的道路,几乎都是等量的时间。

    偏偏,这两面,对于冀州来说,都是异常致命的,甚至在现在这个局势下,集合了三万凉州精锐,一万并州铁血之师的壶关军,更加强大,若邯郸稍微疏忽,甚至便会让审配返回救援在半路上,便会失守的可能。

    不得不说,贾诩拿捏的时间是在掐到了最妙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贾诩的布局根本就是为了走上这最后一步,更没人想到,从赵阳出壶关开始,贾诩便一直在谋算的这个时间差。显然,这最难算计的战事条件,竟然被他运用的神妙无比,轻易的便构成了一道庞大而恐怖的压力,甚至连南面的主战场,也因为贾诩这一次布局,而陡然扭转了形势!

    这一计,已经足以将当初河北的优势摧毁的支离破碎,足以让袁绍现在逼迫到危险之境!就因为,这样一个善于算计的天才,那看似漫不经心的弹出了一手!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还在卫宁绞尽脑汁抵御主战场上,袁绍的步步进逼压力下,情势竟然在贾诩的妙手下,一下子扭转了过来。

    从没有亲眼看到这样一个人人称赞无比的人物彻底展开自己的手腕,甚至当初和郭嘉的互相算计中,都不过是昙花一现。

    而显然,不过给他区区六万人,其中三万还是在增兵的途中,竟然便能造成如此大的战略胜利。没有所谓的捷报,没有所谓的斩将杀兵,数量上的认可,甚至都没有任何人报告,到底有什么样的胜利。

    但,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贾诩在其中做的事情,到底有多么大的功勋,到底对河东来说意味着什么!

    “太可怕了!”这是卫宁唯一的念头,不过两次诈攻邯郸,一次千里突袭,兵马真正动用的,不过赵阳那区区一万五千人,却捏着袁绍的鼻子,随心所欲的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不管是审配和逢纪的围剿,还是如今邯郸的抽兵北上……这些东西,都仿佛是贾诩亲自去下令一般,如此理所当然,却越来越将形势胜机往河东的天平上堆放起筹码来。

    而这个时候,卫宁虽然还没有收到徐荣整合毋丘兴出兵攻取邯郸的捷报,但,他可以毫不怀疑,这张胜利的书帛,将很快放到他的面前。

    生平第二次,卫宁庆幸自己能够信任别人是自己能够走到现在还能常胜不败的最大理由。第一次,是大胆运用郭嘉的计策,在窘境下,彻底覆灭掉鲜卑人的十万强军,彻底赶走曹操那数万精兵,十多万的战果在郭嘉的手中,谈笑间灰飞烟灭。

    而这第二次的震撼,显然丝毫不弱于郭嘉那一次的布局!

    “太可怕了~!~”不知道卫宁的嘴角颤抖蠕动,看着从北面送来的消息,一直喃喃叨念了多少次。只是随同在他身边的所有人,仿佛耳朵里都被这句话给弄得麻木。

    几乎在看到这条消息,以及贾诩全盘送上来的布局计划同时,卫宁的嘴巴就没有合拢过。还有什么样的消息,比得如今和袁绍陡然调转位子来得开心?

    “来人~!~”卫宁用力的拍在案几上,当即高声喝道,“召集各位将军,各位先生,即刻来议事!”

    卫宁在一天的喜色以及品味未来战局走向之后,终于做耐不住了,当近侍得令退下宣传各部的时候,一跃站起身来,背负着双手,来回踱步,只是脸上那挂着的笑容,便没有停过半分。

    “是时候了~!是时候让给那袁绍一点颜色看看了!哈哈……”卫宁嘴角无法合拢,却突然一个踉跄,踩着了自己长袍下衫的边角,险些扑倒在地。

    背后一瞬即逝有那么一丝冰凉,方挽回了他如今激动的心情。稳住身子,终究还是没有丢脸的扑下。

    等到各部主将,各部司职到来,卫宁脸上却是终于稳定了神色,淡笑当即让人入席坐下。

    河东和河北的这一战,似乎倒是河东自一统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大胜负,当天下人,认为最强的河东和河北两大诸侯,自然而然,便将在这一战中分出胜负。

    不管是卫宁,还是麾下的所有人,显然都对这一战格外重视,每一个人都迫切的希望能够在这一战中大建功勋,自然也有人对袁绍表面上的强大而担忧不已。

    若在此前,卫宁或许也会和在座不少人一样,会对袁绍颇为忌惮,甚至担忧对方不顾一切的挥军而来,只要给他造成重大伤亡,即便不会胜利,也足够让卫宁那同样不稳固的后方动乱起来。

    (本章完)

第973章 归途() 
袁绍的致命伤,在于民心,庞大的底层阶级的不稳,而卫宁的致命伤,却在于上层,士族门阀对他的不满和敌视,一个是政治根基,一个是政治团体,但,相对来说,底层百姓的不满,本就是处于弱势,在强权的压制下,短时间里根本不可能爆发出来,而卫宁的软肋,全堪堪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的特殊炸弹。

    卫宁的这个弱点,却偏偏比起袁绍来更加危险。可袁绍当初既定的以三十万强兵压境,造成威势而使得卫宁后方动摇的策略,还没来得及实现,却反而被贾诩如此妙用,抢先弄得他后背起火。

    这无形中,便已经让卫宁掌握住了主动权,甚至这一致命的危险,使得袁绍军的战力大幅度的下降,若在持续下去,甚至可能影响到粮草,政治方面的糜烂。

    所以,在如今看来,卫宁几乎已经不用担忧,甚至不用害怕,如同袁绍当初不给朝歌喘息时间,持续发动攻击一般,卫宁现在,自然不可能给袁绍冷静应对的机会!

    “徐荣以赵阳为将出奇兵,从壶关出,先扰魏郡,再入内黄,如今已经逼迫信都。沿路鼓动百姓,各处反心正浓,已有无数大小镇线倒戈!冀北一片混乱,哈哈~!~”卫宁一拍案几,即便是刚才强自冷静下来,却在对众人宣扬的时候,还是多了几分眉飞色舞。

    此话一出,任何一个稍懂韬略,政治,甚至是对局势敏感一点的人,都脸色一变,继而是大喜而惊。

    “而如今,袁绍已经强令邺城,邯郸出兵救援信都而去,妄图将赵阳将军的兵马一口吞下……”卫宁脸色尽量摆正,而后诡谲一笑,“而我当初所令凉州毋丘兴的三万援军,如今已到晋阳……邯郸空虚,徐荣将军是决然不会放弃机会的!”

    “邯郸若能破,则南面魏郡,邺城再不成威胁,再配上牧野,朝歌,两面夹击,则袁绍十七万大军,反成瓮中之鳖!妙!妙!妙!”卫宁麾下,武略不凡者,为有四人,郭嘉,贾诩,陈宫,刘晔,正是如此,陈宫不敢用,郭嘉不能用,贾诩不在身边,唯一有刘晔出谋划策,也正是如此,方让卫宁从安邑东进以来,都能将局势完全掌控住,刘晔自然死功不可没。

    “哈哈!~不错!不单单如此,如今冀北已乱,袁绍内院起火,根基不稳,又丧心病狂而孤注一掷的抽调州郡守军,空虚无比,就算此刻调兵而回,也自能止住一时之痛,只要我军切断了邯郸,就算他能够镇压住冀北局势,我军的主动权完全便已经稳固了下来,届时,只要徐荣再东进,封锁掉漳河,控制住魏郡,袁绍!必为我军所擒!”卫宁哈哈大笑,抚掌大叹道。

    堂下众人听得卫宁分析,皆人人雀跃不已,心中大定,即便是原先担忧左右摇摆的人物,也蓦然断了心思。

    卫宁仔细的看着众人变换的神色,从中品味其中到底有多少真诚的欢喜,心中微有定论,话风一转,淡笑道,“现在我请诸位将军,诸位大人前来商议,各位,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下官有一计,或可为卫侯在锦上添花!”卫宁的话自然不难听出意思,刘晔心中微动,当即出声道。

    “宗正可说!”卫宁摊了摊手还是笑吟吟道。

    “如今马超,庞德二位将军在牧野威胁袁绍军侧翼,自不可轻动,而黄忠将军屯扎漳河防范黎阳淳于琼,胶着已久……冀北已渐成乱象,敌军战心大减,卫侯若轻出一军,悄然南下,借道延津,平丘,白马再悄然北上,配合黄忠将军,突然袭击黎阳,必然能斩将夺城,成就大功!黎阳若破,则冀南以东将彻底与袁绍军一刀两段,反而牧野将彻底脱离掣肘……如此,借朝歌,牧野,牧野三城从东,南两面合围之势,再有北面徐荣将军,从北而来所压,方让袁绍插翅难飞!”刘晔高声道。

    “哦!?”卫宁斟酌了一下,眼睛微微一闪,环顾左右,道,“此计甚善!”

    “此计虽善,但卫侯还请三思……!”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朗蓦然出声道,“延津,平丘,白马,皆为那兖州之土,乃属曹操。如今曹操远征徐州未还,若要取道,必要支会于其,否则无信,而倘若要支会于他,不提他敢不敢得罪袁绍,便是允不允也是个问题,何况一来二回,必然耗费时日良多,恐怕战局早有变化了!”

    卫宁皱了皱眉头,看了刘晔一眼,嘴角翘起,微微笑道,“不妨!我早前曾有赠粮于兖州之恩义,兖州守军当不会为难与我……何况曹操当初害怕袁绍威胁,光棍脱身,倾巢东进,兖州除了防范袁术兵马以外,并无多少兵马……就算造成误会,他也没能力攻击我军!”

    司马朗脸色一变,又道,“卫侯虽然有恩于曹操,但若就这般擅自行军,恐与曹操交恶。我军如今正与河北交战,若再平添曹操这个敌人,他夺徐州而还,从腹背攻我军,恐成大祸!”

    “交恶!?……”卫宁脸色微微一变,转念笑道,“不妨!届时,我先与书信送于徐州曹操处,解释一二便行,想必他不会为难我河东!”

    司马朗见卫宁主意已定,张了张嘴巴,还是叹了口气,不再劝阻了。

    显然,卫宁是要霸道一次了!

    “呵呵~!~”司马朗既已退下,卫宁微微一笑,环顾左右,在他认可了刘晔的话时,便让诸武将纷纷挺胸抬头,显然是想要抢这大功了。

    “我本意便是请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