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的意思是……”孙坚接着问道。

    “我也没看清刘备到底是如何打算,且看他是否真反卫宁再说吧……”曹操脑中灵光乍现,却一闪而逝,不曾捕捉到,终究摇了摇头,“我可出兵五千先行屯扎在东平,且看后事如何,再做别谈!”

    ……

    “卫侯竟然准备亲征了!?”于此同时,在阳翟收到卫宁手书,太史慈心中顿时惊愕无比。

    太史慈原本是与张辽从冀州统兵七万南下威逼兖州,后因曹操和孙坚将大部分兵力都转而放于官渡一处,使得原本将战线设定在中牟,长社,荥阳一线的徐荣压力大增。又加上当初袁术败亡时,河东分刮的部分包括阳翟在内的豫州土地有失去的危险,得卫宁调度,太史慈分兵四万沿着黄河向上游靠近汜水转道南下增援阳翟,自此太史慈便一直坐镇于此,力保豫州之土不失。

    这样便形成了以徐荣和太史慈为主的豫州司州军,同时与在黄河一带威胁兖州的张辽三万兵马遥相呼应。

    “如今战事还未明朗,曹操孙坚无意总攻,想必正是向着卫侯布局走去,但是一直也不曾收到关中消息,卫侯怎会在这个时候决定南下?”太史慈站起身来,背负双手连踱几步,沉吟道,“那么青州,汉中,冀州诸位将军也该收到了消息了吧?”

    “五月……五月……”太史慈忍不住低声重复念起,脑中闪过一丝念头,忽而惊道,“莫非孙曹已经入局,而我还不自知?!该死!”

    太史慈此刻真是异常惭愧,他坐镇阳翟,背靠嵩山,乃是最接近南面的战线,直接接壤荆州,豫州,若按照卫宁的布局,那么曹操和孙坚的举动是实在不应该能瞒住他的。

    而卫宁的密函送来,已经向他宣告了对方入网,这么说来,却当真是他的失职了。

    太史慈和徐荣两边分统兵马各自驻扎在中牟与阳翟,两处护卫犄角,与孙坚和曹操对峙,又兼顾冀州兵马南下逼近官渡,便是这三线就足以守住关中得保不失。

    这些天来,孙曹两家和河东军的摩擦不断,时不时有小股兵马互相拼斗比个胜负,但总不至于开始真正的大攻大杀。

    不过现在看来,当卫宁南下的时候,也便将成为大战真正开始的预告了。

    事实上,太史慈收到的也不过是卫宁的密函而已,如今的卫宁依旧还是端坐安邑城中,没有半点要离开的意思,能够有资格知道卫宁南下的,也不过是那么寥寥几人而已。

    太史慈不敢怠慢,虽然不知道卫宁将会在什么时候南下,驻地又将会是在哪。

    但这也已经足够证明了大战在即,给太史慈真正的命令意义。

    从此时此刻起,不能再有半分松懈,操练兵马,整顿军械,将所有要做的准备都从现在开始做好!

    “看样子是该开始主动争锋一下了,也不能总让这些家伙缩在防线后面,多让那些缺少经验的士卒体验一下沙场,随时保持住警惕性!”太史慈心道,当即对外呼唤起来,“来人!”

    “将军!”在外把手的亲兵跨步进来。

    “传我军令下去……”

    渑池,郡守府。

    一杆大斧舞弄得虎虎生风,刀兵寒光闪耀,竟是让人眼花缭乱。沉甸甸的重量越有百斤之重,却在徐晃手中仿佛无物一般。

    徐晃上身****,一身大汗淋漓,在阳光下闪闪生辉,自从被调度到渑池来后,徐晃却一日不曾荒废过武艺,每日最少也有一个时辰专门在郡守府后院挥舞上一顿拳脚。

    徐晃作为河东军资格最老的老将,竟然被放置在渑池这个无关紧要的地方,却委实让许多河东军老体系的人大为不平,许多别有用心的人甚至鼓动徐晃抗拒卫宁的命令,但徐晃最终还是毫无怨言的直接来到了渑池。

    事实上,就连府中许多人都认为徐晃整日里勤练武艺根本毫无意义,不少人猜测卫宁已经开始清除昔日杨奉的老部曲了,那么就算徐晃再勤奋,日后恐怕也没有了出头之日,还不如趁着现在还有点实权为自己后半生争取一些好处。

    (本章完)

第1075章 偷城() 
徐晃对这些风言风语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自从一年前被任命为渑池太守后,却从没有抱怨过一丝对卫宁的怨言,也不曾积极争取早日返回安邑或者出镇一方。

    别人以为徐晃就这样就被闲置了,但只有他才知道,一年前开始,他就被授予什么样的使命。而为了达成这个任务,他决然不敢让自己松懈下来半步。

    事实上,曾经徐晃也不认为卫宁和河东的智囊团能够算到半年后那么久的事情。

    但半年前,从张鲁先降后叛,到河东军出兵阳平关开始,一切的一切都向着当初河东高层所预料的走去。

    无论是曹操孙坚的联合,还是阳平关张鲁的力拒,又或是孙曹出兵“增援”汉中,似乎都没有被卫宁猜错过。

    那么徐晃在这个时候也再没有怀疑他所在的渑池将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

    而他明白自己在卫宁给他任务之后的更深一处职责的时候,却正是半年前大战开始的时候。

    他不单单将会在渑池杀敌,更会是杀人!

    从半年前的大战开始后,徐晃就接受到了不少家族或明或暗的示好以及旁敲侧击,其中不少人,就是直指向了卫宁对他的“寡情薄性”,甚至可以上述到杨奉时代,卫宁的背主劣行。

    而这些话的根本,无外乎最终的目的,便是说服徐晃背叛卫宁!

    当然出面提点试探的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徐晃有心想要探查这些人背后真正站着的人,却根本无从查起,而若是就将这些人直接挖出来,无疑便是打草惊蛇。

    要说徐晃对卫宁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经历了如此多的事情,见证了大汉走向末路,见证了无数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化为枯骨功败垂成,徐晃也早已经想通了。

    杨奉打下的基业毕竟是他本人的,而不是杨氏族人的,杨氏除了一个杨修外,又有谁能够拿得出手?何况杨奉死去的时候,不管是幼主还是那杨修,不是孩童就是少年,又能成什么大事?

    若是强撑下去,面对着曹操,面对着袁绍,面对着其余各方豪杰,就凭那外强中干的杨氏族人,河东还能撑得下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卫宁的出现自然水到渠成,徐晃在多年后明悟住杨氏族长杨彪为什么会选择妥协和退让,甚至出面带头承认卫宁的合法继承性。

    强撑无疑只是让杨奉最后的血脉走向凋零,没有任何一个战胜者会具有那所谓的怜悯。用本就不可能守住的东西换取他人的保护,争取最大的利益,显然才是最合理的。

    至少,除去了那些本就没有任何作用的杨氏族人被清除掉以外,杨奉之子杨昀还能够保持住封侯的尊贵,能够享受到各方面的照顾,杨彪在朝中的地位依旧稳固,杨氏的名声虽不比大汉屹立的时候,但在河东也并不算声势弱小。

    徐晃的愿望很容易得到卫宁的满足,毕竟卫宁不是一个赶尽杀绝的辣手人物,那么在放下了最后的顾虑后,他又还有什么理由不为河东效力?

    官渡一战,事实上就表明了他的本心,可笑的是,天下人还是以为他徐晃是个得不到满足的人,也不知道卫宁将他放置在渑池的真正用意,也不知道……杨氏族长杨彪早已经当着卫宁的面,与他做了担保,共同谋划了一件大事。

    当徐晃冷眼旁观这些跳梁小丑的时候,也只能感叹,卫宁的布局之大已经超乎了一个人的极限,不单谋敌,不单谋事,不单谋自己人,谋的是天下,甚至,谋的是整个未来!

    这自然不可能是出自卫宁的手,也不可能是出自一个人的手,当卫宁托盘相告的时候,这是集合了整个河东的智慧。

    平曹操,平孙坚,平士阀,平天下。

    而他徐晃,便是这其中一柄最锋利的斧头,也是一个香艳的诱饵,没有人会忽略他在河东军的威望,没有人会忽略他本身的才干,也没有人会忽略他如今统兵在关中腹地的重要性。

    而徐晃所掉的两条鱼,一条已经开始试探的张开了嘴唇,另外一条,也同样在向他这个鱼饵本来的方向!

    ……

    四月,一个让河东颇为惊怒的消息传来,使得安邑一片讨伐之声响起。

    刘备于泰安举兵一万余,杀郡吏二十三人,皆为河东派遣,宣布讨伐卫宁!

    三日后,安邑传来军令,使本威逼兖州的三万张辽军即刻东进攻击刘备,青州黄忠同时起兵呼应。

    张辽兵马未过黄河,曹操与孙坚同时响应,出兵两万屯扎东阿,逼近济南,阻截张辽,断绝张辽军短时间内扑灭刘备叛乱的可能。

    但黄忠五万兵马已经向着泰安进发,孙曹除了阻截张辽外,却并未有援救之意,刘备情势顿时艰难。

    所有人都看刘备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并不看好。

    而这个时候……

    孙策,许褚三万大军闻之张济屯兵宜阳,折道渡过洛水,强破永宁,距离渑池,不过百里!

    于此同时,阳平关外,杨柏领兵一万五千人绕过阳平关走小道,靠近赵云军后背。

    而子午谷之战,也终于出现了胜负……

    距离刘备揭起反旗提前十三天,子午谷。

    自从擒杀刘彭兼并了洋县兵马后,韩当马不停蹄的率众重新赶回午口,也正是这个时候,河东军前锋在闻得马岱被擒后,疯狂的向午口冲击而来。

    利用洋县那些在韩当眼中一文不值的汉中普通百姓和守军,用活生生的血肉消磨掉了对方的攻势,韩当终于如愿以偿的击败了本该被马岱统帅的那支河东前锋,可是他却知道,这一场胜利并不算什么,真正的难关只会来得更快。

    张颌此时的名头并不响亮,就算是在河东军中也并没有什么资历。韩当只知道他曾是袁绍部下,在河北争霸结束后投降了卫宁的麾下,仅此而已。

    但是张颌虽然名声并不大,却不妨碍韩当对他的重视,能够被卫宁提拔到数万大军主帅的位子,张颌也决然不可能是没有半点实力的庸才,尤其,卫宁的知人之名早已经传遍了天下。

    (本章完)

第1076章 偷城(二)() 
张颌坐拥三万多人的精锐大军,也无法让韩当能起半点侥幸的心思。

    先后经历过和马岱五百人的厮杀,和四千多人的肉搏,韩当对河东军的强悍深为震慑。

    事实上,就是两日前那场战斗,面对无人统帅的军队,看上去他赢得轻松,他的嫡系江东兵并没损伤几人,就是汉中军三千人也只伤亡了不过千人而已,可是……他发动起来的那数千青壮百姓却死伤了大半之多。

    一股不信任已经开始弥漫开来,投降的汉中正规军也已经有了暗地里的骚乱。

    事到如今,韩当也根本不需要再伪装一副救汉中人民于水火之中的道貌岸然,随同与他的江东骑士纷纷露出了狰狞的面孔,软的已经不见效了,那便用他们锋利的兵器来说话!

    洋县的汉中军民实在没有想到,原本以为刘彭这个大害已经除掉,可以过上一段相对安宁的日子,本来高歌颂德的恩人却转眼间变成噬人饿狼。

    在闻得从军的子弟战死沙场的噩耗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