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卫的确也迫切希望能够早日击退赵云,凯旋而归,即便不喜杨柏争功,最后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全心全意的辅助攻击。

    按照约定中,赵云的军队如期而至的突然开始了混乱,也的确好像就是有友军从后背开始攻打对方一样。即便是汉中唯一称得上智者的阎圃观望下,张卫试探性的攻击竟然造成了赵云军的大败溃逃,也深深认为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而毫不犹豫的支持张卫的首尾攻击之策。

    张卫留下了万人守护阳平关,亲自带领了剩余一万多近两万人可用之兵,随同阎圃等大将开始踌躇满志的向着开始溃败的赵云大军追去。

    杨柏的表演的确精湛,善于阿谀的人也总是善于表演,在和赵云作戏的时候根本没有让张卫等人看出破绽,只装作敌军凶猛无法封锁的势头,放开了一条缺口使赵云能够向后方撤退。

    当杨柏和张卫合兵一处的时候,两军继续追赶,直到白马戍,马超伏兵尽出,从中截断汉中大军,而赵云再度反身掩杀,张卫方知中计。

    而这个时候最为致命的攻击却又从杨柏那方发出,内部的攻击远比外部的挤压造成的崩溃来得更加有效。

    汉中军大败,张卫,阎圃等人,甚至根本都来不及反应,便被擒杀!

    而后,杨柏授赵云之命,再领兵返关修整,又趁虚夺取阳平关,至此,汉中门户洞开,一马平川!

    西有内贼作乱功亏一篑,东有敌军偷袭使诈岌岌可危。当张鲁盛怒派遣兵马去杨松府上准备擒杀杨氏一族满门的时候,回禀他的消息,却只是人去镂空,张鲁回天无力,闭目长叹。

    四月,张鲁封闭库仓,逃奔南江,半路为部曲反叛擒拿,献与赵云,河东军全面接管汉中诸郡县。

    汉中平定!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啊!”赵云在众将簇拥下登上了汉宁那高大恢弘的城楼上,不禁出声感慨起来。

    猎猎旌旗招展,那黑底白字的卫字大旗迎风飘扬,插满了整个汉中的城墙,一排排精神抖擞,雄赳赳的河东兵勇抬头挺胸列队在城墙之上,一派军容肃整,煞气腾腾,只看得一群汉中降臣心中畏惧不言,浑身上下隐隐有些颤抖。

    两川之中唯有两都可称雄城,比之中原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城也丝毫不遑多让,一为成都,二则便是汉宁。

    汉宁乃是汉中的首府,历来汉中富庶,经过张家人三代的苦心经营,早已修成了铜墙铁壁。

    假设张鲁发动五斗米教的影响力,强迫要求汉宁百姓拒城殊死相抗,就算是赵云,张颌兵多将广,也不可能这样轻易的将他拿下。

    可事实上,却是河东军兵不血刃的夺取了汉宁城,轻而易举的登上了城墙。张鲁的弃城而逃,终究是帮了河东军的大忙。

    而此时此刻,随同赵云登楼眺望的并不单单是一帮河东的大将,身后簇拥着的还有一群来不及逃走的原汉中官员,尤有杨松杨柏两兄弟带头在前,低头哈腰的站在赵云身侧指指点点汉中周围的一树一木,上串下跳的模样,深怕别人不识得他们两兄弟才是攻克这汉中的功臣。

    汉中官员习惯了奢华和安逸,部分人随同张鲁逃走,而来不及的,却成了河东军攻克城池后的俘虏。

    汉中毕竟不可能全部都是如同杨松杨柏这样的卖主求荣之辈,当河东军率军入城的时候,不少官员眼看大势已去,心灰意冷下燃起了的是怒恨的疯狂,赫然领着家眷家将亲自操刀,在城中自杀性的向着河东军疯狂袭击。

    以卵击石的下场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并不多的小股人马并没有给河东军造成多大的麻烦,只能是一个个含恨战死城中为张家尽了最后一丝忠义。

    而赵云入城后,感叹他们忠义之心,不许士兵亵渎遗体,妥善差人下葬安慰,而这些忠臣的遗孤赵云也下令好生安置。

    除去了这些忠义之士外,剩余的大半汉中官员大多立刻的表明立场宣布了投降在河东的麾下,赵云一面上表卫宁询问汉中处理事宜,一方面还是暂时性的接受了这些官员的投诚。

    “隽义和公台先生已经领兵东进,想必此刻应是已到了上庸……唔,不知道还赶不赶得急了?”杨柏杨松两兄弟在那指指点点各处汉中风景,赵云只是含笑并不答话,目光早早放到城东,那个即将展开辉煌宏大大战的地方。

    “还有一支孙曹联军的余孽……哼!”赵云收回思绪,眼中闪过了一丝杀气,“早些解决他,我也将早些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将军!张鲁已被押到!”就在赵云感慨张家兄弟无用和东面战场的时候,一名亲兵急喘奔上城楼,脸上洋溢着胜利后的自豪,高声道。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周围众人脸色各有变化。河东诸将扬眉吐气,面色得意看着一干瑟瑟发抖的汉中降臣。

    “请中郎将大人吧!”赵云一摆手,淡淡道。

    汉中君臣脸上终究是忽红忽绿,旧主被俘,他们却衣着光艳的陪同征服者瞰顾城楼,这本是守护他们的坚墙,却成了他们耻辱的烙印。

    只有杨松杨柏两兄弟依旧脸色不改,没有半点因为张鲁被俘受辱而有半点羞愧,依旧卑躬屈膝的站在赵云身后,看着被捆缚送上城墙双眼死灰的张鲁,也没有任何改变。

    自从在半道上被手下擒下,张鲁便已经猜到了自己的命运,降而复反,即便他是因为受兄弟逼迫,但事实便是事实,容不得他狡辩,没有任何一个胜利者会容忍一个君主继续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生存下去,更别提是一个再三反叛背信弃义的人了。

    张鲁垂头丧气,哪还有昔日的一方霸主的气势,又哪还有一教之主的出尘脱俗,只是一个失败者苟延残喘的失意和绝望。发髻散乱,双眼无神,仿若命不久矣。

    (本章完)

第1079章 偷城(五)() 
赵云几乎都不敢肯定,这就是一个在不久前还踌躇满志要将河东军赶回雍州,妄图继续割据下去一方诸侯。

    看着周围汉中降臣的表情,赵云终于还是肯定这样一个颓废仿佛死狗一般的家伙千真万确便是他们曾经的主公。

    一个失意的人,一个失败的人,一个已经被摧毁了雄心的人,一个已经当自己死掉的人,还有什么可以惧怕?还有什么理由让对他们早施加残酷的手段?

    赵云嘴角微微一笑,想起了卫宁对他的吩咐。

    “罪臣……张鲁,见过将军……”张鲁在身后挟持他的两名河东壮汉推攘下,忍住心中的屈辱,颓然的走了上前,低下了头颅。

    “叛国反贼!败军之主!见了我家将军,为何不跪!”河东周围诸将有意要折辱张鲁这个汉中前君,不由当即大喝道。

    张鲁脸颊一阵抽搐,有屈辱,有不甘,有愤怒,但很快又归于平淡,双腿竟然真微微开始弯曲……

    “将军!主……张鲁虽是被擒,毕竟还是汉中前主,如此折辱,恐伤我汉中军民之心,伤卫侯贤良之名!请将军三思!”终于有汉中的降臣看不过去,内心的愧疚无法平息,忘记了对河东军屠刀的恐惧,留有那么一丝最后的忠义,哭喊着走出人群,跪倒在地,对着赵云高声喊叫道。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卫侯自降身份,与他如此便利,却降而复反,背信弃义之贼,为何不能受辱!?”河东诸将不干了,本来就是要杀杀这些汉中人的脸面,顿时出声呵斥道。

    “够了!都给我闭嘴!”赵云眼看汉中降臣有不少开始了义愤填膺之状,大有将出身硬与河东诸将辩驳,甚至带着死志,当即摆手高声大喝一声。

    赵云可不是张颌这些后来人,在河东军中的威望早已抵达了顶峰,他的一声呵斥,无人敢拂逆,河东军诸将就算再桀骜不顺,也不敢在他面前有半分放肆,顿时包括汉中降臣在内诸人都闭上了嘴巴。

    “中郎将大人受屈了!来人!还不快快与张君侯松绑!”但就在这时,赵云在众人惊诧不可思议的眼神中,缓缓走了上去,一把托住张鲁还未跪下的身体,叹了口气道。

    此话此行一出,众人皆神色连变,河东军人自是不忿,凭什么一个亡国之主还能当得赵云这样尊贵身份的人这般自降身份,要知道赵云如今在大汉的官位就已经在张鲁之上了,更别提他手握数万雄兵的主帅身份,而汉中群臣终于看待赵云的眼色开始了变换,隐藏在瞳孔深处的少了几分仇恨,多了几分感激。

    给了张鲁面子,实际上,也便是给了他们汉中人最后的尊严!

    张鲁在被俘时,便想到了许多可能,却也不曾能够想到赵云竟然会是这样对待他。当双手挣脱了绳索的束缚,张鲁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心中潜藏的求生意志,悄然又浮起了心头……

    “负恩之人,败军之主,何德何能敢受将军之礼!”张鲁见赵云要对他行礼,吓了一跳,慌忙偏开身体,连连叫道。

    “汉中反叛,实乃张卫之祸,非君侯之责,卫侯令本将领军南下之时,便曾言道只诛罪魁,不殃及无辜。君侯受他人蛊惑,并非本心,卫侯深明君侯之苦,所以……君侯大可放心!”赵云微微一笑,当即道,“张卫,阎圃一党既已伏诛,又怎会再牵连到君侯?”

    张鲁情不自禁的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刚才听到的东西,结结巴巴道,“那……那……那将军的意思……是……在下……”

    “不错!君侯治理汉中多年,深得民心,也素有贤名,卫侯不愿加害,河东已有赦令送于末将之手,可请君侯一观!”赵云直接出声接口,又向后招了招手,有亲兵恭敬递上一纸书帛,赵云接过送到张鲁面前。

    张鲁魂不守舍的将书帛小心翼翼捧过打开,看着上面清秀文字一言一语,不过区区几句话却让他双手颤抖迟迟不肯挪开眼睛,尤其盯着那硕大的玺印,更只觉得骤从地狱爬回仙境。

    “卫侯不杀罪臣之恩,之义,张鲁再有半分不臣之心,安能在有面目再苟活于世?!”张鲁双眼垂泪,顿时向着安邑方向缓缓跪倒在地,书帛高举过顶,放声泣道。

    赵云静静看着张鲁这样郑重的大礼,等到对方重新站起身来,赵云这才出口道,“汉中初定,诸郡县还有不少人暗中不服我河东管束,这可必赖君侯相助了!”

    “将军放心!张鲁一身卑贱之躯,能得卫侯赦免不死,已是大幸,汉中能并入卫侯这般仁义大贤治下,乃天幸也。张鲁无德无能,唯有尽最后一点残力了!”张鲁用残破的衣袖擦了擦眼角,顿时郑重道。

    张鲁也不待赵云继续说话,又急急忙忙道,“汉中因张鲁一人之罪而使百姓受刀兵之祸,在下心中不安,实无言再对汉中父老,只请将军允诺等汉中重归于平定,可遣一支兵马护送,使鲁能速到安邑面见卫侯以表臣服!”

    “终究不愧是割据一方的人物,能够如此快的正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赵云心中感叹,张鲁如此迫切的表明自己要北上安邑的心情,何尝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张鲁此刻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利用价值,就在于汉中乃是五斗米教最根深蒂固的地方,张家祖孙三代经营,可以说民心所向就在张家身上,如果要用最快时间彻底掌握住汉中,必是需要张鲁这个五斗米教教主的身份,用宗教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