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是凭着他自称的兵圣之后的名头,而是他实打实的攻击力量。

    荆襄九郡,带甲十万,但对比起现在的孙坚来说,显然还是觉得底气不足。

    蒯良的分析头头是道,每一条都直刺在刘表的心头,如鲠在喉。

    他想继续割据一方,也的确是希望孙曹联军能够遏制住河东的吞并步伐,但并不代表自己愿意他日成为孙曹刀下的祭品。

    所以,蒯氏兄弟的提议很快便得到了刘表的落实,左右逢源,两方皆不得罪。

    这样作壁上观的好处,便是让孙曹和河东都最大可能的流干血液。而他日自己寻个机会抽身跳入其中抢夺果实,不管是帮谁,已经伤筋动骨的人,没有理由放弃他的帮助,他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摘走一颗大大的果实。

    正是如此,刘表一方面对河东表示臣服,一方面,又对孙曹偷袭关中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不管,反而更希望这三尊神仙都两败俱伤最好。

    不过,相对于刘表还算积极为自己谋划未来,虽然这种积极也是因为逼不得已,但是,凭借着蜀道天险的刘璋却是真正的当得暗弱无能的评价了。

    固然,西川天险让刘璋高枕无忧,但是天下没有攻不破的要塞,没有人征服不了的天堑。西川再险恶,当初也有秦国吞并的先例,更别提时代还在进步了。

    虽然如同法正,如同黄权这样的谋士为他轻而易举的推开了那一叶,让他的眼睛能够看得清楚,但是,他依旧毫无反应,甚至对于中原的大战依旧保持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没有哪个谋士不希望自己的主公雄才大略,也没有哪个臣子不希望更进一步。

    刘璋的懦弱和固步自封,虽然在蜀中已经是人人所知的共识,但现在天下的局势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游离在争斗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拥有着不俗的实力,其实才会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要知道,孙曹和河东的力量比拼,一方胜利,也绝对不会不伤筋动骨,这也是他们这些稍微弱小但又有力量的诸侯最好的机会。

    就算刘璋想要割据一方,但是不管是谁胜利了,日后迟早都会将刀举向蜀中吧!就算为了自保,也必须在这场战争上做点什么,什么都不做,只是等死而已!

    黄权的建议比较中庸,便是连接刘表,两方私下达成一个攻守同盟的盟约,毕竟两人都是皇室宗亲,又相互联系在一起,又同时都游离在战争之外,又同样都无力争霸天下,当孙曹卫宁三家分出胜负的时候,他们两家的结盟将会让天下变成三分。

    黄权的策略更加倾向于帮助孙曹击败卫宁,这样,当孙曹赢得战争的时候,也将会注定他们日后将会是不死不休的对手,尔虞我诈是肯定的。那么一个鼎最起码,也要三只脚才能稳固的支撑起平衡来。他们与刘表任何一家都没有足够的本钱去当那第三只脚,便不如两个纤细的木棒捆在一起,一起承担那大鼎的压力。

    而事实上,这样的好处又在于,刘表才是直面迎战孙曹,江东压力,他们大可在后方继续牢牢的稳固自己。这无疑就是让刘表去当那个领头羊,而享受安逸的,才是他们蜀中。

    黄权的三分天下或者可以说是四分天下之计,显然最符合刘璋的心意,也是比较符合蜀中安于自保,不思进取的策略。但是,这里面便又一个让刘璋很为难的事情,便是如果按照黄权的计策来实行的话,便打破了刘璋固步自封,不出蜀中的原意了。

    这就必须参与到孙曹和卫宁之间的战争,而还不单单的参战问题,而是彻底的得罪一方,倒向另外一方了。

    刘璋很怕卫宁,非常怕。

    倒在河东战车下面的敌人太多了,袁绍,吕布,韩遂马腾,李郭等等,曹操也曾一度败在河东军的手下,更别提塞外那些听说吃人的蛮人都对河东俯首称臣,而这些人中有多少都是一时霸王,让刘璋听闻名头都觉得心惊胆战,要让他和河东作对,他如何敢轻易的应允。

    而现在,刘璋的这些谋士们为他清楚明了的展现了一幅天下的大势图像,河东的力量还是依旧占据着上风的,若是自己轻易投身进去,打不倒河东,引起了对方的报复那该如何是好?

    要知道,就在东川汉中,那还有一个在河东赫赫有名的四大柱石之一的赵云!如果自己投入了孙曹联军中,那么在汉中的河东军会不会立刻就入川前来征讨他刘璋?

    张鲁可是前车之鉴!

    (本章完)

第1181章 中原大战() 
显然,黄权描绘的未来景象对于刘璋来时候是美好的,但是这其中的过程便有待商榷了。

    刘璋踌躇不定,黄权已经算是中庸派了,他尚且如此,而如激进派的法正等人的建议却是完完全全让刘璋一个字都不剩的全盘否定了。

    法正提出的谋略相比较起黄权的稳妥,显得更加大胆和颠覆,但是不得不说,法正的智谋就算在天下也是一等一的。

    他的谋略非常简单,核心思想只是区区几个字而已。

    吞汉中,取雍凉,扼守潼关,坐拥西北,等待良机,奇袭河东迎回皇帝!

    是的,法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野心勃勃,但是在如今这个局势下,每一字都是刺在河东的软肋上!

    冀州骚乱,法正并不知道这是卫宁的布置,自然而然的归到了河东负面数值之中,再看河东的控制区域,大规模缺粮的已经成了可能,唯一还能支撑河东继续战斗下去的是张鲁无数年积累的底蕴!

    固然,河东如今和孙曹之间的胜负还不明朗,尚且以河东占据优势,而要扯平这个优势,那么汉中就必须要从河东手中夺走!孙曹现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做到这一点了,赵云还能率领三万兵马屯扎在汉中,一方面是扫清韩当,于禁等孙曹入川兵马,二是为了继续压制汉中其余不服的声音,三,便是防备孙曹的偷袭……

    但是以法正的眼睛,很清楚的就看到,显然,河东并没有想到西川可能出现的偷袭,而忽略了对剑阁,白水关的防御力量!

    这是致命的,要知道蜀中之兵固然不多,但好歹也有七八万的数量,加上有如张任这样的智将在,战斗力却比张鲁的汉中军只高不低。蜀中兵马都多是擅长山地作战,先天上的优势,更能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假若……西川出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击破赵云,夺取汉中,这无疑便是给了河东狠狠的一刀子。以河东雍州,凉州的空虚程度来说,法正可以保证,哪怕是只有四,五万人,要将整个西北划入蜀中治下,也绝非信口开河!

    而卫宁还能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反扑么?幽州陷入了公孙度的牵扯,河套还有北方蛮夷的威胁,冀州已然有刘备作乱,雍州,凉州为了支撑赵云伐汉中耗干净了多年的积累,一旦赵云这三万人覆灭,汉中异主,河东,还凭借什么来抵挡来自西川的进攻,雍州,凉州还凭借什么来挡住蜀中的吞并!

    河东敢抽调河南兵马西进抵挡么?答案,法正已经推敲过无数回了。不敢!

    牵一发,动全身,一旦河东军有半丝后撤的迹象,孙曹之军便会发动雷霆一击!这对于河东简直就会是灾难!

    所以,河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将西北吞下,消化。借助潼关天险向下,雄峻连绵的秦岭就会让他们从此连成一片,成为真正的国中之国。

    而孙曹和河东的力量对比一下子就会颠覆过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河东将会越来越无力,孙曹的战胜只会是迟早的事情!

    一旦河东将会呈现出败象,这个时候再闪电出兵安邑,将皇帝迎回长安,奉天子以令不臣,大势成矣!

    而法正的后半段,显然和黄权不谋而合。同样是让天下三分,同样是要让孙曹取得胜利,但是结果却是迥然不同,一个是龟缩在自己的老窝,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做大玩着东边倒,西边倒得平衡把戏,做着小丑般的动作,而另一个,却是一跃能够成为天下间又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掌握着朝廷皇帝,握着天下大义,足够和孙坚,曹操叫板的大军阀力量!

    而刘璋皇室宗亲的身份,在这里是异常珍贵的,他身为皇帝的皇叔,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来定夺天下大势。如同这个时代的卫宁,如同另外个时空的曹操,天下有心人,无心人,都有责骂他们为奸臣逆贼的,但是刘璋不同,他是皇叔,是他一手将刘协解救出来,皇帝还小,一个皇叔摄政是名正言顺不容半个人质疑的!

    这无疑比卫宁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更加有权威,也注定将会受到天下世家的肯定!

    而这样下去,刘璋的地位水涨船高,登上大宝的位子……也并非不可!

    法正的计是奇,是雄,是争,而每一步在目前为止看来都是完美无缺,若是刘璋听从,注定将会是蜀中的崛起!他是利用了河东和孙曹之间决定胜负,选择最佳的时期,完成了最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孙曹的胜利果实,将会被蜀中分去最珍贵的一部分,却绝对不敢有半点怨言,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地方!

    事实上,当法正提出这样的大略的时候,就是一项优先为刘璋服务的黄权,也不禁有些动容了。正如同先前所言,没有哪个谋臣不想更进一步,不想建下赫赫的名声,龟缩在蜀中一辈子,也不过是搏下个地方美名,与那些指点江山的大谋士相比,只是相形见拙。

    不是他们没有才能,只是他们的主公不会给他们发挥的舞台。

    每个地方都有人杰,每个地方都有智者,蜀中人杰地灵,又岂会弱于别的地方,按照法正的计策来说,日后展现给他们的将会一道巨大的舞台,能够让他们最大可能发挥出才干的地方。或许这里面的一些人当空间变得更大的时候会被淘汰,但其中一些人,却是绝对会游刃有余。

    是的,包括黄权这些中间保守派都显然因为法正描绘的美好蓝图所打动。而激进派如同张松这类人更是以法正马首是瞻。

    刘璋暗弱,只想龟缩一地,但是法正计策中却点到了一个让他也觉得有些亢奋的东西。

    夺回天子,以王叔摄政天下!

    这是他老爹一辈子都没能得到的东西,而现在在他眼前却仿佛是唾手可得,他心动了。

    刘璋不是白痴,他只是单纯的厌恶或者说是害怕战争。

    (本章完)

第1182章 中原大战(二)() 
在刘璋治理下的蜀中,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富足安康,就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就排斥战争,如果不是张鲁当初因为想要试探刘焉死后刘璋能不能继续控制他而挑衅多次,他也不会杀死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从而引起兵争。

    随着法正一字一句的分析着这样的大略,他自然能够听到那弦外之音。如果操作得好,顺利的话,他甚至将会成为大汉未来的中兴之主,登上那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大宝。

    而他那皇室宗亲的身份,更是根正苗红,刘焉当年当的大汉宗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当的!就算他要接替成为大汉的皇帝,以他那时候的功绩,也决计不会有人说他半句不对!

    可是……

    这样比起黄权还要大胆的计划,他真的能够决定么?

    是的,更加大胆。如果说黄权的计谋只是冒着得罪河东的危险而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