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忠预算着典韦即将抵达的时间,早早便带着一干大小武将来到历城等待,纵然是心中有了一些底,但看着数万铁骑仿佛一只狰狞无比的怪兽,滔滔不绝的从地平线上汹涌而出,也忍不住心中一颤。

    是的,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原来河东竟然还有这样一支军队,数年的时间他们都闻所未闻,即便是当初和袁绍的作战,也没见过他们的身影。

    强大,勇壮,是看上去的第一眼感觉。虽然他们的军阵,军型还比不上一直在中原操练的河东军,但要论起杀气,凶暴来说,这些在中原享受温暖阳光的子弟兵们,却远远不能和这些在塞外苦寒之地饱经风霜磨砺出来的勇士相比。

    战斗力,他们天然便高了几层。

    黄忠当年领兵一万,也学过那些蛮人一样的作风,深入草原,烧杀劫掠,甚至一度差点靠近了鲜卑人的王庭,但是,那一场作战却是他一辈子都不愿意再想起的回忆。

    实在太苦了。

    风沙,风霜,一望无际不知道尽头的草原,狼群……各种各样的灾难,在当初,他尝透了辛酸。假如,他那一次领的兵马不是常年就在塞外抵御蛮人的边军精锐,骨子里天生就耐得住艰苦,假如,他那无数次迷失方向天幸让他找到了鲜卑人的小部落,强迫其中牧民为他引路,又假如……

    太多的假如了,但这些交际在一起的幸运,才造就了他一世的威名,拥有可以跻身河东最顶级四大柱石的赫赫功勋。

    所以,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这些在塞外一磨砺就是数年的勇士将是何等的坚韧,拥有何等可怕的战斗力。

    当典韦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黄忠在百感交集下,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所来便是迎接典韦,直到那股大力的熊抱下,这个已经开始从中年到老年平稳度过的猛将,才反应过来。

    是的,此时的黄忠已经踏上了奔向五十的大道,虽然谈不上老,但是巅峰时期的力量和武艺,将会是让典韦这样第一号猛人也感到害怕,现在已经有了衰弱的迹象,在典韦那习惯性的拥抱下,黄忠也蓦然发现原来不如以前的那般轻描淡写就能挣脱了。

    武将最害怕的是什么?不是生死,而是荣辱。

    而荣辱相存,在于一身本领。黄忠自问自己统兵带将的功夫在河东也勉强算是中上层水准,事实上,河东四大柱石,统御能力能跻身一流行列的也怕只有徐晃而已,至于典韦,甚至只能算下品……

    他能为卫宁钦点成为封疆大吏,最重要的是他的忠诚,而其次,便是他那一身恶鬼也退避的盖世武勇。青州历来就不是什么省心的地方,这里也是中原中少有的尚武之地,只有用他这样的猛人才能震慑得住,这五万从青州挑选出来的豪杰勇士。

    而他的武艺已经有了开始衰退的迹象,这无疑让他升起了一丝稍有的惆怅。

    典韦似乎也发现这个老大哥没有往日的霸道,眼中泛起了一丝疑惑,但很快又因为重逢的喜悦而扫去了心中的那个问号。

    “本来听说是张辽领兵南下,却没想到临时又换成你了!唉,不知道我们有多久不曾相见了?两年,还是三年了?”黄忠抓住典韦的肩膀,在河东军中他也是唯一一个能以年长者的姿态对典韦说话的人了。

    典韦摸了一下脑袋,脸上露出了几许不满,“别提了!张文远和卫三那小子闹得冀州不可开交,公子一怒,就将那两家伙打发去兖州偷鸡摸狗……哦,不对,是去兖州游走骚扰去了!”

    说到这里,典韦牵着马,和黄忠一并掉头,向着历城走去,一路便将卫三在冀州的作为还有和张辽的矛盾娓娓道来。

    黄忠听完,皱着眉头,道,“此事我看,还怪不得张辽,还是卫三这小子太过放肆霸道了!”

    “我看也是,这小子在北面苦了那么多年,本来我想让他发泄一下也好,却不想这小子捅出这么大个漏子!要不是公子反应得快,怕就要酿成大祸了!”典韦点了点头,又道,“可惜了张文远,我以前听公子曾夸他智勇双全,古之召虎,让他统御冀州兵马主持平叛,也是给他机会扬名立万。刘备虽然平了,可他忍不住一时意气,差点坏了公子大事,得不偿失啊!”

    召虎是西周名将贤臣,这个时代就喜以古贤相比,如果能有个相比较的对象,那么无疑是一种身份的抬高。就如同典韦比恶来,诸葛比管仲乐毅,张辽能有一个相比较的古臣,还是卫宁这样一个身份尊贵非凡的人给的评价,身价就与别人不同。

    黄忠也是眼中露出了几分惊愕,旋即又是惋惜,倒是看了典韦几眼,颇有些古怪,忍不住笑了起来,“却不知道当年到底是谁鲁莽无比!现在又有资格教训别人了?”

    典韦脸色一垮,道,“就不兴我吸取教训么!?”

    黄忠哈哈一笑,拍了典韦肩膀一下道,“好了,走吧!已经看到城门了!我可是备好了无数美酒,几年不见,倒是看你酒量如何了!”

    一听有酒,典韦紧绷的脸霎时烟消云散,嘿嘿笑了起来,“谁怕谁咧?”

    但是,蓦然典韦脸上的笑容又僵了一下,微微闭了一下眼睛,声音低沉起来,“可惜啊!有个家伙,却是再也不能陪我饮酒了!”

    (本章完)

第1230章 侥幸() 
黄忠自然知道在北面发生了什么,默默的拍了拍典韦的肩膀,也不说什么。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惜知己早逝,徒留遗憾。

    历城当年经过吕布一场灭绝性的屠杀和焚烧,已经化作了残垣断壁。但毕竟这里西依黄河,东连泰安,南与济南向靠,地利位子不俗,经过几番重建,又有了一番不小的规模。

    黄忠自从控制了泰安后,也将大量的兵马屯到了这里,与济南曹军相抗衡。

    而典韦南下后,将会成为一支作战主力,他的临时驻地也便是历程。

    双管齐下,典韦在历城,黄忠在泰安,两军每一路此时此刻都有压倒性的力量对夏侯渊形成攻击,合兵一起反而不美。

    所以,黄忠将典韦领到这里相见,也是让他早些熟悉环境。

    当然,两人都不知道,刚才谈论的张辽,卫三现在在兖州的处境,已经是万分危险了。

    张辽毕竟是一个统帅,在正面战场上的指挥,或许不会轻易输给任何人。但是当他游离在敌军腹地中间的时候,这对于全军的掌控力来说,就并不显得那么重要,反而是对于临危应对,阴谋狡诈的要求更高。

    当然,张辽也不乏缺少临机应变的急智,但是,相比较起王佐荀彧这样一个顶级的专攻谋略的绝才来说,便是小巫见大巫了。

    随着一次次的偷袭成功,张辽也不知不觉陷入到了荀彧布置下来的蜘蛛网上。事实上,他都不知道,每一次偷袭成功的地点,倘若连接在一起,便是一个箭头,指向一个最终的目的地。

    而这个目的地,便是捕猎者等候许久的埋伏。

    是的,当张辽再一次偷袭露出踪迹的时候,荀彧也开始了收网的捕猎……

    这是一次有预谋的引诱,一次次成功让张辽渐渐失去了警惕,当他在对方激烈的反抗后夺取了粮车,却在剥开袋皮露出里面的黄沙后,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转瞬即的惊愕之后,一股让他心惊肉跳的喊杀声音四面八方的响了起来。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他选择偷袭的地方,固然隐蔽,但同样,也给了对方天然的遮蔽。而他们毕竟是骑兵,来去如风,完全不会做到如同步兵那样的隐蔽埋伏,所以,他不曾发现,原来当他们深入对方腹地劫掠粮草的时候,已经掉入了对方的算计。

    而早前,那一千来曹军的激烈反抗,麻痹了他的警惕之心,同样,也耽误了他们不少时间,使得对方可以从容的围拢上来。

    这是一场惨败,失去了速度的优势,在层层堆积起来的步兵城墙下,张辽左至右突,一个个麾下的儿郎失去了性命,倒在了对方的刀枪之下。

    他使出了浑身解数,浑身伤口无数,最后在不过区区三百来人的奋死突围下,成功逃出了重围!

    可是!

    只三千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本部并州骑士,折损殆尽。

    而他也陷入了昏迷不醒……

    倘若,不是他这三千铁骑是吕布留下的老底子,是真正从血火中爬出来的勇士,而用于围剿他的只是荀彧临时从兖州诸郡抽调出来的杂牌,恐怕,全军覆没才是他们唯一的结果。

    进入兖州的骚扰兵马,并不单单只有他们一支而已。

    悲哀的是,通过许攸的献策,让他们同时进入这里,恶果在最关键的时候发生了。

    张辽的兵败,使得他们这些麾下骑士仓皇北逃,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将这个消息传递到卫三的耳朵里。

    而不久之后,同样的一幕,也出现在了卫三那支兵马身上。

    比起张辽只余下三百人来说,卫三三千河套骑士,最后落得竟然只剩下一百来人而已。

    当然,比起张辽来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卫三还没有受到什么严重的战伤。

    这也是荀彧在观察了多时才下的决定,两支互相敌视的兵马,只会给人逐个击破的良机,张辽并非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矛盾的种子中下,又成长了起来,要将他们拔出,却不是那么容易。即便他肯退让一步,但以卫三的行事作风,先不提能否和他合作,就是日后两军作战的协调性上,肯定也是卫三处处为难。

    荀彧只是用最小的伤害,就做到了歼灭六千精锐骑兵的战果,而他出动的那些数量巨大,但是战斗力甚至连河东二流兵团都不如的杂兵,却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这是张辽的耻辱,是卫三的耻辱,也是整个河东的耻辱。

    倘若在正面战场上,就算荀彧手下的这些杂兵有两三万的数量,恐怕张辽和卫三任何一人用手下的三千兵马,都可以将他们轻而易举的碾碎在铁蹄之下。

    可是,这一次埋伏,在荀彧的层层引诱,埋伏下,只是以惨败告终。

    许攸当初的献策,只是单纯为了兖东之战服务,自然不会去考虑更多的事情,当然,他也并没有料到,荀彧可以这么干净利落的用空虚无比的兖州,歼灭六千精华。

    事实上,荀彧在亲自指挥收网作战之后,也有些庆幸不已,假如在围堵张辽的时候,卫三突然杀出,恐怕败的就不是张辽,而是他了。

    但在战场上,结果比什么都重要。张辽,卫三败了,荀彧胜了,兖州自然就再度归于安定,而他也有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兖东的防御上了。

    可是,在与卫三的作战下,他又发现了一个让他惊疑不定的事情。

    卫三所统领的兵马,并不如同当初所想的一样,是蛮人组成。

    以前只能通过他们来去如风以及酷似蛮人行径的情报来推断,可真正接触的时候,发现这些骑士固然一举一动都和蛮人的战法颇为相似,但是,在无形中又包含了汉人兵法中的各种玄机。

    事实上,与其说他们是蛮人,不如说他们厮杀的时候像,而作战转移行动布阵却是汉人。

    何况,看着一具具被堆积起来的尸体,荀彧怎么看都觉得这些人,都和他一样,流着一样的血。

    (本章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