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t (1)-第10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在北美的这些英国移民的表现,报告的就很详细。到这里的两三年间,英国家庭普遍都增加了一个孩子,有些家庭的主妇甚至生了两胎。按照这样的生育率,英国人在三十年内搞不好人口就能到达一亿之多。这个数字和民朝的八亿人口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不过和欧洲相比,只有俄国一家能与之比拟。

    国外的消息不错,国内的消息就不怎么好。韦泽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竹叶青的口感非常好。不过后面吃下去的凉拌苦瓜,就让韦泽只能叹口气。

    李仪芳没想到韦泽居然出现在她家门口,夫妻两人一个门里一个门外面对面站了十几秒。李仪芳才如梦方醒的赶紧让韦泽进来。关上门之后,她抱怨道:“你要来,为何不早点打个电话。”

    韦泽没说什么,只是打量着自己老婆的房子。屋内窗明几亮,家具已经少到极限,加上韦泽一贯喜欢的简约风格,让韦泽突然生出一种回到21世纪的感觉。

    “要住下么?”李仪芳问韦泽。

    “呃……,好。”韦泽答道。

    看了韦泽的表情,李仪芳很自然的问:“住几天?”

    韦泽忍不住苦笑起来,被自家老婆这么问,他忍不住生出些苦涩的感觉。为了方便工作,一旦有大型会议之类的安排,韦泽和领导们就去住集体安排的住处,哪怕离家很近,他也不会在家住。现在韦泽已经放下了不少工作,但是在南京的老婆家却还是只能先住一晚。

    “我今天晚上不走。”韦泽答道。

    “吃晚饭陪我出去走走。”李仪芳直接提出了要求。

    “好。”韦泽也坦然答道。

    二十几年过去,南京的城市规划与绿化终于起了效果。新城区中有三个大型森林公园,河流把这三个公园中心的湖泊连通起来。些高级社区里面也借用了南京附近的河流,譬如李仪芳这个小区中心就有人工引来的一条小河,以及社区中心的一个人工湖。有了水面,山石,湖心岛、竹林,这些装点用景观都有了基础。石桥、吊桥、浮桥在不同的书面上一架,社区的休闲环境立刻就上了档次。

    两人沿着湖边青砖铺成的步道上沉默的走了一阵,李仪芳说道:“我从小就想在湖光山色间修个小屋,自己在里面住。这里虽然人多,但是这种单元房,大家门一关自己就过自己的生活,也算是人迹罕至了。”

    “现在如愿以偿了,很高兴吧?”韦泽答道。

    “你……不生气么?”李仪芳语气迟疑的问。

    韦泽低头看了看老婆,嗤笑一声,“切,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生活,如果这是你渴望的,就享受自己的生活。”

    听了这话,李仪芳沉默下来。和韦泽又走了一阵,她幽幽的说道:“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是我先认识的你,那该多好。”

    韦泽听了这话,忍不住握住李仪芳的手,最后只憋出一句“造化弄人”。

    第二天一早,韦泽吃了早饭就出发了。中央离开南京之后,那些办公楼都移交给江苏省。韦泽回到他原先办公的地方时,见到办公楼上面的牌子已经是江苏省省委,心里面忍不住生出物是人非的感觉。

    在熟悉的办公室里面,江苏省省委的一众干部们面色紧绷。人到齐,江苏省的干部们就开始汇报工作,“南京市市委书记朱同喜侵占300套房屋的案件已经调查完毕……”

    韦泽的脸色很不好看,这位朱同喜可不是在迁都之后才动手侵占房屋,在迁都之前就开始暗地里利用职权侵占房屋。那时候朱同喜就是南京市市委副书记,韦泽见过他很多次。没想到那个看着非常干练的同志竟然如此大胆。

    朱同喜案件的汇报半个小时就讲完了,给韦泽汇报并不需要把那些详细内容都给列上。韦泽听完之后只说了一句,“由公检法来负责司法部分。党建方面的工作,则是党委的工作。我想问问朱同喜的党籍还在么?”

    与会者的脸色更加凝重起来,开除党籍是非常严重的决定。民朝的官方称谓只有一个,那就是‘同志’。除去礼貌性的说法之外,真正意义上的‘同志’就是党政军这个体系之内的存在。开除党籍,意味着朱同喜再也不是同志。之后的官方文件里面提起朱同喜,就是直呼其名。

    在新中国,周相那种‘遍地是朋友’的做法被新一代厌恶,大家的看法是‘太祖当时没理解,党才是统一战线’。受了这样理念的影响,韦泽也认为光复党‘才是统一战线’。即便不理解韦泽心路历程,大家从实践中知道,没有了党籍的朱同喜,再也不是‘人民内部矛盾’。

    “都督,是不是等判决下来之后再这么宣布。”江苏省委书记的声音很是干涩。

    韦泽看了他一眼,却没有立刻回答。沉吟了一阵,韦泽才说道:“开除党籍的流程要仔细讨论。每个不同的时代,可是有不同的情况呢!”

    这话一出,无人敢吭声。出事的可不止朱同喜一个人,单靠一个人黑三百套房,简直是天方夜谭。很多人希望朱同喜能够一人扛起所有责任,但是现在看,韦泽都督的意思并不赞同。

    这边的工作暂时谈完,韦泽去了他的临时办公室,在那里,韦坤已经脸色难看的等在屋里。见到韦泽进来,韦坤立刻起身,“父……,韦主席,我奉命前来报告。”

    一上午,韦泽这会儿的脸色终于稍微好看了一点。他自己先坐下,然后对韦坤摆摆手,“坐。讲!”

第520章 循序渐进(五)() 
韦坤完全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会被逼到给自己老爹报告贪污案里面来,但是这件事的爆发还就真的从韦坤这边开始。和那些大案相同,爆发的点都不是主要人物,而是周边不争气的小喽啰。

    朱同喜能当上南京市市委书记,绝不是个傻瓜。南京的房屋属于半市场运转,国土局规划居住用土地之后,不同的工程队接工程,不同的审核部门负责监督工程进度。因为建立了追责制,以及行业的相关法规。于是破坏者就出现了。例如有些单位就希望能够通过集资盖房的方式来节省成本,这就给了朱同喜上下其手的空间。

    一个单位随便孝敬他几套房子,几十个单位就很快给朱同喜塞了三百套房子。而朱同喜也不是勤快人,他把这件事交给他的老婆和小舅子来负责此事。为了应对检查,朱同喜的老婆和小舅子就把房子放倒了不同的亲戚名下。其中一位外甥就在韦坤的工业部下做财物。也许是蛇鼠一窝,朱同喜的这位外甥也不是好东西。身为市委书记的外甥,他自觉的与众不同。但是实际上他没啥不同,工资和别人其实一样。感受到心理和现实的巨大落差,朱同喜的外甥就和几个身份类似的管财物的同伙把主意打到了公款上。而且公款也让他们找到了漏洞。

    韦坤介绍道这里之后忍不住停了下来,他到现在也不能理解那帮人居然会干出这样的蠢事。而且韦坤心里面也很不安,工业局的财物管理有漏洞,韦坤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之外。

    “然后呢?”韦泽倒是听的津津有味,到底是**份子现在引起人注意,或者是现在才被暴露出来,里面的区别可是大的很呢。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拿了一次之后就难免拿第二次。不管再次动手的动机是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反正拿了之后就会忍不住再给自己多拿点。拿的次数多了,神经元连接被强化之后,这种事情就会从心理上变得顺理成章。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顶多是朱同喜的一个外甥出事。然而这位外甥突然得到了几套归于他名下的房产后,他突然看到了金盆洗手的机会。于是朱同喜的这位外甥就把房子买了一套,轻松的就卖到了补齐亏空的数额。在这个也许‘悬崖勒马’的家伙眼中,他把其他几套房子再卖掉,立刻就是一生花销不尽的钱财。但是这厮大概是在挪用和贪污公款的时候坏了心性,他和同伙就忘记了一件事,国家的钱可不是他们往某个账户里存钱就可以解决问题滴。

    这么一时的得意忘形,让查账的人立刻看出了问题。这件事报告给韦坤的时候我,韦坤没想那么多,直接和党委一商量,直接请相关检查部门来查。对于韦坤来说,走正常程序是非常有效率且没副作用的选择。

    然后检查部门一对账就发现问题所在,账目的总数一点不差。有人额外打进一大笔钱后,账目还是平账,那说明肯定之前有人偷偷从国家的账户里面拿了一大笔的钱。这一查账,事情整个就被掀开了锅盖。

    可笑的是,朱同喜的外甥和朱同喜的老婆以及小舅子都认为,我拿了钱,又还上了钱,这事情不就了结了么。韦坤说到这里之后,脸上忍不住露出了苦笑。

    “韦坤,你认为这些人是个什么心态?”韦泽平淡的问道。

    “什么心态?”韦坤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想不出结果,韦坤立刻问道:“您怎么看?”

    “自给自足的农民,很容易生出这样的想法。在工业社会,事情的开始与结束可不会有这么漫长的过程。”韦泽的语气平淡,但是说的内容让周围的几位同志或者哑然失笑,或者若有所思。

    韦坤没去评价老爹的话,而是继续介绍最后的部分。抄出这几个蛀虫之后,监察机关顺藤摸瓜,很快就抄出了朱同喜老婆和小舅子的账本,三百套房子的问题被揭发出来。现在一套房即便按照四万块成本价计算,三百套最少也得一千两百万。南京市市委书记以权谋私给自己弄了一千两百万,这个收入是好几个韦泽的功臣奖金。

    讲完之后,韦坤不说话了。他也知道此事一波三折,想给朱同喜开脱的人可不少。退休制度实施到现在,想让朱同喜和其他不少人彻底让出位置的人大概更多。韦坤自己没参加到这些破事里面,但是韦坤毕竟是掀盖子的那个人,若是说没感觉到很多人对他的强烈恶意,那也是说瞎话。

    听儿子介绍完了情况,韦泽心里面的念头只剩下‘是不是留下来仔细看看’?在这么一个分功的阶段,人人都想给自己多捞。贪污与**是必然而不是偶然。韦泽觉得这个国家是他的事业,是他的责任,是他的义务。那是韦泽个人的事情,对于很大一批人来讲,国家是他们割肉的对象,是他们予取予求的母体。

    所以韦泽留在这里的话,大概可以对南京地区来一场立威式的横扫。不过韦泽好歹是21世纪的人,这种横扫的确可以大快人心,但是不如建立起制度来。一个制度从建立到能够良好运营需要很长时间,在良好运营到开始落后,需要的时间就很短。但是如果不能有制度,而是单靠运动式的应付,后果是非常糟糕滴。

    几个小时候,韦泽就对江苏省省委的同志发表了他的看法。看得出,当韦泽表示自己不会坐镇南京,把事情处理到底的时候,这些省委的同志们都露出了轻松的表情。如果韦泽都督在这里坐镇,那必然是一场腥风血雨。朱同喜大概是这里面问题最大的一个,但是朱同喜绝不是这里面唯一的一个。

    甚至在座的江苏省委的干部们,有几个心里面也是惴惴。他们看过报告,或者参与审问过朱同喜,‘我不是为了自己,我一个人有国家给的房子,出门有人安排住处,我不缺房子。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