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t (1)-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昌荣已经不爽李开芳好几天了,这可不仅仅是因为李开芳极力主张继续北伐,抵抗韦泽的命令。韦昌荣真正不满的问题乃是李开芳对韦泽貌似抱持着一种说不出的敌意。

    在韦泽整理北伐战斗过程的时候,林凤祥是非常配合的,除了他自己把所到之处的战斗都讲述出来,还让他麾下诸军中的一部分中低级军官配合回忆。刚开始的几日里头,信息太多,纷纭复杂,所记录的内容中还有不少互相冲突的地方。随着调查范围扩大,整个北伐的进程就逐渐的明晰起来。

    其实只要数据完备,事实清楚,反思北伐的得失也轻松了不少。李开芳作为主要将领也全程参加了会议,他的态度就只能归于相当不合作的行列,只要韦泽言辞中稍微有不赞同北伐军行动的趋势,李开芳立刻就与韦泽“据理力争”。

    韦昌荣是没有弄明白李开芳到底想做什么,他都已经被围,此时根本没必要再给自己脸上贴金。而这敌对态度反复发生之后,韦泽倒是不想计较,为了不让李开芳闹,他很快选择了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不对发生过的事情做任何评价。

    韦昌荣知道自己可没有韦泽这么样的心胸,他不爽李开芳已经好几天,此时找到机会,更是毫不客气,“眼下既然已经救出人来,我看北伐的兄弟们此时都是归心似箭。他们现在所求即便是暂时不到天京,至少先回到太平军的地盘上再说。李丞相,你现在还是先把你的兵带好吧。”

    这话如同刀子一样戳中了李开芳的痛处,他身为北伐军带兵的三位丞相之一,对部下的心情非常了解。韦泽前来救援,攻下阜城的消息传到了北伐军固守的静海与独流之后,部队是一片欢腾。此时部队早已经准备好突围,林凤祥要求部队立刻南下的时候,营地里头一片欢腾。尝试包围天津太平军基地的清军得到消息之后,立刻拍屁股逃窜。北伐军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一路南下。

    踏上了南归的道路,北伐军的兄弟们根本没有返回头继续向北攻击的意愿。当李开芳极力去说服部下的时候,部下们索性答道:“李丞相,若是林丞相也让我们继续打北京,我们就打北京。”

    而众将所说的林丞相林凤祥的态度已经非常鲜明,那就是跟着韦泽南归。以后再图北伐。

    这事情发生了没多久,李开芳心中的郁闷根本没有化解,而韦昌荣的话狠狠的刺中的李开芳的痛处。李开芳腾的站起身来,他两眼瞪得溜圆,脸上的肌肉几乎扭曲起来。

    韦昌荣看到李开芳一副扑上来要打架的模样,他根本不在乎。以拳脚上的武功而言,韦昌荣可是专家级别的实力派,在太平军里头能让他服气的人可真不多。至于李开芳的丞相官位,韦昌荣也没放在心上。李开芳是丞相,韦泽还是齐王呢。李开芳根本不敢真的对韦昌荣做什么。

    至于双方在领兵的能力上,韦昌荣是真的没把李开芳放到眼里。李开芳手下不过五千兵马,韦昌荣也是五千兵马。韦昌荣坚信现在两支队伍拉出去练练,自己可以轻松击败李开芳的部队。这几天中,总结太平军北伐部队战史的时候,韦昌荣认同这支北伐军的确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斗能力。然而这支部队不擅长野战的特点同样表露无疑。

    太平军擅长趁虚而入,也擅长打不赢就走的战术,甚至是战略。韦泽的部队在太平军中就显得与众不同。其他太平军心中的敌人分为能打得过,打不过,打了之后会有重大伤亡这么几类。韦泽的部队眼中的敌人则只有两种,尚未歼灭的敌人和正在歼灭的敌人。

    正因为全军上下都保持这样的态度,韦泽的部队才能在临清城下分为数队出击。除了胜保的部队有一千多人逃出去之外,其他的清军都全军覆没。本来作为外线巡视掩护的一个旅的部队撞上山东巡抚张亮基之后,只考虑如何贴住敌人,解决敌人。韦泽部队特有的考虑问题的思路贯彻全军,张亮基这个导致西王战死的满清大员最终被擒获。

    面对只能打顺风仗,只能打机会仗的李开芳,韦昌荣毫不示弱的站起身,正在他想喝道:“你要怎么样”之前。韦泽一把拉开了韦昌荣,林凤祥则拽开了李开芳。

    韦泽与林凤祥都不能当面责骂自己的手下,所以韦泽拽了韦昌荣,林凤祥拽了李开芳都离开了大帐。

    韦昌荣其实是心理占优势的一方,即便被韦泽铁钳一样的手掌拽住了手腕,他既不反抗,也不说些狠话,而是忍不住叫道:“四叔,我跟你走不就行了,你也别用这么大力气啊!”

    在李开芳与韦昌荣之间,韦泽是绝对不会偏向李开芳的。听韦昌荣叫的可怜,韦泽松开了手,“昌荣,你得有点心胸,别和李开芳闹。”

    韦昌荣揉着自己的手腕说道:“四叔,我是没什么了,可我见那李开芳对你那么别扭的样子,我心里头就忍不住。林丞相可比他能打仗多了,也没见林丞相敢对四叔你不敬。”

    “哦?”韦泽上下打量了韦昌荣几眼,“你竟然能看到这点,那你可知道我们与北伐军打仗有哪些不同了么?”

    韦昌荣笑道:“四叔,我现在是真的知道了。我以前觉得他们打仗打的好,面对清妖的时候总是能出其不意。我现在才明白,我等打仗才是真的出其不意。清妖和林丞相与李开芳等人打仗,即便是打败了,他们也敢接着与林丞相继续打。但是若是清妖和我们打过仗,他们差不多就没机会和我们打下一次了。至少是短期内,他们不可能和我们打下一次……”

    韦泽不想让眉飞色舞的韦昌荣在这里显摆,他笑道:“你知道就好。既然如此,你就不要再和李开芳计较,我们现在是得把他们带回去,给东王一个交代。北伐乃是东王的战略,我们现在强行把部队带回来,本来就违背了东王的战略。既然我们已经违背了东王的战略,若是再连我们自己的战略都完不成,昌荣,你觉得我们算是什么呢?”

    就在韦泽与韦昌荣讨论着未来局面的时候,林凤祥与李开芳也在说着方才发生的事情。

    林凤祥与李开芳一起出生入死,乃是过命的交情。所以林凤祥说道:“李大哥,韦兄弟就算是武断了些,我们也得忍让一下。东王让咱们北伐,我等也想打下北京。只是此时军心、士气,都是想南归。”

    李开芳摇摇头,“林兄弟,我不喜欢韦泽却不是因为他做事武断。我就是不喜欢他而已!”

    “为何?”林凤祥没想到李开芳居然对韦泽有着如此强烈的个人成见。

    “韦泽跟了南王,南王升天了。韦泽跟了西王,西王升天了。韦泽当时送我们到蒙城,我们打到天津之后被清妖重重包围。不仅是我等,与他打过照面的清妖们头子们都是什么下场,哪个不是死了。就是张亮基,也被抓。张亮基这厮打死了西王,他被送到南京之后有什么下场?”

    林凤祥目瞪口呆的看着李开芳,他已经搞不明白李开芳到底想说什么。

    “这种人就是个丧门星!谁沾上他就要出人命。”李开芳最终做了一个总结性发言。

    听完这话,哪怕林凤祥乃是算命先生出身,也彻底无言以对。

    ps:今天只有一章,明日继续双更

第44章 回师(四)()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不怕慢就怕站”,韦泽的部队每天行军40里,这点距离对于普通骑兵部队来说根本不算什么。。。xstxt。。但是韦泽指挥着大部队一路行军七天,这就走出去300里地,前锋部队都抵达了济宁。即便是清军的骑兵此时全力追赶,把马跑要累死的地步,骑兵部队也得跑两天。若是正常行军的话,骑兵也得四天才能赶到济宁。这四天内,韦泽的部队又能走出去160里。若是清军一直追赶,骑兵部队大概能在韦泽的部队在徐州附近试图渡过黄河的时候赶上。

    数学是个好东西,简单的计算之后,各种可能性就纷纷浮现出来。不管僧格林沁到底有何等用兵的能耐,总参谋通过一番纸面计算,对僧格林沁骑兵的判断是,如果在韦泽的部队抵达徐州的时候,僧格林沁所部没有抵达济宁一带,那么就完全不用在乎背后遭到僧格林沁骑兵的攻击。

    这种算计对于一支撤退的部队很重要,部队并不在乎会遇到什么。进攻的路线有很多种,但是撤退的路线往往只有那么寥寥几个选择。既然如此,撤退总会遇到各种糟糕事情。而部队能够做出的应对总是有限的,若是能从众多糟糕的事情中排除掉一部分可能发生的事情,那部队就会轻松的多。

    “兄弟们,放到古代的话,你们个个都是名将!”韦泽对着总参谋部的人员说道。对韦泽来说,总参谋部乃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制度体系,专业、分工、合作,在21世纪不仅仅是军队如此营运,各种企业都是如此营运。

    “呵呵。”作战参谋长阮希浩干笑几声,即便是知道韦泽是真心的赞赏,即便是知道自己真的进步很大,阮希浩在面对韦泽鼓励的时候却没有什么狂喜的心情。他皱着眉头说道:“总参谋长,我们不太可能完全掌握僧格林沁的行动。即便是我们在北边的警戒线布的很远,若是他们并没有走徐州,而是直接南下走河南。那就有可能抢在我们前头抵达徐州。”

    知道的越多,懂得就越少。如果是不负责任的肆意展开想象力,那可真的就是“一切皆有可能”。韦泽很清楚战场迷雾对战争的影响,所以他格外理解完全驱逐战场迷雾到底有多难。即便是21世纪美国佬的军事优势,有卫星、有侦察机、无人机,在阿富汗照样焦头烂额,军队运输后勤物资也得老老实实交“过路费”。更不用说韦泽现在这种连电报都没有的情报系统了。

    “那阮参谋长准备怎么办?”韦泽笑道。这种求全责备的心思韦泽也曾经有过,年轻人都会暂时被体制带来的力量所迷惑,原本单打独斗的人突然加入了一个相对健全的体制,产生出自己突然拥有了强大力量的虚幻感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阮希浩身上看到了熟悉的东西,韦泽忍不住想逗逗阮希浩。

    阮希浩完全理解不了韦泽的心思,他皱着眉头想了好一阵才说道:“要么我们设计一个新的交通线,多派些兄弟回去盯着僧格林沁……”

    韦泽听着这话,心中暗笑。对韦泽来说,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他会考虑无线电报,至少也是有线电报。这就是韦泽与这个时代的不同。阮希浩限于他自己的认知,只能够利用他已知的技术与设备来完成手头的工作。但是韦泽就能“跳出时代的限制”,拿出更多有效的办法来。

    想到这里,韦泽突然有了种“顿悟”的感觉。在中国,对于保守的评价相当低。但是结合了韦泽与阮希浩对同样事情的不同应对,韦泽觉得一部分保守派倒也未必真的是拒绝进步,他们或者主动或者被动的选择用“已经存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指望他们去开发新技术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么一想,韦泽发现自己竟然能够理解德国总参谋部为何在一战时候成了“保守、固化”的代名词。在老毛奇时代,德国总参谋部集结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建设理论以及科学态度的组织。等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总参谋部这个组织本身已经无法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