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t (1)-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枢纽的城市会更不一样。有些地方原本穷的叮当响,铁路一通,养牛养羊养猪,只要能运出去就是钱。别看铁路运输是要掏钱的,但是赶着牛走出去上百里,要花掉的钱远比铁路收费更贵。更关键的是,你赶出去了,人家不要。这可就亏大了。

    4ooo公里看着不少,在各个省一摊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不少省份知道要求国家大力投资工业暂时是不现实的事情,他们提出的议案中都要求国家支持技术,各省自行投资修铁路。

    韦泽当时就给否决了,四川保路运动的政治意义切不去说,但是这场运动的本质就是国家和地方一起投资搞铁路,最后国家出的修铁路的钱被地方给吞了。等国家准备接受这烂摊子,地方就开始反对。就现在各省对钱的渴望,韦泽实在是不敢肉投馁虎。这不是说出了事情之后韦泽撸一批人,依法惩处一批人的事情。这种坏头一开,后面就是祸患无穷。

    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教育,韦泽做了公开讲话,“扫盲工作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功,未来十年中,我们要完成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真正基础,这是一个国家能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真正基础。这是社会能够不断向前展的真正基础。受教育是中国人民的权力,更是中国人民的义务。教育只存在讨论如何做的更好的空间,我们伟大的祖国不存在讨论要不要教育的空间!”

    那帮在争取投资上热情洋溢的家伙听了这话,明显兴趣有限。教育工作这些年投入已经很大,至于产出么,大家感觉很不怎么样。和那些看的到,摸得着,实打实的功劳与政绩一比,教育除了麻烦之外还是麻烦。

    三会在1872年初结束之后,按照惯例在报纸上刊登了内容。中国人对这些会议内容其实不太在意,理解程度也非常有限。倒是英国上层对这些规划内容极为认真。英国伦敦的铁路股票第一反应就是升值。

    历史上1865年至1875年,全世界铁路线从14。6万公里增加到29。6万公里,其中美国占一半以上。从1865年到1873年,美国铁路投资约2o亿美元,其中在英国筹集的资金约占一半。如此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给英国重工业提供了强劲的需求,使英国经济走出了上一轮危机。

    现在英国的局面与历史相比生了一些改变。因为大烟贸易断绝,东印度公司的财政大大缩水。但是英国本土的重工业企业的局面就生了不小的变化,中国加入了大造铁路的行列,进口了不少英国车头,使得英国铁路公司的销售暴增。从中国传来的政府文件中确定了中国会继续大造铁路,这是绝对的利多好消息。

    单纯从东印度公司的角度来说,他们对中国相当的敌视。不过在伦敦,在伯明翰,在曼彻斯特,这些城市的重工业制造商在政府中都有深厚的影响力,两相抵消之后,英国整体对中国的敌视程度相对有限。

    所以英国大使拜见韦泽的时候谈论的是中国对俄国的态度。过去的半年中,欧洲打得落花流水。不仅是普法战争,意大利也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统一。

    意大利的统一过程很有趣,他们自己固然有长期的统一斗争,不过收官行动竟然与德国统一战争关系莫逆。德国在普奥战争中打败了奥地利,和德国人站在一起的意大利虽然战败,却也得到了威尔斯。普法战争爆,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得以顺利开进罗马城,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以前韦泽真不知道意大利统一战争居然还有这么一个过程,现在他终于补充了历史知识。

    英国大使人没有谈德国,也没有谈意大利,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中国方面有没有考虑让英国来协调中国与俄国的领土冲突?”

    听了这么一个建议,韦泽忍不住眨了眨眼睛,他没想到英国佬竟然如此直白。思忖了一下,韦泽问道:“我能问一下英国方面到底是准备从这场谈判中得到什么吗?”

    英国大使见过韦泽多次,他也知道韦泽是个很率直的人,不过率直到这种地步也有点太难对付了。韦泽在这话里面表明了他的态度,那就是不肯放弃一丝一毫的主导权。

    看英国大使暂时沉默不语,韦泽说道:“在我们中国看来,中国领土问题没有任何讨论的可能。我们正在努力备战,而且也开始收复一部分中国领土。如果英国方面希望能从战争中搭个便车,我不觉得意外。基于中国和英国到现在的友好关系,我也不会拒绝合理的请求。但是,不管怎么让其他国家搭便车,我们都会继续收复我国的领土,直到收回所有领土为止。我这讲的话,我想大使先生你能理解吧。”

    听完了韦泽的话,英国大使暂时沉默了。英国方面其实是希望中国觉得打俄国太棘手,能让英国方面从里面搅几棍子,以减轻中国方面的压力,至少是心理上的压力。没想到韦泽的态度如此坚定,这无疑就让英国搅几棍的空间大大缩小了。

第296章 经济危机(二)() 
英国驻华大使最终得到了韦泽的保证,如果英国有什么具体需求,可以告知中国。中国方面会认真的与英国人对此进行讨论。

    送走了英国大使,韦泽把此时通告了政治局。这几年政治局逐渐理解了一些世界局势,不过在大家看来洋鬼子都是一个长相,对于他们内部的纷争并不太清楚,其实也没多少兴趣。

    韦泽稍微解释了两句,“英国与俄国是一个大国博弈!也就是说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并非是战争与和平,而是一个长期的斗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对付满清的时候,英国与俄国就有合作。一牵扯到两国之间的利益,他们就立刻斗争起来。”

    “那我们中国怎么应对英国与俄国有可能针对中国的合作?”政治局里面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韦泽从容答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中国五亿人口,剩下全世界的工业国加起来也没有五亿人口。把我们建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算是全世界工业国联起手来,我们照样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更何况他们也不可能真正联手,大家能想象德国与法国诚心诚意的联合起来么?”

    这段话的最后一个例子实在是太贴切了,政治局里面响起了一阵理解的笑声。

    德国与法国当然不可能真正和平,俾斯麦首相非常清楚这件事。英国人号称对欧洲大陆别无所求,只希望欧洲大陆的局面能够保持平衡。这也就意味着英国佬希望各国之间互相牵制,让英国能够以超然世外的有利姿态施加巨大的影响。英国的态度既然如此,俾斯麦首相就暂时不担心英国和法国勾结起来。法国想干翻德国,真正能够依靠的强国就只剩下了俄国与奥匈帝国。首相立刻开始展开外交活动,希望能够与俄国和奥匈帝国结成同盟。一旦三国结盟,法国就失去了所有打倒德国的机会,只能咬着手指舔伤口。

    1872年2月9日是春节,依照传统,高丽要派出使团在春节向中国皇帝贺岁。今年高丽使节想谈的问题还是一个,中**队既然已经清除了在高丽的湘军残部,那准备什么时候从高丽撤兵。

    如果现在中国不存在财政问题,估计光复军的主流态度是干脆把高丽给吞并。可现在局面并没有这么乐观,所以完全控制高丽的想法占据了主流。这时候让高丽割块地,也实在是没意义。

    中国外交部向高丽提出了一个条件,中国愿意租用巨文岛三十年,用来建设中国的海军基地。巨文岛被欧洲称为东方直布罗陀。其实韦泽自己并不清楚这件事,这是外交部在欧洲搜集的情报。北海舰队把母港放到了海参崴,可海参崴每年有冰冻期。到了冬天,北海舰队就返回了旅顺港。1871年回来的时候还调查了一下巨文岛。

    巨文岛由西岛、东岛和古岛组成,又被称作三山岛或三岛,三岛鼎足而立,中间形成一个可以停泊大型军舰的天然港湾,终年不冻。巨文岛处于高丽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不仅是朝日两国的海路通道,也是俄国南下的要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就中国现在的实力,韦泽并不相信短时间内真的能够独吞俄国的土地。

    韦泽本来还想着怎么都得从高丽身上捞点地盘上的好处,得知了这个情报,他就确定了巨文岛就是这个好处。

    高丽使者当然不敢自己拍板,他确定了中国的条件之后返回了高丽。到了3月初,高丽使者再次抵达南京。表示只要中国退出高丽,他们就愿意把巨文岛租给中国。

    这件事说容易也容易,中国驻军高丽也是要花钱的,在高丽的部队很快就撤回了国内。在1872年4月,中国的国旗就插上了巨文岛。北海舰队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海港。

    有了这个良好开端,中国与高丽经过商议,签署了《中国高丽安全保障条约》,也就是后世说的《汉城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保障高丽的国土不受外国入侵,同时,高丽也有义务在中国保障高丽安全的时候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允许中国在高丽建设铁路,兴办企业,开采矿藏。中国支持高丽建立起一支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战时这支军队要服从中国高丽联合军事指挥部的指挥。

    韦泽当然知道高丽是不会真的让自己的军队服从中国的指挥,不过在这个野兽横行的时代,特别是在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的时代,高丽人有了一支比较现代化的军队,未来就有非常多的变数。韦泽其实不相信高丽有了这么一支军队之后就会老老实实的用来防御,主动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几率并不小。

    协议签署之后,这件事也就撂在这里。中国与高丽之间开始就边界进行再次厘清,其实双方边界早就有过测量,中国只是借此禁止高丽人进入中国东北。

    中国对高丽还算是温和,对于北方的俄罗斯就没有这个态度。新移民20万户的计划执行的很顺利,长春到沈阳之间有巨大的可开发土地。此时也已经开发出来一部分,容纳移民还够用。

    1871年光复军前锋终于抵达了距离齐齐哈尔200里远的地方,经过了一个冬天的锻炼,部队在五月开始向齐齐哈尔进发。

    齐齐哈尔城外此时立起了十几个堡垒,外型一看就是欧洲的样式。这两年光复军没有打过去,俄国人却也没有闲着。他们拼命的修理着城防系统,希望能用把光复军挡在齐齐哈尔城下。对于中**队来说,齐齐哈尔是一个极北的城市,但是对于俄国人来说,齐齐哈尔无疑是一座温暖的南方城市。无霜期能够超过半年之久,这对于俄国人来说可是真正的温暖。

    当然,那些曾经到过更南方的俄国商人会讲述起冬天只有两三个月的中国南方,而且这两三个月中的“中国南方”也未必能见到太多雪。但是对普通俄国人来说,那只是一种梦想,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冰雪之中,夏天对他们来说是漫长冬天里面最值得品味的短暂季节。能在齐齐哈尔生活,已经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了。

    两年不到的短短时间里面,齐齐哈尔已经聚集了五六万俄国人。他们自己也亲自动手,更是全力驱使着齐齐哈尔的中国人,以及从周边抓来的当地土人。总共十万人修成了相当完备的防御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