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t (1)-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30日,江对面的俄军也被歼灭。齐齐哈尔战役终于结束了。

    两天内,俄军被俘人员被枪毙在他们自己挖好的大坑里面,连同俄军战死者一同被迈进了大坑。另外,城内发现的被俄国人杀死的18000多名当地人。而且还发现了俄军之前埋葬被杀的当地人的十几处万人坑。当地人被杀的总数大概在7万人以上。

    俄军共有兵力52000左右,共被歼灭49432名。有一部分是俄国人派出来截断光复军运输线的部队,这些人反倒是侥幸逃生。

    光复军共出动151883人,战死3068人含重伤不治,受伤9266人。这是光复军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伤亡过万。

    夺回了齐齐哈尔之后,光复军陆军与海军一起北上,到了8月底终于肃清了黑龙江以南地区。因为部队要在当地做过冬准备,除了小部队在大兴安岭肃清俄国据点之外,部队没有继续北上作战。

    9月9日,英国大使陪同俄国大使一起去中国外交部,俄国大使提出了强烈抗议,抗议中国在远东对俄国人进行了种族灭绝。

    外交部长左志丹说了两句话,就让俄国大使滚蛋了。

    第一句,“中国从来没有对俄国进行过种族灭绝!”

    第二句,“俄国人怎么跑到中国领土上来了?”

    9月12日,英国大使与法国大使联袂拜见中国外交部长左志丹,提出英国与法国对远东局面“极为关注”。

    左志丹很含蓄的表达了中国方面认为英国与法国“咸吃萝卜淡操心”的立场。

    早在4月18日,,日本明治政府已经击败了南下本州岛北部的虾夷共和国的陆军。

    10月2日,装备了从英国购买的二手舰队的明治政府军海军再次跨海进攻函馆。日本内战继续激烈的进行着。中国外交部的判断是,英国人在给中国施压。远东的局势不仅没有随着俄国实力被驱逐出去而变得平和,至少英国人努力让整个局面变得更加激烈起来。

第301章 经济危机(七)() 
1872年10月4日,操作员仔细的把水压机砧面的上的所有水渍油污擦拭的干干净净,按照规定,还是两拨人前后两次,再由技术人员检查一遍。计划里面水压机是要在1871年年底完成的,现在一家伙就拖后了快一年。在原型机测试的时候出了一件事,砧面上有液体没有擦拭干净,压制的时候高压液体从部件和砧板的缝隙中飞射出来,射中了水压机旁边的总工程师胸口。

    20世纪就开发出了水刀用以切割金属,压力足够大,水柱能轻易的穿透切割坚硬的金属。从液压机砧面上飞溅出来的水带着巨大的动能,即便没有穿透金属的水刀功率,却也足以破坏人类的**。射入总工程师体内的高压水如同刀片一样切断了他的心脏动脉,总工程师当时就倒下了,根本来不及挽救。

    韦泽得到这噩耗之后真的是痛心疾首,这年头的工程师相当一部分都听过韦泽的课,那些出色的工程师更是韦泽亲自进行过教育。他们都是些很出色的年轻人。但是工业就是这样,推动每一项安全措施的动力都是不止一条的生命与相当数量的鲜血。

    除了强化了安全措施,另外韦泽也没有仓促要求继续赶进度,他从技术团队里面培养了八名新的工程师。这个工作大大拖后了时间进程,却也努力保证人员伤亡不会极大影响进度。

    重工业就是烧钱的机器,吞金的怪兽。在这个需要更快运动的工业时代,火车头重量越轻,功率越大越好。加大壁厚能实现坚固,却要增加重量。这个还能勉强忍了,曲轴之类的传动件需要长时间受力,自然是越坚固耐用越好。如果用增加部件尺寸的方式来提高坚固耐用的程度,那真的属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范畴。

    开发合金冶炼技术需要大量投入,金属结晶研究需要大量投入,用过水压机这种外力来提高金属内部结构的技术需要大量投入。所有这些成山成海的投入结果就是为了生产些“杆、块、片”而已。

    英国毕竟是先发的工业国,在如何使用那些低水平材料的研究上经验丰富,技术完善。都是锅炉钢,英国人的火车部件就是比中国的好。英国火车制造公司不仅靠卖车头从中国赚到了大笔的钱财,靠卖部件更是长期赚钱。中国铁轨靠了英国人暂时没有掌握的铝热剂焊接技术降低了修建成本,提高了效率。1872年,中国不再从英国进口火车部件,所求的就是要通过砸钱来彻底摆脱对一日高过一日的英国火车部件的需求。

    当水压机这种重要的制造正在紧张的进行测试的时候,韦泽正在南京机械学院内燃机系视察。平常到学校的时候,韦泽的工作是要给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讲课,但是他自己没有学历,所以也没有拿学位。这次视察主要是针对新式发电机项目的视察。

    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模仿蒸汽机的结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这是一种无压缩、电点火、使用照明煤气的内燃机。勒努瓦首先在内燃机中采用了弹力活塞环。这台煤气机的热效率为4左右。

    英国的巴尼特曾提倡将可燃混合气在点火之前进行压缩,随后又有人著文论述对可燃混合气进行压缩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压缩可以大大提高勒努瓦内燃机的效率。1862年,法国科学家罗沙对内燃机热力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之后,提出提高内燃机效率的要求,这就是最早的四冲程工作循环。

    这种四冲程发动机的实用化是在中国完成的,单缸、卧式、3千瓦四冲程内燃机,仍以煤气为燃料,采用火焰点火,转速为156。7转/分,压缩比为2。66,热效率达到14,最早用于发电和公交。这次韦泽视察的是机械系自行完成的功率20千瓦,热效率19的发电机。

    视察完这个之后,韦泽又视察了机电系汽轮机专业。汽轮机专业拿出的是韦泽领导的小组完成的产品。一个3千瓦的汽轮机。汽轮机的发展远比内燃机要悠久的多,风车某种意义上就是个汽轮机,至少原理一模一样。1629年,意大利的gde布兰卡提出由一股蒸汽冲击叶片而旋转的转轮,后来这个思路就被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浪潮给淹没了。这些年蒸汽机到了瓶颈之后,欧洲才有人试图进行突破,寻找其他设计思路。韦泽对汽轮机无疑非常熟悉。

    兴致勃勃的参观完了这些产品,韦泽正准备来一番加强技术保密,戒骄戒躁的讲话。秘书跑来向韦泽说道:“都督,英国工商代表团和商务部的人又吵起来了!英国大使已经连续好几天请求见都督。”

    不就是不再进口英国火车以及火车设备,削减了从英国进口的棉纺品与毛纺品的数量么?犯得着这么激动么!韦泽的好心情被影响了不少。当然,韦泽也很清楚,这几项从英国购入的商品是这十年来中国从英国购买的最主要的商品。曾经勉强平衡的中英贸易立刻就因为这种削减而变得不平衡起来。

    “让商务部和他们谈,我们减少进口是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韦泽答道。

    “英国威胁说,要对我们提高特别关税。”秘书继续叙述着信息。

    “呵呵”韦泽对这威胁发出了冷笑,“提高关税?他准备提高到多少?美国收43的关税我们尚且没有担心过,英国人准备把关税提高到什么地步?200么?让商务部不用担心,英国人也就是吆喝几句而已。就算是真的提高了,我们也不用真的害怕他们。”

    秘书走了之后,韦泽突然情绪高昂。原本的讲话属于流程性质的讲话,现在韦泽情绪饱满的对机械系来了一次技术保密问题的演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是技术突飞猛击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技术保密难度更大,所以格外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中国有了这么多技术上的突破,在技术上进行保密也是必须的事情。

    等视察结束,韦泽回到办公室,商务部长陈新与外交部长左志丹一起等在门口,一见到韦泽,陈新气鼓鼓的说道:“都督,英国人要求和我们解决商务纠纷!”

    “看你气成这模样,难道他们军事威胁你了?”韦泽笑道。能把中国部级官员气成这模样,说明英国人更是气急败坏。能让英国人气急败坏,韦泽就已经很高兴了。

    三人在办公室坐下,李新立刻说道:“都督,英国人要求我们的市场对英国人完全开放。特别是国有企业,必须有自己的采购权,而且英国人必须有和国有企业做生意的权力。”

    “哦……”韦泽觉得这话很熟悉,他在21世纪的时候美国佬也是差不多的要求,英国佬的话其实也差不多。韦泽笑道:“我们并没有国有企业不和他们做生意。”

    李新看韦泽这么打折马虎眼,他也气乐了,“哈,都督,我也是这么说的。但是英国人就干脆说出了,我们的政府如果不能确定英国的产品在我们的国有企业采购中占据一定比例,我们就是侵害自由贸易。”

    “呵呵!哈哈!”韦泽忍不住大笑起来,“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国企必须购买英国产品难道就是自由贸易不成?”

    听了这极具嘲讽的话,左志丹也苦笑道:“我听英国人的意思,他们觉得中国的国企等同于英国皇室控股的企业。”

    “笑话!”韦泽少见的没听完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别生气,大家都知道英国人是在瞎说。”左志丹连忙劝道。

    商务部长李新接着说道:“都督,国有企业是国家的根基,通过控制经济命脉来保证经济运行不出问题。您讲了这么多次,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点。”

    韦泽的视线在左志丹和李新脸上扫过,他也没有继续再就这个问题说什么,而是问道:“那你们反驳了英国人之后,英国人怎么讲的?”

    李新说道:“英国人说,如果中国国企是都督的企业,那他们就要和都督谈生意。既然国企是中国国家的企业,那中国国企不肯购买英国人的产品,那就意味着中国国家对英国自由贸易的态度,英国绝对不能接受中国这种国家政策!”

    听了这清晰明白的话,韦泽并没有生气,更没有激动。如果商务部长转述英国人的话没错,这还是韦泽第一次如此清晰的听到对于中国国家政策的阐述。英国人说的一点都没错,中国的国企执行的就是中国的国家政策。面对这样的质问,韦泽忍不住想起一件令他一直有着不安的问题,中国的政策到底是国家政策,还是韦泽一个人的政策。韦泽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后者。不是韦泽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国家政策变成韦泽个人的政策,太多有着自己想法的韦泽之下的执行者就会在其中加紧他们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中会有相当一部分是与韦泽的本意背道而驰的。打着韦泽的旗号,行着与韦泽本意相反的东西,这是韦泽不可能就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情。

    左志丹并不知道韦泽的想法,他看韦泽不吭声,忍不住说道:“陛下,英国代表还提出了第一次大烟战争,当时英国的理由就是要恢复自由贸易。我觉得英国人是在威胁我们,不过我不太清楚英国人只是说说,还是真的会有什么动作。”

    “我倒是觉得英国人肯定有什么问题,不然的话不会这么激动的表态。至少现在看,我觉得英国人不会只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