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t (1)-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手就展现了久经训练的专业素养。悠扬的音乐声中登船,就算是最古板的老家伙脸上的表情也柔和起来。

    后起之秀们则更加灵活,得知了船只在下午六点,他们立刻请求增加他们携带的人员数量。既然中国外长拿出了如此大手笔,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乘船一周在海上游玩也的确是非常不错的经历。

    六点三十分,接上了最后一波匆匆赶来的人员,中国这艘一万五千吨的游轮拉响汽笛,在港口上众多羡慕嫉妒的视线里拔锚,离开港口驶向温暖的南方。

    当晚的宴会上,占地超过五百平方米的大厅里人头攒动。李新可不止请了乐队,更请了意大利的歌剧名家以及奥地利的著名钢琴演奏家。先是一场小型音乐会,接着就是自助餐形式的舞会。

    达官显要们都是正装,他们的女性家眷则穿着自己最漂亮的晚礼服,或者在沙发围成的沙龙里面边啜饮美酒边聊天,或者在乐队的伴奏声中开始翩翩起舞。虽然人多,靠了优良的通风系统,屋内空气并没有显得污浊,反倒是那些香水、香粉的诱人气息混合在清新的空气里头,让大厅中散发着欧洲上流社会特有的气息。

    宴会的气氛越来越浓,就在舞会第一个停歇开始之后,此次会议的召集人李新终于登场了。他身材偏瘦,穿了一身合体的深色西服,气派十足中又显出了文雅。先用马马虎虎的英语和众人打了招呼,李新对众人能够来参加会议表示了感谢。中国外长的登场让会议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和主要与会者们握手、问好、碰杯,然后李新就请这帮正主到了另外的会议室开会。在离开会场的时候李新对其他跟来的人员笑着说道:“先生们、女士们。我希望我们这些习惯板着脸的人离场,能让大家更开心的玩乐。”

    在一阵哄笑声中,乐队再次开始奏乐。甚至没等这些家主走出大厅,那些年轻人就已经急不可耐的跟着自己看中的同伴一起跳起舞来。

    会议室里面的位置以中央的长条桌为中心编了三个环,金融家们在会议室按照姓名牌子坐下。主位上自然是李新,上桌的则是一众最有实力的金融家。其他人有沙发可坐。每个人的位置上都放了一份写上了姓名的文件,文件内容是此次会议的议题以及日程大致安排。

    不用李新说话,金融家们就已经开始起来。伦敦股票交易所的董事自然是上桌的一位,他以很快的速度读完之后微微皱着眉头说道:“阁下希望完全按照这套流程来进行讨论么?”

    李新用手指轻轻敲了敲在他面前的那份文件,“第一项安排就是讨论此次会议的流程安排。你有什么意见么?”

    伦敦股票交易所的董事并没有因为李新的地位而有丝毫的畏缩,他问道:“阁下可以代表中国zheng府的意见,但是阁下可以代表中国金融界的意见么?我对这点比较好奇。”

    英国金融家们的目光都落在谈话的两人身上,一些金融家们还忍不住微微点头。英国政府现在最大的权力大概就是宣战,如果战争并不是决定性的而是地方上的小冲突,那么英国各个殖民地都有权力打一些战争。至于金融界更不是政府能够操纵的对象,英国金融界即便谈不上完全凌驾政府之上,至少也是能够极大左右政府意见的强大力量。

    一场金融谈判,中国一方居然派出了外长作为代表,这在欧洲大概只有俄国人才干的出。在这种场合下,派出对等的中国金融业代表,至少也得是商务部或者央行代表才行。

    李新也基本清楚英国这帮金融家的想法,他笑道:“各位应该很清楚,国际上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有国家的介入。即便是各位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呼风唤雨,可最终还是避免不了与各国的政府打交道。我现在代表的就是中国zheng府,由我和各位谈些基本性的问题,也代表了中国的法律与法规的底线。当这些内容被汇总并且确定为以后金融交流的底线,诸位不觉得这省下了很多麻烦么?”

    这个道理是没错的,不过英国的金融家并没有因此而欢欣鼓舞。他们看向李新的视线里面反倒有着一部分不安与警觉。英国人采取的是“自由贸易”,这意味着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对资金、资本的流动进行任何干涉。现在中国外长所表述的则是中国zheng府对金融业的强力介入,对于这些英国的金融家来讲,他们要面对的对手可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权力。这是他们并不乐于见到的局面。

    又经过了一番询问和回答,英国金融家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没有错。中国zheng府此次与英国金融家的谈判就是一次国家行为。国家公权力出面率先确定两国金融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在哪些方面禁止合作。对这种强有力的政府介入经济的行为,英国金融家们并不喜欢。

    喜欢不喜欢这生意都得做。中国是一个有着八亿人口的大市场,欧洲国家近百年来都很希望能够打开这个市场。软弱无能的满清存在的时候,中国有很多商人在于英国做生意,但是这个市场对英国其实是封闭的。现在中国皇帝韦泽当政,这个市场已经对欧洲开放了很多,当金融这个大市场终于有松动的迹象,英国金融家们即便不喜欢和强势政府打交道,也没有任何理由来反对。

    会议的安排在讨论中一项项被通过。双方此次会面只谈基本问题,不谈技术问题。每一个议题的选择都只有同意或者否定两个选项。

    两国企业是否允许在对方的国家开设企业,并且允许在对方市场发行股票?

    两国的银行是否允许经营对方的货币,并且发行以对方货币结算的债券?

    一条条一项项的内容都需要讨论。中国方面由国家背书,英国的制度决定了英国政府没有资格直接出来让国家承担风险,进行金融往来业务的就是英国银行以及金融企业了。

    这种谈判的内容不多,牵扯的问题很多。英国佬几百年来全球扩张,建立起了一个为英国体系服务的金融行业。而中国在这方面是个新手,国内现在连债券都很少发行,更不用说一个以金融交易为核心的资本营运体系。

    和李新一起来参加会议的有六个人,此事当然不可能让李新自己来唱独角戏。六人代表了央行、财政部、国资委、商务部、监察机构。这场艰苦的谈判开端是一场艰苦的会议内容确定。头天晚上都没确定完,在豪华的客舱里面休息了一夜,第二天继续讨论。

    “世界各国都在我们大英帝国的股票市场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中国的人民币并不是金本位制度,在这方面的股票发行上就做不到对等。贵国现在当然可以做出保证,说人民币不会贬值之类的话。可我们却不能就此相信这样的话。”英国伦敦股票市场的董事作为英国金融界的代表,对于中国的货币制度进行了很严厉的指责。

    “人民币的发行依赖的是中国的国家信用,对我们中国来说,人民币的波动是不可接受的。这些年我们的货币政策一直是这样的。你们当然可以怀疑中国货币政策,但是对我们来说,这种政策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可能性。这是我们中国的国本!”李新也针锋相对的做出了回应。

    英国伦敦股票市场的董事表情严肃地说道:“你们的人民币除了是一张纸之外,它的价值何在呢?是等同于黄金,还是等同于白银?如果只是等同于国家信用,那么请恕我说一句阁下或许根本不爱听的话,在我们看来这种价值非常有限!非常非常的有限!”

    在这场会谈中有一位大胡子坐在角落里面一声不吭,从周围的人对他有些好奇或者干脆不理不睬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位大胡子不是金融圈里面的人,至少不是互相认识或者听说过的英国金融人士。

    恩格斯大叔对这样的待遇很满意,他拿了个笔记本,把自己感兴趣的话记下来。虽然会议准备的很充分,几名速记员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把会谈记录下来,每天都会有会谈记录整理,并且发给这些与会者进行存档。所以恩叔并不担心自己的记录不够全面。

    马叔因为太出名,所以没能得到邀请,恩叔则是换了一个名字参加了会议。事后他对此次会议的评价是,“英国金融业者们大概知道了中国的立场,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知道这些金融业者是看到了上帝在海上行走,或者是看到活生生的撒旦正如履平地的悠然行走在火湖之上。当货币完全被剥离了本身价值,而是以一般等价物的面目出现在欧洲最顶级的金融家面前的时候,这种颠覆性的立场让他们感受到了东方帝国与众不同的态度。在欧洲各国中都有传闻说,中国是以马克思的理论作为指导经济的基本理论。不过我相信他们经过此次会议之后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就我个人来看,当英国人把货币作为财富的绝对象征之时,中国人则因为他们的历史而有着对货币更加不同的观点。而我个人也觉得中国的货币直接与国家公权力的结合之早,之深,是历史学家从未向欧洲做过传播的内容。”

    恩叔是在马叔在伦敦的大平顶豪宅里面讲述这番话的,马叔得知此次会议的最大的结果大概就是开创了中国与英国金融界的讨论,也营造了一个东方大帝国的排场。恩叔虽然在此次会议上很低调很低调,不过他那大胡子,以及身为德国著名企业家历练出来的风度,很是有些中年、青年乃至少年女性对他颇有兴趣。

    不过马叔并没有以此开玩笑,他认真的问道:“那么中国的货币政策真的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么?”

第72章 乱站队(十)() 
“这些中国人到底在想什么?印些纸出来就想和金本位的货币相提并论不成?”

    英国银行界与中国外长会议的最大成果就是双方开辟了一个商谈的渠道,既然有机会与中国进行金融合作,英国人并不想关上这扇商谈的大门。【只是任何谈判总得有一个谈判基础,中国和英国明显没有找到这个基础,没能找到让中英两国在金融上进行合作的定海神针。至少英国人认为这根定海神针应该是金本位,而中国则认为货币代表的是对劳动力的购买。

    “我倒是觉得中国的人民币干脆改名叫穷人币好了,这种货币发行的目的完全是基于让穷人有钱买东西吃而已。那位外长所讲述的实在有趣,居然说某种意义上中国人民币的基础是粮食。只要拿着人民币就能购买到粮食!嘿嘿!这可真开创了金融业的新定义。”有人对此大加嘲讽。

    基于这样的嘲讽,有金融家还说了句俏皮话,“希望他们支付给乐队与歌唱家的不要是人民币才好!”

    “呵呵!”“嘿嘿!”“哈哈!”金融家中爆发出了一阵的大笑。

    不过笑归笑,金融家们并不是以尖酸刻薄的言辞为自己能力象征的人群。有一位一直没有参与嘲讽的金融家在其他人笑完之后冷静的说道:“但是中国造船厂的所有人好像都领的是人民币支付的工资。”

    这话就如一盆冰水般浇在了快活的气氛之上,恶毒嘲讽带来的欢欣快感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消散殆尽。此次会谈或许积累了不少非正面的情绪,但是此次海上旅行本身却是非常愉快的旅程。一万五千吨的大型游轮带来的旅行快感让英国金融家们非常满意,金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