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误入仙门论道群-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看不见,但他知道那个名为“易尘”的少女隐匿了身形,寸步不离地跟在他的身旁,安静地注视着他的身影。
  她在注视着他——这个认知,让少年的胸口萌生出无尽的喜悦与勇气,笨拙却又执拗地想要表现出自己值得依靠的一面。
  站在大殿角落里的易尘安静地凝视着祭台上的少年,上清问道门立下道子,场面恢弘,可谓万仙来潮,但却无一人能压过少年的风光。
  身为道主也好,身为道子也好,他仿佛自成一个世界,虽然沉默少言,但他心中藏着万顷湖光水色,迤逦千里层云。
  因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所以无论是谁,都不能掩盖他的华光璀璨。
  易尘垂眸笑了笑,原来,还未悟得太上忘情之道的少言,是这般模样。
  立道子的大典成功落下了帷幕,道思源的名讳也被神州大陆上的仙家门派所知,就连魔道都略有耳闻,说是一朝名动天与地也不为过。
  身为道主的关门弟子,未来道主的继承人,道子的品貌气度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没过多久,就被冠以“月中骞树”之名。
  而易尘混在来访的修士之中,听了一耳朵的八卦,比起“月中骞树”这般清雅温文的名号,她才知道自己这位“问道第八仙”也有一个名号。
  ——“言比中”易尘,不过比起这个委婉的敬称,更广为人知的名号是“见愁”。
  传言,问道第八仙“言必中”易尘上仙,人见人怕,魔见魔疯,光凭一张嘴就能生死人肉白骨,能一朝渡人生天,也能一夕惑人堕魔。
  躲在墙角听八卦的易尘:“……”
  我知道能进那个论道群里的人都很过分,但真的没想到你们这么过分。
  之前给我冠以“小仙女”的名号也就算了,毕竟是我自己调皮怨不得别人,但是现在叫我“见愁”,我就很生气了。
  好在身为“问道第八仙”,易尘的名字跟几位老友一样是不能随意提起的敬称,更多的时候是以“那一位”作为代称的。
  这个发现倒是让易尘松了口气。
  毕竟她真的挺害怕现在失忆的少言发现她的真实身份的,万一知道自己轻薄了师娘,以少言的性子会不会突然生出心魔啊?
  而在大典之后,道思源也马不停蹄地收拾了行囊,离开了上清山。
  离开上清山前,道思源特意求到了德谷真人的面前,请对方开了私库,借用了一件非常珍贵的宝物。
  “这是聆心石。”道思源将一颗朴实无华的坠子递给了易尘,轻声解释道,“是聆心兽死后耳骨所化的宝石,能够传递心音,只要你戴着它,从中注入灵力,就能像正常人一样交谈。”
  道思源说得轻描淡写,也浑然不提这件宝物的珍贵性,在聆心兽早已灭绝的今天,这种具有特殊用处的宝物都是宗门的财富。
  因为生杀予夺太过违背上清问道门的道义,因此整个宗门也只有这么一颗聆心石,还是附属门派奉上来的瑰宝。
  道思源也不提想要从宗门内借出这个东西需要耗费多少的心力,比起邀功,他更在意易尘戴上聆心石后对他说的第一句话语。
  “喂?”易尘一只手握在聆心石上,开口的瞬间竟有几分不适应的拘谨,“少……思源,能听得见吗?”
  “嗯。”清隽一如谪仙般的少年矜持地颔首,眉眼淡然温软,似摇曳树影婆娑的风,“听见了,你的声音很好听。”
  过于直白的话语让易尘微微一顿,一时间竟接不上话了。
  “易尘。”少年似乎在斟酌言语,但是并没有迟疑太久,就得出了自己想要的结论,“我能唤你‘尘儿’吗?”
  易尘:“……”别了吧,老阿姨受不住这种羞耻的称呼。
  “你唤我‘小一’吧。”易尘有些自暴自弃地开口说道,“你以前就是这么称呼我的,换了其他的,我不习惯。”
  少年微微颔首,也没有反对,只是兀自牵过她的手,轻唤道:“小一。”
  易尘淡定地应了一声:“我在。”
  易尘努力放平心态与未成年丈夫好好相处,怎奈何对方不想跟她好好相处,又是一个直球打了过来:“我看着你就觉得心中欢喜,想要更接近你,今晚我可以亲吻你的唇吗?”
  这话语中的示爱的意味简直不要太明显,易尘一时竟无语凝噎。
  懵懂不知世事的少年,就像是得到了一块糖果的孩子,尝到了甜味,从那之后就念念不忘,只想索要更多的糖果,想要更多的甜蜜。
  他这个年纪,爱得大胆直白,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敢,也比深思熟虑的成年人多出了一份真挚坦然与无畏无惧。
  易尘心情复杂地看着一脸认真的少年人,一时不查,聆心石就坦诚地暴露了她的心声:“以前在一起也不见你这么热情啊,突然这样还以为你以前都是在强自忍耐,准备把我养肥后吃干抹净呢。”
  此话一出,场面霎时寂静,易尘连忙断开聆心石的灵力连线,耳垂红得几欲滴血。
  夭寿了啊怎么能在小孩子面前说这么不端庄的话,把人教坏了可如何是……
  “吃干抹净?”少年拽过易尘的衣袖,突然追问道,“如何吃干抹净?”
  易尘沉默不语,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是比亲吻、拥抱,还要更深入的亲昵吗?”少年不依不饶地询问着,眼里竟有几分固执的味道,“告诉我,好不好?”
  呵呵你觉得我很像傻子吗?你想把我吃干抹净我还要告诉你怎么把我下油锅?
  易尘充耳不闻,只当做没听见,少年却忽而伸手抱住了她的肩膀,轻声道:“我心慕你,小一。”
  “以前的我如果对你很冷淡,那是他不好,你不要生气,可好?”
  少年的眼眸有些湿漉漉的清润,柔柔的仿佛盛满了情意。
  “我无意冒犯于你,我只是……可能比我所思所想的还要更加心悦于你,似乎已经超出了我能够自律的范畴内。想要更多地拥有你,跨越生死都不会失去。”
  “所以,你愿意与我结缘成为道侣吗?”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第87章 疟疾灾
  道子入世,随是孑然一人; 却无人胆敢小觑他半分。
  那些心怀不轨之辈; 有时候不小心踢到了铁板; 宁可自己认栽,也不敢做出杀人灭口这等恶事。
  只因他们知晓,道子入世是为渡劫; 他一人之身便牵系着万千生灵的性命与因果,且不说此时大劫将临; 残害道子的行径就和于天下人为敌无异;单单只是道子这个人本身背负的因果,这世上就没有多少人能背负得起。
  易尘和道思源一路走来; 还在忧心这个少不知事的孩子会被他人欺骗; 又纠结于是否要让他见识一下人心的险恶; 却发现这一路上风平浪静,大部分修士看见道思源就会绕道而行。而一些出身不凡问心无愧的修士则会上前来问好,简直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易尘看得叹为观止; 却不知道,自从上清问道门举办道子大典之后,道思源的留影早就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九州四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些正道修士了解道子的身份是为了避免冲突; 也是为了在某些关键时刻向道子伸出援手,好让天地大劫顺利渡过。
  而那些散修魔修千方百计找来道子的留影,为的却是下黑手的时候不至于招惹上这个不能招惹的瘟神; 对其敬而远之; 不要有所接触。
  就连两人寻个地方下榻; 那天斧商行的管事都会热情无比地出来迎接,将道思源安排进一处灵气充裕、典雅幽静的庭院里。
  易尘看了一路,只觉得满心困惑,终于在一天晚上忍不住问出了缘由,却得到了道思源一个困惑的眼神。
  “小一,我跟你说过,我是道子。”少年指着自己,重复道,“道子。”
  易尘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只来自于汤诰的那本书,一时间有些不解地道:“道子怎么了?”
  少年微微一怔,几经询问后才发现了易尘对于此间世界一应常识了解的匮乏,这才解释道:
  “道子,即是未来的道主,是道主的继承人。”
  “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之人,方可为道主。”
  ——还有什么,会比救世更具有大功大行呢?
  这个说法简直闻所未闻,让易尘不由得呆了一瞬:“那你要如何救世?”
  “不知。”少年也坦诚,干脆而又果断地摇了摇头,“救世并非我一己之力可达成的因果,但是师父曾有言,救世契机在我之身。”
  天地大劫是凡尘众生造下的因,自然也要凡尘众生来偿还这个果,这份责任不可能倾注在某一个人的身上。但是如果是契机就另当别论了,就因为道主的这么一句判词,道思源就成了如今黑白两道无人敢惹的人物。
  易尘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少言的话语有这般可怕的威能,但是听完道思源的解释,她的神情却逐渐变得微妙了起来。
  别人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啊!道思源根本就是少言自己啊!
  所以,继“我收我自己为徒”、“我绿我自己”之后,又要来一个“我继承我自己”吗!少言这到底是在玩什么?!
  易尘跟着道思源下山的这几天,两人同吃同住,亲昵到几乎黏糊,对于少年直白而又火热的爱意,易尘只觉得老阿姨的心快要受不住这样的甜蜜暴击了。而对于自己眼下的灵魂状态,易尘一开始还有点忐忑,但后来等了许久也不见“灵魂出窍”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也没有突然穿越回现代世界的征兆,便也安下心来。
  虽然不知晓如何救世,但道思源却也知道自己行事应当遵从本心,抓紧一切时间磨炼提升自己。
  “子州云台县发生地动,瘴气四溢,恐有病变之灾。”少年念着上清问道门送来的情报,偏头看向易尘,轻声道,“可愿随我一同前往?”
  瘴气之灾会引起一种形似瘟疫的病变,但是与红尘中的瘟病不同的是,这种瘴气引起的灾变不仅对凡人有害,对修士亦然。
  即便道思源不愿让易尘离开,却也很清楚这件事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他应该先征询她的意见,不应该任性。
  易尘面对着少年隐含期待的眼眸,啼笑皆非的同时也完全说不出拒绝的话语,更何况她本来就不打算拒绝。
  对于一日千里缩地成寸的修士们来说,九州四海无处不可去,不过是一日与两日的区别罢了。
  两人最后是御剑飞行前往子州的,被少年紧紧地抱在怀里,易尘闭着眼睛几乎不敢低头往下看。
  御剑而飞听起来是很帅气,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处高空,而脚下只有一方窄剑作为凭依,那也是相当恐怖的一件事情了。
  好在道思源身为上清问道门的二代弟子,虽然修道不过五年有余,却也已经是同龄弟子中的佼佼者,不至于让易尘在半路上摔下去。
  道思源收到的情报是子州云台发生地动,白纸黑字说得轻描淡写,但是直到身临其境,才知道天灾之下的惨况是何等的触目惊心。
  不可见底的地缝与沟壑如同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一般遍布在黝黑的大地上,四处烟尘滚滚,房屋坍塌,民众流离失所。
  有深灰色的雾气从大地撕裂的缝隙中滚滚升起,每一条地缝边上都有三到四位身穿道袍的修士,他们守在地缝旁,手里捏着各色的符隶,眼看着灰雾即将弥散开来,便立时打出手中的符隶,将那灰色的雾气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